原标题:26个城市争创“博物馆之城”,北京有何优势?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为更好实现文化惠民,将支持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同时要办好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博物馆之城”。
北京“两会”仍在进行,多位政协委员会上表示,北京博物馆数量、密度、布局、办馆水平,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为建设“博物馆之城”打下了较好基础,但也存在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世界级博物馆、现有资源与参观者需求之间供需不平衡等问题。
博物馆数量全国居首,非公博物馆实力雄厚
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盟北京市委秘书长严为在政协全体会发言时介绍,目前,全国有26个城市宣布打造博物馆之城。北京市博物馆数量较多、藏品丰富、底蕴深厚,在率先建成“博物馆之城”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据了解,北京现有备案博物馆203家,数量为全国城市之首。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
“北京拥有世界排名前十的故宫博物院和世界排名前列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些非公博物馆也实力非凡。”市政协委员、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丛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坦博艺苑为例,作为非公文博实体,其对世界性文物的收藏水平,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不输一些国际博物馆。
“北京的这些博物馆里,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专项博物馆。如北京自来水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北京钱币博物馆、邮政博物馆等等。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就能浓缩古今文化,展现历史变迁。”市政协委员徐春妮说。
总体布局不尽合理,一些专门博物馆缺失
在肯定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既有优势的同时,严为等人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存在缺少战略规划,总体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世界级博物馆;缺乏有效体制机制,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问题。”严为说。
丛巍也持相同看法。“北京博物馆在布局上点、线、面的格局不够清晰,面虽广,但缺少突出的点和相对突出的线引领,难形成集聚效应,起到以点牵线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丛巍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对域内博物馆资源摸底不够充分,尤其对非公文博实体的资源摸底不充分,使其没有得到有效关注。”
他认为,应该尽快摸清北京民营机构博物馆资源,防止有限的博物馆资源流出本市。同时,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可以采用先行先试政策,在财税和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部分领域,博物馆设置存在明显缺位。
市政协委员、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陈工认为,北京市目前缺乏对文化活动进行专门物料收集保存的博物馆或艺术馆。
“每一次庆典活动,从方案策划到组织实施,从舞美道具服装准备到演员组织,从节目排练到舞台上的精彩呈现,都留下了大量的实物、音视频、过程文件,其中还涉及参与人员的经验体会、观众反响等,都有其历史价值。”陈工说,“由于大型文化活动的指挥部门多为临时组成的机构,项目结束即解散,部分实物分散在单位或个人手中,大件如实景舞台道具多存放在博物馆、临时露天场地供人参观,时间长了缺乏维护保养,逐渐破损失色。”
小微馆、设计馆、专项馆……北京还要补齐哪些?
针对北京市目前缺乏对文化活动进行专门物料收集保存的博物馆或艺术馆这一现状,陈工建议,北京市应筹划设立大型文化活动博物馆或艺术馆,有计划地收集、保存、研究、整理北京市承办的大型文化活动相关各类实物、音视频、文件、照片等珍贵物料。
市政协常委宋慰祖则建议,北京需要建设“中国设计博物馆”。
“北京国际设计周已成为世界四大国际设计周之一,中国设计红星奖已位列世界五大设计奖项之一,中国的工业设计、时尚设计、文创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建筑设计等备受国际关注,双奥之城也已成为国际关注中国设计的窗口。”宋慰祖说。
为此,他建议北京以建设“博物馆之城”和“设计名城”为契机,在张家湾设计小镇选址建设一座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设计博物馆,将东方的设计思维、美学理念、创新历史和科学贡献展示给世人,广植文化之林,普及创新思维,提升设计水平,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民盟北京市委提出了系统性建议,认为北京应加快制定出台“博物馆之城”建设专项规划,对全市增量和存量博物馆实施分类管理。
“ 在高水平建设首都博物馆、长城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西山永定河博物馆的同时,支持建造一批陈列在街巷、民居中的小微型特色博物馆。”严为说。
民盟北京市委还建议,应理顺行业管理体制,统筹文旅和文物部门相关职能,为主管部门赋权赋能,推动文旅、文博资源共建“博物馆之城”,形成中央、地方、行业博物馆一盘棋发展格局。同时,增强行业自我造血机能,支持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博物馆发展基金,发展博物馆文创产业,推动文博衍生品深度融入市场等。
让博物馆“活”起来,“云”上馆或成有益补充
除了补建一些专项场馆,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喜欢上博物馆,也是很多委员关注的问题。
在市政协常委、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主任张毅看来,博物馆资源与参观者需求之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而博物馆“潮汐式”参观模式及其节假日、工作日需求的不平衡更加凸显了这个矛盾。
“由于目前博物馆展览场地、展陈形式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也难以同时满足大量参观需求,影响了公众的参观体验,使得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张毅说。
她认为,现今博物馆资源展陈多以实物摆放、音频讲解为主,缺少专业性与趣味性。没有发挥博物馆应有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众对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下降。
“博物馆真正‘活’起来,应该和群众走得更近,甚至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青少年,比如咱们的科技馆、天文馆,可以邀请科学家‘大手拉小手’。由中国顶尖级的科学家、院士,给中小学生来讲科普课,让孩子们在文化与科技相交融的浸润环境下成长。”徐春妮建议。
张毅和徐春妮都带来了建设智慧博物馆的建议。
徐春妮建议,可以打造数字博物馆,将“云”上博物馆作为这些实体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博物馆可以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联动,探索博物馆智慧化建设道路,运用AR、VR、全息技术等,优化博物馆展陈方式,丰富展陈形式,增强线上参观的感官体验。”张毅说。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展圣洁 马瑾倩 胡闲鹤 千龙网记者 杜铮
摄影记者 浦峰
见习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