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收购库卡:快速进入工业4.0时代

美的收购库卡:快速进入工业4.0时代
2021年12月04日 02:11 贝果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美的收购库卡:快速进入工业4.0时代 

  本报记者 伍月明

  2021年11月24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的”,000333.SZ)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全面收购公司控股的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上市公司KUKA Aktiengesellschaft(以下简称“库卡”)的股权并私有化。收购完成后,库卡将成为美的集团全资控制的境外子公司,并从法兰克福交易所退市。

  从行业来看,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德国库卡与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被业内称为机器人四大家族。2017年,美的斥资292亿元收购了库卡。当时,这桩跨国“联姻”普受业界看好,外界对库卡中国未来的业绩持乐观态度。然而,随着库卡中国在国内市场的经营展开,业绩并未如预期一样表现出强劲势头,直至2021年8月才实现扭亏为盈。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跨国收购中往往存在一大通病,即跨国并购“并购不来”核心技术。美的跨国收购的交易是否也遭遇了相同的问题?从一致看好标的前景到市场营收低迷,再到经历四年才实现扭亏为盈,这背后折射出怎样的问题?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库卡中国CTO李宏伟。

  技术要跟上市场的变化

  《中国经营报》:库卡能够实现扭亏为盈的原因在于什么,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李宏伟:库卡中国这几年实行在全价值链深度本土化,和以客户为中心进行多行业拓展两大核心战略。我们在客户方案、行业应用、产品开发、交付周期、质量提升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相信,给客户不断增值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回顾2019年加入库卡中国时,整个行业处于低谷期,市场低迷。为应对这一局面,我们加强了研发团队建设、提升库卡中国研发团队的技术能力、深挖产品潜在价值等运营工作。经过几套“组合拳”下来,成效初显,相比同行至少我们成长为一家可以勇敢应对挑战,富有生机活力的研发队伍了。

  实际上,这两年库卡中国能够实现扭亏为盈,新品持续发布,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上述策略的持续贯彻执行及合理化延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司营收业绩大幅提升也依仗于此。

  《中国经营报》:库卡中国在技术研发上是承接国外总部的技术,还是实现在中国的再开发?

  李宏伟:针对库卡中国与总部的技术研发合作模式,库卡中国和库卡全球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上是一种良性互补的关系。库卡中国主要聚焦点是3C和电子领域机器人的研发,包括关节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在其他领域,我们与库卡全球也存在较多合作,产品路线图实现充分对齐。同时基于持续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我们在许多产品的研发生产上都以中国市场为先。针对全球范围内市场的潜在需求,库卡中国研发侧重不仅立足国内,也同时着眼世界。

  而在中国团队构建方面,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研发生产体系,为该体系配套,我们组建了拥有300余名工程师的技术团队,基本覆盖了机器人研发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走上了自研自发之路。

  《中国经营报》:如何解读行业趋势,在技术研发架构上,各个团队之间如何进行协同?

  李宏伟:首先,我们在组织架构上贴合市场变化。我们有完备的产品企划团队、专业化的行销团队,还会积极收集我们客户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全新的功能需求。对一些现有产品的问题也能及时跟进解决。我们会把需求结合我们对行业的洞见,以数据的方式进行整理,通过每个季度对市场走势、变化、市场新产品以及需求等进行梳理,动态调整路线图。

  我们不会以传统的僵化思维去运营某一个固定项目。一款机器人如果要做一年半,我们会始终看看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才能让一年半之后上市的产品能够满足上市时的市场需求。通过提前布局,来解决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其次,我们的研发体系从库卡中国到美的集团,我们使用的是“三个一代”框架。“三个一代”分别是“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开发一代”,指开发出来就面向市场去销售的;“储备一代”,指我们面向两年之后储备技术和模块,储备完成之后,能够迅速做出产品;“研究一代”,指我们会提前三年到四年去攻坚非常高难度的需求、全新的技术。

  总体来看,我们采用“三个一代”梯度开发的方式,可以让研发始终跟上市场需求。由此,发布新产品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在质量上、性能上能够满足客户未来的需求。

  库卡是工业4.0的典型代表

  《中国经营报》:库卡中国在美的集团的应用程度如何?

  李宏伟:第一,2020年以来,美的集团层面落实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的战略,进一步提升美的全事业部工厂的自动化水平。这个战略能够激励各个工厂加大引入机器人,加大提升整体生产自动化水平。第二,2020年以来,库卡中国也将美的集团的场景应用和开发挖掘潜力作为整个库卡中国重中之重的工作,因为这是双赢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努力帮助集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战略;另外一方面,通过这些场景,我们可以反过来牵引库卡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团队,去攻坚有挑战性的场景和难题。

  实际上,库卡作为工业4.0的典型代表,基本上涵盖了大家能想到的所有工业机器应用的场景,包括需要人工智能、视觉、力控去解决的高难度场景。所以,结合美的集团的需求与库卡自身的技术优势,自从2020年开始,我们在集团事业工厂的实施程度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今年上半年美的机器人的使用密度达到了320台/万人(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我们的目标是在2023年达到530台/万人的水平,这个目标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平均水平,但是离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库卡可以在这方面支撑包括美的在内的很多制造企业。

  目前,美的集团旗下的空调、电磁炉、热水器等工厂均有使用库卡机器人。今年我们交付给美的各个事业部的机器人超过了1000台,这些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中国经营报》:业内人士透露,跨国公司真正将研发放在中国并不太多,库卡中国重点推进的本土全价值链运营体系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有怎样的不同?

  李宏伟:关于库卡中国在本土全价值链的建设上,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第一,美的集团在战略高度上把机器人自动化作为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而且是新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集团通过定义非常明确的量化指标,确保我们在研发上投入的力度和速度要远远超过行业的平均水平,在战略高度上要确保库卡中国在研发上投入的密度。

  第二,库卡集团本身也是非常看重全面本土化的战略,我们聚焦打造一个全价值链的能力体系和产品闭环,而不是仅把中国当成一个非必要环节去补充整个库卡体系。

  第三,库卡中国全员的创业进取心非常强。库卡中国是在美的集团和库卡德国这两大巨人肩膀上共同开创的创新企业。中国市场变化、迭代很快,我们不仅着眼当下,同时要开创全新的产品品类、探索全新的应用场景。

  第四,美的文化有两点特别为人称道:“拉通”和“倒逼”。“拉通”就是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一切以产品量产作为企业最终的经营目标。从而形成“倒逼”:库卡中国全价值链的环节从研发到供应链到生产,再到终端产品质量,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快速地开展各自的活动,快速地向客户交付有价值的产品。

  《中国经营报》: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库卡中国在供应链方面是否存有挑战,对于产品的交付是否有所影响?

  李宏伟:供应链本土化一直是我们的核心战略。所谓本土化,是指零部件在国内生产,这样就可以保证产品交付期。目前我们中国本土供应链在80%左右,接下来会继续提升这个比例。

  此外,在新产品立项中,我们会优先选用在本土有制造工厂、本土技术实力较强的供应商进行合作。研发设计也有替代方案,能够做到快速切换,使我们受市场波动的程度降到最小。

  我觉得物料缺货,特别是电子物料,对整个机器人行业都是挑战。对于库卡也不例外。但目前来看,所有供应链问题都处在可控状态。因为在过去,我们打造了完备的供应链体系。

  从研发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会针对于比较紧缺的零部件及时实施优化调整,提前应对以及布局。同时,美的集团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很多原材料特别是电子物料,可以共用美的集团的系统。在多方协同下,零部件问题可控、可解。

  产量增长了60%

  《中国经营报》:国内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化处于怎样的阶段?机器人行业何时出现爆发期?

  李宏伟:当下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还处在“破冰”的前期阶段。其一,传统的、比较简单的应用场景实现自动化工作比例已经很高,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难啃的“骨头”,用传统的机器人很难解决。其二,市场个性化需求增加。机器人要有更多的智能化配置才能应对当下的市场需求。现在大家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的产量就增长了60%,释放了爆发前的讯号,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中国经营报》:你怎么看待未来机器人行业的细分赛道,有怎样的新的机会?

  李宏伟:我们预测,未来市场整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智能化和数字化会持续赋能机器人产业,库卡也会持续围绕这两大目标开展技术和产品布局,包括库卡全球会发布全新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协作机器人家族。

  至于未来机器人市场的爆发阶段,可能单纯靠传统的工业场景是很难达到这个高度,它一定是要从传统的工业渗透到商用和家用的场景。从TO B走向TO C,机器人的销量和使用量会成数量级地提升。

  相对于工业机器人,目前协作机器人在整个行业还处在探索期,我认为服务于中小企业应该是未来协作机器人可以突破的一个细分市场。

  老板秘籍

  1如何确立

  库卡中国的研发体系?

  我们的研发体系从库卡中国到美的集团,我们使用的是“三个一代”框架。“三个一代”分别是“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开发一代”,指开发出来就面向市场去销售的;“储备一代”,指我们面向两年之后储备技术和模块,储备完成之后,能够迅速做出产品;“研究一代”,指我们会提前三年到四年去攻坚非常高难度的需求、全新的技术。

  总体来看,我们采用“三个一代”梯度开发的方式,可以让研发始终跟上市场需求。由此,发布新产品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在质量上、性能上能够满足客户未来的需求。

  2国内机器人行业的

  智能化处于怎样的阶段?

  当下机器人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还处在“破冰”的前期阶段。其一,传统的、比较简单的应用场景实现自动化工作比例已经很高,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难啃的“骨头”,用传统的机器人很难解决。其二,市场个性化需求增加。机器人要有更多的智能化配置才能应对当下的市场需求。现在大家还处在摸索的阶段。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的产量就增长了60%,释放了爆发前的讯号,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

  深度

  谁在抢占

  未来产业链的最高端?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机,对外投资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2015年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日益活跃。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2017年,当美的公司传出以292亿元收购德国库卡公司的消息时,外界为之一振。因为库卡公司是全球领先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汽车工业机器人行业位列全球市场前三、欧洲第一,当时的美的已是中国的白电巨头。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在收购结束的签约仪式上,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美的找到了打开工业4.0时代的钥匙。”

  企业并购的动机最为直接的是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从美的方面来看,其收购的用意不仅仅是通过引入机器人优化原本的生产线,提高效率,而是寻求企业的第二条跑道。

  要注意的是,海外并购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度,往往在文化背景、价值理念等诸多问题上存在差异。收购之后,摆在企业面前最为直接的问题便是被收购企业与母公司之间如何进行整合,打造高效的管理团队,帮助被收购企业摆脱“水土不服”的症状等。

  事实上,自2015年开始,美的集团就加大了全球化经营步伐,完成多项海外并购。

  对于美的全球化经营的认识,方洪波指出,从美的的经验来看,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难题在于融合与信任。“所有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性都是善良的,管理层与管理层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也要得到尊重、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

  库卡与美的能否彼此成就,将给未来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值得持续关注。可以肯定的是,在此次剧烈的技术变革之际,谁能迅速审视自身的优劣,进行技术更迭以及提早布局技术背后潜在的业务蓝海,谁便能在这条赛道中获得先发优势。

  竞争与机遇同在。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机器人产业。

  申港证券研报分析,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工人的使用平均密度,虽在世界平均线以上,但与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等自动化水平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未来随着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及用工成本的增加,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的红利将逐步释放。

  简历

  李宏伟,1979年出生于安徽,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研究运动控制系统和数控技术方向。2019年7月加入美的集团,担任库卡中国首席技术官。在加入美的集团之前,李宏伟博士于2005年参加工作,从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技术管理超过15年,曾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14年,任职检测科技业务中国区技术总监。

  李宏伟博士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成果颇丰,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发表过国际期刊论文。在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检测、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都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产品开发经验。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伍月明采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美的 机器人 工业4.0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8 永安期货 600927 17.97
  • 12-07 明月镜片 301101 --
  • 12-06 迪阿股份 301177 116.88
  • 12-06 华研精机 301138 26.17
  • 12-06 物产环能 603071 15.4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