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限破“2”!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近期,多家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对旗下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甚至跌破2%。同时,中国理财网显示,中银理财、光大理财等理财公司近期新发理财产品中也大面积出现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在2%以下的情况。
业内人士认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是理财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的必然之举,也是其主动顺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策略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同时,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再次打出了“诚意牌”,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费率打折。
下限破“2”!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今日,华夏理财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3月8日起,两理财产品将进入下一封闭期。根据市场情况及产品运作情况,拟将华夏理财龙盈固定收益类G款36号半年定开净值型理财产品下一封闭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1.60%-1.90%(年化),将龙盈固定收益类尊享25号三个月定开理财产品下一封闭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1.70%-2.00%(年化)。


经查询,龙盈固定收益类G款36号半年定开净值型理财产品上一封闭期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35%-2.55%(年化),龙盈固定收益类尊享25号三个月定开上一封闭期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20%-2.50%(年化)。此次调整后,两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均跌破2.0%。
据了解,业绩比较基准是银行根据产品往期业绩表现,或同类型产品历史业绩,而计算出来的投资者可能获得的预估收益。它并不代表产品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也不构成产品收益的承诺。根据规定,当监管政策、市场环境、产品性质等因素发生变化时,理财公司有权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新浪金融研究院注意到,2025年开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下调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
例如,1月6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称,根据理财产品合同约定,将该公司发行的“招睿卓远系列一年定开9号增强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第6个投资周期(2025年1月15日-2026年1月14日)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1.90%-2.60%。而该产品上一投资周期的业绩比较基准为2.50%-4.20%。
1月13日,民生理财宣布,根据理财合同约定及当前市场情况,决定自下一投资周期(2025年1月15日开放日后)起,将“民生理财贵竹慧赢添利固收增强半年定开1号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2.7%—3.1%,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
中银理财也表示,根据市场情况变化,拟于7月21日起调整36只理财产品份额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中银理财-(7个月)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9个月滚续)等多个系列,均为固收类产品。以中银理财-(1年)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强理财产品2号产品为例,该产品未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为3.6%—4.6%(年化),调整后为2.4%—3.4%(年化),下调了120个基点。
2月21日,贵阳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市场情况,将于2025年3月份起对“爽银财富”系列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爽银财富-周周宝”、“爽银财富-爽钻月月开2号”、“爽银财富-爽钻月月开”等三款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将下调至1.8%-2.8%、1.9%-3.0%和1.9%-3.0%。
今日宣布下调两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华夏理财,年内已多次发布公告,对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

多个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破2%
1月新发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环比下跌
在近期新发的理财产品中,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的情况也大面积出现。
中国理财网显示,今日(2月25日)起始募集的理财产品中,有5款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破2,其中,中银理财一款开放式固收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双债策略14天持有期”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为1.6%。

同时,有15款昨日(2月24日)起始募集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破2。其中,光大理财发行6款,分别为“阳光金增利稳健天天购14号(7天最低持有)”、“阳光金增利稳健乐享天天购17号(30天最低持有)”、“阳光金增利稳健乐享天天购21号(14天最低持有)”、“阳光金增利稳健日开定制2号”、“阳光金增利稳健日开定制4号”和“阳光金天天盈13号”。后三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均为1.8%。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325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432款,其中497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35%,环比下跌0.08个百分点;1828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71%,环比下跌0.04个百分点。
国信证券金融业分析师孔祥预计,受债券收益率下滑和同业存款收益下调影响,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将在2025年进一步下行,新发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大概率下降40-50BP至2%以下。
普益标准研究员李霞表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是结合市场变化作出的应对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修正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也认为,考虑到2025年理财收益率中枢料继续承压下行,且产品净值波动幅度可能增大,理财公司适时降低业绩比较基准,可避免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过大,调整投资者收益预期。
银行理财应变低利率市场
多家公司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费率打折
为什么会出现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底层资产收益率的持续走低。许多调整业绩基准的产品底层资产以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为主,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债市疲软,存款利率走低,这些产品能提供的预期收益也随之减少,从而促使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另一方面,随着平滑估值、自行构建估值模型等平抑净值波动的方式被监管叫停,为保障流动性和估值稳定性,理财收益达成业绩基准下限的难度也大大提升。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是理财公司应对低利率环境的必然之举,也是其主动顺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策略的体现。
孔祥表示,业绩基准下限下调并不意味着理财公司对高收益资产断舍离,这要求理财公司更加注重投资策略的优化和创新,以在保持估值稳定性和流动性同时寻求更高收益机会。理财既可以挖掘固收类资产中有补涨机会的品类,如长久期信用债、金融债;也可以探索权益及另类资产品种配置,如红利和Reits。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一方面,投资者需要理性认识到,当前是从之前较高收益率向合理收益率过渡的阶段;另一方面,投资者需要正视收益率问题,在投资过程中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开展长期投资或者短期投资,因为长期投资追求长期收益,短期投资则会更好满足临时流动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同时,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再次打出了“诚意牌”,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费率打折。
近日,中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布费率优惠公告,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阶段性降费。例如,1月26日,华夏理财发布多条公告称,将对旗下“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型日日开理财产品12号”“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最短持有7天理财产品G款”“华夏理财固定收益纯债最短持有180天理财产品D款”等多款理财产品展开降费活动,调整后多数产品固定管理费率降至0.15%。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表示,银行理财调降费用,一方面可增加产品吸引力,另一方面,在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时,能够传达与客户共进退的信号。娄飞鹏认为,尽管降低费率是增加理财产品对投资者吸引力的一个方式,但盲目降低费率并不可行。银行理财公司应强化投研能力、做好资产配置来提高收益。

责任编辑:曹睿潼
热文排行
- 时隔近两年,华润银行再度招聘总行行长!“海选”模式能否破解业绩困境?
- 兴业银行拟斥资66亿购置物业,有何影响?
- 邮储银行打响国有大行永续债“第一枪”!银行“二永债”开年发行遇冷,2025年面临较大规模到期
- 辟谣!港澳银行内地分行开办银行卡业务,不等同于可开立境外卡
- 又有四家上市行被纳入ESG强制披露!有何影响?
- 浦发银行信用卡“超6积分”频遭投诉,无声扣费被指在玩“隐身术”?丨金融曝光台
- 又见保险人职务侵占被禁业!案发后仍伪造赔案填补漏洞,侵吞安华农险近百万元终被“红牌罚下”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成立,新任领导班子已就位!王东升任董事长、梁卫华任行长
- 信用卡一年少4000万张!逾期总额同比增超26%,央行这份报告还透露哪些信息?
- 保险业2024年薪酬大揭秘:最高年薪超500万险企仅剩5家,有公司董监高全员年薪不及50万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