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中美贸易战烽烟再起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阻挡 美国选战难遏中美贸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14日 14:4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文钊 北京报道

  “在中国我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一切都很好。”拉迈尔先生说。

  拉迈尔在美国中部城市堪萨斯经营着一家生产散货传送机械的企业,公司雇有100名工人,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在过去的几年中,太平洋对岸的中国对于拉迈尔的生意显得越来越
重要。在中国拉迈尔拥有许多重要的客户,去年他的产品有50%销往中国。为此,他每年都要往中国跑两三次。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像拉迈尔这样把生意与中国结合在一起的美国企业会越来越多。2003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在2003年12月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中说,在过去的三年中,当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每年减少10%的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每年增幅达66%。

  不过,中美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争吵也随之越来越多。眼前最让商界领袖们头疼的是,正在进行中的美国选战是否会拖累快速行进中的中美贸易快车。政治游戏下的贸易

  2月9日,拉迈尔随美国商会副会长丹尼尔·克瑞斯曼率领的美国商会访华代表团再次抵达北京。这个代表团是由安达高、纽约人寿、联邦快递、玫琳凯、福特等10多家美国公司的高级官员和美国商会负责亚洲事务的高级经理组成的。

  在当天与他们的中国同行——中国贸促会举行的经贸座谈会上,面对中国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员,他们频频提及的话题,一个是中国的入世承诺,另一个就是美国的大选。

  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将在2004年大幅度削减农产品进口关税,保险市场的开放范围也将进一步放宽,而全面开放分销业务则是美国政界和商界人士在不同场合屡屡强调的重点。即使不考虑政治的因素,中美两国在贸易问题上的摩擦和争执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仅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美国先后宣布对中国实施纺织品配额,提出对中国的彩电加征关税,并决定对中国的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40%的高关税。木制卧室家具案涉及贸易额10亿美元,是中美贸易史最大额度的反倾销案。

  中国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说,贸易摩擦的增加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就像交通一样,车流量大,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如果单纯从商业的角度看,争执是正常的讨价还价行为,这些争执通过讨论和磋商总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案的,现在就怕被政治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姜跃春说,考虑到大选的因素,在美国国内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之下,美国方面对中国的要价今年必然会提高,双方的经贸关系在去年的背景下会出现一些波动。

  不过,2月11日,美国商会副会长丹尼尔·克瑞斯曼对北大国际MBA班发表演讲,当他被问及美国大选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是否会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时,这位前美国西点军校的校长几乎毫不犹豫地说,“不会有贸易战”。克瑞斯曼认为,由于美国政治的体制原因,总统竞选者总是为了获得候选人的提名为发表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而这些在提名阶段的承诺与他们当选之后的施政纲领没有什么联系。他还认为,美国在责备他人之前,应该反省自己,关注自己家里的状况,关注美国自身的经济现状。

  中国研究者也认同这种乐观的判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大部主任王红霞认为,与以往相比,中美经贸关系有较好的制度基础。由于中美彼此都是WTO成员,在WTO原则和规则基础之上,按照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处理纠纷,大大减少了不确定性。同时,美国已经给予中国正常贸易关系待遇,长期困扰中美经贸关系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彼此间发生大的矛盾、冲突和贸易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她说,不能排除中美经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被某些利益集团放大,成为产生贸易摩擦的导火线,“但是,从中美长远的经贸发展利益看,产生对抗的可能性不大。

  姜跃春说,今年与去年最大的不同是世界宏观经济已经进入上升通道,美国经济自身所面对的压力会适当地减少,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声音。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双方合作的领域在增加。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需要中国的支持,比如反恐;而在东北亚战略问题上,中国也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国寻求对等的话语权

  2月12日,为重启多哈发展议程谈判来中国游说的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闭口不谈中美双边贸易问题。在美国大使馆举行的记者会上,当被问及是否与中国领导人讨论到汇率浮动的问题时,他只是简单地说:“没有,我也没有问到这个问题。”

  不过,佐立克透露,中国副总理吴仪作为中美商贸联委会美方共同主席之一,今年四月将赴美共同主持召开第十五届商贸联委会,中美将在那个时候讨论双边贸易问题。这将是联委会级别提高后的首次会议,联委会的美方主席还包括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

  值得中国关注的是,无论美国的工商界还是政府官员以及学者,似乎更关注中国履行义务的一面,而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中国应享受的权利。

  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去年12月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报告显示,在2003年1月份到9月份,美国大豆的对华出口额达到了创记录的12亿美元,棉花的出口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78%,其他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对华出口也翻了一番。但是,中国的企业则抱怨,它们得不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李家祥说,仅以国航为例,由于美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在货运方面,中国到美国的载运率是80%,而回程时仅有30%。中国另两家航空公司南航与东航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这使得2003年世界航空货运业整体赢利的情况下,中国公司的货运业则是亏损的。

  美国企业可以通过政府和商会组织两个层面向中国企业界乃至政府高层表达自己的立场,而对中国企业来说,除了在政府层面的磋商以外,企图通过民间渠道影响美国政治的机会并不多。肖炼说,这样中国企业太被动了。中国企业要学会游说,要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美国的国会和媒体,进而影响美国社会公众和选民。

  王红霞则表示,应该承认,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贸易伙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不加以更紧密的沟通和交换意见,就会增加误解。而这些误解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对彼此经贸政策产生机制的理解上的偏差,还有统计上的误差,但误解却是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沟通渠道不畅也会使美国企业支付更高的成本。拉迈尔先生惟一抱怨的跟中国有关的事情是,当他决定在中国开一家工厂并打算向律师咨询在中国投资的事宜时,美国的律师告诉他律师费用是35000美元。“35000美元,那真的是太昂贵了。”拉迈尔说。所以,他选择来中国寻找直接跟制定贸易政策的中国官员接触的渠道。

  可以预期的是,这种局面在2004年将有所改观。由中国贸促会和美国商会成立的美中商务理事会即是在政府之外建立沟通渠道的尝试。这个两国商业领袖组成的理事会是为共同促进中美工商界的交流和合作搭建的“机制性合作平台”,其主要职责是研究现行政策影响,并向双方政府就影响双边商业环境的问题提出建议。正是这个去年10月成立的组织策划了此次美国商会代表团的访华,而理事会的2004年年会今年11月将在美国举行,届时也是一个中国商界近距离向美国各界表达意见的良机。事实上,将中美两国间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最小化正是理事会2004年的主要议题之一。

  很快,拉迈尔也许将与40000多家美国企业一样,成为在中国投资的一分子。这对拉迈尔和更多的美国企业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中国正在逐渐成为美国企业的利润来源。在拉迈尔公司所在的美国中西部,就业机会减少是一个经常被政治家们拿来说事的话题,也许他会被同胞抱怨这样的举动减少了本国人的就业机会。对此,拉迈尔先生说,如果我不这样做,可能连手中的贸易伙伴也会失去,他们会转向中国的供货商,因为中国制造商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品质相同的产品。

  “迟早都会这样。”拉迈尔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美贸易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