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章: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21年会继续保持稳健态势

王洪章: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21年会继续保持稳健态势
2021年01月26日 15:28 新浪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1月26日,“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月度研讨会-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发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洪章出席并发言。

王洪章王洪章

  王洪章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21年会继续保持稳健的态势,既不会激进,也不会保守。虽然中国率先实现了恢复增长,但恢复的时间还比较短,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有利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宏观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2021年一定会继续坚持。

  另外,2021年中国的经济处在一个稳步恢复的阶段。目前的恢复仍然显得比较脆弱、不稳固。

  他指出,科技战略、能源转型、小微企业融资难、实体经济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才刚刚开始实施,有的是仅仅初见成效;有的还仍然存在困难,包括区域不平衡问题,包括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像2020年的支持力度还是可能的。

  从2020年M2的增长情况来看,王洪章称,2020年M2的经济增长是10.1%,218万亿,比2019年多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且还快于前几个年度,信贷增长19.6万亿元,多增了2.8万亿。2020年的M2增长高于前几个年度,主要原因是抗击疫情,中央银行实行逆周期调节,有3000多亿用于抗疫,5000多亿用于复工复产。另外1万亿左右用于普惠金融,中央银行精准滴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持续性。

  王洪章表示,2021年的疫情形势现在看仍然是很严峻的,抗疫、复工复产的因素,2021仍然存在。而且有的企业说是恢复生产,但也是刚刚恢复生产,持续性现在也有待于抗疫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同时他指出,现在小微企业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自我的修复能力还比较弱,还需要继续扶持。“所以,2021年还需要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增速M2可能会保持10%或者略高的增长速度。”

  以下为发言实录:

  感谢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和新浪财经邀请我参加“202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报告的发布会、研讨会”,也感谢周老师给我们奉献了一顿丰富的精神食粮,刚才讲得非常好。

  回顾2020年,我们国家经济形势可圈可点,经济增长、进出口、经济结构、疫情防控、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应该说是世人瞩目。我们率先实现了经济恢复增长的良好局面,应该说这个局面得来的是不容易的,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所以我们才取得了现在很好的局面。这个局面也为2021年继续保持稳步恢复增长的势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关于2021年经济增长的趋势,我觉得比较清楚,刚才周老师在他的研究报告当中也讲了,我和大家的看法是一样的,可能会继续持续向好、稳步增长。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增长或者叫恢复性增长应该保持在一个什么水平,或者说会恢复增长到什么程度,我觉得这方面大家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不同的看法,就是各项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应该采取多大的力度,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

  我想就这个问题自己谈点不同的看法和分析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问题,货币政策在2021年可能会继续保持稳健的态势,既不会激进,也不会保守。虽然我们率先实现了恢复增长,但是刚才周老师也讲到了,我们的整个恢复的时间还比较短,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有利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宏观政策要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的支持力度。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2021年一定会继续坚持。

  另外,2021年我国的经济处在一个稳步恢复的阶段。刚才周老师讲的我也赞成,目前的恢复仍然显得比较脆弱、不稳固。

  另外,科技战略、能源转型、小微企业融资难、实体经济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才刚刚开始实施,国家的科技振兴战略,要建设科技强国;也有的是仅仅初见成效;有的还仍然存在困难,包括区域不平衡问题,包括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所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像2020年的支持力度还是可能的。

  2020年M2的增长情况来看,2020年M2的经济增长是10.1%,218万亿,比2019年多增长了1.4个百分点,而且还快于前几个年度,信贷增长19.6万亿元,多增了2.8万亿。2020年的M2增长高于前几个年度,主要原因是抗击疫情,中央银行实行逆周期调节,有3000多亿用于抗疫,5000多亿用于复工复产。另外1万亿左右用于普惠金融,中央银行精准滴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持续性。

  2021年的疫情形势现在看仍然是很严峻的,抗疫、复工复产的因素,2021仍然存在。而且有的企业说是恢复生产,但也是刚刚恢复生产,持续性现在也有待于抗疫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因为现在小微企业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自我的修复能力还比较弱,还需要继续扶持。所以,2021年还需要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增速M2可能会保持10%或者略高的增长速度。因为2021年现在的经济增速普遍预测,有的说6%,有的说8%,我看周老师的研究报告当中也讲了这么一个预测的比例。物价估计2021年是增长2%。如果再靠到充分就业、利率汇率的稳定和金融稳定,这个增长速度是合适的,这个增长既不激进,也不保守,这是货币政策M2 2021年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稳健的货币政策可能在2021年将更加依赖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我们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且这两个应该说缺一不可。从我国宏观经济的杠杆率来看,应该说我们国家的杠杆率是畸形的,表现在主要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太高,专家、学者包括国家的有关经济部门都表示了这种担忧,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抬高,而且都讲可能会蕴藏着极大的风险。但是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高,暂时国家也很难解决,因为这和我国企业的资金结构是有关系的,现在还不能而且也无法降得太低,降得太低肯定会对企业有重大的伤害,需要逐步解决。解决的方法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去年前三个季度,政府的杠杆率上升了6.4个百分点,现在达到了44.7%。按照国际通行的警戒线标准,政府杠杆率再往上走,还有一些空间,吕炜校长讲去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去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5万亿,而且效果很好。2021年按照中央的要求,2021年将会继续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

  畸形的宏观杠杆率,我觉得应该做一些分析和调整。非金融企业,居民和政府三个杠杆率之间我觉得可以做一些调整。一是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过高,去年三季度是166.3%,和二季度相比,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是有些下降,下降0.4%,但下降的不多,下降得很少,总体上仍然是很高的。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警戒线的标准,高了70多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当中,我感觉应该有一些地方的隐性债务,地方的隐性债务规模很大,经济学者包括研究人员都有一些预测,都有一些估算,数字很大。我觉得像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一些调整,逐步解决。银行对地方的隐形债务也需要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如果控制好了,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会有很大的下降。

  所以,两个政策要配合好。

  另外,也需要利用能源转型的有利时机,对一些传统产业和一些亏损严重而且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及时地进行出清。过去中央讲的“降杠杆”,有一些无法继续维持的企业应该及时出清,也有利于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

  居民的杠杆率也可以做一些调整,居民的杠杆率现在是61%点几,发达国家一般是70%左右。提升居民的杠杆率,我感觉还有较大的空间。

  最近中央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提出了上限的控制,2021年按照这个控制线的话,2021年居民的杠杆率会有下降,因为居民的杠杆率当中相当一部分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如果下降太多,可能会对调动居民个人投资,增加直接融资,包括提升居民的消费积极性可能是不利的。除了增加就业、增加工资等措施之外,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之外,金融行业对个人消费贷款、经营贷款应该是积极给予支持。特别是周老师讲到要支持农村消费贷款,2021年金融部门会非常关注农村的消费问题,农村的消费贷款应该继续增加,这样也有利于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减少企业的库存。

  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措施,2021年可能会更加精确和有效。

  比如在结构方面可能会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普惠型企业支持的力度比2020年还会加大,货币投放和信贷支持将会更加明确和具体。也会延续2020年疫情防控当中中央银行对企业的支持,也体现在关注借款企业的利率负担,降低企业的负担。2021年这些政策还会继续维持,保持实施利率下降的成果。

  实施精准有效的信贷支持对2021年战胜疫情、持续恢复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实施有效的信贷支持可能还需要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净化金融功能的监管,加大产品监管的力度。因为功能太多,有的时候这些功能主要是附着在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内部做资金循环,不能直接注入到企业,所以有些功能不是服务实体的功能,我觉得应该得到净化。另外,要加大对产品监管的力度。产品清楚了,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投向程序就可以锁定了。所以,如果是在产品监管上做不到,资金的层层相套问题也解决不了,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2021年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也会在这个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商业金融机构要服务实体,在服务产品、服务方式、服务效率上为实体经济多提办法、多出主意,特别是要发挥好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第一产业的产品保障性和第三产业的消费扩展作用,非农村、农业、农民莫属。农村这个广大市场应该是实现“双循环”最好的阵地。

  第四个问题,从长远来看金融服务绿色发展会有新的突破。

  2021年金融宏观部门和商业金融机构在金融绿色发展上也会有新的措施。2015年《巴黎协定》和2020年气候峰会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产业格局。未来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方式包括投资结构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不仅是重大而且是深刻的,金融行业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是货币投放的重点,2021年可能会做一些调整,由维持、支持部分传统能源产业要转向支持新能源产业上来,金融的调整是巨大的,而且是可持续性的。对金融资金结构性调整的震动也不会小。另外,在绿色金融产品上,金融部门也会有更多的创新,支持新能源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今后像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信贷以及信托、租赁、投行等这些银行的功能将会更多地投放到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碳市场、碳气候在资本市场上也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绿色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可能不会马上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过程比较长,分别是10年和30年的时间,使银行的信贷结构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对金融资金总量的影响,我想货币投放会有所增加,但也不会增加太多,因为它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但主要是结构调整。所以,实体经济、金融包括科技创新企业,包括“三农”也要适应这种调整,这种调整不会冲击稳健的货币政策。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28 恒而达 300946 29.45
  • 01-27 中国黄金 600916 4.99
  • 01-27 凯因科技 688687 18.98
  • 01-27 李子园 605337 20.04
  • 01-26 三和管桩 003037 6.3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