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坚持把基础研究做为科技创新的源头

王军:坚持把基础研究做为科技创新的源头
2020年10月23日 10:48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2020浦江创新论坛之政策论坛于10月23日在上海举行。该论坛聚焦如何真正实现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教育政策等的衔接融合等话题。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军王军

  王军表示,科技计划管理方面要做到能放尽放,充分赋予科研人员重大自主权。坚持把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积极探索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

  以下为演讲摘录:

  陕西连续四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省份”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以汇报交流。

  一、在科技计划管理方面,做到“能放尽放”,充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长期以来,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如项目申请手续繁琐、各类报表多、经费管理过严过死,人才评价导向简单化、标准单一化、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常常让科研人员激情难抒。我们坚持“能放尽放、应放全放”,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表、放权赋能”,真正把科研人员从琐事杂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加专注创新。

  1.实施专家“领衔制”。2017年起,推行专家“领衔制”,每年投入5000万元委托领衔专家牵头实施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赋予领衔专家充分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既为领衔专家开辟“绿色通道”,又极大调动了领衔专家的创新热情。卢秉恒院士团队获取经费支持1亿元,先后攻克了航空航天大型金属结构件等一批关键技术,申请专利221项,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4项;2018年,舒德干院士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实施经费“包干制”。2020年起,省财政资助的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技新星计划等实行项目经费定额包干资助、项目负责人承诺制和签字报销制、以及据实编制项目经费决算,解决了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让经费更好地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3.试点立项“下放制”。积极探索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机制,着眼精简科研项目管理流程,2019年,与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农大等3所在陕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试行联合资助科研项目,进一步下放省科技计划立项权,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

  4.经费投入“联合制”。坚持把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积极探索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2018年起设立了“陕煤”“引汉济渭”两支企业联合基金,省级基础研究投入实现翻番。2019年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超过10%,全省基础研究投入达36.24亿元,陕西科技论文SCI收录数达17004篇,位居全国第6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04件,位居全国第7位。

  5.人才使用“年薪制”。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对全时全职承担重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或平台建设任务的项目负责人以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

  6.项目管理“合同制”。深入贯彻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试行科技重大专项“里程碑”(约定的阶段性成果)式管理制度,通过事前评估明确目标方向、里程碑考核保障实施绩效,探索建立产业类科技计划项目“全生命周期标准化评价”组织管理运行流程。2018年以来,我省组织实施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苹果等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明显。

  二、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促进“要素融合”,构建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陕西是科教资源大省,历年获奖数和获专利数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转化通道不畅、企业承接能力较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致使富集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着力促进科技、企业、金融、人力、中介等要素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

  1.建立“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提出支持企业作为四主体(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联合高校在校园建立新型研发平台。这一模式,使高校老师在不离开校园的情况下能够直接服务企业,促进了产学研深度结合,推动了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建设新型研发平台44家。2017年,陕西省水务集团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立的膜分离技术研究院,经过3年发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相继孵化中小微企业9家,市场总估值超过20亿元。

  2.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需求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的方式,集中组织科技力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技术瓶颈,支持企业引进、转化、应用先进技术成果。构建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推动孵化载体多元发展。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纳入市县创新驱动发展监测指标体系。通过种种举措,加快培育了一批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371家、增长39.3%。

  3.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创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相关主体,发起和设立创投风投机构。与多家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推出面向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运行子基金18支,财政资金放大效应12.61倍,累计投资科技型企业294家,被评为“2019中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TOP50”。2019年以来,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瑞联新材四家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4.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即“陕九条”,对科技成果定价权、收益权、转化通道等作出了突破性的改革规定,开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特别是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的比例,在国家规定不低于50%的基础上,视转化方式不同,分别提升至不低于90%和80%,极大地激发了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近两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每年增长约百亿元,2019年达到1467.83亿元,同比增长30%,位居全国第5位。

  5.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联盟建设,支持各地培育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布局一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截止目前,建设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省级99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三、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力求“因地制宜”,形成区域竞相发展的新格局。陕西关中地区集中了全省92%以上的科技资源,其中西安地区占全省75%以上,陕南、陕北科技资源分布较少。面对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始终坚持应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积极构建“一核多点”支撑的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体系。

  1.全力打造西安创新引擎。持续深化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西安围绕统筹科技资源、军民融合开展先行先试,先后形成了14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占全国推广典型案例数四分之一。支持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力打造西安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西安高新区辖区面积扩展到1079平方公里。西安市以西安高新区为核心创新引擎,培育打造形成了汽车、电子信息等七大支柱产业,201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 9321.19亿元,占全省的GDP总量的36.14%。

  2.支持各地分类建设高新区。分类设定省级高新区建设“门槛”标准、条件,支持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创建特色型、综合型高新区,成立高新区创新联盟,促进各类平台、人才、项目、成果向高新区聚集,加快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西咸新区以中国西部创新港为核心引擎,依托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致力打造全球科教重镇,赋予了高校建设的新内涵。硬科技逐步发展成为西安高新区的“新支柱”。目前,陕西已建国家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17家,高新区逐步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年,全省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7139.71亿元,占全省GDP的27.68%。2.分类设定省级高新区。

  3.推动资源匮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围绕地方资源禀赋、实施一市一策,布局特色产业创新链、推动一县一业。柞水县“小木耳大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全省形成了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和魔芋、中药材、核桃、红枣等农业特色产业“3+X”发展格局。建设了农科“114”服务平台,与科技特派员制度形成“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农户提出需求后,采取专家线上解答、科技特派员上门服务,有力推动了资源匮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先后选派科技特派员5600余人,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培训农民18.9万人次。

  四、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优先发展”,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但只有围绕人才配置更多的资源,围绕人才提供优先服务,才能有利于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形成聚变效应,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1.构建梯次衔接的人才培养计划。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系统设计了青年科技新星(3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45岁以下)、特支持计划(55岁以下)等不同年龄阶段人才培养计划。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新兴工科专业,加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高端金融人才等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团队整体培养,实施科技创新团队、三秦学者团队等计划。构建形成了全领域扶持、全链条培养、多渠道支持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省有两院院士67名,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4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6个,培养青年科技新星近千名。

  2.围绕人才一体化配置创新资源。我们坚持人才成长与项目配套、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奖励等一体化配置,依托人才搭建平台,支持人才承担项目,围绕人才建设基地,聚焦人才配置资金,实现了人才、项目、平台、资金等创新要素充分融合,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出台《关于分类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社会公益研究人才、科技管理服务人才、实验和检测技术人才等五大类进行分类评价,突出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应用研究的需求性和成果转化的绩效性,应用价值与实践价值已逐步成为科研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价值导向。

  4.积极营造人才优先保障氛围。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陕西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面向高层次人才发放“三秦优才卡”,凭借此卡可直接办理和申报调动、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居留和出入境证件申请、创业扶持等手续,切实做好在陕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工作,为来陕工作的外国高端人才提供绿色通道。近五年平均每年引进各类外国人才及专家3500人次,我省共有41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五、在科技创新治理方面,推动“智慧服务”,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改造科技工作流程。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改造科技工作流程,不仅是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科技部门管理职能转变,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公平服务的职责所系。2018年起,我们提出建设“智汇秦科技-PDS管服平台”,即以平台为载体、数据为支撑、标准为引领,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科技管理服务。

  1.推动业务在线办理。结合科技管理职能,搭建了包括平台、项目、成果、人才、企业、奖励、仪器等各类子平台,设置了从申报、评审、管理、验收等全流程网上办理系统,实现了“一体上线、一站服务、一网办好”,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

  2.实现数据支撑决策。通过采集各类创新要素基础、投入、运行、产出和综合五类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用数据研判评估、用数据预知预警、用数据辅助决策、用数据管理业务、用数据加强监督、用数据改革创新,推动科技管理工作从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科技服务工作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3.加快资源开放共享。按照全要素汇集的思路,统筹汇集了我省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仪器、科技成果、科技企业、园区基地、科学数据、科技政策等八类科技资源信息,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券试用范围、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各类各类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目前,入网大型仪器设备14133台(套),创新券注册用券单位1782家、接券机构614家,发放科技创新券券面金额达1.052亿元。

  4.促进网上供需对接。运用数据要素精准绘制平台、技术、人才、成果、仪器等画像,打造“淘仪器”、“淘人才”、“淘技术”、“淘服务”、“淘成果”等科技淘宝方式,实现立体识别资源,为科技资源供给和需求双方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在线交易,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充分挖掘、充分利用。2019年7月,我们搭建的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推行线上征集需求、线下上门服务,推动存量成果应用、增量研发提升。目前,已注册研发机构430家、企业6499家,促成技术合同金额超过1.089亿元。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10-23 宝丽迪 300905 49.3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