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顾海:疫情暴露了对新发传染病的监测机制缺位和不完善

南京大学顾海:疫情暴露了对新发传染病的监测机制缺位和不完善
2020年09月19日 13:48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凸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让全社会对“健康经济”发展空前重视,也对健康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和相关研究,提出更多任务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2020年9月19-20日,“第三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举行。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参加会议并发表题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防控治理机制的思考》的演讲。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

  顾海从监测机制、应急机制、常态化防控等方面指出了目前疫情防控的短板。

  从监测机制角度讲,顾海表示,“疫情暴露了我们新发传染病的监测机制缺位和不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包括CDC和医疗机构,对乙类疾病很清楚,但是对新发的传染病上报机制是非常简单,只是其他传染病。”他指出“危机管理里面主要是识别、预防、处理、控制、评估。新冠肺炎是符合自然界规律的公共突发事件有一些扩散性和互动性,导致我们赶紧行动。”

  从应急机制上来讲,顾海表示,“地方政府对疫情信息没有公布自主权和处置权,正是因为从疾控中心尤其是从医疗机构发现相关可能的疑似病人之后,上报疾控中心,再到行政部门再到主要的领导。这样的管理链和制度会带来决策上的拖延。如果有一些正确主观性在里面,有些东西就会被耽误了。才会缺少出现吹哨人,在今后的管理当中,思想僵化和给管理带来重大的灾难。

  从常态化防控来讲,顾海表示,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防、控、检、治。国家就像一个人的机体一样,关键是平常怎么好制度建设以及机制建设。

  一是防。要做好防,尤其是把发热门诊作为重要的哨点进行建设,整体性的改造与标准化建设要推进,任务应该在院党委领导下面作为一个政治的任务或者责任去抓落实。

  二是控。不可能像战时把人隔离起来,抓重点关键环节这是平时防控主要的着力点。控制医院内部交叉感染。通过医院的管理和规章制度构建,社区力量要继续发挥。

  三是检。提高对核酸检测的能力,至少要达到某各城市总人口的千分之五,尤其是要提高社会机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公共卫生的检测能力,提高核酸的检测能力。核酸检测能力有的话才能快,不需要排队。实在不行就混检,也是提高数量和检测的效率。

  四是治。疫情产生的疾病往往是专家治疗,专家治疗是不够的,还有并发症,专科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针对疫情病人要进行有机联系起来,要协同治理。要加强省市县信息分享联动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大数据的应用等等。

  “社科基金重要项目招标里面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下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体系研究,这个题目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建设的问题。医学院培养公共卫生的人才要抓起来,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应该有别于过去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地方的医疗机构和地方疾控中心进行联动和整合,培养的人才更好更快服务于我们的社会,这是很重要的,不能再像传统那样是不行的。”顾海表示。

  此次会议由将由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医药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等联合举办。

  以下是全文实录:

  顾海:我的题目是《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防控治理机制的思考》。

  人类社会在历史上古今中外战争死亡的人数远远低于疫情发生带来的死亡人数,祸乱、鼠疫、法国军队病毒等等,以及各种各样的流行病,几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死亡数。对人类生命带来非常严重损害的应该是流行病学,关注流行病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如何防范和做好,我觉得这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

  一、新冠肺炎发展现状

  确诊病例情况:疫情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主要是这样几个阶段,学者分法不太一样。2、3月份是爆发阶段,4月份的平稳期,7、8月份单日突然增加,最近增加主要是以境外输入导致的病例增加。

  确诊病例是300多例,无症状感染者300多人,还有2000多例是境外输入造成的,大体上这个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应该说我们国家政府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把这么多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和康复,到现在只有3000多,加起来不到5000多例,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做到这样是非常有效的。

  国内外疫情发展:从全世界目前来看美国200多万人,印度是100万人,还有巴西,58多万例,具体研究的化还需要看一看统计的口径以及依据,还要看它的统计结构是什么。

  国家统一领导:我们国家做得非常有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统一的带领和指导下,应该说在疫情管控方面还是非常有效的,的确挽救很多生命,生产生活也尽快地恢复。

  行动也是依据有关的法律,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们是在法框架下行动的。

  再就是政府在疫情管控政策制定、信息提供、社区公共产品管理。

  地方的硬核防控:除了可爱的医务人员做了大量的努力和贡献,社区发挥绝大的作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参加综合治理的课题,全国实行网格化治理,大数据、网格化,江苏35万人的网格员在此次疫情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每个社区隔离、把门以及登记健康码、扫码进社区都是靠基层人员,一手抓医院,一手抓社区,社会防控基本格局就形成了。

  省市县实行了封锁,使很多人虽然行动方面失去了一些自由,但是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社会效益或者是为疫情防控赢得了时机,个体微观的最优不一定是宏观上整体最优。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讲,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基本上还是从大的角度出发。

  最严重的时候是我开车到山里面跑一跑,发现每个村封得路,根本进不去,弄一个农用车把路一挡,怎么也进不去,不行的话用几个土堆子。群众基础是有的,把基层的积极性以及行政力量发动起来,在基层防控方面是迅速有力的,也是中国优越性的体现。

  常态化治理:一是坚持预防为主,二是落实四早措施,三是突出重点环节,四是强化支撑保障,五是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人群,国外回来的人员,以及有一定案例数发生的地区。重点人员监测是未来很重要的部分,不可能在运动当中在人群流动当中发现,一定是在医院里面发现的。

  国外防控政策措施:

  美国:边境管控、防疫指导、医疗设施与物资供给。

  日本:在法律框架条件下面也是三个方面,口岸防疫、企业纾困、国际合作

  意大利:一是医疗的支持,二是加强宣传,三是医疗管控。

  二、短板问题

  监测机制:暴露新发传染病的监测机制缺位和不完善,卫生行政部门包括CDC和医疗机构,对乙类疾病很清楚,但是对新发的传染病上报机制是非常简单,只是其他传染病。再就是发现问题相关人员参与,上面决策是否公布信息。危机管理里面主要是识别、预防、处理、控制、评估,危机管理是符合社会工作,新冠肺炎是符合自然界规律的,人类认识自然界不可能随时掌握所有信息,也就是说需要先应急、后预警,先把人隔离起来,先做了再说,查出来如果是的,我们就做对了,如果不是的话,最多付出管理成本。以往是先预警后应急,应该是这样的程序。自然界的规律,尤其是新型病毒发病根本搞不清楚是什么东西,短时间无法查出来,但是从危机管理里面来说是有应急,按照应急预案根本来不及。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所有的做法当中现应急后预警。公共突发事件有一些扩散性和互动性,导致我们赶紧行动。

  应急机制:地方政府对疫情信息没有公布自主权和处置权,正是因为从疾控中心尤其是从医疗机构发现相关可能的疑似病人之后,上报疾控中心,再到行政部门再到主要的领导。这样的管理链和制度会带来决策上的拖延。如果有一些正确主观性在里面,有些东西就会被耽误了。才会缺少出现吹哨人,在今后的管理当中,思想僵化和给管理带来重大的灾难。缺乏联动机制,这次成立了疫情防控联动领导小组,现在也是这样的,在主要的部门设置跨部门的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医改办在国务院发改委下属,后来到发改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也是在卫健委,起着各个部门的协调关系。过去是没有的,在2003年非典之后生可畏没有做这些事情呢?第二次有了深刻教训采取搞呢?非典已经是一件很灾害性的事件,当时把一个体系构建好的话,真正重视公共卫生,如果补齐公共卫生这块短板的话,今天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当然现在也显得不迟。

  信息公开不及时、不透明、科层制的信息反馈的问题。

  补齐短板

  统一领导:在党和政府的习总书记的非常坚定及时的领导下面反映非常迅速,将国际歌方面的力量应对这次疫情,应该说发挥巨大的效果

  体系建设:首先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网络布局。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应急体系建设,舆情救治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包括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建设。

  我们终于看到了,现在公共卫生部门尤其是CDC部门编制增加了,中小规模的城市增加40到50人,编制增加了,南京市平均收入水平这半年增加了1.5到2万块钱,也不是很高,过去公共卫生收入低、人员少、设备差,这次国家在这方面投入是没有商量的,非常明确。增加编制、增加投入,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

  多元主体协同:突发公共卫生协同治理的信息识别与共享,突发公共卫生协同治理中的资源整合与分配,突发公共卫生协同治理中行动的贯彻与执行。真正要做好这么大的系统性带有灾难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的话,必须是多部门具有协同治理概念指导下,步调一致、反映迅速的、行动有力的体系。现在也在进行制度的探索,各个地方也有一些新的创新。

  应急预警机制:先应急,后预警;加强底线和极限思维指导下的极端灾难情景。

  信息披露:对市县两级政府具备对疫情判断的决策和及时信息披露的权利,规定在24小时以内就要向社会公布,能否做到,也是考验政府公信力。

  立法保障: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并及时调整修订,说明法律是滞后的。明确地方官员风险决策与行动的各项法律授权。

  常态化防控: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防、控、检、治。国家就像一个人的机体一样,关键是平常怎么好制度建设以及机制建设。

  一是防。要做好防,尤其是把发热门诊作为重要的哨点进行建设,整体性的改造与标准化建设要推进,任务应该在院党委领导下面作为一个政治的任务或者责任去抓落实,现在发现的病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在医院发现的,能找出一个例子来吗?很重要的就是发热门诊,还是要抓重点。

  二是控。不可能像战时把人隔离起来,抓重点关键环节这是平时防控主要的着力点。控制医院内部交叉感染。通过医院的管理和规章制度构建,社区力量要继续发挥。

  三是检。提高对核酸检测的能力,至少要达到某各城市总人口的千分之五,尤其是要提高社会机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公共卫生的检测能力,提高核酸的检测能力。核酸检测能力有的话才能快,不需要排队。实在不行就混检,也是提高数量和检测的效率。

  四是治。疫情产生的疾病往往是专家治疗,专家治疗是不够的,还有并发症,专科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针对疫情病人要进行有机联系起来,要协同治理。现在没有这个机制,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在病人方面,以前是战时的,统一领导下面,现在平时下来反而没有这个机制了,联系起来很困难。

  加强省市县信息分享联动机制。平静下来大家又回过头了,还是以自己的行政边界和医疗机构的边界,又成了碎片化的了,要注意这个问题。

  加强人才培养、大数据的应用等等。

  社科基金重要项目招标里面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下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体系研究,这个题目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建设的问题。医学院培养公共卫生的人才要抓起来,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应该有别于过去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地方的医疗机构和地方疾控中心进行联动和整合,培养的人才更好更快服务于我们的社会,这是很重要的,不能再像传统那样是不行的。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新冠肺炎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4 中岩大地 003001 30.16
  • 09-24 宏力达 688330 --
  • 09-24 帅丰电器 605336 --
  • 09-23 巴比食品 605338 --
  • 09-21 海象新材 003011 38.6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