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4年进入水立方以来,至今整整十年,从工程部经理到公司副总经理,再到公司总经理,他在见证水立方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并用自己不断成熟的职业素养推动着水立方继续成长。在员工们眼里,杨奇勇是引领发展方向的一枚“勇将”,更是凡事冲在一线和大家并肩披荆斩棘的一员“奇兵”。
进入即投入,为奥运全情付出
从来到水立方的那天起,杨奇勇就和这个场馆紧密相连。从场馆工程建设到奥运赛时保障,再到赛后运营破难攻关,倾注着他全部的心血。场馆建设期,他先后参与过膜结构、钢结构设计施工、LED室外照明等重大科研攻关课题项目组的重要工作。他日夜坚守在现场,随时跟踪施工进展,为解决技术难题出谋划策。水立方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没有先例,但有杨奇勇和像他一样辛勤付出的建设者们,他们用智慧、汗水和心血披荆斩棘,使“水立方”工程成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和“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的集中示范和国家级精品工程。建设期结束即进入奥运会、残奥会的保障周期。连续一个半月的时间,杨奇勇昼夜坚守。不比建设期的大刀阔斧,赛时保障工作更加繁杂和艰巨。仅以升旗为例,“两个奥运”期间“水立方”共需升旗183次,每一次每一秒都不容有失,这对升旗系统提出了严峻考验。杨奇勇和弱电组同事反复调整、一次次优化升旗程序,每天坚持检查调试机械系统。长期疲劳使杨奇勇患上了重感冒和严重鼻炎,他就每天在场馆医疗站输液后再回到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到赛事结束。最终,水立方顺利完成了183次无误升旗。
转身便转型,下苦功探索经营
赛事结束,水立方场馆随即面临着科学、可持续发展新课题。2009年3月,杨奇勇被任命为国家游泳中心副总经理,协助开展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的场馆管理运营工作。从工程管理人员向场馆运营管理人员转型,杨奇勇和很多同事一样,经历了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蜕变的艰辛过程。为更有利于运营,水立方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赛后改造。 10个月的改造工程里,杨奇勇首当其冲挑起了重担,率队按照奥运标准开展工作。2010年7月,“水立方”终于以全新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其时,国家游泳中心面积增至约10万m2,运营的面积从原来的4.9万m2增加到7.7万m2。变化的不止是面积,更是业务形态。改造后的水立方进入新业态培育期,要开拓大小赛事和商业活动市场。占领新市场是攻坚战,杨奇勇靠的是加倍努力、事必躬亲、废寝忘食。有个加班的晚上,一起奋战的同事白旭涛发现,“奇勇跟一盒方糖较上了劲,一会儿一块,直到方糖‘全军覆没’”。原来,他是忙得忘了吃晚饭,感觉到饿时只好借方糖充饥。让吴念印象深刻的是2011年花游比赛时,“有天晚上九点多,杨总特别不好意思地说他得早走一会儿,因为女儿在家里哭着喊爸爸”。赛后运营以来,杨奇勇的夜晚大多分配给了加班和场馆里的各种活动,周末和节假日大多奉献给了各种赛事,陪爱人和孩子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杨奇勇自己也心存愧疚,但提出早走的他更觉得“对不起这帮兄弟们”。
创新以创效,新思路拉动效益
一个周末,忙完工作的杨奇勇走出水立方,偶然听到有个导游说,“水立方不用进去,在外面照照相就行了”。杨奇勇心里咯噔一下,作为场馆的经营者,尤其是分管着旅游业务的副总经理,他明白游客量下降是必然趋势,
但决不能对游客的流失放任不理。在他的努力下,水立方请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学者展开调研,共同研究应对策略。水立方首先引进北京市游泳队等四支队伍到比赛大厅训练,同时引入一些短期的非驻场演出,以增加游客参观体验。接着又抓住2012年伦敦奥运热点,制定了“英伦风情街”项目计划,在场馆内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英伦风情奥运街区,并在街区上组织了奥运火炬雕塑展、游客互动等一系列文化、公益活动。一系列措施拉动了游客量回升,尤其“英伦风情街”项目实施后,游客人数比预期增加13.6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增加约330万元,进而拉动场馆内餐饮、旅游纪念品等消费约600万元。“英伦风情街”的成功又引来了2013年和2014年的“美丽中国、江山风情”书画大展。复制成功渐成模式,杨奇勇等水立方人也在实践中认识到,“用好用活水立方里的空间将大有可为,只要做出一些有品质的东西,逐渐给百姓留下好的印象,更有益于水立方的长远发展”。
用活方成活,造新血盘活经营
不放弃旅游,但决不依赖旅游,水立方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大的“造血功能”。为此,杨奇勇和他身边的水立方人在“用好用活场地”上下足了功夫。奥运赛后几年,在他和大型活动团队的努力下,培养出了“梦幻水立方”系列驻场演出,先后呈上大型声光水景交响音乐会、水景芭蕾秀《天鹅湖》和大型水景秀《红楼梦》,社会反响强烈。同时,通过口碑积累,商业活动场地的优势日显,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德国大众集团之夜、联想乐粉俱乐部盛典等活动纷纷落地水立方。同时,分管公益的杨奇勇还带领公益团队摸闯出一片新天地。他们高效利用公益展区、水滴剧场等大小场地开展公益活动,吸引到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知名公益慈善组织抛来橄榄枝,公益活动络绎不绝。场地已然生机勃勃,杨奇勇又带领团队在“用活两池子水”上动起脑筋。国际泳联旗下的短池、花泳、跳水、水球等赛事均落户水立方,全国花样游泳冠军赛等也成功举办。“全民场馆得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杨奇勇和水立方人思路明确。为此,水立方坚持开放热身池甚至比赛大厅供群众游泳健身;操办北京业余游泳分站赛、全国体育行业技能大赛等群众赛事;实施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游泳锻炼计划,承办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等。2013年7月,水立方进一步突破经营模式,与上海领先体育合作成立了水立方游泳俱乐部,探索游泳场馆经营发展的新道路。目前,俱乐部除了继续深化游泳培训管理、探索泳客会员制,还在组织和开发游泳赛事上不懈努力,并将输出管理作为发展的新方向。
2014年初,杨奇勇升任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着手打造“市场化2.0版的水立方”,“力争在运营内容上、运营模式上不断突破,让公众更好地享受这份宝贵的奥运遗产”。对此,他麾下的团队用实际行动全力支持——白旭涛等大型活动骨干不辞劳苦投入新项目运作;李云峰等运行人员夜以继日坚守新的改造施工现场;石海涛为首的公益团队寻求公益平台的持续优化;杨旭、贾宇等员工投身刚成立的俱乐部事业……水立方的前路还很长,也会有许多新的课题,杨奇勇将带领他的团队一一去研究、去开拓。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