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航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1日 15:51  新浪财经
图文:北航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演讲
  2009年11月21日,“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现场,北航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演讲。(来源:新浪网 胡秀岩 摄)

  2009年11月21日,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召开,会议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深圳市东方华尔街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主办,长城伟业期货有限公司承办。此次论坛主题为“世界格局演变与中国复兴之路”。

  图为: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演讲。

  以下为实录:

  第一位演讲嘉宾是王湘穗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专项论证组专家,兼任中国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多次参加中美、中欧重要战略对话。《超限战》作者之一,合编有《军官素质论》、《世界军事列强博览》、《世界历次大战录》、《新战国时代》等。下面我们欢迎王教授。

  王湘穗::谢谢崔建华院长,也谢谢在座的各位听众。我今天来了以后还是感到非常意外的,因为我介绍的是教授,有的时候我也会说我是化装成学者的军官,我今天见到真正的战友,说话都有点结巴了,我非常感谢他们能来。昨天下午我是参加了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成立20周年的一个会,这个会很有特点,下午请了十个院士,做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报告,以前我觉得我们论坛很有特点,就是把搞经济研究,金融研究,战略研究的人放在一块来做,一起探讨,我觉得很领先的。参加这个会议以后,我觉得他们是不是有一个新的尝试,把科学家,自然科学家也放进去了,实际上确实里面有重大战略问题,比如讲到低碳经济,科学家谈到最后,究竟是低碳经济还是低碳政治,觉得低碳政治可能性比低碳经济可能性大一点。他们扩展新视野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我觉得这次北大经济学院和中国战略基金会主办的这个论坛,还是不错的,论坛主题就是世界格局演变和中国复兴之路,这个立意还是很高,也是很准确的。我就结合我自己的研究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情况,就是权力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第一个讲经济危机还没有过去。第二个全球格局变化已经开始,第三就是我们如何应对变化。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经济危机尚未过去。最近我看了一些同志对于中国经济的判断,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乐观,就是我们已经确定无疑的出现反转,讲的比较肯定,中国会率先走出危机,中国将成为金融危机的赢家。我自己感觉这个看法,现在言之尚早,按照我们中国领导的表述,胡锦涛也好,温家宝也好,他们是说三个不,我们现在复苏是不稳定的,不稳固的,经济结构是不平和的,但是基本上还是肯定说,经济是有所好转,但是有这三个不的限制。

  其他的一些学者,或者专家也有一些看法。比如联合国驻中国大师马和励,他就讲现在金融危机还处在初始阶段。另外斯蒂格利茨就说,美国经济这一次复苏缺少持续性,每年会再次回落,他理由也讲了三点,第一点,现在增长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第二个,未来还有很多危险因素,第三点,经济暂时回升主要靠美联储干预和低利率推动,他做了这样的一些分析。

  在10号,索罗斯在欧洲有一个讲法,他说未来之路,他认为经济也会再次出现衰落,时间是2010年或者2011年,他判断不准,但是一定会出现再次衰落,这是确定的。而且他有一个基本的结论,整体上世界经济模式是两种,一种是美欧为主导的国际竞争自由化,这种模式已经失败了,另外一种就是以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国家资本模式,他认为现在还处在兴起阶段。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两种模式互相之间融合,进行对抗,究竟什么情况,要根据这两种情况的磨合来看。

  索罗斯大家知道是很著名的投资家,赚钱赚了不少,但是他还是非常有政治理念的投资家,非常善于判断政治结构,他的有些看法我们可以参考,至少我们认为现在这个经济危机会过去,他的看法也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

  我也认为经济危机尚未过去,我罗列了一下,我认为有八个理由:

  第一个,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没有解决,按照我们一般人的讲法,就是病根未去,去年在这里分析金融危机的时候,实际上更早的时候,美国可能进一步走向经济危机,实际上比较早的时候,就是03年打伊拉克战争的时候,我们认为美国由于战争会导致经济曲线的出现。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认为这种危机是美元本位的危机。

  这种危机现在已经非常长的时间了,要说根上,可以说1944年开始,货币体系建立是有问题的,基本上是美国主导的,很快有经济学家发现里面藏着一个悖论,这个经济学家叫特里芬,他认为美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是却要完成一个世界整体货币,他就说,属于你为世界提供,你美国就在经济上,出口上,你就必须是要逆差,如果你一逆差,就导致人家对你美元的信任降低,你作为一个世界货币,人家就不喜欢你这个货币,他五十年代就指出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但是1971年的时候,尼克松,包括财政部长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做了非常天才的创新,把美元撤离和黄金脱离,进入纸币阶段,从71年以后到现在,整个美元发行量大概增加了20多倍,现在美元纸币的贬值已经开始了,这个过程我说一下,大家知道,这个病根从1944年开始变化了很多,然后到八十年代的时候,金融自由化。实际上八十年代之前,就已经有一个说法提出,要推出金融衍生品,当时计算机也推演了,推演了就说几十年之后会有金融危机的发生,现在就来了。那么原因没有去掉,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庆父未死,鲁难未己,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定量宽松制造了新的问题,激素。美国、中国、欧洲都在不停进行刺激,刺激会带来一个事实,就是以前非典的时候,大批量的打激素以后,结果病好了,但是骨头疏松化了,大规模的使用激素是有影响的,现在科学家也是在分析这个问题,有人说要退出,但是我们不能太早退出,这个病根未去,还是有问题的。

  第三,国际协调机制作用有限,难以一致行动。国际上对全球型的危机很难一致行动。

  第四个,不但没有一致行动,而且保护主义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主要由于各国的国内政治的内部需求。像奥巴马关于轮胎的问题,主要涉及到美国的一些工会问题,他觉得必须要作出这种姿态,其他的国家,包括欧盟,从经济立以来讲,我们出口商品,大部分都是他们挣钱,我们挣的并不多,有一个数据好象是说,一块钱我们占6分,他们占9毛4,当然中间还有进口原料这些价格。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就业压力,美国失业率现在占10%作业,十月份我在美国待了一个月,我看到美国失业率恐怕超过10%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它没有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应呢?这跟美国还是建立了比较好的失业保障制度有关系,美国人失业可以拿1500美金一个月,这就可以了,所以这样的话,并没有形成大的问题,但是按照金融危机传导方式,从金融危机往实体危机,从实体危机转到社会危机,这样就越来越大,你现在没有形成社会危机,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但是政治家很敏感,他们担心,如果我们不解决问题的话,社会安全程度会大大降低,当然这个也是跟西方的选举政策有关系。

  第五点,全球经济失去动力,以前把美国当成霸主,救世主,现在不行了,中国也当不了,总量有限。

  第六点,产业经济没有新的增长点,低碳,新能源在技术上并不成熟,补贴。我昨天还看了一个能源专家讲,低碳的能源技术在中国最先进的也不过如此。

  第七个问题,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没有展开,这一点西方人很清楚,1973年打仗的时候,凯恩斯就在设定这个金融秩序,结束战争第二天就开始实施这个秩序,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

  最后一点,所有这些综合因素导致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危机延续,没法解决。我觉得有几个大家可以注意的,一个是由于美元的贬值,感觉被操纵痕迹非常重,如果美国要走出危机有什么方法呢?觉得是不是操纵大宗商品?也不知道,这可能是一个情况。

  还有甲流,甲流的问题呢,我觉得要警惕变异,好象世卫组织说没有发生变异,但是好象挪威今天早上有两例变异,我自己觉得甲流的变异可能跟疫苗有关系,因为他是自然的,你人为干预了,就不能保证他不变异。

  第二个,全球格局变化已经开始。最近发生几个事情大家应该注意:首先就是中美联合公报,里面提出我们的关系是“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这里面核心是有条件的成为伙伴,或者说我们是有条件的对手,有条件的伙伴。这个中美关系的定位,一定是一种特殊的合作伙伴关系。

  第二个,欧盟选出新“总统”,12月1号开始欧盟资本条约形成了,欧盟是有27个国家,他是比较有行动能力的,是可以做行动决策的,同时给自己定了一个领导班子,就是比利时首相范龙佩,他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幽默,但是非常重要的是,他能够协调欧洲联盟的统一行动。因此一个中美的某种程度上的伙伴关系,加上欧盟总统,《里斯本条约》通过,我觉得美欧两分天下的格局已经改变了。格局呢,我觉得现在出现一个币缘圈,一个是欧元,一个是美元。另外,金融服务业国家形成定价经济,制造业国家,主要是工业,制造业。资源类国家,就是出口石油,矿物资源,这就是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家相互辅助相互结合。

  那么全球格局变化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从G8到G20,这就是多极化的雏形。以前八国联军的时候是八国,到G8,非常稳定就是西方的俱乐部,G20就是很多国家都介入了,多极化出现了。

  另外,东亚一体化的起步,日本也是开始积极推动了,他希望做这个东亚一体化的格局。

  然后就是美国大战略调整,我概括一下就是联亚制欧,或者说经营亚洲,扼制欧洲,这个很多科学家看法都是这样的,我分析一下是这样,美国作为一个以金融立足的大国,他对于中国这种后发崛起的国家,中国跟他的利益牵扯的非常多,而直接跟他分享利益比较多的是欧盟,如果按照这个框架看,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包括波兰、捷克、俄罗斯等等,大家可以看美国一起不太放心欧洲,想通过一些方式制衡的。最近意大利外长说了一句非常直接的话,他说不但需要一个欧洲轴心,我们还必须要有欧洲联军,这样才可以跟美军对抗,这是意大利外长说的。

  第四点,就是大国和金融结构都联手争夺危机后秩序的重构主导权。币权的主题不是单一国家,我们主要讲美国,其实并不准确,实际上是华尔街跟华盛顿的共同体,是布鲁塞尔和法兰克福的共同体,唐宁街和伦敦金融城的结合体,因此他具有两种形态,有国家的支持,有经营权,有金融权,也有机构的权利,谁好使就用谁,如果我们不分清楚,就没有办法再继续。

  第五点,中国要素的加入。中国以前不加入,并不是说一个国家的加入,而是中国提出一种模式,像索罗斯讲的,不管准确不准确,它存在一种跟西方模式不一样的另外一种模式,现在这个模式成功了,还在做示范,这个打破了欧美的模式,打破了垄断,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第三点,我们如何应对?第一点,我觉得要准确判断形势,这是套话,但是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现在是哪个阶段,是初始阶段,还是末端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倾向是我们在刚开始的阶段,谈不上在中间,这是需要我们认识清楚的。而且我们看到现在情况的出现不是自然状况,是世界大国,地区大国反危机措施之后的影响,我们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时候不是自然现象,就是在干预,这一点要看清楚。

  第二个,我们需要给中国定位。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是一个大国,以制造业为本,但是我们也要成为一个自然大国,别老卖资源,卖环境,所以这就涉及到我们第三点,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世界产业链地位,生物链,当时我们看这个食物链,排在最危险的最上面的一类就是人类,人类是杂食动物,什么都吃。我们作为制造业大国,基本上是食草动物,美国是食肉动物,所以我们是比较危险的,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要吃一点肉,再往上去,我们制造业也要扩张,把我们的资源用起来,这样两头占上以后,就要慢慢扎实,扎实以后,我们产业结构才可以调整。

  第四点,我觉得要加快城市化建设。我们现在讲内需,光靠出口不行,一说内需,就是农村家电下乡,这个不可能拉动大型的经济增长,拉动大型经济增长只有城市化这么一个大的运动,这个是一个构思,需要我们去做。

  第五点,就是展开周边整合,要整合一体化,这个你把周边整合好了,中国就形成一个新的币缘圈。

  第六个,一个全方位合作的战略,这里面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太倚重美国和发达国家,邓小平同志提出东西南北的问题,发展问题,现在可以概括“上下左右内外”三种关系上下就是产业链问题,左右就是泛太平洋合作问题。内外就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以前我们前三十年的快速增长以后,导致现在问题很多,现在确实要让全党有这种认识,大规模的改变一些国内的分配和制度变化。把这个东西做了变化之后,就好办了,概括一下,就是左右逢源了。

  最后讲讲结论,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旷世危机,所以你不要想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危机还在持续发展中间,在推动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多极化的雏形已经出现。

  然后就是目前世界权力格局变化并不稳定,最后决定格局还是要靠最后赢来决定的。

  第三个,我们首要任务就是争取安全渡过危机,争取确保在构建未来的世界格局会议旁的席位,我们一切出发点都要以此为基础。

  谢谢,下面还有一点时间可以提问。

  崔建华::感谢王教授的演讲,对危机的看法,大家有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您认为中美共同战略利益有哪些?

  王湘穗::中国现在从比较落后的国家变成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目前的战略目标。那么美国无论是社会组织和产业结构对中国都有引领作用,前面几十年是通过市场拉动的,但是它防范我们,很多技术转让他一直不做。现在奥巴马赶到实在美国没有什么可卖的了,他就开始卖一点技术,那么判断不仅仅是技术判断,他也是战略决策的判断。

  美国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呢?他作为以金融为生的国家,既需要像中国这样制造业大国的支撑,又需要我们买他的国债,维持他这套生存模式,这就是中美两国的战略利益。谢谢。

  崔建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对王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