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摩根士丹利预测:09年中国GDP增长5.5%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13:32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孙健芳 2月14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 CCER 中国经济观察”上,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王庆称,2009年中国经济全年经济增长率为5.5%,其中1、2季度同比GDP增长速度会很低,大约在3—4%之间,2009年下半年会有强劲的反弹,3季度6%、4季度超过9.5%。

  中国经济复苏之路如何走? 王庆一开始就提出这个问题。

  要回答上述问题,王庆认为首先必须回到2008年,在2007年底,摩根史丹利在华尔街第一个提出中国会在08年出现衰退,这种衰退是一种输入形软着陆。当时他们认为未来中国政策有三个方向,第一全年不会加息;第二人民币不会大幅度升值;第三行政性的紧缩措施不会持续下去。

  “回头看,我们的判断一直到08年9月份基本上还是正确,”王庆说,“但在9月份之后就都错了,9月份之后中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跌,贸易活动大幅萎缩,政策方面是一百八十度转向。”

  其实,不仅仅摩根士丹利判断出现失误,国内所有的经济学家判断都出现相似的失误,在北京大学经济中心对国内经济学家调研之后形成的“朗润预测”上,第三季度经济学家对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平均值在9%,而第四季度实际值在6.8%。

  第四季度,全球和中国经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第四季度,首先美国的次贷危机再次爆发,美国对次贷危机爆发的政策反应是危机处理式的货币政策反应,美国政府开始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有三个表现内容,大幅度注入资金、大幅度降息和美元明显贬值,这三项加在一起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宗商品价格迅速高起。

  “每次,大宗商品需求强劲不是一个新的故事,”王庆说,但这次是美国次贷危机状态下的货币反应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价格,由于很多国家都要进口大宗商品,美国货币政策反应就以大宗商品价格载体的形式向世界各国传递通胀压力,对中国尤其明显。在大宗商品价格推高国内形成通货膨胀时,各国的政策反映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实际上08年除了美国外世界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都做错了。”王庆说,各国货币紧缩政策对经济活动也有影响,比较活跃的经济活动开始出现放缓。

  这种经济放缓直到8、9 月份一直是缓慢的放缓,属于输入形的软着陆。但在 9 月份发生了雷曼兄弟的破产,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全球危机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减小他的资产负债表,最基本贸易活动开始减少,有抵押品的贸易融资也受到影响,直接影响贸易活动反过来又影响实体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泡沫开始破裂,最后造成去存货化过程,各国经济开始出现硬着陆。

  那么,中国经济在硬着陆之后,未来会如何走?在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触及低点之后,目前中国经济中出现的发电量回升、存货减少、信贷猛增的局面,这些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彻底走出低谷?

  对此,王庆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在1、2季度同比GDP 增长速度会很低,大约在3—4%之间,2009年下半年会有强劲的反弹,3季度6%、4季度超过9.5%。同比增长呈现“ V ”字型走势,但环比增长幅度表现为“W”型。

  这样算下来, 2009年中国经济全年经济增长率为5.5% ,这已经比世界上多数国家要高,而且,在2009年中国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达到200%。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