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山种上“共青林” 桂林百余座石山期待披新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07:09 新桂网 | ||||||||||||
新桂网-南国早报讯(记者蒋晓梅)将“共青林”承包给种植单位,以种植单位的名字命名,种不好的单位要负一定责任。4月9日,桂林团市委采取这一新颖的方式,将首块“共青林”承包给4所高校,在剪刀山开始试点。 据了解,当天参加植树的共有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及桂林市卫校的1200名志愿者,每个学校管一片“共青林”,每片林种上了1500株树苗。
在植树现场,桂林市园林局石山绿化实验站的李刚不停地指点着志愿者该如何种植树苗。据他介绍,桂林市区石山众多,为了不使“山青水秀”成为一句虚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园林局就成立了石山绿化实验站。经过多年选育,终于找到了适合在石山上生长的树种。他说,针对剪刀山上都是小灌木的特点,主要是种植枫香、狗骨木、夹竹桃、紫薇等,一方面可以改善石山土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石山色彩化。 桂林团市委青农部部长徐伟翔告诉记者,“共青林”建设是个大工程,因为桂林市区内已确定134座最需要绿化的石山,剪刀山“共青林”只是桂林市首个石山绿化试点。“共青林”主要以签协议的方式承包给高校,以种植的高校命名,5年为期限,确保每年向山顶推进20米。按“谁种谁管,确保成长”的原则,确保树木成活成林,达不到规定的成活率,可以取消高校对“共青林”的命名。 据介绍,随着桂林共青植树造林行动的推进,其他石山也将陆续种上“共青林”,同时种植单位也将从高校推广到机关单位。 作者:蒋晓梅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