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 > 正文${相关媒体徽标}
 

经济信息联播:中央下发三农问题“一号文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 11:08 CCTV经济信息联播

  《经济信息联播》播出时间:经济频道每天:21:00-21:30

  中央就“三农”问题下发2004年“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今天正式公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6个一号文件,也是时隔18年后中央就三农问题再次下发一号
文件。

  这份文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同以往5个中央一号文件一样,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仍然是文件的核心内容。

  《意见》共22条,包括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等9部分。“文件”中包含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如: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增部分将主要用于生产区;一部分国有土地出让金将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风险基金中的部分资金将作为主产区种粮农民的补贴;农业税税率逐步降低,今年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此外,今年还将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据了解,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还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纪80年代的1.8比1扩大到了3.1比1。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号文件”:取消农业特产税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减轻农民税费负担,也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今年的“一号文件”,有一项规定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全国提出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人,现任安徽省政府参事的何开荫,今天在记者电话连线采访中表示,农业特产税的征收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其实早已不相适应。

  安徽省政府参事何开荫:它(农业特产税)这个东西是限制农业结构调整的,为什么呢,谁调整它收谁的税啊。

  所谓农业特产税,是国务院在1983年,为调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收益水平,避免占用更多耕地,鼓励粮食生产而对农、林、水特产征收的税种,当时叫农林特产税;1994年税制改革中,改为农业特产税。

  实际上,近年来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续出现丰年有余,甚至出现谷残伤农的情况,农业特产税显然成为农民致富的羁绊。

  安徽省政府参事何开荫:农村这个问题,三农问题主要是在这个财政上,比如说乡财政,中西部绝大多数乡镇财政不能独立,他不朝农民要钱,朝谁要?

  这次意见中提出,降低税率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自己消化,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数字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特产税收入为64亿元,99年达到近140亿元,农村税费改革开始以后逐年减少,2002年已经降至98亿元。目前农业特产税的总额还不足我国财政总收入的1%,相当一些地方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号文件”: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一号文件还明确要求,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专家表示,此举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辑温铁军:增加农民收入最难的,最大的问题是那些传统农业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如何增加问题,这次一号文件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粮食收益上,如何让种粮农民收入有所提高,是文件非常突出的重点。

  温铁军表示,近几年我国耕地和粮食产量都在降低,2003年耕地面积从1996年19.5亿亩降到18.8亿亩,粮食产量也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为4300亿公斤,比最高峰时减少了500多亿公斤。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辑温铁军:这两个情况叠加使人们担忧中国粮食安全如何保障,不断增长的人口粮食如何来满足。

  温铁军认为,为了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就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让他有钱赚,“一号文件”出台是无疑给了传统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一颗定心丸。

  专家:我国进入城市和农村互动改革阶段

  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26年风雨。针对农村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颁布,这个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承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上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今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专家表示,1986年以来,我国进入城市改革阶段,而第六个“一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城市和农村互动改革的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副部长谢扬:站在一个全局角度上重新看待我们的“三农”问题,我们实际上走的路就是要城乡改革互动,但过去这两个都是孤立的,农村搞农村的,城市搞城市的,这预示着我们单纯讲农村改革也不行,单纯讲城市改革也不行,必须改革和发展互动,城市和农村互动才可能把国民经济的整个全局性调整和发展走上一个良好的发展轨道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三农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