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昙 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中央亚细亚银行(BCA)出售51%股权的投标活动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本月份,将做出最后的投标,而参与了此次竞投活动的中国银行集团能否胜出,也将见分晓。
这次竞投活动,中国银行集团遭遇的对手可谓强手如林。如渣打银行、荷兰银行、JP摩根、印尼国家银行以及本地商家所控制的金融和银行机构等,都纷纷参与了竞标。BCA的控 制方——印尼银行重组机构(IBRA)从15家投标者中选出9家财团,进行最后阶段的竞争。
据有关报道说中国银行有可能赢得对BCA的投标。但对中亚银行的调整也将损耗中国这家最大的外币交换银行相当大的精力。
即便如此,中国银行还是显露了强烈的收购意向,竞投过程中中国银行没有提出过多的讨价还价条件。中国银行有关人士对记者透露,收购中亚银行的股份是为了达到在印尼设立分行的目的,目前中国银行在印尼还没有一家分行,估计中国银行准备在印度尼西亚开设六家分行。
有专家分析,中国银行收购BCA,首先出于地域扩展的考虑。中国银行在欧美的业务远远多于东南亚的业务。尤其随着“香港中银”的成功重组,“香港中银”已兑变为一家独立的经济实体,也跃身一变成为仅次于香港银行界老大汇丰银行的第二大银行。有预测“香港中银”明年将在香港和纽约两地的证券市场上市。中国银行向东南亚扩展,有利于形成香港连接东南亚的区域优势。而中国银行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设立分支机构的业务也正在磋商之中。
不久前,中国银行成功地完成了“香港中银”的重组,在金融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截至今年九月末,中国银行人民币存款比去年末净增1533.87亿元,外币存款净增23.29亿美元;不良资产比率比去年末降低了2.9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也有明显改善,赢利能力显著增强。相比工、农、建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在香港及海外有更广的网络,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曾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银行业将在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进程。中国银行立志经过5至10年的建设和以资本为纽带的重组并购,使该行跻身国际一流大银行之列,并力争在两年内上市。这些条件都让人看好中国银行有可能赢得对BCA的投标。
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印尼的人文和经营环境都不是很理想。中国银行参与此次竞标意义不大。1997年印尼那场惨痛的暴乱,不但造成华商心底无法弥补的创痛,也导致大批华资外逃,严重削弱了印尼的经济支柱。中国银行如果在此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因素必定影响其客户源。而且印尼政局的动荡,也给金融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中亚银行原本隶属于印尼三林集团,在新加坡、台北、香港、澳门以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纽约等地都设有分支机构,不仅在印尼而且在东南亚,中亚银行都被认为是规模最大的银行。因为遭遇亚洲金融危机,中亚银行1998年被印尼政府接管,目前其60.3%的股份归印尼银行重组机构所有。
亚洲金融危机直到现在,印尼的经济和银行业前景并不明朗,政府难以负担不断上升的重组银行业开支,开放银行业吸纳外国投资对当地银行业和经济复苏都有帮助。而这次印尼政府将BCA的股权出售主要是为了筹集急需资金,以阻止预算赤字进一步扩大,并开始启动将大部分国有银行私有化的计划。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