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新一轮的移民潮正方兴未艾

2012年12月26日 10:02  《商业价值》杂志 微博

    新一轮的移民潮中,在资金流向发生改变的同时,也给移民中介、银行业、房地产业和民航业带来了发展扩张的机会。

新一轮的移民潮正方兴未艾

  据2011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近6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

  在此之前,中国1949年之后被公认的移民潮有两次,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革”结束时;还有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人在这两次移民潮中以劳工身份出国,还有一些人则以出国留学的方式留在了外国。与前两次移民潮不同,此次的移民潮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移民。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为吸引投资移民,提振经济,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投资移民。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打造一个横跨23个部委的招商引资工作组——“选择美国”办公室,并建设一个名叫“选择美国”的门户网站。“选择美国”行动的启动表明了美国加入分享全球新资本盛宴的决心。据公开资料,来自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倾向于直接购买美国的住宅物业,或者通过离岸公司购买商业物业,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则会选择EB-5项目,目的是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

  同时,一些小的国家出台积极的政策,向那些有移民情结的人伸出橄榄枝。韩国、塞浦路斯等为代表的小语种国家以其独有的门槛低、速度快、低投入多回报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国人。2010年2月,韩国政府出台政策,凡在济州岛投资购房50万美元,投资人及其直系亲属就可以获得韩国永久居住权,能在医疗、教育、就业方面享受和韩国国民相同的待遇,居住5年后就可以申请“韩国永久居住绿卡”。在2012年10月举行的东莞房展会上,“30万欧元投资产权式酒店,配送全家移民欧洲”、 “西班牙购房加移民, 100万人民币全包”……在海外展台前,这些诱惑的字样分外醒目。

  面对各国伸出的橄榄枝,移民海外成为中国中产阶级重要话题之一,“换个国籍,换一种生活”的想法开始在当下流行。据2012年8月23日一项题为《中国侨资企业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近20年来,中国海外新移民呈加速度递增趋势:北美华人从1990年的200多万急增至2010年550万。欧洲由数10万急增至200多万,非洲由数万猛增至近百万。2000年~2010年增长更快,如西班牙华人从2.8万人猛增至15万人,美国从300余万人大增至近400万人。投资移民美国的数量,2011年较2007年增长了10倍。

  2011年,申请美国投资移民EB-5签证的人当中,中国人就占了3/4。这固然有自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为吸引投资移民,提振经济,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的缘故,但为了孩子、为了生意、为了更安全的食品、为了养老等诸多原因,都使得“移民”这两个字眼在人们心中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投资移民在改变新移民们生活轨迹的同时,也催促着以移民为核心的商业产业链不断繁荣与扩张。

  移民生意链

  循着投资移民的程序,我们发现:此次投资移民潮,给移民中介、银行业、房地产业、民航业都带来了发展扩张的机会。

  虽然投资移民项目服务费用动辄几万元人民币,但由于很多申请人对服务价格并不敏感,巨大的利润空间滋生了大量的移民中介,导致投资移民中介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据公开资料,目前北京经过合法登记的移民中介机构77家,上海41家,广东有117家。而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三地非法运营的中介公司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合法登记的公司。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数量的不断膨胀,给市场准入、监督和规范都提出新要求。

  可以说,移民潮给移民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给移民行业带来了一次深度洗牌,对于移民者而言,这意味着将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更透明的价格。“这一波富豪移民潮给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主动洗牌。受到的关注越多,责任就越大,现在移民行业的曝光度越来越高,移民服务必须以质取胜。一些服务不规范、信誉不佳的移民公司在这一轮洗牌中就倒下了,而那些原本就服务诚信、专业化高的公司则在不断扩大规模,小公司变成大集团,甚至变为国际性公司,经营模式也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这一点也是本次移民潮带给移民行业的正面推动力量。” 太平洋加达移民董事长景德君如是说。

  同时,火爆的投资移民,吸引不少金融机构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向移民中介服务渗透。比如有的国内银行在官方网站上推出“200元代理客户递交签证”业务,还有的境外基金公司不顾中国法律的禁止,直接在中国国内提供移民中介服务。

  面对每次移民服务的推介会,参加的客户几乎都爆满的情况,国外的银行,已开始了行动。

  2011年11月21日下午,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在华首家分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首席执行官卡梅伦·克里恩在发言中特别提及:目前中国在澳大利亚报名的留学生人数达到17.7万人、中国在澳大利亚常驻移民有24.07万名。尽管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其上海分行开设3年内只能从事外币业务,但中国人对赴澳留学、移民的热衷,为其今后在主业之外的延展提供了无限想象。

  “投资移民能够给银行带来存款(定期和活期),存款证明,抵押或者是质押贷款,外汇买卖,外汇汇款,境内外的账户开立,办理信用卡,理财产品(7天通知或者更多的剩余资金运作)等很多的衍生服务。”一位亲历过投资移民的房地产商对记者说,“外资银行有境外项目的服务,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还有外汇、离岸账户的便利条件;内资银行主要是便捷的网点服务,国内业务的熟练程度,国内资金的转换和跨行便捷。”

  此时,中国的银行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创造更好投资机会,留住资金;要么把服务延伸到海外,例如搭建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海外金融服务。由于国外和国内银行各具优势,联合起来似乎就成为了必然。

  2012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行携手建行亚洲以及第三方移民公司,为高端客户申请香港投资移民和金融投资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10月,深圳建行联合第三方专业公司,为客户提供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热点国家和地区的全流程移民服务。专业的服务中,包括财务规划、税务筹划、全球资产配置、海外地产购置以及如何融入社区等。在海外投资移民和海外资产配置方面,深圳建行联手的机构也可谓壮观。如深圳市仁和海外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联鸿海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达盟香港有限公司、保得利信誉通香港有限公司等等。

  与此同时,私人银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一些私人银行与移民中介成为了合作伙伴,共同开拓这一市场。虽然对银行而言,移民只是一个附加服务,但需要移民的客户一般身家上亿,通过移民服务,银行可接触到高净值客户资源。此外,不少客户移民海外,但资产还在国内,私人银行因此可以帮助他们打理资产。

  移民的变与不变

  随着中国投资逐渐走向世界各地,中国移民在国内的财富观念,对一些华人喜爱居住的城市也产生了冲击,比如他们每到一地就会热衷炒房。“在中国买房子,只可以拥有70年。但是在澳大利亚,这块地就永远属于我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移民者告诉记者,“谁不喜欢买‘永远’呢?!”

  中国人特有的安家立业、喜欢买房的观念,使得海外置业成为关注热点,中国的许多房地产企业也闻风而动。

  2011年12月,碧桂园宣布与马来西亚当地的地产商Mayland(大马置地)组成合营公司,共同开拓马来西亚的住宅及商业物业,碧桂园占有合营公司55%的股权。万达、绿地、万科等房地产企业亦不甘落后,分别进入俄罗斯、韩国、香港等海外市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房地产企业虽然进军海外,但眼睛盯的却是中国国内投资客的腰包。据颐和地产海外项目负责人表示,购买其楼盘仅有1/3是当地人,其余大部分都是华人,主要是一些父母购买给在当地留学的孩子,或是一些投资客,甚至有一些广州买家提前购买,为了以后小孩留学有地方居住。

  相对于国外项目而言,中国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更能让移民海外的华人有安全感。“因为这样知根知底,可以少走弯路。”在记者调查采访中,一位姓李的女士说:“孩子两年后就初中毕业了,毕业后就直接出国,目前正打算提前在澳洲买套房子。”按照她的分析,这种以在当地买房的方式可以省去了孩子留学期间的租金,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房间进行出租,通过获取一定的租金回报来支持孩子平时的生活开支。另外,可以从长期的房屋增值中获得较好的回报,赚回孩子留学几年的学费,待孩子留学毕业后,可出售房产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

  据记者了解,澳洲、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欧洲等地都是此次的移民目的地,而“抱团”过去的移民也喜欢聚在一起,并在商业、旅游和贸易方面有来往。美国洛杉矶就是浙江人喜欢炒房的地方之一,洛杉矶南艾尔蒙地市“罗什街”至今已聚集数十家温州公司、商家,成为南加州小区闻名的“温州街”。除此之外,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等这些华人聚集大都会区,并带动了周边的华人移民扩散。

  中国投资移民的财富已经创造出了价值。以美国 “加州橙市医疗广场”项目举例,招募10个EB-5投资人,占7%的股份。其中100万投资用来购买地皮,建成2层医疗大楼后预期出租率95%,以此来达到4%左右的年收益率。事实上,移民不但是资金的外流,更是一项生意,它会带来人口增加、个人消费刺激,还有预期中投资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等,更重要的,它改变着目的地国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

  在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汽车经销商、房地产经纪人已经纷纷聘用懂中文的雇员,蒙特利尔银行(BMO)在ATM机里加入了中文,一个地产经纪投资开办当地第一份中文报纸,;亚裔餐厅及食品杂货店也出现在街头。

  对很多中国富人来说,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福利发达国家为移民目的地的投资移民,是拿钱去换一个身份、去投资给孩子的未来,靠这个身份会享受免签证等待遇,方便自己的全球化业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动机。正如一些投资移民者对记者说的,“不管我投资了多少国家,但中国是我的根系所在,我不一定永远居住在那里,但肯定会经常回去看看。”

  而这种“常回去看看”的心理,必将刺激民航业的发展,2010年,就被业界定位为“新移民”元年,也被民航业称为“分水岭”。“未来,民航业的发展趋势将会蓬勃发展”,一位多年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知名人士如此表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新华社披露张德江 俞正声经历和家庭情况
  • 体育阿联25分广东负北京 马布里莫里斯66分
  • 娱乐习近平与彭丽媛一见钟情 每天都通电话
  • 财经官员称突击花钱不违规 公众质疑花在何处
  • 科技无着快件私卖背后:监管待细化
  • 博客世纪佳缘创始人:无人逼宫 黄渤青涩照
  • 读书乱象丛生:全面盘点二战后日本历任首相
  • 教育留学生揭秘“正宗”圣诞 四六级真题
  • 育儿英国摄影师拍摄圣诞宝宝可爱睡姿(组图)
  • 何亚福:中国超低生育率的三大原因
  • 罗天昊: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
  • 第一穷人:警惕中国楼市的另一种崩盘模式
  • 叶檀:2013年房价将稳步上升
  • 张化桥:建议发行中华地票
  • 张捷:革命斗争年代缺粮导致的惨剧
  • 黄鸣:我为何自己上场举报行业潜规则
  • 美国客:圣诞节是什么节 美国人争论不休
  • 郑风田:城镇化质量提升需破除垄断
  • 童大焕:高铁不能变成富人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