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叶檀财经
文/青城桢楠
很多经济谜团不会随着2024年结束。一个最新的谜团是,光伏等绿色能源饱受内卷困扰之际,一直被唱衰,前景黯淡的煤炭能源,竟然出现超预期变化。
2024年1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11月,中国煤及褐煤进口量达到5498.2万吨,同比增长26.4%,创单月历史最高水平。
从全年维度看,2024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进口煤炭达到49034.9万吨,同比增加14.8%,远超年初预期。
市场预期是多少?
2024年1月1日,能源领域的官方媒体中国能源报发布《2024年我国煤炭进口走向何处》的文章,文中援引业内人士分析,普遍认为,2024年中国煤炭进口量不大可能超过2023年,大概率维持在4.5亿吨左右水平。
理由是,“进口煤毕竟是海外资源,相对不可控,所以也不能长期过度依赖海外进口来弥补国内煤炭储备,还是要坚持立足国情和资源禀赋、兼顾海外的大方针。”
实际与预测大相径庭,除了3月份和2023年基本持平,2024年每个月都高于2023年进口,10月、11月更是大幅高于2023年同期进口量。据新浪财经12月25日报道,2024年中国全年煤炭进口量可能达到5.4亿吨,远超年初预测的4.5亿吨。
从库存来看,2024,全社会煤炭库存可能达到3亿吨,同比增加4000万吨。
除了进口煤炭量大超预期,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对绿色能源又是一个打击。
2024年12月16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能源生产情况,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568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其中,火力发电量57441.7亿千瓦时,占比67.04%。
67.04%这个数意味着什么?下面这张图非常直观:
67.4%,意味着火电发电占比结束了长达11年的下滑,是自2013年以来,火电发电量占比首次提高。
中国雾霾最开始被当成新闻事件进入主要舆论场,大概在2013年,2015年进入巅峰。为了治理雾霾发展新经济,绿色能源开启长达10年的迅猛发展,反映在能源结构上,就是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占比一路下滑。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024年火电占比竟然在逆势提高。要知道,即便是2022年出现特殊情况,水电供给缺口巨大的背景下,火电占比都是下滑的。
此前有光伏从业者公开说,光伏行业不是怕内卷,而是怕没市场。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这个市场指的是海外市场,但从2024年发电量变化看,也指国内市场。
纵然光伏价格卷到飞起,还是无法阻止火电占比的再次提高。
煤炭重新崛起?
煤炭正在重新崛起,国内关注此者少,更鲜有分析。
2025年1月1日,日经新闻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的中国煤炭崛起,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同时加大对煤炭的消费和进口。
日经新闻援引我国海关的数据,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进口原油量同比下滑2%,按照目前的情况,2024年全年需求量很可能是下滑的。减少石油需求,表面看是因为新能源车等减碳因素,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文中进一步提出,中国加大对煤炭的进口和消费,这和减碳本身是矛盾的。不过,多煤少油,就结果而言,达到了减少原油依赖性的目的。
简言之,中国正在用囤煤的方式,增加能源安全性。
从中国的能源政策看,“囤煤战略”早已开始,只是市场认知不够。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曾印发《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到2030年,力争形成3亿吨/年左右的可调度产能储备。
《意见》明确,产能储备煤矿的设计产能,由常规产能和储备产能两部分组成。常规产能是指非应急状态下煤矿正常生产的产能,储备产能是指在常规产能基础之上预留的规模适度、用于调峰的产能,应急状态下按国家统一调度与常规产能同步释放,实现煤矿“向上弹性生产”。
这部分储备产能将在供需形势由总体平衡转向紧张时,由发改委、能源局统一调度。
2024年8月29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进一步提到:未来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储备应急能力。进一步健全以企业储备为主体、政府储备为补充、产品储备与产能储备有机结合的煤炭储备体系。
从目前的情况看,所谓煤炭储备体系,国内方面就是建立常规产能和储备产能;海外方面,则是要加大进口,建立类似原油的储备体系。
有意思的是,进口煤炭的价格也在配合煤炭储备体系。据tradingeconomics统计,从2023年以来,纽卡斯尔国际煤价为代表的海外煤价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同期中国煤价一直处在历史高位。
从价差维度看,包括印尼、澳大利亚等主要进口国,相比国内煤价持续有吸引力。可以预见,由于西方国家逐步退出煤电,国内外煤价差仍然会保持类似的变化。
路透社2024年4月29日报道,七国集团(G7)首次在联合声明中写明关停燃煤电厂的时间节点。
2024年9月30日,英国关闭了位于诺丁汉郡的最后一座煤炭发电厂,标志着其142年燃煤发电时代的结束,也成为G7中第一个实现“退煤”承诺的国家。
12月18日,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煤炭市场分析年度报告《煤炭2024》,预计2024年欧盟和美国的煤炭需求将同比分别减少12%和5%。幅度很大,欧盟和美国的降幅是在2023年分别下降23%和17%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来的。
该报告显示,2024年世界主要煤炭需求国是中国和印度,中国需求为49亿吨,印度为13亿吨,中印合计占世界需求的70%以上,决定着全球煤价价格。
中国进口煤,谁是大赢家?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俄罗斯,毕竟两国处于历史最佳关系。
实际并非如此。据融汇通煤炭视点公众号统计的结果,2024年前11个月,中国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来自印尼,累计进口21546万吨,同比增加1636万吨。
俄罗斯排在第二,进口量却在减少,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从俄罗斯累计进口煤炭8792万吨,同比减少660万吨。
从增速来说,2024年,中国进口煤炭增量最大的两个主要国家,一个是蒙古,一个是澳大利亚。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从蒙古进口的煤炭累计7530万吨,同比增加1336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量累计达到7415万吨,同比增加2840万吨。
减碳目标弱化?
接下来的问题是,减碳目标是不是要弱化?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对能源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影响巨大。
还记得2024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能耗目标吗?时隔两年,政府再次给出明确的量化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2.5%。前文我们提到,从能源结构的变化看,火电占比时隔11年提高,这意味着目标不容易实现。
2021年公布的《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中,中国曾向全世界承诺,到202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的目标是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据信达证券测算,“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仅下降4.6%,这意味着2023—2025年,每年碳强度要下降4.46%,才能达成预期。而2023年,中国能耗强度实际上是由降转升的,同比上升了0.5%。从信达的测算看,完成难度非常大。
2024年的最后一天,中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人民日报发文解读和明确国家2025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文中明确了2025年的九项重点任务。
排序是这样的:
第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第三是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第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第六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第七是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
第八是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第九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绿色能源排在倒数第二,看来,2025年绿色能源并非主要矛盾。毕竟在目前的情况下,稳住经济是核心中的核心,相比之下,绿色转型没有那么急迫。
煤炭越来越清洁,新能源如何自处?
最后一个不得不探讨的话题是,如果煤炭越来越清洁,绿色能源该如何自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据2024年8月29日,中国能源局下发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在绿色能源和煤炭低碳化改造双重作用下,中国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从2013年的1756万吨,下降到2022年的134万吨,降幅超过90%。
2024年7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前三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分别下降37.0克/千瓦时、17.6克/千瓦时、9.9克/千瓦时和1.6克/千瓦时,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逐步降低。
2024年10月14日,《中国能源报》报道,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全国煤电装机超低排放改造超过10.3亿千瓦,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
2024年6月24日,发改委、能源局两部门联合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三年煤电低碳化目标。
到 2025 年,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 2023 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20%左右;到 2027 年,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 2023 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 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
按照目前的全球标准,天然气是低碳能源。如果2027年煤电机组能够接近天天然气发电机组的排碳水平,某种程度上,煤电就是低碳能源。
如果稳定的能源供给煤炭发电越来越清洁,不稳定且需要配套储能的光伏们,未来如何自处?
这几年有一个原因,让曾以煤炭主导能源市场的中国,视线又回到了煤炭。这几年火电企业、煤炭企业走势好于光伏等新能源公司,是一个重要信号。
这世界上惟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