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不良资产1.5亿甩卖 中邮消金下沉市场的放贷生意不好做?

70亿不良资产1.5亿甩卖 中邮消金下沉市场的放贷生意不好做?
2024年12月16日 10:46 中访网财观

来源:中访网财观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近期披露信息显示,中邮消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金”)在12月3日发布了第3-6期个贷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达71.72亿元,起拍价为1.51亿元,折扣率仅为0.2折。

不过虽然起拍价只有1.51亿元,但是这笔资产能否转让出去还是个未知数。一方面,眼下,转让的不良资产的公司太多,催收公司都接收不过来了;另一方面,这些不良资产逾期时间太长,已经成为“烫手的山芋”,催收公司也十分棘手。

—01—

不良资产太多催收公司不够用了

除了中邮消金外,近段时间还有中银消金、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发布了不良贷款转让信息,价格无一例外都是“打骨折”出售。

据银登中心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显示,第三季度个贷资产包中逾期1年以下的平均折扣率为12.9%;逾期1-2年的平均折扣率为8.8%;逾期2-3年的平均折扣率是4.6%;逾期3-4年的平均折扣率是3.8%;逾期4-5年的平均折扣率为3.5%;逾期5年及以上的平均折扣率是6.2%。

逾期时间越长,折扣率越大,成交的概率越低。中银消金第44期个贷资产包就已流拍两次,未偿本息总额为5.37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长达1700.84天。

而中邮消金此次公开转让的资产包加权平均逾期天数约为1335天(约3.7年),逾期时间较长,催收难度较大。

在本次不良资产转让之前,中邮消金在2023年已进行过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总本息金额为3亿元。频繁转让不良资产背后,中邮消金在下沉市场的生意似乎不太好做了。

—02—

下沉市场的放贷生意不好做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消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9日,由邮储银行、星展银行、渤海国际信托、拉卡拉广百股份、海印集团及三正集团共同发起,注册资本为30亿元,邮储银行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0.5%。

邮储银行是中国网点发布最为广泛的银行机构之一,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占据极大优势。有这样一位大股东支持,中邮消金在下沉市场放贷同样风生水起。

在运营上,中邮消金采用“线上自营、线下自营、股东协同、三方业务”四轮驱动的发展策略。但从数据来看,三方合作渠道占比最大。截至2023年末,第三方渠道业务占比54.69%。此类业务合作模式主要为分润模式,股东协同渠道占比为16.07%。

在线上,中邮消金主要合作了京东数科、中国移动、VIVO、唯品花等机构,大股东邮储银行全面向中邮消金放开了微信银行、手机银行、CRM营销以及短信营销等入口。而线下业务则主要局限限于广东、江西、湖南等指定线下进件点。

凭借大股东与第三方渠道流量优势,中邮消金成立后发展极为迅速。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中邮消金的资产总额从2021年的444.2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82.22亿元,增长幅度达31.07%。同期,发放贷款及垫款从421.93亿元增至555.82亿元,涨幅为31.73%。

不过由于中邮消金主要面向信用较低的长尾客群,高风险、高利率的问题突出。

中邮消金成立后,主要推出了向消费者发放以小额、分散为特点的消费贷款,其开发设计了“邮你贷”“邮你花”“邮你购”三大产品体系,但目前以“邮你贷”现金借贷产品为主。截至2023年末,中邮消金该类现金贷借贷产品占比为96.19%。

据中邮消金官网披露的《自营贷款业务定价及收费项目公告(2021年版)》,“邮你贷”循环额度类产品年化利率为10.8%~23.76%(按照单利方式计算,下同),非循环(一次性)额度类产品年化利率为14.04%~23.76%;“邮你购”贷款年化利率为14.04%~25.36%;“邮你花”贷款年化利率最高,为14.4%~32.4%,该产品已于2021年3月8日关停。

由于产品利率较高,中邮消金遭到消费者大量投诉。2021年,公司选择关停贷款年化利率最高的产品“邮你花”。2018年,"邮你贷"线下业务被曝光中介代理放款乱象,公司一度暂停线下业务。

随着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大,中邮消金前期狂飙突进的放贷风险聚集。从2021年到2023年,中邮消金的信用减值损失从28.48亿元增至47.87亿元,核销不良贷款22.59亿元、39.32亿元和43.42亿元。

巨额的信用减值损失大幅吞噬了中邮消金的利润。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中邮消金营收为56.86亿元、60.48亿元和69.52亿元,整体维持了增长达态势。然而净利润则出现了大幅下滑,2021年净利润为12.29亿元,2022年降至4.43亿元,同比下降63.97%,2023年有所回升至5.22亿元,同比增长17.83%,但到2024年6月,净利润降至2.38亿元,同比下降4.8%。(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