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图片来源:Unsplash/Claudio Schwarz
Emma Charlton
论坛议程高级撰稿人
零工经济利用数字平台将自由职业者与客户联系起来,提供短期服务或资产共享。
典型案例包括叫车、外卖和民宿行业。
这一领域不断增长,带来了生产力和就业的经济效益。
但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消费者和劳动者保护水平的质疑。
挑战在于平衡创新与对劳动者的公平待遇。
2024年,零工经济市场规模为5567亿美元。到2032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增长三倍以上,达到18470亿美元
但零工经济到底是什么?它为何增长势头如此迅猛?
对于数百万人来说,朝九晚五地为单一雇主工作或领取工资已不再是现实。相反,他们平衡各种收入来源,独立完成每一份工作。
什么是零工经济?
如果您曾经使用软件叫车出租车司机、预订民宿、订外卖或购买自制工艺品,那么其实,您可能早已亲身参与了零工经济。
英国政府表示,“零工经济涉及个人或公司之间通过数字平台以短期、按任务付费的方式进行劳动力与金钱的交换。这些数字平台积极促进了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匹配”。
图片来源: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零工经济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正在迅猛增长,为生产力和就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因为它引发了有关消费者和劳动者保护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问题。
虽然零工工作者经常无法享有在职员工享有的权利,但2021年2月,英国一家法院裁定,一款叫车应用的司机有权享受带薪假期、最低工资和养老金等福利。这一法院裁决可能会为全球零工经济树立先例。
麦肯锡2022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36%)的美国劳动力被认定为零工工作者。
随着市场的增长,处于产业链顶端的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创新与确保公司为劳动者提供公平待遇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零工经济公司给产品市场监管、竞争政策、税收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带来了复杂性。
根据英国政府的一项调查,独立性和灵活性是零工经济工作者最满意的主要方面。受访者对工作福利和收入水平不太满意,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对工作的这些方面非常不满意或相当不满意。
对于想要边学习边赚取收入的学生,或者想要在学校或托儿所工作之余安排工作的看护从业者,零工公司可以提供灵活的工作模式。
谁在从事零工经济?
早在2016年,麦肯锡的一项研究就将零工工作者分为四个类型。
1. 自由职业者,他们选择独立工作并以此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2. 临时收入者,他们选择通过独立工作来赚取补充收入。
3. 非主动选择者,主要靠独立工作谋生,但更喜欢传统工作。
4. 经济拮据者,需要时做补充独立工作。
公共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任务,是要让零工经济中的这四个群体都感到满意,这可能需要调整政策设置,以便他们为数字时代做好准备。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报告称,挑战固然存在,但并非不可克服。
“福利、收入保障措施、培训和资格证书等问题为政策制定者以及创新者和新中介机构提供了提供解决方案的空间”,作者写道。“随着数字技术重塑职业世界,零工工作者和传统工作者都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零工工作者之间存在不同的代际模式,2023年对美国自由职业者的一项调查发现,千禧一代中有45%从事自由职业,而在Z世代中,这一比例为15%,在婴儿潮一代(出生在1946-1964之间)仅为9%。
图片来源:Statista
零工工作者需要考虑哪些财务方面的问题?
零工工作者面临着独特的财务挑战,需要谨慎管理收入、支出和纳税义务。
这些劳动者必须认真追踪自己的所有收入,并在纳税申报单上准确报告。
在美国,零工工作者还需要缴纳自雇税,该税涵盖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缴款部分,总计占其净收入的15.3%。
为了抵消这些成本,零工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费用扣除,包括与汽车维修、汽油、保险甚至家庭办公室(如果适用)相关的费用。
制定合适的预算因此变得至关重要,因为零工工作者需要留出一部分钱用于纳税、个人开支和潜在的收入波动。建议美国的零工工作者将20-25%的利润用于联邦税,5%用于州税,以避免无法应对意外到来的新税单。
零工经济对雇主的影响
零工经济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雇主管理劳动力和生产产出的方式。
在人才稀缺的世界中,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自由职业者、零工和独立承包商,以创造更加灵活和敏捷的劳动力。
这种转变使雇主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快速调整劳动力规模和专业知识,从而节省招聘和培训的时间和金钱。
雇主现在可以按需获得专业技能,而无需像之前一样付出对全职员工的长期承诺。
然而,这种新的变化也带来了挑战,例如保持团队凝聚力存在困难,也会导致员工可能不太愿意为公司的长期目标买单。
法律方面的考虑也变得更加复杂,雇主需要谨慎地进行劳动者分类,以避免错误分类问题。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许多组织发现,将零工工作者纳入其劳动力战略可以使他们变得更具竞争力,也更能响应市场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