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近日北交所官网显示,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开发科技(873879.NQ)北交所IPO将于12月6日上会,本轮开发科技拟募集资金约10.17亿元,募资额在北交所排名第二。
开发科技成立于2016年,系深科技(000021.SZ)在蓉控股子公司拆分上市,以智能电表为核心产品,主营业务涵盖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近3亿,营收13.18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开发科技近年业绩波动较大,占据深科技净利润的半壁江山,对新规“从严监管分拆上市”的适配趋势具有相当的风向意义,争议性强。而2024年公司业绩增速预测下调,业务数据亦低于同行均值,竞争力、独立性和成长性均受到质疑。在募投项目方面,其低负债与充足现金流也使补流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业务数据低于同行均值,业绩预测下调
开发科技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1998年,公司得到“欧洲电力公司在寻求远程电表”的消息,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入选企业。2000年5月20日,意大利和开发科技签订远程电表委托开发合作协议,代号T520,成为当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最大技术项目。
这也是开发科技九成收入来自外销的渊源,2020年至2023年其连续4年位居全国电工仪器仪表出口交货值排名榜首,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境外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6.90%、87.70%。
2023年1月10日,开发科技挂牌新三板基础层,7月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9月21日调入创新层。公司控股股东为深科技,后者持股比例69.72%,实控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度至2024年前6个月,开发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4.74亿元、17.9亿元、25.49亿元、13.1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7亿元、1.83亿元、4.87亿元、2.98亿元。
开发科技产品以智能电表及其核心单元为主,本月也在Enlit Europe展会上推出了最新业务板块新能源,包括一系列工商业储能产品,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环比同业公司,开发科技部分业务数据显示其竞争力并不乐观。据招股书(上会稿),2021年-2023年,开发科技毛利率分别为21.52%、20.76%和33.63%。同行业可比公司海兴电力、林洋能源、西力科技、炬华科技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71%、34.88%、35.91%,均高于开发科技近三年毛利水平。
研发费用率方面,2021年-2023年,开发科技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62%、5.46%和4.69%,逐年下滑。同期,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74%、5.62%和5.64%,均高于开发科技。
而负债方面,2021年-2023年,开发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8.38%、41.54%、34.13%,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23.76%、25.86%、24.14%。
另一方面,开发科技的高增长业绩也将在上会之年出现断崖式降温,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7亿元,较上年同期仅增长1945.92万元,增长率仅1.50%,但去年同期为105.55%。在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公司预测2024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18亿元和5.42亿元,分别较2023年增长6.68%、11.29%。
在上半年业绩增长仅1.50%的前提下,今年下半年开发科技要实现增速12.07%的目标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由此,公司业绩成长性亦注定成为市场及监管关注之焦点。
这种“见顶式”下滑的主因在于过高的前基数,2020年开发科技向大客户ALFANAR CONSTRUCTION CO交付了沙特智能电表项目,确认了高达8.66亿元收入,占比达到40.52%。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是当时全球单次部署规模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也是沙特阿拉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开创了中东区域智能计量的先河,这种机会并不多见。
此后2年,开发科技业绩连续下行,直到2023年在荷兰、葡萄牙和以色列等地区开发到新一批客户。
2024年3月,开发科技在回复北交所首轮问询时,曾将2023-2025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设为21.42%,并以此计算出三年内需要的运营资金缺口为4.2亿元。然而到了5月,公司调整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约为27.18亿元,同比增幅仅为6.60%。
此时大幅下调业绩预测,不仅削弱了公司业绩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预期,也使得融资的合理性再次受到质疑。
三问拆分上市独立性,3亿元补流合理性存疑
2016年,开发科技正式独立运营,成为深科技下属专业从事智能计量业务的子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仍与深科技存在紧密关联,使其独立性问题成为了北交所问询的重点。
在一轮、二轮、三轮问询过程中,独立性问题都是北交所关注的重点:“是否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生产经营是否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进一步说明发行人的独立性”。
三问独立性,正是源于2023年开发科技对深科技的利润贡献已经超过50%,突破了 “分拆红线”。开发科技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86亿元,按深科技69.72%的持股比例计算,其归母净利占深科技相应财务指标的比例达到52.53%。按2024年上半年数据,这一比例为49.8%,同样接近“踩线”。
2024年4月中旬,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正式落地,其中明确强调将“从严监管分拆上市”。
自此至今,已至少有二十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原本计划的分拆上市部署,由于大多数分拆上市的目的地为沪深市场,“A拆A” 显著遇冷一度被坊间热议,直到9月27日兴发集团分拆子公司兴福电子至科创板过会才稍有缓和。
而北交所是否为A股的分拆上市留有一条“后路”?相关分拆规则的监管对北交所而言是否具有适配性?此类问题正是开发科技“闯关”大计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11月29日的第三轮问询中,交易所要求开发科技进一步说明公司智能计量板块业务在深科技整体业务中的重要性,开发科技亦陈述,拆分上市对深科技其他业务板块盈利能力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业务层面,开发科技在GEMIS 2.0智能电表和巴西智能电表项目的投标过程中曾与深科技及其关联方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竞标。如此业务模式下,开发科技是否依赖深科技展业,也受到北交所的问询。
“联合体合作模式下发行人的订单获取是否依赖于深科技及其关联企业。”北交所指出。开发科技在公告中解释,联合体模式主要用于公司成立早期,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深科技不再提供履约担保。
另一疑问在于,据开发科技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共进行三次现金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亿元、6250万元、5625万元,合计分红金额为21875万元。巨额分红之外,公司报告内持有货币资金规模分别为2.05亿元、2.26亿元、6.91亿元、8.55亿元,2024年6月末货币资金达到顶峰,账面资金充裕。
2024年3月,开发科技在回复北交所首轮上市问询函中关于募资的合理性时,其将公司2023-2025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设为21.42%,并以此计算出其近三年中需要的运营资金缺口将达到4.2亿,用以证明募投计划中将3亿资金用以补流的合理性。
但5月,公司下调业绩预测至27.18亿营收,增幅6.60%。公司在第二轮问询中重新测算资金缺口为3.5亿元,交易所紧跟要求公司“补流测算中预测未来 3 年收入均能以 2023 年度为基期保持 6.60%增长的合理性及谨慎性”,并进一步说明募投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合理性。
重重挑战下,开发科技明日闯关之结果,无疑具有风向意义。(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黄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