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酒至深夜才酣醉,情至月悬才圆满。夜饮对于酒客而言,有着其独特的意味。尤其是在电灯尚未发明,夜间照明全靠烛火的古代,在夜里烛火阑珊时饮酒与在白天四下皆明时饮酒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因为光线很暗,烛火带来的微弱的光芒可以很好地掩饰酒客的面容表情,也将桌案上的酒杯酒盏、菜碟饭碗留在了暗处,同坐共饮的酒客们大多时候都是用自己的听力和言辞进行互相交流。
在这种夜饮的场合中,共饮想要达到的“同欢”与独饮追求的沉静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倒也颇有一种“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
夜饮多为共饮,因为同桌共坐时的夜饮才与酒客的心境最相宜。古人有诗云:“夜酣千日酒,春入九枝镫。欢剧银缸溢,愁深羽檄徵。自怜老宾客,高会十年曾。”(明代欧大任《元夕同惟仁维乔少居幼通集公瑞宅》)
与旧友、挚友举杯夜饮,最是让人心旷神怡。在深夜里,主宾皆酣醉,酒杯酒盏尽皆在烛火掩映中迸散着丝丝缕缕的光芒,人面时明时暗,酒杯时满时亏,酒客的心情却愈发高涨。
若是独坐独饮,外加沉沉夜色、瑟瑟夜风,难免有些太过凄神寒骨,使得酒客心中之哀、胸中之冷压过了酒杯酒盏中的深沉、热辣与醇厚。酒与人心相冲,大大降低了饮酒的体验。所以夜饮时的独饮,往往会有一种期期艾艾,冷风对冷酒,狂歌对暮雨的萧瑟之感。古之寒士对此颇有切肤之感:他们往往都是如飘蓬一般,无处可依,有一肚子的才华,也有一肚子的牢骚。
于是乎,夜里独饮之后,往往有狂浪之言、哀婉之辞出口。或是散发着淡淡愁思:“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或是暗含着激切愤愤:“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明代高启《夏圭风雪归庄图》)
独坐独饮独自寒,独醉独眠独自愁。酒尽难免愁怀开,愁盛还向酒杯来。
现在的人很难享受到这种快乐了,或许,偶尔遇到一个光线昏暗的路边摊,挑一个距离店家高悬的白炽灯最远的小桌,或是独自饮,或是共举杯,三杯两盏淡酒,几碟简单的下酒菜,在酣醉昏之时,在梦回神游之际,倒也可以趁机领略一番古人才能享受到的饮酒趣味。
编审 / 李林
美编 / 于雪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