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ank资管
注:本文所指“固收+”策略,固收部分投资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比例一般不低于80%;增强部分投资股票、商品、期货衍生品等不同于债权类资产的其他类资产。“固收+”策略并不承诺保证本金和收益,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9月底以来,国内政策大幅转向,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修复,股票交易量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数据依然低迷,上市公司盈利持续下滑,股票市场维持震荡。投资者手握弹药,但是看不清方向,不敢贸然入局,也不知道买什么,这时候“固收+”策略是优选解题思路。针对该策略,对于投资者的误区以及重点关心的问题,我们做逐一分析。
Part.01
“我过去买的有些固收+产品,持有体验并不好。”
当前市场上的“固收+”已经和过去流行的“固收+”有着本质区别,不同于简单把债和股拼凑在一起的产品,当前“固收+”更多强调资产配置能力,投资团队追求的并非高收益,而是高夏普,即在确定的波动范围内,尽可能创造更高的收益。
为了给客户提供确定性更高的收益,投资机构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固收+”的资产和策略。在资产上,可以加优先股、可转债、权益、黄金、期货等;在策略上,可加红利策略、宏观策略、量化指增策略等。多种策略和资产的增强,本质上都是在保障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寻找更确定的收益来源。
注:夏普比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年化收益率/波动率或风险
Part.02
“固收+就是债+股,此涨彼跌,最后客户赚不到钱?”
9月底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确实非常明显,在股票市场大幅上涨过程中,债市快速下跌,但近期已有明显缓解。
长期来看,债券和股票走势并非完全相关,只有当市场预期快速变化、投资者风险偏好大幅逆转时,股债才会跷跷板。
01 …
目前监管和政策还是期待慢牛长牛市场,市场资金从债券大量快速切换到股票的可能性较低。
02…
当经济尚未回暖时,利率有动力维持低位,资金面大概率合理充裕,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股债双牛,比如14年下半年。
03 …
即使出现跷跷板效应,股票上涨和债券下跌的量级差别也较大,产品整体收益依然可期。
Part.03
“现在债券市场震荡不止,固收+大部分配置债券资产,收益怎么保障呢?”
9月24日以来,我们看到债券市场确实震荡加剧,利率债和信用债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很容易受到市场传闻的影响。对于债券资产,短期(3个月)可能面临较大扰动。
但明年一季度随着政策稳定、政策效果逐渐呈现,债券最终会回到基本面、资金面和供给的核心逻辑上来。从中期维度(1-2年)来看,债券资产还是有很强的配置价值,投资者应该抓住债市回调机会积极布局。
01 基本面维度
当前政策出台对基本面尾部风险有很大缓解,但经济向上增长弹性和方向并不清晰。9月以来,二手房地产销售、财政收入确实有明显好转,中央也持续出台增量政策刺激,但整体力度和方向仍在托底。房地产持续回暖还是取决于居民财富和收入预期;化债力度虽然比较大,但新增融资需求并不明确,基本面回暖向好并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较长时间观察。
02 供需维度
对于主要配置信用债的理财、基金等来说,信用债长期欠配的格局并未改变,并更加严重。虽然新增政府债供应会给债券市场短期带来压力,但年底前也可能出台降准政策缓释其冲击,并且在大力度城投化债背景下,前三季度城投债发行已同比下降11%,后续城投供应将进一步降低。
03 资金面维度
“资金不紧,债市不熊。”年底如果银行缺负债、非银负债端不稳定,可能会存在短期资金紧平衡的可能,但中期来看,政策仍需要持续的降准降息,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资金面将会维持宽裕状态。
Part.04
“股票行情如果真的起来了,我买股票就行,为什么要配置固收+呢?”
在10月初股票市场快速上涨后,近期呈现震荡整理格局,各板块也轮番上涨,12月中上旬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窗口期,股票预计仍有上涨机遇,但方向和幅度并不好判断。非专业投资者贸然入场,很容易被拍在山坡上,并且随着外围市场靴子落地,国内政策密集出台,多种资产都将迎来转向机遇,确定性并不弱于股票,贸然押注单一资产并非最佳选择。
Part.05
“理财、公募和私募都有固收+产品,区别在哪里,如何选择呢?”
我们知道,投资本质上是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者之间做平衡和取舍,理财、公募和私募都是配置的有力工具。银行理财产品更注重安全性,并且在流动性及产品期限上布局更广。公私募产品相较于理财而言,对收益要求更高,相应产品波动性也更高。公募基金因为随时可申赎,所以产品有流动性优势;私募产品由于对账户实施精细化管理运作,投资管理更偏绝对收益,所以优质的私募产品收益确定性较高。
当然,结合各类型机构的发展方向、客群定位和优势特点,各产品之间也存在明显区别,投资者需要结合自己的需求特点匹配适合自己的“固收+”策略产品,具体可详询您的理财经理或投资顾问。
中信私人银行投研团队
免责声明
本文所涉及资料、数据均来自公开披露信息,观点所基于的假设前提可能因市场突发事件产生变化,因此仅供参考,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就本文中的任何内容提供任何投资担保。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投资之前,请充分了解相关投资风险,并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有疑问,可详询您的理财经理或者贵宾服务专线101055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