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今年,三位AI专家横扫了2024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这是诺奖第一次认可计算机科学,表彰三位专家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使得AI for Science、AI+精神健康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11月7日至8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科学》(Science)杂志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研讨会于在上海精中徐汇院区举办,吸引了近400位科学家、临床医生、产业界人士参会,共同探讨AI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开幕致辞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雒芊芊表示:“人工智能和精神健康是我和天桥寄予厚望的领域,希望能够尽早有所突破,造福人类。这是我们连续第四年与《科学》杂志合办国际学术讲座,很高兴首次落地中国,期待吸引各方人才特别是AI人才加入我们,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让中国人不焦虑,不抑郁,更幸福。”
《科学》系列期刊出版人Bill Moran表示:“《科学》一直处于新兴科学的前沿。我们将继续联手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与全球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密切合作,释放人工智能在精神健康治疗和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主任赵敏教授表示:“全球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人工智能与精神疾病诊疗的结合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我们期待与全球科学家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具体来说,中国、德国、美国的数十位教授都分享了其在 AI 与精神健康当中的实践与应用。
- 德国耶拿大学医院转化精神病学特聘教授Nils Opel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创新远程监测应用程序,通过收集患者的行为和语音数据来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他领导建立的大规模数字队列研究DigiHero,正在监测德国人口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受疫情的影响,这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可用于患者的细分和进一步个性化治疗;
- 上海精中赵敏教授则展示了AI在精神健康诊疗中的多种临床应用,这些应用正推动精神健康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AI辅助诊断系统能够通过分析MRI扫描结果,准确识别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利用虚拟现实和AI技术创建沉浸式治疗环境,显著改善了恐高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状。他们正在开发基于AI的心理治疗机器人,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来辅助焦虑症的筛查和诊断。
- 美国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副教授Philip Corlett分享了如何将计算精神病学引入临床诊疗的实践。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条件性幻觉"模型,利用AI和机器学习技术来研究幻觉的形成机制。此外,他们还应用分层高斯滤波器模型,发现偏执症患者倾向于将世界视为更加不稳定的形态。这些计算模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的机制。
-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神经科学与精神病学教授Michael Breakspear围绕人工智能解码面部表情、大语言模型模拟生成自然和疾病下的言语、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化大脑异常以及以人为中心的数字未来四个方面,全面地讨论了如何使用大脑的生成式模型来优化AI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他尝试用模型模拟人类精神世界,在他看来,人类是一种活跃的主体,动态地嵌入自身构建的人际、社会、文化和历史体系中;而深度神经网络是其核心,是执行随机插值的静态矩阵。
-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认知神经科学教授Zoe Kourtzi主持开发了一种用于早期预测和诊断痴呆症的AI工具。它能够在症状出现前10-15年就识别出潜在的痴呆症患者,准确率高达91%。在实际应用中,这一AI工具比传统临床诊断方法更精确地预测了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转变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其准确度提高了3倍。她提出,未来有可能用AI更广泛地追踪大脑的健康轨迹。
- 上海精中陈剑华教授介绍,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前沿实验室,正在与上海精中合作开展一项名为"灵溪"的项目。基于精神疾病是“唯一可以靠对话诊疗的疾病“这个特点,建设真实、高质量的抑郁焦虑患者与医生的问诊对话集,提供给AI大语言模型进行训练。项目已通过伦理审批,采集了5000多例对话,时长1000个小时,且数量正在持续增加。项目计划在严格合规的前提下向研究者和AI团队开放合作。
-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科学计划执行主任李艳博士介绍了研究院积极推进AI赋能脑科学的举措,包括与《科学》杂志合作发起全球AI驱动科学大奖,与世界名校共同举办AI跨学科夏校培训,今年已在全球主办、资助了近50场AI+脑科学高端国际会议。
此外,会议还举办了青年科学家闭门讨论,10多位青年科学家与海内外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展望未来,AI 与精神健康的结合将继续深化,并有望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AI辅助精神疾病诊疗的精确度和普及度将进一步提高;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更加智能化;三、AI的发展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精神疾病的机制,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四、通过AI技术,我们将可能实现对大脑健康轨迹的长期追踪,从而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精神健康问题;五、AI技术在精神疾病诊疗领域的研究需要特别加强伦理治理问题。
据悉,天桥脑科学研究院由陈天桥、雒芊芊夫妇出资10亿美元创建,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脑科学研究机构之一。研究院始终围绕全球化、跨学科和青年科学家三大重点,支持AI和脑科学研究,致力于造福人类。今年以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与《Science》杂志合作推出了全球AI驱动科学大奖,并举办和支持了包括"AI+精神健康"在内的各种高水平国际会议和夏校项目,致力于培养跨学科的青年AI人才。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