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继提供1.3亿新西兰元贷款后,光明乳业(600597.SH)对海外子公司的输血再度加码。
10月8日晚,光明乳业公告称,海外子公司新莱特向光明乳业控股的定增已完成,融资约1.85亿新西兰元。该笔定增价高出当前新莱特股价50%,较另一大股东定增价高出近40%。此次定增背后,或暗藏光明乳业及另一大股东间的博弈。
钛媒体APP注意到,光明乳业已不止一次对持续亏损且债台高筑的新莱特输血,原因与公司全国化扩张失利、出海谋求增量的战略相关。只不过,新莱特是否真能肩负起光明乳业的增量重担,目前来看尚难言“光明”。
两大股东定增背后的博弈
今年8月20日,光明乳业曾发布公告称,为化解当前面对的债务风险,降低财务成本,提升新莱特盈利能力,保持健康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新莱特拟以0.60新西兰元通过向光明乳业控股(光明乳业子公司)定向增发,融资1.85亿新西兰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此外,公告还披露新莱特以0.43新西兰元,向The a2 Milk Company Limited或其任何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a2”)定向增发7628.31万股,融资约3280万新西兰元。
截至10月8日定增已完成,光明乳业控股对新莱特的持股比例由39.01%上升至65.25%,a2对新莱特的持股比例不变,仍为19.83%。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新莱特当前股价,光明乳业控股的定增价格高出50%,更高于a2的出价。新莱特今年累计股价跌幅达58.42%,6月底曾触及0.2元的历史新低;当前股价为0.4新西兰元,与定增首次披露日的股价几乎一致。
资料显示,新莱特是新西兰排名第三的乳品原料供应商,主营业务为工业奶粉、婴儿奶粉、奶酪、液态奶等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2010年7月,光明乳业以约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公司51%股权,成为中国乳业首桩海外并购案。目前,新莱特为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地上市公司。
光明乳业和a2分别是新莱特的前两大股东。同时,a2也是新莱特的重要客户。但a2在2023年9月宣布取消新莱特对其在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销售的1段至3段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独家生产和供应权,新莱特对此提出异议,并与a2方面进入到仲裁程序。直到此次定增披露前夕,新莱特拟与a2就仲裁涉及的争议事项进行和解。
受此影响,新莱特业绩每况愈下,并开始拖累光明乳业。2023年度,新莱特净利润-2.96亿元,当期光明乳业对新莱特长期资产组计提了减值准备,造成资产减值损失3.48亿元;今年上半年,新莱特再度亏损1.4亿元。
事实上,今年6月,光明乳业就曾表示向新莱特提供1.3亿新西兰元(约5.61亿人民币)贷款,以防范其债务违约风险,同时强调,新莱特受境外贷款加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资金紧张,预计到期难以偿还。
那么,对这样一家连连亏损的海外公司追加投资,光明乳业有何措施提升其盈利能力?面对投资者的质疑,管理层在今年9月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通过定增融资,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莱特控制权,将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努力提升其整体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共同探索新的增长点与业务模式,推动双方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卷失利寻求海外突围
持续输血亏损子公司背后,是光明乳业挖掘海外市场新增量的战略需求。
财报显示,光明乳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其中,营收实现127.14亿元,同比下降10.08%;归母净利润实现2.8亿元,同比下降17.03%。
这不是光明乳业业绩首次下滑,自2022年开始,公司营收就已经陷入负增长,当年总营收录得282.15亿元,同比下滑3.39%;到了2023年,公司营收规模为264.9亿元,下滑程度再度扩大到6.13%。很明显,进入2024年,光明乳业下滑速度加快。
净利润方面,光明乳业在2021年及2022年分别录得归母净利润5.92亿元和3.61亿元,分别下滑2.55%、39.11%。2023年光明乳业虽然录得净利润9.67亿元,大涨168.19%,但却与其主业无太大关系,主要来源于卖地所得。
相关公告显示,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山路777号地块实施收储,在当期确认了土地补偿款收入。公告信息显示,浦东新区政府实施收储的成山路777号地块,主要包含两个地块,两地块的补偿款分别约为4.24亿元和823.18万元。
没了卖地收入,光明乳业的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被打回原形,且盈利能力也明显减弱。数据显示,光明乳业的毛利率从去年中期的20.12%微降至18.83%,净利率从2.92%下降至1.79%。
长久以来,尽管光明乳业在国内乳企排名第三,但始终无法摆脱区域乳企的标签,且在市场份额上与“乳业双雄”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
“过去20年里,光明乳业聚焦低温巴氏奶,也阻碍了其全国化道路。”浦银国际研报指出,受制于生产运输距离和冷链运输的成本等,目前主要低温奶企业尚无法成为全国性企业,势力范围仅局限于特定区域。
2020年以来,受奶源供应短缺影响,奶牛养殖行业进入到投资快速增长期,大型牧场项目纷纷开工建设。随着新建牧场陆续进入投产期,原奶产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增长到4197万吨。原料奶市场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原奶价格持续回落。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消费需求低迷,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光明乳业或已失去全国化布局的机会。这一点在财报数据上也有所体现。
2023年,光明乳业在上海大本营和国内其它区域收入分别下滑4.13%、13.3%,而在境外收入增长了5.95%。
换句话说,全球化布局正成为光明乳业寻求增量的重要手段。也正因此,作为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即便新莱特持续亏损还欠债,光明乳业也不愿放弃。
不过目前看来,内外交困的光明乳业前途并非一片光明,新莱特能否肩负起增量重担仍是未知。(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