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越来越乱,能源危机可能向全球蔓延

中东越来越乱,能源危机可能向全球蔓延
2024年10月08日 18:44 环球零碳

来源:环球零碳

摘要:

中东冲突升级,全球油价可能会再次飙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亚洲石油进口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撰文 | Shushu

编辑 | Tang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243篇原创

能源价格和能源供应总是跟地缘政治紧密关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之一,中东国家目前的乱局,让全世界都捏了一把汗。

“创纪录的全球能源危机可能将要到来”,澳大利亚金融分析师发出警告。

10月1日,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使中东海湾地区距离全面战争又近了一步。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交锋重点可能将从军事资产转移为主要能源基础设施。

10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和以色列正在讨论对伊朗石油设施进行打击的可能性。随后有报道称,伊朗出口90%的石油的Kharg岛码头极有可能成为以色列的打击目标,一旦发生袭击,全球油价将立即飙升10%以上并继续上涨。

第二天,伊朗革命卫队警告以色列:如果以色列袭击伊朗,伊朗将摧毁以色列的全部能源基础设施、发电厂、炼油厂和海上天然气田。

伊朗是第七大石油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近5%,其主要外贸收入是油气,不仅是本国经济支柱,也是全球石油市场的重要角色。如果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成为以色列的目标,伊朗经济命脉会被掐断。

如果伊朗发起反击,以色列作为中东地区的“电力孤岛”,很可能会陷入大规模停电。即使不久前,以色列已经把“安装光伏”写进了国家的法律里。

重要的是,双方的冲突很可能会将全球能源陷入困境。

虽然一年前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油轮,改变了一些石油贸易路线,但并未影响全球供应。

而这次会变得不一样,市场人士猜测:全球原油供应会面临风险,使油价再次飙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原因是,对伊朗能源设施的袭击很可能会影响伊朗石油供应。数据统计,今年8月伊朗石油产量超过330万桶/日,为五年来最高。伊朗石油出口量也达到每天170万桶,占全球供应量的至少2%。

即使考虑到OPEC+将按照目前的计划逐步取消220万桶/日的额外自愿减产,每天170万桶的原油供应损失也足以使全球市场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再次陷入相当大的短缺。 

“危机”绝不仅于此。

现在,全球更大的担忧是:如果伊朗石油出口码头被袭击,霍尔木兹海峡会被关闭吗?

这担心并不是专家的凭空猜测。2019年,正值美国与伊朗关系紧张期间,两艘过境阿曼湾的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遭遇袭击,中东局势告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急升4%。

当时伊朗威胁,如果美国对其动武,它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所说的霍尔木兹海峡,北边与伊朗接壤,南边与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连接海湾和阿拉伯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路线之一,也是世界输油生命线的咽喉。

图说:霍尔木兹海峡(蓝色虚线)来源:美国能源署

图说:霍尔木兹海峡(蓝色虚线)

来源:美国能源署

美国能源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流量平均为每天2100万桶,约占全球石油液体消费量的21%。

也就是说,这里几乎是所有从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卡达尔和伊朗向亚洲、欧洲、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出口石油的必经之地。

如果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运输,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无法供应石油,还会影响其他石油国家出口。数据统计,通过海峡离开波斯湾的原油和凝析油有80%是运往亚洲。因此,就石油供应而言,亚洲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图说:途径霍尔木兹海峡的原油去向来源:美国能源署

图说:途径霍尔木兹海峡的原油去向

来源:美国能源署

过去40年来,每当伊朗感到受到威胁时,它都会做出类似的声明。

在今年4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就曾表示,以色列在阿联酋的存在被德黑兰视为威胁,如伊朗方面认为有必要,可以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业内人士警告,霍尔木兹海峡的任何关闭都将是最具破坏性的,它将成为全球石油市场和世界经济的转折点。

花旗集团强调,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石油市场将处于未知水域,油价可能会经历大幅飙升,远远超过此前的历史高点。

瑞典SEB银行分析师认为,霍尔木兹海峡的中断可能很快会使油价涨到每桶200美元以上。

目前,能源市场因中东紧张局势,已经呈上涨趋势。WTI原油期货价格在10月4日一度涨超5.69%,布伦特原油期货涨穿50日均线,创下自八月以来最长的连续上涨走势,上周累计上涨8.5%,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在累计上涨8.1%。

图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趋势(截至10月7日)来源:英为财经

图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趋势(截至10月7日)

来源:英为财经

然而,关闭霍尔木兹海峡的危机还不仅仅局限于全球石油的供应,还有天然气的供应。2022 年全球约五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气贸易也通过该海峡。

如果天然气供应短缺,对冬天即将来临的欧洲又将产生恐慌。

长期以来,欧洲依赖进口天然气为工厂提供动力、发电和家庭供暖。以前,欧洲基本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2022年左右俄乌冲突发生,欧洲大幅减少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转而从增加进口美国、挪威、卡塔尔等国液化天然气。

图说:2021-2022 年全球各地区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变化来源:能源研究所

图说:2021-2022 年全球各地区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变化

来源:能源研究所

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12.9%的液化天然气从卡塔尔运出,途径霍尔木兹海峡。这意味着,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对欧洲天然气的进口构成风险。今年1月,卡塔尔就因红海危机曾暂停送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船只。

更重要的是,欧洲即将进入冬季,正值天然气需求高峰期。天然气市场与石油不同的是,一旦出现供应中断,液化天然气的闲置产能很少甚至没有。

因此,在最坏的情况下,冲突升级会直接中断中东的能源和货物供应,可能会再次导致欧洲国家面临严重的能源短缺。

就像2021-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天然气供应短缺导致价格急剧上涨,高昂的天然气发电成本使得欧洲电力价格随之飙升,引发电力危机。法国每千度电的价格从2021同期的50欧元涨到了1200欧元,上涨23倍。

虽然,这两年来,欧洲通过一系列开源节流、政府调控等措施降低了天然气价格,但依然处于“精神紧绷”状态。意外的寒冷天气(导致需求激增)或供应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供应量突然减少,都可能打破供需微妙的平衡。

那么,如果再次出现能源危机,哪些产业会迎来高速增长?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高价的能源费不仅仅会影响工业生产,还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消费降级。比如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造成美国汽车产业陷入长期低迷,车企不得不进行产品创新,推出更加节能的小排量车型。

而2022年欧洲的能源危机,让欧洲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投资可再生能源来推动更大的能源独立。

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第一次从风能中生产的电力多于从天然气中生产的电力。今年上半年,欧盟首次出现50%的公共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以德国为例,其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总电力消耗的80%,其中风能被视为最重要的能源。

在欧洲快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优势将再次凸显。无论是光伏、锂电池还是电动车,中国企业都将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中国产业转型、输出产能的关键阶段,这一次的“能源危机”或许会决定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走向。

-------

参考资料:

[1]https://www.newslettereuropean.eu/the-middle-east-crisis-and-its-impact-on-the-eu-energy-security/

[2]https://www.euronews.com/business/2024/09/20/will-tensions-in-the-middle-east-lead-to-another-energy-price-shock-in-europe

[3]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what-middle-east-conflict-means-global-economy-2024-10-03/

[4]https://www.argusmedia.com/en/news-and-insights/latest-market-news/2615129-mideast-crisis-puts-iran-s-energy-facilities-at-risk

[5]https://www.eia.gov/international/analysis/special-topics/World_Oil_Transit_Chokepoints

[6]https://think.ing.com/articles/what-israels-potential-response-could-mean-for-the-oil-market/

[7]https://www.woodmac.com/blogs/the-edge/what-the-middle-east-conflict-means-for-oil-and-lng/

[8]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61002

[9]不严肃问题研究室:伊朗下场,战争升级!这一次的资金会往哪里跑?

[10]https://apnews.com/article/houthi-ship-attacks-red-sea-lng-europe-50661b8d42065f7fd7cab6556574e4b6

[11]https://www.ft.com/content/3f415426-24a3-4013-9558-e4b6cf8d0575

首图来源:F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