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任泽平
文: 任泽平团队
8月30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取得良好成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公告中表示,阿里巴巴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认真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提升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服务水平,合规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下一步,总局将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
阿里巴巴表态:“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创新,坚持合规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2021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开展行政指导,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全面自查整改,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
至此,阿里整改结束,恢复正常经营,这释放重要积极信号。
下文为2021年对阿里和蚂蚁的深度分析报告,以飨读者。
导读
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处以182.28亿元天价罚款,创下中国反垄断执法最大罚单。这次主要是针对阿里垄断行为的处罚,尚未涉及蚂蚁的金融监管及相关处理。天价罚单释放哪些监管信号?对金融科技监管有何影响?蚂蚁向何处去?未来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方向如何?
蚂蚁集团从一张小小支付牌照起家,凭借中国庞大的互联网流量红利,抓住传统金融痛点,十几年时间,小小蚂蚁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要客观肯定蚂蚁在金融科技、移动支付、普惠金融等方面的重大创新贡献,但也应正视其在金融业务合规、杠杆控制、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摘要
1、阿里天价罚单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一是处罚速度快、金额高,具有标杆意义,彰显反垄断执法决心和威力。2020年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立案调查,短短107天开出182亿天价罚单,相比于2015年中国对高通反垄断调查案,历时15个月、处罚60亿,震慑作用和指导意义明显更强。本案注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在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的里程碑,彰显中国反垄断的决心和定力。
二是监管初心是引导平台经济规范发展,并非针对阿里巴巴一家企业。垄断的产生是自由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固有缺陷,反垄断亦是政府有形之手调节市场秩序的正常行为。2020年11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涉及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等多达27家企业。2021年3月3日,市监总局对五家社区团购不正当价格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多多买菜被处罚150万元。本次处罚主要针对“二选一”垄断行为,并非针对阿里巴巴一家企业。人民日报评论此次处罚是“对企业发展是一次规范扶正,对行业环境是一次清理净化,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一次有力维护”、“扯袖子”也是一种爱护。国家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初心不改。
三是阿里巴巴靴子落地,对蚂蚁们的监管还会远吗?自2020年年11月蚂蚁上市暂缓,2021年4月6日京东数科IPO也被叫停,互联网金融科技商业模式和监管体系面临重大调整,金融与科技业务分离,金融业务将纳入监管,符合条件的要申请金控牌照。短期来看,金融科技估值参考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缩水在所难免;长期来看,监管导向鼓励创新与风险预防并重,金融科技商业模式要从场景、流量、生态取胜,转变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金融、提高科技硬实力。
2、下一步将如何监管和处置蚂蚁?在当前舆论汹涌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专业人士保持客观理性至关重要,防止两种极端观点倾向。
第一种是全面抹杀蚂蚁在金融创新的历史贡献。蚂蚁本身依托于阿里消费场景建立起大数据资产,以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创新打造护城河,优化移动支付、方便人民日常生活,依托大数据征信和风控让金融资源惠及更多长尾客户,在生态环保、疫情监控等方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概言之,蚂蚁在移动支付、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效率及其普惠性等方面是对社会有贡献的。
第二种是认为监管遏制创新、打击企业家精神。伴随以蚂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日益壮大,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垄断等新问题逐渐凸显。本轮监管升级并非仅针对蚂蚁一家企业,而是从防止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角度出发,预判风险、及时出手,明确金融科技“持牌经营”基本规则,初心是为保护消费者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金融科技企业向着合规、普惠、硬实力方向更好发展。概言之,监管的目的是从合法合规性角度,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并不是要消灭或打击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企业。
3、蚂蚁本质上是金融还是科技?
蚂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大数据和科技创新是支持其成功的底层逻辑。蚂蚁脱胎于阿里淘宝支付业务,2021年支付、理财、借贷、保险服务分别贡献收入36%、16%、39%、8%,金融管理部门约谈对蚂蚁提出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改要求,落实了其监管定位。但是,深入分析其业务模式,蚂蚁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数据,通过引流、助贷、联合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不直接承担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与赚取存贷差的传统金融业务有本质区别,因而不能简单套用传统的金融监管方法。客观看待蚂蚁模式和现象,关键是能否更好满足人们金融服务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既需要鼓励金融创新、支持新经济,同时防止规避监管、监管套利,面对金融科技创新,也应当有创新的监管科技。
4、蚂蚁成为大象的秘密是什么?
剖析蚂蚁模式:“爆款产品、开放平台、打造生态”三步走,环环相扣,以互联网思维切入金融科技各个赛道。
1)做产品: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往往是从自身能力、监管政策等约束性条件出发,“先有产品,再找客户”,而蚂蚁所拥有的互联网基因恰恰相反,以客户需求为立足点打造产品。细数支付宝、余额宝、借呗、花呗、相互宝等爆款产品,无一不是从客户需求出发、大幅降低门槛、狠抓用户体验,填补了传统金融模式空白,一经推出短时间内便吸引上亿流量。
2)做平台:蚂蚁深谙自身优势是技术和数据。2017年蚂蚁采取开放平台战略,一是将成熟业务接入外部金融机构,用助贷、联合贷款、销售引流等方式向金融机构引流,二是将自身强大的风控能力、运营能力以解决方案的形式向金融机构输出。既转移了利率、信贷、流动性等风险,同时稳赚不赔收取技术服务费。
3)做生态:横向上,蚂蚁将这套商业模式向海外复制,境外用户近3亿,境外营收占4-5%;纵向上,蚂蚁转向技术公司,在数字货币、蚂蚁链、蚂蚁云等领域输出底层技术,将自身打造为金融科技大生态,建立起服务政府和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
5、如何看待蚂蚁监管升级?
一方面,金融科技监管升级,蚂蚁业务面临重塑。近期,网络小贷新规,互联网银行存款下架等事件,对蚂蚁业务明显冲击。有观点认为蚂蚁放杠杆过大,引发监管担忧,导致IPO暂停。蚂蚁促成2万亿借贷中,表内仅362亿元,发行ABS产品1700亿元,大部分以联合贷款及助贷的形式转移到表外,蚂蚁依靠少量出资获得较高的利润分成,同时避免了自身承担违约风险。虽然有技术和数据保驾护航,如此大体量信贷转嫁给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一旦出现极端环境、风控模型失灵,社会隐性成本难以估量。
另一方面,反垄断出拳,平台经济纳入监管。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加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可否认我国平台经济发展迅猛,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新经济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规模资本的支持下,形成自然垄断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用户粘性更强,由平台垄断造成的危害消费者权益、榨取剩余价值、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等负外部性可能更大,出现消灭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甚至“大而不能倒”绑架金融系统安全。
2020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指出了蚂蚁集团目前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等”。
“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蚂蚁IPO放缓,对监管而言,是一次宏观审慎层面的压力测试,为客观评估金融科技影响并制定监管规则提供宝贵经验;对蚂蚁而言,将是一次倒逼商业模式升级、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的机会;对行业而言,则有利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贡献社会。
6、如何对蚂蚁进行有效监管?未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蚂蚁模式是新旧经济交替的产物,发挥鲶鱼效应,对传统金融机构和监管格局提出挑战。
新金融呼吁新监管。新监管将是行为监管,功能监管,利用大数据提高监察能力,及时发现和管控市场风险,鼓励资金流入新经济领域的同时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展望未来,蚂蚁这头飞奔的大象机遇依然广阔,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机遇方面:随着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企业级用户需求拓展成为金融科技未来主战场,蚂蚁在用户积累、数据获取、技术输出等方面护城河稳固。风险方面:金融监管趋严,信贷、保险、理财等蚂蚁目前最大盈利板块面临调整;数据要素重要性提升,数据安全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蚂蚁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能力面临考验。除此之外,应当加大在区块链、云计算、安全等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成果商业化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输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风险提示:金融监管升级、大数据资源获取和使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对其业务模式造成冲击。
目录
1 成长印迹:从蚂蚁到大象,支付起家、颠覆金融、技术输出三步走
2 业务透视:蚂蚁本质是金融还是科技?
2.1 财务表现:轻资产,盈利强,增长迅速
2.2 业务版图:支付板块贡献流量,金融服务贡献收入,技术创新贡献增长点
3 模式剖析:产品、平台、生态环环相扣
3.1 做产品:爆款属性、用户体验、流量运营
3.1.1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模式,解决交易信任问题,缔造流量入口
3.1.2余额宝:首创“支付+理财”功能,解决“碎片化”理财需求
3.1.3花呗、借呗:普惠金融,聚焦长尾市场
3.1.4相互宝:低门槛揽客,重在培养客户保险意识
3.2 做平台:向金融机构开放
3.2.1业务开放:蚂蚁仅收取技术服务费,不承担金融产品本身风险
3.2.2能力开放:从前端获客到后端风控,蚂蚁赋能金融全链条
3.3 做生态:输出技术方案,向海外移植成功模式
3.3.1技术输出:提供完整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3.3.2海外延伸:1+9布局,贡献营收约5%
4 展望:客观看待蚂蚁模式对市场和监管挑战
4.1 监管挑战:新金融呼吁新监管,保持创新活力,防止监管失效
4.2 行业层面:肯定科技创新贡献,同时加强反垄断,倒逼传统金融改革
4.3 自身发展:市场广阔、场景丰富但合规风险仍较高
正文
1 成长印迹:从蚂蚁到大象,支付起家、颠覆金融、技术输出三步走
支付起家(2004-2011):以解决信任痛点切入,流量为王,独占鳌头。蚂蚁集团前身是淘宝网的支付结算部门,2004年支付宝正式成立。为扩大用户范围,在C端推出担保支付、全额赔付、快捷支付,给当时普遍使用网上银行、U盾转账的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支付体验,在B端以免费甚至补贴的形式吸引商户,迅速占领市场,2007-2009年间,支付宝全年交易额从476亿元翻五倍,达到2871亿元,占整个电子支付市场49.8%的份额。2010年,支付宝从境外上市主体阿里巴巴分拆出来,顺利获得国内第三方支付牌照。这一阶段,蚂蚁将支付宝单一产品做到极致,商业模式处于扩流量、冲规模的早期阶段。
颠覆金融(2012-2016):以普惠金融切入,牌照为王,流量变现。凭借庞大的阿里电商生态与早期流量积累,蚂蚁开始将业务延伸至信贷、理财、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理财方面,2012年支付宝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牌照,2013年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并以11.8亿元认购了天弘基金51%股份;信贷方面,2014年蚂蚁金服正式成立、浙江网商银行获批,2015年花呗、借呗、芝麻信用等爆款产品上线;保险方面,2016年蚂蚁金服向国泰产险增资,2017年成立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这一阶段,蚂蚁渗透到多元金融领域,获取银行、保险、保险经纪、公募、基金销售、私募、保理、小贷等共8类牌照,旗下有超过20家类金融机构。
技术输出(2017至今):去金融化,技术为王,赋能基础设施。2017年金融监管趋严,受P2P爆雷影响,蚂蚁金服部分产品受到监管。此后宣布向TechFin转型,一方面向金融机构开放产品和技术能力,收取技术服务费;另一方面向政府机构贡献算力,如开发区块链、云计算等。2020年7月蚂蚁金服更名为“蚂蚁集团”。这一阶段,蚂蚁发挥数据和技术优势,估值从2015年2600亿元飞速提升至2019年1.4万亿,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独角兽。
如果蚂蚁顺利上市,将以2.1万亿市值登陆A+H股,创下全球最大IPO记录。但其庞大的体量和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引发监管对过度放贷、数据安全、投资者保护和系统性风险担忧。11月2日,央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蚂蚁商业模式和估值逻辑面临监管环境剧变,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2 业务透视:蚂蚁本质是金融还是科技?
蚂蚁与金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表面上看,蚂蚁旗下拥有银行、基金、财险、小贷等牌照,涉足支付、理财、借贷、保险服务,分别贡献收入36%、16%、39%、8%,因借贷产生的技术服务费已经成为蚂蚁最大的收入来源,看似已经成为金融公司。但从业务模式看,蚂蚁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数据,通过引流、助贷、联合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服务,不直接承担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与赚取存贷差的传统金融业务有本质区别。蚂蚁的技术以金融服务为根基,没有金融服务场景,技术将失去用武之地,如果没有技术和数据核心竞争力,蚂蚁便会沦为P2P一样的伪金融公司。
2.1财务表现:轻资产,盈利强,增长迅速
轻资产运营。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总资产达到3159亿元,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79位,2017-2019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5%;集团保持轻资产运营,2017年后确立“去金融化”的战略后,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51%降至2020年6月32%,大幅降低负债压力。
业绩大跨步迈进。尽管2017年前没有披露业绩,但根据蚂蚁和阿里巴巴技术服务费分成协议,2014-2016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56.56、42.54、29.06亿元。前期主要受销售推广拖累,利润表现一般,随着护城河壁垒形成,商业模式日渐成熟,业绩开始大跨步迈进。根据招股说明书,2017-2019年蚂蚁营业收入从653.96亿元升至1206.18亿元,年化增长率为35.81%;净利润从82.05亿元升至180.72亿元,年化增速48%。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营业收入725.28亿元,净利润219.23亿元,仅仅半年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利润。
当前蚂蚁集团着力布局三大战略板块,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平台、创新及其他业务。
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板块贡献收入36%,逐年下降。此板块以支付宝为平台开展,集成境内外支付、生活场景、多元金融服务等端口,是一个综合性的流量入口,盈利模式以收取交易手续费为主。2017-2020年上半年分别产生营业收入358.9亿元、443.6亿元、510.1亿元、260.1亿元,占比从54.9%逐渐下降至35.9%。支付宝的运营主体是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前者是蚂蚁集团内利润贡献最大的子公司,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创造净利润97亿元、86.5亿元,占比53.7%、39.4%。
数字金融科技平台贡献收入64%,网络借贷占比高。此板块为多元金融服务,以交易佣金、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作为主要收入,2017-2020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289.9、406.2、677.8、459.7亿元,占比从44.3%增长至64.4%,是蚂蚁最大的收入来源。下设微贷科技平台、理财科技平台和保险科技平台,2020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9%、16%、8%。
从具体利源看,小微贷款经营主体包括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重庆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分别运营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两个产品,2019年贡献净利润15.8亿元和12.0亿元,占比8.7%、6.6%;网商银行贡献净利润12.56亿元,占比6.9%。2018年后蚂蚁集团调整网络借贷经营模式,从自营转向联合贷款,提供微贷技术支持子公司盈利大增,蚂蚁智信(杭州)主要职能是为借呗、花呗产品提供信贷额度测算、大数据风控、机构联营、精准营销、实时授信等技术服务,2019年、2020上半年分别贡献净利润32.814、73.084亿元,占比高达18.2%、33.3%;重庆万塘则主要负责金融机构的渠道接入、核对系统、资产转让、资产后台管理系统等,2019年、2020上半年分别贡献净利润12.420、28.606亿元,占比6.9%、13.0%。
理财业务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天弘基金和蚂蚁(杭州)基金销售。其中,天弘基金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贡献净利润21.6亿元、12.9亿元,占比11.9%、5.9%。
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是蚂蚁胜信(上海)信息技术和国泰财产保险,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集团负债中保险合同准备金达到15.4亿元,是2017年的1.3倍,2020年上半年蚂蚁胜信贡献净利润14.1亿元,占比6.4%。
创新及其他业务贡献营收不到1%,增长潜力大。该板块是目前集团转型的方向,以技术开发为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合作伙伴提供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创新业务板块2017-2020年上半年贡献营业收入5.1、7.5、9.3、5.4亿元,占比0.79%、0.87%、0.77%、0.75%。经营主体包括蚂蚁双链(上海)、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恒生电子等,成型产品包括蚂蚁金融云、蚂蚁链等,2019 年蚂蚁链开始取得收入,未来将对外输出解决方案,成为新增长点。
3模式剖析:产品、平台、生态环环相扣
蚂蚁以互联网思维切入金融科技产业链条,爆款产品、开放平台、打造生态三步环环相扣,客户从传统的C端消费者、B端商家,延伸到F端金融机构和G端政府部门,积累的数据、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内化为护城河。
3.1做产品:爆款属性、用户体验、流量运营
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往往是从自身能力、监管政策等约束性条件出发,“先有产品,再找客户”,而蚂蚁所拥有的互联网基因恰恰相反,以客户需求为立足点打造产品,突破传统束缚,再依托阿里多元交易场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打造出支付宝、余额宝、花呗、借呗、相互宝等爆款产品。
3.1.1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模式,解决交易信任问题,缔造流量入口
支付宝是第一个爆款产品,作为综合性的流量入口,叠加高频的支付场景为其他金融业务导流,以手续费及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为盈利方式。
打法:1)抓住需求痛点。支付宝的诞生之初,彼时主流交易方式有货到付款、银行转账等,但都是买卖双方直接支付,存在卖家不发货、买家违约的风险,支付宝首创担保交易模式,买家下单后,先把资金打入淘宝网对公账户,确认收货后再由淘宝把钱打入卖家账户,由此解决了信任问题。2)依托阿里生态场景,提高客户粘性。支付宝脱胎于阿里巴巴生态体系,截至2020年6月阿里巴巴国内零售市场移动月活用户数达8.74亿,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丰富的场景导流加大了客户的粘性。3)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最初支付宝的担保交易效率低下、出错率高,支付成功率也只有60%。2010年支付宝狠抓用户体验,推出快捷支付,在开通环节免去持卡人与银行的签约,在支付环节银行无需对每一笔支付进行验证,真正实现跨系统、跨终端、跨浏览器的支付方式,支付成功率大幅升至90%。
效果:显性收益来自交易服务费和客户备付金利息收入,较为微薄。一是C端针对个人取现、信用卡还款超过免费额度后收取0.1%费用;二是B端针对商户收取交易服务费,费率0.6%-1.2%;三是沉淀备付金利息收入,2020年1月央行宣布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以0.35%的年利率按季结息。这种显性收益模式简单,随着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见顶,传统手续费模式面临天花板。更重要的隐性收益在于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入口聚拢流量。截至2020年6月,支付宝月活用户达7.11亿,总支付交易规模为118万亿元,无形中积累了大量客户、信用、交易数据,客户粘性增强,活跃率持续提升,成为日常生活和数字金融的引流入口,实现向高利润金融服务二次引流。
3.1.2 余额宝:首创“支付+理财”功能,解决“碎片化”理财需求
余额宝于2013年6月13日上线,是国内首只互联网基金,结合消费和理财需求,一经推出广受追捧,余额宝用户数从2013年底的4303万人,到2018年突破6亿人,规模突破1.2万亿。
打法:1)洞察需求,产品创新。支付业务发展导致的客户资金沉淀,衍生出现金管理需求,蚂蚁抓住这个需求,将货币基金打造成为“余额宝”,创造性利用闲置资金小额投资,产生收益的同时可用于日常消费。2)降低投资门槛。余额宝的投资门槛低至1元,定位于广阔的长尾市场,降低投资门槛以笼络更大规模的用户,逐步培养用户利用沉淀资金理财的意识。3)踩点钱荒。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正赶上钱荒,7日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峰值达到12.3%,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高达6.3%,远高于银行存款,笼络大量客群,迅速完成余额宝上线的冷启动。
效果:1)显性收益来自为天弘基金等提供直销平台的手续费。余额宝按照促成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实现资产管理规模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成立当月规模达到42.4亿元,至2020年6月末,余额宝规模翻了近三百倍达到12238.1亿元。2)打开与金融机构合作前景。天弘余额宝基金支付的关联人报酬费用从2013年的1.0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1.49亿元,巨大潜力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参与,为平台开放奠定基础。3)拉开互联网金融序幕。余额宝的诞生唤醒了客户的理财意识,掀起“存款搬家”浪潮,实现居民资产向理财引流的重要一步,推动理财线上化。
3.1.3 花呗、借呗:普惠金融,聚焦长尾市场
蚂蚁集团的互联网贷款包括2B和2C端,2B主要是网商银行的小微贷和助农贷等,2C端为消费贷蚂蚁花呗和现金贷蚂蚁借呗。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小微经营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总计21356亿元,服务约5亿用户及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
打法:1)资产端,瞄准长尾客户。长期以来,我国普惠金融不发达,根据奥纬咨询,2019年15岁以上的中国人口中75%没有信用卡,63%以上的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尚未被满足。蚂蚁花呗、借呗分别切入消费贷、信用贷,线上申请,批贷快捷,相比于传统银行小微贷款平均的2000元的成本,蚂蚁借贷运营成本低至2.3元/笔,快速渗透市场。
2)资金端,扩充资金来源。一是表内自营放贷362亿元,这部分贷款基本与小贷公司净资产匹配,蚂蚁小微、蚂蚁商诚净资产分别176亿元、182亿元,不超过重庆小贷公司2.3倍融资杠杆限制。二是发行ABS产品,存量约1708亿元,优先级利率在4%左右,产品转让给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实现出表,并加快资金周转。三是助贷及联合放贷,蚂蚁一般将自身出资比例控制在1-5%,获得利润分成或直接收取手续费,不直接承担信用风险,如天津信托、五矿信托等均披露过与蚂蚁合作放贷。
3)风控端,数据和技术保驾护航。对于长尾客群,蚂蚁掌握海量小额分散资产,旗下有芝麻信用、百行征信等个人征信平台。2017-2019年,蚂蚁90天以上逾期率为0.68%、1.01%、1.05%,2020年6月为2.15%。2019年网商银行的不良率为1.3%,低于招行信用卡1.35%不良率,更远低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
效果:借贷业务贡献收入和利润。一方面来自于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中为银行提供客户导流,按照金融机构获得利息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收取技术服务费;另一方面来自于自有资金或ABS融资用于借贷的利息收入,2020上半年蚂蚁集团利息收入10.3亿元。2019年蚂蚁小微和蚂蚁商诚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24.4亿元,营业利润18.6亿元、14.1亿元,ROE高达11.01%、7.04%;至2020年6月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29.1亿元,占比76.6%。
3.1.4 相互宝:低门槛揽客,重在培养客户保险意识
相互宝于2018年10月上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根据2020年9月2期最新公示,参与分摊人数达到1.05亿人,分摊总额为4.9亿元,人均分摊成本4.7元。
打法:“相互宝”基于支付宝的广域流量开展互助计划,通过低门槛或公益性质保险揽客。2018年10月,蚂蚁保险、芝麻信用和信美相互保险推出“相互宝”,客户加入时无需付费,加入后如有成员遭遇参保范围内的重大疾病,可享受10-30万不等的保障金,参与计划的人一起分担出险人的理赔款,符合年龄和芝麻信用分的条件即可参保,相比市面上的重疾险,“相互宝”参保流程简单、核查条件少、保费便宜且出入自由,支付宝上巨大的客户流量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从最初的大病互助计划逐渐拓展,推出老年防癌计划、慢性病人群防癌计划等,进一步增加覆盖的年龄群体。
效果:引流保险产品。保险产品素以条款复杂著称,普及程度较低。相互宝的推出,简化条款,精准定位客群,提高客户转化率,为蚂蚁保险商城引流:《金融时报》的调查显示,1/3的相互宝用户受访者表示非常有可能在未来6个月中购买重疾险;蚂蚁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披露,许多相互宝的会员也购买了“好医保”健康险的产品。
3.2 做平台:向金融机构开放
蚂蚁转型技术公司,既有外部监管导向压力,也有商业模式优劣考量。蚂蚁具有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金融机构具有牌照优势、资金优势,重新定位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和能力互补。
3.2.1 业务开放:蚂蚁仅收取技术服务费,不承担金融产品本身风险
蚂蚁将爆款产品和业务向金融机构开放。财富管理方面,余额宝已经向24家第三方公募基金开放,67%由天弘以外基金管理。信贷方面,98%贷款由金融机构提供,蚂蚁不承担信用风险。保险方面,蚂蚁同约90家保险机构合作开展业务,促成保费收入及互助分摊总额中,仅9%由国泰保险承保。
在开放中,蚂蚁向金融机构引流,金融机构则丰富蚂蚁金融场景,实现交叉销售。支付宝拥有超过十亿的年度活跃用户,通过多样化的生活场景增加客户粘性,实现交叉销售,为金融机构导流。2018年同时使用三种以上蚂蚁集团产品的客户比重达到70%,同时使用五种以上产品的比重达到30%,2019年该比例分别提升至80%和40%,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3.2.2 能力开放:从前端获客到后端风控,蚂蚁赋能金融全链条
2016年8月,蚂蚁集团开放平台上线,宣布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12大分类能力,包括基础的支付能力,独家的数据、安全、信用、理财、融资等能力。
1)帮助金融机构获客转化。例如,蚂蚁财富 “财富号”,继承阿里的店铺思维,每家基金的财富号如同自营店铺,产品供应者直接对接客户。根据2019蚂蚁金服财富伙伴大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入住财富号的机构达到107家,入驻机构的平均交易金额是同期未入驻机构的62倍,资产管理规模前者是后者的68倍。
2)提供风控解决方案。蚂蚁研发动态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关键业务风险,如客户身份识别、欺诈风险、反洗钱、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运营风险、安全及数据隐私风险等,向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安全、高效、大规模地服务客户。
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根据《中国基金业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2019》,基金公司通过蚂蚁财富平均用户运营成本下降70%,1年全行业运营成本节省 2000万元,服务效率提升70%,服务渗透人群1亿。
3.3 做生态:输出技术方案,向海外移植成功模式
3.3.1 技术输出:提供完整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投入:蚂蚁集团不断加大金融技术创新投入,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9年集团研发费用高达10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6%,占总营业收入比重达到8.8%,截至2020年6月,蚂蚁集团技术人员共10646人,占总员工比重64%。
产出:蚂蚁集团提供三大类产品,包括数字金融、区块链和监管科技。蚂蚁围绕“BASIC”核心技术能力进行布局(即Blockchain区块链、AI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以“连接”“风控”和“信用”为三大立足点。
1)数字金融主要是定制化的云计算服务,具体包括金融分布式架构SOFAStack、移动开发平台mPaaS、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等模块,2015 年9月蚂蚁金融云正式发布,面向金融机构提供深度定制的行业云计算服务。2017年“双十一”蚂蚁数据库处理达到4200万次/秒,至2019年蚂蚁自研的金融级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创造了6100万次/秒的处理峰值新记录,根据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披露, OceanBase数据库在被誉为“数据库领域世界杯”的TPC-C基准测试中,打破了由美国公司Oracle(甲骨文)保持了9年之久的世界记录,成为首个登顶该榜单的中国数据库产品。
2)区块链方面,包括蚂蚁链BaaS平台、开放联盟链、蚂蚁摩斯多方安全计算平台等模块,蚂蚁链业务自2019年度开始商业化并产生收入。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支付宝)申请公开的全球区块链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1505项、1457项,全球位列第一;2018年6月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上线,以香港和菲律宾的个人转账业务试水,2019年1月实现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跨境汇款,这是南亚首个区块链跨境汇款项目;
3)监管科技主要包括大数据安全平台、企业债券评级预警、企业财务造假识别等。蚂蚁自研的智能风控引擎Alpha Risk实时监控交易高达每秒25.6万笔,对每笔交易进行8个维度的风险监测,2019年支付宝实现低于千万分之0.64的资损率,而同比国外竞争对手Paypal的资损率为千分之1.5。2019年,上交所与蚂蚁集团合作开发“鹰眼”产品,利用大数据围绕财务、股权、关联关系等信息对科创板企业风险进行扫描,实现风险的实时分析与处理。
3.3.2 海外延伸:1+9布局,贡献营收约5%
蚂蚁集团的海外布局开始于2015年,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韩国、中国香港等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本地电子钱包,形成“1+9”的布局模式,覆盖全球共12亿用户,境外用户近3亿。根据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截至2020年6月止的12个月内,通过公司平台处理的国际总支付交易规模达6219亿元,2017-2020上半年境外地区营业收入分别为34.2、43.1、65.86、32.1亿元,占比5.23%、5.03%、5.46%、4.42%。
一是路径选择,蚂蚁遵循“一带一路”倡议,首先以亚洲作为拓展区域,逐渐向非洲、欧洲等渗透。蚂蚁集团以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为海外业务的首发地,2015年11月蚂蚁集团参与发起设立韩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K-Bank,但持股比例仅为2%,直至2016年底,K-Bank才获得执业牌照;与初入韩国遇冷不同,同年蚂蚁集团入股印度Paytm,至2017年,Paytm的用户从2000多万跃升到2.2亿,一跃成为全球世界第四大电子钱包 ;2016-2018年间蚂蚁集团加快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布局,与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电子支付企业或银行合作开展业务。
二是合作参股,蚂蚁集团的海外业务多采用多国本土化战略,少数股权投资,以技术输出为主,充分利用当地企业优势。蚂蚁集团海外金融业务布局除2019年全资收购英国跨境支付平台WorldFirst之外,其他投资均为不超过49%的少数持股。由于支付及其他金融业务都属于强监管业务,各国多采用牌照管理,并配套复杂严格的监管规则,非本国企业投资面临比较大的监管风险;蚂蚁集团通过参股或者战略合作的方式,和本地具有金融牌照的公司共同开展支付业务,蚂蚁集团主要贡献支付业务解决方案及技术开发平台,有利于降低进入门槛,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政府及市场资源,有效防范政策和法律风险。
三是由点及面,蚂蚁集团依托以支付业务为先导,跟随阿里巴巴集团生态战略布局出海,延伸多元金融业态。蚂蚁集团海外布局试图复制支付宝在国内开创的“从场景到支付到金融”的发展路径,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化战略高度协同,例如2016年4月,阿里巴巴以10.2亿美元收购Lazada约54%的股权,同期蚂蚁金服宣布与Lazada旗下的在线支付工具HelloPay合并,后者将改名为“支付宝”,由此通过与阿里巴巴的应用场景绑定输出支付技术;2019年后蚂蚁集团开始从支付业务向多元金融转化,海外业务的深度进一步提升,例如2019年1月投资印尼消费分期公司Akulaku,2019年11月印度布局消费借贷产品Paytm Postpaid,2020年1月投资印度餐饮020企业Zomato等,开始从支付业务向零售行业及消费金融领域拓展。
4 展望:客观看待蚂蚁模式对市场和监管的挑战
蚂蚁是在新旧经济交替时代的独角兽,不可否认其在推动中国新经济发展、推广普惠金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随着发展壮大,势必面临新挑战。
4.1 监管挑战:新金融呼吁新监管,保持创新活力,防止监管失效
近期,监管机构针对互联网巨头涉足金融业务集中出台规定,拉开互联网严监管序幕。11月2日,央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严格限制杠杆率、要求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两参或一控等要求。若按照此规定整改,蚂蚁面临大幅提高注册资本、联合贷款扩张受限、整合小贷牌照、甚至拆分网贷业务等挑战。对蚂蚁营收占比近40%的网络信贷估值逻辑形成明显冲击,11月3日蚂蚁宣布暂缓上市。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点名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垄断地位收过高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普而不惠等现象。此前《金控办法》、最高法下调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对蚂蚁的合规成本、业务收入形成两面夹击。12月8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要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必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及时精准拆弹,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如何看待蚂蚁IPO暂停?有观点认为蚂蚁放杠杆过大,引发监管担忧,实际上,蚂蚁促成2万亿借贷中,自营部分仅2%,大部分以ABS、联合贷款的形式转移到表外,避免了自身承担违约风险。不过,虽然有技术和数据保驾护航,如此大体量信贷转嫁给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一旦出现极端环境、风控模型失灵,社会隐性成本难以估量。
如何对蚂蚁进行有效监管?一方面,传统金融监管针对风险准备金、流动性覆盖设置严密指标,监控金融风险。而蚂蚁自身并不从事高资本消耗的存贷业务,蚂蚁3000亿左右的总资产,与工商银行30万亿资产规模相比,九牛一毛,如果“一刀切”式仿照银行征收资本准备金,将大量耗费资本金,掣肘在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蚂蚁由于其业务模式新、体量庞大,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不亚于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蚂蚁在投资者适当性、与传统机构利益分成、消费者权益等重大问题上,如果没有适当监管,难免产生利益冲突。新金融呼吁新监管。新监管将是行为监管,“功能监管”,利用大数据提高监察能力,及时发现和管控市场风险,鼓励资金流入新经济领域的同时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蚂蚁IPO放缓,对监管而言,是一次宏观审慎层面的压力测试,为客观评估金融科技影响并制定监管规则提供宝贵经验;对蚂蚁而言,化危为机,将是一次倒逼商业模式升级、引领金融科技发展方向的机会。
4.2 行业层面:肯定科技创新贡献,同时加强反垄断,倒逼传统金融改革
我国平台经济发展迅猛,为社会创造价值。互联网金融科技依托大数据优势让金融惠及更多长尾客户,移动支付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二维码、小程序等的开发在疫情期间为行程监控提供了支持,居家办公、线上教学等相关技术的开发维持了人民工作和学习的稳定。
无论传统行业或新兴行业均可能形成垄断,新经济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规模资本的支持下,形成自然垄断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用户粘性更强,由平台垄断造成的危害消费者权益、榨取剩余价值、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等负外部性可能更大。一是消灭竞争,长期以来互联网企业以“融资-补贴-扩张-再融资”的范式,在购物、外卖、出行、社区生鲜等多个民生领域跑马圈地,资本成为资源配置的风向标,流量变现成为核心商业模式,小企业逐步退出竞争;二是侵害消费者权益,诱导过度消费、会员之上再收费、“大数据杀熟”、捆绑销售、隐私数据被贩卖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屡见不鲜;三是“大而不能倒”酝酿系统风险,例如互联网消费贷、现金贷等产品规模巨大,通过助贷和联合贷等方式获得银行大比例出资,信用审核、风险控制等职能由平台管控,一旦平台风控出现问题,风险将向银行端转移;四是防止企业利用融资圈钱“割韭菜”等,比如,有些平台经济先通过引入资本“烧钱”把同行竞争者包括中小竞争者赶出市场,垄断市场后再对客户提出涨价、“割韭菜”。
蚂蚁模式发挥鲶鱼效应,传统机构利润份额压缩。以往金融机构凭借牌照优势,利润稳固,当互联网思维碰撞传统金融,形成巨大鲶鱼效应,牌照优势被技术优势颠覆,在各条金融业务线上,蚂蚁均实现后发赶超,分得银行利润和市场份额。以蚂蚁代表的小贷公司信用支付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银行业务,从2018年6月后,银行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发卡量增速持续下滑。
蚂蚁模式与传统模式孰是孰非,关键是能否更好满足人们金融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蚂蚁坚持“普惠、绿色、可持续”战略,蚂蚁花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凭借对支付业务的把控,以消费场景引流,庞大的流量和生活化的场景,使客户粘性更高,门槛更低、体验更好,凭借大数据和科技服务优势,着眼传统金融忽视的大量的长尾客群,降低信贷风险。
4.3 自身发展:市场广阔、场景丰富但合规风险仍较高
展望未来,蚂蚁这头飞奔的大象机遇依然广阔,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科技企业入局金融,一方面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客群,以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消费者有更佳的服务体验,在传统金融系统中融资受挫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大数据的应用同时高效地控制了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对金融业变革式的创新加速了行业更迭,加剧业内竞争,对监管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但金融系统风险管控事关行业健康发展与国家经济安全,不容小视,不管Fintech还是Techfin都应当遵守金融行业规则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行,兼顾支持创新与稳经济、防风险,是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课题。
机遇方面,一是“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科技、数据要素发展赛道广阔。未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2020年“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蚂蚁集团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层应用技术,掌握十亿用户底层数据,被赋予更高战略意义。
二是疫情加速金融科技发展。2020年疫情爆发阻断线下正常活动,但催生出线上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广阔前景。以封城、居家隔离等手段促进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在线办公、物流、新零售等新应用场景火爆,由此催生了线上业务管理、客户服务、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为蚂蚁集团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是零售竞争加剧,抢滩2B先机。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1.3亿,C端逐渐接近流量天花板,开拓B端商户市场成为新的出路,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9年第三方产业支付规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3.2%,2B市场容量广阔,增长迅速,蚂蚁集团自多元的消费场景中积累大量商业客户具有先发优势,从获取的商户信息中提取需求痛点具有数据优势,针对性地为各行业商户提供支付、融资、理财等服务具有经验优势。
风险方面,商业模式面临重新定位。蚂蚁被二次约谈后,监管提出整改要求: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短期来看,蚂蚁需根据监管规则调整业务架构。一是过去靠ABS、联合贷款业务扩张模式不可持续,未来规模拓展、资本金补充压力较大,12月23日,蚂蚁调降部分年轻用户的花呗额度,以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二是严格整改违规金融业务,对无照经营的业务关闭导流端口,12月中旬蚂蚁、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腾讯理财通、陆金所等平台相继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1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代销理财产品,互联网平台和其他专业机构暂时无法获得代销资质,相关产品也可能面临下架处理。
长期来看,蚂蚁亟待寻找新增长点。蚂蚁的护城河与商业底层逻辑还在于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创新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蚂蚁集团在交易中获取了海量的用户行为及隐私数据,但同时为其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等各个方面均应设置严格的条件和专业的技术防火墙。除此之外,应当加大在区块链、云计算、安全等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成果商业化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输出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