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体制内人员聚餐,即使是自掏腰包也不行,这是否有点矫枉过正了?

气愤!体制内人员聚餐,即使是自掏腰包也不行,这是否有点矫枉过正了?
2024年08月31日 19:55 老梁市监论谈

来源:老梁市监论谈

看到网上一则报道,某地严查体制内人员聚餐饮酒活动,即使是自掏腰包,也是违反党纪政纪,是不允许的。心中产生一万个大问号,制定这些个政策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打不过老虎欺负猫!体制内的真是孙悟空在世,石子磞出来的吗?

依照此令,是不是以后出去吃饭,都得先回答好这4个问题:和谁吃?为什么吃?说了什么?吃了什么?我表哥就是,过年来拜年不敢留下来吃饭,不是不愿意,是真的不敢。感觉不对头,不晓得哪里出了问题。

哈哈,咋感觉这政策像是闹着玩儿似的,一级做给一级看,都干点儿正事儿不好吗?要是夫妻俩都是公职人员,回家能一起吃饭吗?抑或夫妻两个都不会做饭,该怎么办?我想了一招:饭前要申请,吃饭聊天内容要记录,参与人,饭菜明细,价格,AA制款项,吃完去纪委汇报备案。

看来,以后再考公务员,得先查查有没有亲友、同学、战友、关系好的邻居等等在体制内,如果有,还是别参与考公了,不然进去连吃个饭都受限,谁受得了?要知道,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因为去了体制内,所有的人际交往、正常的娱乐生活都不能进行,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下一步,是不是该出台体制内人员晚上下班回家后禁止再出门?到时两口子要都是公职人员的话,估计必须得出去一个,不然和家人(有老人、小孩)在一起有搞小圈子的嫌疑。

想来,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违规吃喝?正常的人际交往,正常的个人付费不应被禁止,只有那些利用权利之便,达到某种办事目的和不正常请托的吃喝才是违规的。对公务员要求严点是对的,无可厚非。但普通公职人员自费吃饭到底该不该管?危害性在哪里?干坏事与出门聚聚有多少关系?就像护照一样,你收当官的就行了,一般的普通人员你收人家的干啥,真是不能理解!

管住嘴管不住心,发自内心的与强迫执行规定截然不同。权力不能太任性,控制欲不要过强,更不能夹带私心。我认为这个制订政策的领导或多或少是有些别有用心,看似与上面保持一致,实则是故意捣乱,降低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当下已经基本不存在公款吃喝了!为何?于公来说:一是根本报销不了,走不通账,只有伙食补助,而不认吃饭的发票;二来就算有接待费,标准非常严格,吃多就住少了,吃超了接待方的领导得从自个兜里掏钱,没几个为了巴结人,而毁家纾难的傻子的;三是人家也不敢吃,生怕被接待方拿捏和提要求。

于私而言:首先,不论是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起码他是一个“人”;其次,人都是有感情的,并不是机器,公职人员也是有情感的,也要有家人,有朋友,有情感的沟通;最后,管理公款吃喝,这个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护的,但是为了管理吃喝,而出现这种一刀切形式主义的管理动作变形,是不是就是一种矫枉过正、因噎废食,甚至是一种懒政,庸政的表现呢?只能说,明显的法律意识没有,不能把没有发生的当作现在做的就是啊!也让我还想起了某地为了“规范管理”娱乐场所,规定KTV只能同性人员唱歌,一群人中只要有异性,不允许在KTV唱歌,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近去餐馆吃饭,觉着非常的冷清,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管的一片死气沉沉,每个人都表情凝重没有笑容,可真有他们的。餐饮业经历了口罩三年的严冬,你再踏上一只脚,这是要彻底干掉这个行业啊!到时多少饭店倒闭,多少人失业,多少税收都没了?关键是老百姓正常的聚餐生活被强制取缔了呀!等餐饮业都陆续关门萧条了,又会再动员上饭店。总是用今天的政策否定昨天的政策,明天再来否定今天的,反正折腾也没事。

说来,党员、公职人员也是人,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只要遵守党纪、政纪和国法也就没有违规违法了,有的省市乱出什么规定这是画蛇添足,是当前形式主义严重表现。说白了,就是想表现自己,觉得自己查的比规定严,就是履职尽责,典型的无能不自信的表现。

其实,只要合规,不应限制正常人际交往。体制内,反fu最应该盯着的是有权有势有利益的极少数,而不是泛泛到大多数普通人员。大多数公务员就是个打工仔,想用公款吃喝也没那权力。

现实中,执行制度和法律,公权和私权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否则,混杂一通,人性化没有了,人性没有了,信任度也下降了!我们要的是有制度,也要有温度;要的是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如今好多事情正好相反,真是让人无语.......要么管死,要么乱透,哎,真不知如何是好,难受啊!

跟着感觉走,如果都是神仙,就好理解了,因为不是人,不许食人间烟火!如果是人,而且是体制内的人,为不出事就不干事,一句话,干得太过了!一刀切的一阵子热,挡不住,到头来规定形同虚设,自毁公信力。终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事还是得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