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加速出清!“退金令”实行3个月,5险企股权被挂牌!

国、央企加速出清!“退金令”实行3个月,5险企股权被挂牌!
2024年08月27日 23:10 观潮财经

来源:观潮财经

“退金令”下,国央企股权出清加速。

“退金令”出台至今已近三个月,但观潮财经统计发现,“退金”活动早在去年年底便已悄然开始。政策正式出台后,国央企清退险资股权的数量也显著增加。

根据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统计发现,2023年至今,共有27家国央企披露了其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的挂牌转让,且去年11月起参与出清的公司数量呈现增长态势。据观潮财经统计,2023 年11月至今,已有19 家国央企拟清仓其所持险资股权,占总数(27家)的 70%。

“退金令”政策正式下发后,截至截稿已有5家国央企拟清仓其所持险资股权。而去年相同时间段,仅有两家国央企公开挂牌转让。

观潮财经梳理发现,最近一期“退金”案例”系史带财险唯一中资股东挂牌转让全部股权;被转让次数最多的为华泰保险;江泰保险一股东年内多次降价退场。

01

“退金令”“加持”,险企股权加速出清中

根据观潮财经统计,2023年以来27家国央企披露了其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的挂牌转让信息。早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五个聚焦”要求,重点包括聚焦规范投资并购行为以及聚焦主业实业,加大对“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和“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的清退力度。而随着今年 6 月“退金令”政策出台,国央企清退险资股权的数量也显著增加。

自2023年以来,国央企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聚焦主业”的号召,频繁调整资本布局,陆续清理所持有的险企股权。这一行动随着2024年“退金令”政策的出台而进一步加速:政策明确要求央企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促使金融行业中的部分险企股权被加速“出清”。

根据产权交易所公开信息统计发现,2023年至今,共有27家国央企披露了其关于保险公司股权的挂牌转让。在国家政策“聚焦主业”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正在有序退出非主业的保险公司股权,以优化其资本配置,聚焦于主业发展。

“退金令”虽然今年 6 月才提出,但“退金”动作在去年年底已悄然开始。从数量对比上来看,自 2023 年 11 月来,共 19 家国央企拟清仓其所持险资股权,占总数(27 家)的 70%。

自今年 6 月“退金令”政策出台后,截至截稿,共有 5 家国央企拟清仓其所持险资股权,对比去年相同时间段,仅有两家国央企公开挂牌转让。“退金令”政策加持下,国央企正加速清出保险公司资产,响应回归主业的号召。

观潮财经梳理数据发现,最新的挂牌转让案例发生在2024年8月15日,史带财险唯一中资股东锦江国际公开挂牌转让其所持的史带财险全部股权(0.78%),成为近期“退金”行动的一部分。

被转让次数最多的为华泰保险。2023年至今,已有6家国央企或其子公司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华泰保险相关股份,持股比例均不到1%。就今年来看,乐凯胶片、中广核集团分别于1月、7月出让该险企0.55%、0.16%股份。

此外,2023年也有多家中小股东拟清仓华泰保险股份。例如,2023年11月,东北轻合金挂牌转让其持有的0.1641%股份;同年12月,东风资产挂牌转让0.16%股份;中国船舶与江南造船合计挂牌转让持有的0.22%股份。

另外观潮财经发现,江泰保险一股东年内已多次降价退场。今年7月9日中化资本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披露其转让所持江泰保险5.76%股份,底价为5040.30万元。

(中化资本转让江泰保险股份)
(中化资本转让江泰保险股份)(中化资本转让江泰保险股份)

在此之前,中化资本分别于本年度4月17日和5月17日以5583.33万元和5151.74万元的底价公开挂牌交易其所持股份。此次已是中化资本本年度第三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寻求产权转让,且再一次降低其挂牌底价。

02

加强央企非主业投资管控

近年来,随着央企在产融结合模式下的探索逐步深入,金融领域的扩张趋势愈发明显。然而,伴随这一趋势的,是产融缺乏有效互动、资产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可能导致企业主业资源的分散,还可能带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在此背景下,国家适时推出了“退金令”,旨在加强对央企和国企非主业投资的管控。该政策不仅对产融结合模式下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促使其在专业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切实实现金融风险与实体企业风险之间的有效隔离。

产融结合: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

国务院国资委此次“退金令”,明确要求央企在新发展格局下,更加聚焦主业,严格控制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布局。这一政策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央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并明确要求各级企业和机构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防控。随后,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该文件精神,会议明确提出两项重要方针:

一是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二是各中央企业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教授吴飞曾公开表示,退金令的目的旨在:

第一,引导央企国企回归主业,提升竞争力。非主业的央企国企参与房地产、金融行业会导致企业无法专注于其主业。“退金令”的主体和当年的“退房令”相同,退的都是不以房地产、金融为主业,在产业快速发展时参与进来希望获得行业红利的央企国企,迫使这些企业专注于其主业。

第二,风险的防控。当非金融主业的央企国企参与进来,带来了更多资金,在加速行业膨胀扩张的同时,风险和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金融作为专业度较高的行业,面临产业泡沫和风险的可能性更高。央企国企参与金融行业可能面临金融风险传导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对国资和央企参与金融业的政策方针经历了多次调整,从鼓励央企进入金融业,到如今的“退金令”从严指导,反映了国家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战略调整。

早在上世纪末,我国曾鼓励金融业与央企产业相结合,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然而,随着央企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扩张,潜在风险逐渐显现。2020年,国资委发布“退房令”,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并将更多资源聚焦于核心主业。而2024年的“退金令”正是这一系列政策在金融板块上的延续与深化。

1987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拉开了产融结合的大幕。1992年,华夏银行以首都钢铁公司为母体成立,标志着企业集团正式进入产融结合的实践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融结合模式一度蓬勃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逐步调整政策,强调央企聚焦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五个聚焦”要求,重点包括聚焦规范投资并购行为以及聚焦主业实业,加大对“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和“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的清退力度。这一系列要求旨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

(近年央企逐步退出险企相关文件)(近年央企逐步退出险企相关文件)

2020年,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拉开了国企改革的序幕。该方案明确要求央企和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逐步剥离金融、地产等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进一步强化实体经济发展。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再次强调国有企业应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严控主业投资,加大退出非主业的力度,促进资源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024年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进一步推进“退金令”的实施。会议明确,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此次会议重申了央企应立足出资人定位,修改完善金融业务监管制度,突出严格监管的基调,确保央企在金融领域的参与“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此次“退金令”的发布,是国家深化国央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严控金融领域的扩张,国央企业将进一步聚焦主业实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国家经济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