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奇专栏|从《孙子兵法》中学习斗争艺术

李义奇专栏|从《孙子兵法》中学习斗争艺术
2024年08月18日 13:52 蒙格斯报告

来源:蒙格斯报告

1. 去年开始解读《论语》时,我就有一个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我准备将《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译成白话文,方便大家日常阅读。这三本书对中国人日常行为、文化习惯的影响,超出我们平常人的想象。我们日常所做、所思、所想,出发点、对错的标准等,根本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三本书中。比如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有很大可能来源于《论语》,我们处事的技巧与智慧有很大可能来自《孙子兵法》,我们对未知事物的类比想象有很大可能来自于《周易》。尽管有不少人可能就没有看过这三本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是来自于这三本书。因为两千多年以来,我们的传统基本上就是由这三本书塑造的,代际之间口口相传的习惯和认知,事实上也是由这三本书规定的。

《论语》和《孙子兵法》是私人著述,《周易》则是官学。从溯源的角度,这三本书对中国文化、中国人文思想的影响,不是其它典籍可以替代的。我认为,三者相比之下,最难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是关于价值观和伦理观念的,不容易把握、描述。其次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虽然是实用理性的,但它讲述的都是抽象的原则和思想,认识和理解上难免会见仁见智。与大家日常印象中不同的是,三者之间最容易的是《周易》,因为《周易》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讲述的东西大多是确定性的,所以,只要看懂了,《周易》其实是最简单和容易的。现在,《论语浅说》出版了,接下来就是“兵法笔记”了。我准备在完成“兵法笔记”后,再着手翻译并解读《周易》。

2.所谓兵法,就是用兵之法。兵,在甲骨文中,是双手举着斧头(兵器)的形状。在一般的语境下,兵,可指兵器、士兵、军队、战斗、战争、军事等。用兵之法,即是有关兵器、士兵、军队、战斗、战争、军事诸领域的规律性认知。按照边译边评的习惯,我解读《孙子兵法》的方式,一是将其翻译成今天的语言,二是将自己的学习笔记(即文中的【记】)呈现出来。所以,我给这本书起个名字,叫“兵法笔记”,并准备给“兵法笔记”起个副标题:斗争的艺术。为什么选择“艺术”而不是“科学”,“科学”不是更符合《孙子兵法》实用理性的特征吗?一个原因是,我认为,用兵打仗从来就不仅仅是智力游戏,可以在事先有百分之百必胜的信心,但不能在事先有百分之百必胜的把握,我们不能把打仗看成是纯粹的科学。此外,我觉得,“艺术”相对于“科学”,在关于斗争的领域内,更有温度,更容易被阅读者接受。

当然,《孙子兵法》中的孙子非常自信,视战争如下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相比之下,克劳塞维茨明确指出战争是一场豪赌。若米尼则认为战争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戏剧,即不像孙子那样重视计算,也不像克劳塞维茨那样强调战争的不确定性,而是视战争如艺术。不过,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孙子当年向吴王阖闾进献兵法时的心情,我们就可以理解孙子为什么会表现出信誓旦旦的样子了。

学习《孙子兵法》,认真做笔记,持续下来已经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了。

3.《左传》讲“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兵家和儒家,应当是中国成熟最早的思想流派。早期兵家的社会功能,是依靠战争手段拓展国家对外生存的空间。而儒家的社会功能,则是确立国家内部的人文秩序。

兵家和儒家的两个代表人物,孙子和孔子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他们是同时代的人。首先他们的出身、身世相似,都是由贵族而平民。其次他们的思想似乎有着共同的起源,孙子是齐人,其伐谋、伐交的思想当以管仲的经验为范式;孔子虽是鲁人,但他对管仲的功业也是赞不绝口;管仲是他们共同的榜样。其三孙子“令民与上同意”,与孔子讲的“民无信不立”,其实是一回事,说明他们在政治上有相同的认知。其四他们对战争都是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孙子对战事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孙子重战,“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孔子更是如此,“子之所慎:斋、战、疾。”孙子讲“以迂为直”,孔子则说“欲速则不达”。孙子要求“先知”,孔子则要“远虑”,等等。

《孙子兵法》和《论语》是中国传世文献中最早的两部私家著述。孙子和孔子虽是同时代人,由于《孙子兵法》是孙子本人亲自著述,所以它要比由孔子后世学徒编纂的《论语》,在时间上要早近百年。《论语》主要是讲做人,事关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以人为本。而《孙子兵法》则是高扬(战争胜负)实用理性精神,以利为本。我们可以判断,在现实的挤压和压榨下,最容易被人们接受、最早得到应用的应当是孙子的学说,这也是孙子在当时虽然不是公卿(不显名于《左传》),其事迹和学说仍然得以流传下来的主要原因。然而,文化史上的表现是,《论语》更容易得到文人的推崇。原因可能是文人(的偏好)在文化知识和观念传播上的天然优势,《论语》比《孙子兵法》在文化界得到更高的评价或者说推崇,也是当然。正如个人理念(理性)和生活现实(感性)常常纠缠在一起,文和实的关系,现实中难分伯仲。在有些时候有些领域,文胜于实;但在更多的时空中,实应该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我们相信,在孙子的功利主义、实用理性精神,与孔子的“仁”这一道德价值信仰观念,这两个对立的两极之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繁衍生息之地。和平时期多一些《论语》,战乱时期多一些《孙子兵法》;浮在上面的是《论语》;沉在下面的是《孙子兵法》。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一把钥匙。孔子很伟大,孙子应该和孔子一样伟大。

4.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思想流派中,兵家和儒家之外,影响较大的还有道家。比较《孙子兵法》和《道德经》,孙子和老子,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孙子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孙子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老子完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消极无为、保守后退。二是孙子认为强弱、虚实等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可以创造条件使敌方由众变寡、由强变弱、由优势变为劣势,从而取得胜利。老子则认为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必然的,从而否定人的作用。三是孙子是唯物主义的,老子是唯心主义的。

有人说《孙子兵法》借鉴了《道德经》的东西,我认为《道德经》应该成书更晚。举个例子。在《孙子兵法》中,对人君的称谓,多称“诸侯”、“君”、“主”,而《道德经》一书中,则改称为“侯王”、“王”。我们知道,直到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开始称王,随后齐、秦、韩、赵、燕、中山等国相继称王。再之,《道德经》一书中有战国时期才开始有的称谓,如“上将军”、“偏将军”等。这些都是《道德经》一书晚于《孙子兵法》的证据。在辩证思想上,《道德经》有不少与《孙子兵法》相通的地方。试举例如下:

a.《孙子兵法》讲“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而《道德经》说“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b.《孙子兵法》讲“视卒如婴儿...视民如爱子。”而《道德经》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c.《孙子兵法》讲“夫兵形像水。”而《道德经》说“上善若水。”

d.《孙子兵法》讲“知己知彼。”而《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e.《孙子兵法》讲“主不可以怒与师,将不可以愠致战。”而《道德经》说“善战者不怒。”

f.《孙子兵法》讲“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而《道德经》说“曲则全,枉则正。”

g.《孙子兵法》讲“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而《道德经》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h.《孙子兵法》讲“形兵之极,至于无形。”而《道德经》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i.《孙子兵法》讲“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而《道德经》说“正言若反。”等等。

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二者相互关联的例证。总的来说,辩证的思想,《孙子兵法》侧重于军事范畴,而《道德经》则侧重于政治范畴。李泽厚先生认为先秦思想流派中最先发展和应用辩证思维的是兵家,此言不假。如“奇正”一词出于《孙子兵法》,不见于《论语》、《墨子》、《吴子》、《司马法》、《商君书》、《孟子》、《左传》、《国语》、《庄子》、《荀子》等,而仅见于《道德经》。即此一端已可见《孙子兵法》与《道德经》关系之密切。更有力的例证是,《孙子兵法》中的“奇正”应用不出军事范畴,而在《道德经》中,“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奇正”已经超出军事范畴,走向政治范畴了。这说明了老子将孙子的军事辩证法提升为政治辩证法了。

再之,《道德经》的思想,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不要主张自我,不要拘泥于理智,要虚我而顺应世事。显然,这样的思想主张,除了自我麻醉之外,于斗争无益。所以,在本书中,我们尽可能地少讨论涉及《道德经》方面的内容。

5.《孙子兵法》“舍事而言理,词约而义丰”,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和逻辑性。

简单地讲,《孙子兵法》的理念,主要有以利为本、以知为先、理智客观、胜敌益强等。

《孙子兵法》通篇贯彻以利为本的思想。认为利是战争的根本所在。在孙子看来,知而能谋,谋而为胜,胜而有利。在实际行动中,强调趋利避害,“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勿动,非得勿用,非危不战”,以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知,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所在。孙子强调先知而后战。孙子强调知,反对用占卜等迷信方式预断战争胜负。他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他主张“禁祥去疑”,强调“凡此五者(即道天地将法),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通篇闪耀着实用理性的光辉。

孙子强调理智而客观。在战场决胜中,将帅的主观因素很重要。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发挥主观因素的积极作用,抑制主观因素的消极作用。孙子说“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致战。”要求避免感情冲动,保持理智和客观,他告诫人们“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感情可以反复,但“亡国不可复存,死者不可复生”,感情冲动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

孙子追求越战越强。即《孙子兵法》作战篇提出的“胜敌而益强”。大体上讲是通过作战不断地强大自己。战争本来是国力、民力的消耗,如何来通过战争不断地强壮自己呢?孙子讲了三条原则。一是速战速决。二是因粮于敌。远离本土,深入敌国,千里会战的军队,远距离的后勤运输会耗尽国力,所以孙子主张“掠于饶野”,“因粮于敌”,认为“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样不仅“军食可足”,而且由于补给线负担减轻,还可以大大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所以孙子提出“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所谓粮不三载,即出兵时运一次粮,班师时运一次粮,一次战争只组织两次后勤运输。三是缴获为我所用,“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将缴获敌方的战略物资归我所用,俘虏敌方的士兵转化为我方士兵。从而实现越战越强。

《孙子兵法》的战斗逻辑,简单归结起来,可概括为掌握情况、争取主动、以强凌弱。一是掌握情况。《孙子兵法》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作战之前必须充分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不打盲目的战争。《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到这一原理。在“地形篇”中说“知吾卒之可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意思是作战时只知道我方的优势而不知敌方的优势,打起仗来只有一半的胜利希望。“知敌之可击,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即只知道敌方的弱点而不知我方的弱点,打起仗来也只有一半的胜利希望。“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即知道了我方的优势和敌方的弱点,如果不知道地形对我方不利,打起仗来也只有一半的胜利希望。作战之前要充分掌握敌我双方的全面情况,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要遵循的战争原理。违反了这一原理,盲目开战,必然遭致失败,这是被无数次战争实践所证明的。

二是争取主动。要形成战场有利局面,我方必须掌握战场主动权。《孙子兵法》讲,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准备好一切胜利的条件以后才开战。相反地,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在条件还不具备时先打仗再求胜。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讲“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然后孙子提出了一个争取主动权的总原则“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处处争取主动,要指挥敌方,不要被敌方牵着鼻子走。

三是实现以强凌弱,这是战争胜利的总规律。《孙子兵法》提出了在战术上以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方少量、弱势兵力的原理。战场正面决战,结果必然是强胜弱、多胜少,这是战争的客观规律。《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这是要求形成我方用十个打击敌之一个的局面,这是决胜的前提。如何形成这样的局面呢?孙子说“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这是要求我方隐藏作战意图,让敌人摸不住头脑,不知道我方将从何处进攻,从而处处防守,分散兵力。敌方兵力分散了,我方就有机会以多打少。这是游击战争的精髓。全面掌握敌我双方以及天时地理条件,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主动权,以期在战场决胜时形成以强击弱、以多击少的局面,这是战场取胜的不二法门。

6.谈谈历史长河中的《孙子兵法》。到战国时期,孙子就已经名扬天下,先秦文献已经开始出现孙子的名字。如《荀子·议兵》讲“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其中的吴指当时与孙武齐名的名将吴起)此外,《孙子兵法》中的内容多被《尉缭子》等文献引用。《韩非子·五蠹》讲“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到战国后期,《孙子兵法》已经成为行军打仗之人的必读书,传遍天下了。应该说到战国后期,《孙子兵法》就已经确立了其经典地位了。

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史记》中,有专门介绍孙子事迹的《孙子吴起列传》,此外,吴太伯世家》中有吴王阖闾问计于孙武的事迹。《伍子胥列传》中有“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记录。《律书》中提到“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霸诸侯,兼列邦土”的评价。《太史公自序》提到作“律书”的理由,称赞《孙子兵法》“切近世,极人变”,即切尽近世情况,极尽人世之变。在“留侯世家”中评价张良时说“无智名,无勇功”,分明是借用《孙子兵法》中的句子。《淮阴侯列传》中,多次提及兵法名句,有“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兵法曰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等。《卫将军骠骑列传》有“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更有霍去病少时,“天子欲教之孙吴兵法”的记录,说明汉武帝也是熟悉《孙子兵法》的。《田单列传》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分明是借用《孙子兵法》来评价田单用兵。在《太史公自序》中,在说明为何为孙武立传时说道,没有信、廉、仁、勇,不能传授兵法。兵法与道相符,内可修身,外可应变,君子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并以此为德。可以断言,《孙子兵法》在汉代时已经是统兵之人的普遍知识。

曹操在《注孙子序》中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进入唐代以后,注《孙子兵法》者逐渐增多。宋代时,将《孙子兵法》列入《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兵法》作为兵学著作首要经典的位置,越来越稳固。《孙子兵法》的影响还涉及到国外。日本人荻生徂徕说,“纵览兵书,再无《孙子兵法》这般佳作。因其道理之妙。”据说拿破仑也曾痴迷于《孙子兵法》,他经常的快速集中兵力和确保优势兵力的战术,应该就是受了《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影响还不仅仅局限于用兵打仗的领域。《史记·货殖列传》白圭讲“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彊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白圭是与孟子同时代的人,被视为中国商业的鼻祖。这句话说明,《孙子兵法》已经对军事之外的商业领域发生影响。不仅商业,甚至写文章、包括艺术领域,都受到兵法的影响。《文心雕龙》讲“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人对《孙子兵法》的称许,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孙子兵法》用准确而又简洁有序的语言讲出了深奥的道理。饶宗頣先生曾经举例,讲兵法施之于文学,莫切于“气”和“势”二者。兵法中的势,强调在有利的态势中潜藏着的强大冲击力。而势的观念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应用,如书法中的势指各种书体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体势,绘画中的势体现静中有动、扑面而来的动感,而文学作品中的文章的气势。《文心雕龙》中专门设“定势”一篇,其用语和观点均有《孙子兵法》的痕迹。《孙子兵法》讲“战势不过奇正”,而文法中也讲“奇正”。《文心雕龙》中刘勰讲“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讲究兼收并蓄奇正,主张执正驭奇,反对逐奇失正,认为写作应当如兵家布阵,奇正相参,灵活多变。特别是叙事文学作品,应当讲求奇正相生,变化莫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期给读者以良好的阅读体验。

有个问题,《孙子兵法》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且应用于军事之外的多个领域?有人说,《孙子兵法》讲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论述抽象,需要读者去实践、去悟,无法立即在实战中发挥作用。还有人说,《孙子兵法》将血淋淋的战争视为智力游戏,玩弄于股掌之上,对战争的不确定性、偶然性以及暴力特性缺乏认知等。事实上,这些正是《孙子兵法》得以流传并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孙子兵法》只讲了军队行动及其冲突对立时的一些最基本要素,兵法中只有一些普遍性的说法,几乎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战争实例,孙子只是在对战争的本质做系统性的思考,并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一般而言,规律越是普遍有效,就越重要,越有价值。所以,不管具体的战争如何演化,不管进攻或者防守的技术如何发展变化,不管是处于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孙子创立的分析框架一直都是有效可用的。

人际之间需要交往,交往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既有团结,也有对立冲突。当然战争是对立冲突的极端表现。由于信息问题、知识问题、人的自私心理问题等等,人际之间的竞争、对立冲突,是比团结合作更为常见的现象。人们出于善良的本愿,研究团结合作、或以团结合作为目标、或以团结合作为前提的研究比较多,而研究人际之间竞争、对立冲突的相对比较少。《孙子兵法》就是研究对立冲突的经典文献。此外,《孙子兵法》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应用,也是人们克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需要。人与自身相斗争,又何尝不是《孙子兵法》适用的领域呢!

7.说说《孙子兵法》的困境。据说,一位老商人教导他的儿子说:“儿啊,挣钱的秘诀没有别的,只是贱买贵卖。”这句话非常正确。可以说是所有商业活动中能够挣到钱的规律,顺应这个规律,就能够挣到钱,违背了这一规律,肯定是挣不到钱。问题是,怎么知道什么时间地点的价格是贱、什么时间地点的价格是贵?如何做到贱买贵卖?仅有这句正确的劝告,好像是无济于事的。

《孙子兵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兵法告诉我们,取胜的秘诀是以实击虚,所有的战场胜利,都是面对面交锋时实胜虚、强胜弱。当然,这与老商人口中的贱买贵卖类似,也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兵法比老商人更进一步,因为兵法提炼出了一个基本的战斗逻辑,即掌握情况,争取主动,然后才是去实现以强凌弱。至于如何掌握情况,孙子提出了相敌三十二法,提出了“策之作之形之角之”,提出了用间等。至于如何争取主动,孙子提出了以迂为直,重视先处战地,主张兵以诈立等。然后才是在特定的战场上以我之实击敌之虚。即便如此,尽管孙子的作战思想、作战逻辑是清晰的、明确的,《孙子兵法》仍旧留有不少缺憾。

《孙子兵法》的缺憾,来自它的过于清晰、过于明确。战争是机会的领域,战局一开,不到最后,谁也不敢妄言绝对胜利。因为战争过程中,到处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比如连参与作战者自身事先都无法知悉和把握的战场作战意志问题,这一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要素,充满了随机性和偶然性,有时完全取决于幸运与否。在这种情况下,《孙子兵法》过于强调的“知”,就显得过于自信以至于有些不合时宜了。孙子极其重视战前周密地了解掌握情况,当然这种了解掌握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果过于相信自己对相关信息的掌握从而衍生出“胜可知、胜可为”,从而轻视战争过程可能会摆脱人的控制的可能性,孙子的这种自信,反而是不可信的。

《孙子兵法》的缺憾,来自于它对战争的理解不够深入。克劳塞维茨总结了战争的三大特征,一是敌对双方的情感和暴力,二是战争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三是活生生的力量之间的对抗和殊死冲撞。战争以彻底的军事胜利为目标,战争不会服从武力本身的规律以外的任何法则。战争的暴力本性、血腥、激情、恐惧和仇恨,都使作战者在面临敌对方时,不敢也不能有丝毫的犹豫、怜悯和温情,这些战争的现实,使孙子的全胜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浪漫情调,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时宜。这多少透露出,孙子对战争实践,不够老练,不够务实,缺乏悲剧性意识。事实上,战争实践昭示的正是,全力投入、暴力无限、绝对制伏,不惜流血不顾一切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稍有迟疑、稍有软弱、稍有温情时,必然会取得战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在真正的战争中,没有无暴力、无流血、无破坏、无摧毁,战争的走向必然是作战双方的极端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孙子有些设想是违背常识和经验的。

或许,孙子当时为了说服吴王阖闾,有美化操纵战争可能性的倾向。

也许,正是《孙子兵法》与战争实践保持有一定的距离,使它本身可以应用于战争之外的其他领域,为商业竞争、人际关系等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意义。

8.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孙子兵法》也有其适用的范围。所谓用兵之法,其适用范围应当在“用兵”的范畴之内,超出了“用兵”的范畴,兵法的原则和思想就不一定起作用了。或者说,超出了用兵的范围,应用《孙子兵法》的智慧,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遗症。

我的理解,所谓“用兵”的范畴,是以力争利的范畴。比如征服,物质领域的征服大概可以适用兵法,而精神领域的征服,运用兵法就要慎重。再之,以力争利的范畴内,也有区别。比如斗争、竞争和战争都属于以力逐利的范畴。利益规定这三者的目标,任何斗争、竞争或者战争,都是利益(价值)的斗争、竞争或者战争,利益(价值)逻辑是斗争、竞争或者战争逻辑的依据。强者胜弱者败、优胜劣汰,是斗争、竞争或者战争的总规律。因敌变化、以奇用兵,以形成在特定时间空间内争的双方力量对比上的差异性,从而达成出奇制胜的目的,是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

只有斗争才能消灭斗争,只有竞争才能消灭竞争,只有战争才能消灭战争,这不是辩证法,而是历史的经验。各种争的普遍价值,体现在其极端的典型之中。斗争、竞争和战争的全部本质,体现在它们的极端形态中。战争是最高级、最纯粹的竞争或者斗争。所以,从战争中学习斗争和竞争,是极为高明的学习方法。

斗争、竞争和战争,是按照它们从抽象到具体来的排序的。相比之下,斗争是最为普遍、最为抽象的概念,竞争可以看作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可以看作是流血的竞争。然而,竞争和战争还是有根本的区别。战争的场景,是残酷的。战争必然是要决出胜负,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竞争是分利逻辑,有利才有竞争,面对共同的利益,竞争的结果是谁得多一些,谁得少一些,竞争的底线是可以主动退出、大不了不干了。而战争是你死我活,大家互不相容,战争是负和博弈,过程中除了投降、认输,那还要看对手认不认,否则没有退出的可能。竞争可以避开,人在竞争中的命运大多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进可退。而身处战争的场景中,你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一定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很多时候,你无处可逃。战争相比竞争,更为极端,更为惨烈。所以说,相比战争,竞争就是小儿科。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战争中学习竞争是条捷径。如同一个大学生,回头来做小学生的作业。这大概是我学习《孙子兵法》,并向大家介绍学习笔记的原因吧。

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孙子兵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各方以力争利的结果,如果是利的总量不变或者变小,这是典型的战争或者斗争的领域。各方以力争利的结果,如果是利的总量反而增加了,这是典型的商业竞争的领域。《孙子兵法》言说的显然是战争或者斗争领域的规律,而商业竞争的领域,《孙子兵法》的很多智慧可能并不适用,比如兵以诈立(弄奸使诈)等。

很多《孙子兵法》的现代教材,很多学习《孙子兵法》者,将兵法的思想和原则,简单直接地比附于商业竞争、合作甚至日常生活领域,他们不知道,在不适当的领域应用《孙子兵法》可能会有很大的问题(后遗症),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可以肯定地说,在精神和感情的领域不适用《孙子兵法》,在分工合作的领域也不适用《孙子兵法》。问题是你不用,别人用了怎么办?你要么离开这个局,要么用《孙子兵法》中更高明的手段反制他。不论是选择离开或者选择反制,前提是你熟知《孙子兵法》。所以说,除非你选择避世,不然的话,学习《孙子兵法》,对我们过好这一生,还是有益的。学习《孙子兵法》,掌握斗争的艺术,有助于我们明明白白地过好这短暂的一生。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和平只有在强大的武力背景下才有可能。斗争是更为日常的现象,了解并熟悉斗争的艺术,有助于我们实现生活(内心)的平静。因为只有斗争才能消灭斗争。

作者简介

李义奇,河南南阳人,金融学博士,教授,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其人涉猎甚广,是经济界的学问家,学问家中的治史者,史学家中的经济学者,企业高管中的高产作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