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侯孝海对话妙可蓝多柴琇:打爆大单品|举杯新世界

华润啤酒侯孝海对话妙可蓝多柴琇:打爆大单品|举杯新世界
2024年08月05日 12:23 中国企业家杂志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一个品牌,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面,如果能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秘诀就是要打爆一个大单品。

子悦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举杯商业新世界,共话创新大格局。新世界,是诠释变革时代的基本逻辑,是驶出竞争红海的新航道,不懂新世界,即使赢得一城一地,终将输掉全部未来。

这是《举杯新世界》第八期,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如何打造爆款产品”的深度对话,一起探讨从旧世界进入新世界后,品牌如何打造大单品。

本期特邀嘉宾为奶酪品牌妙可蓝多的创始人、CEO柴琇。2016年,经过对市场进行多轮分析和调查后,柴琇毅然决定进入奶酪赛道。而从第一天起,她就定下做到行业第一的目标。在柴琇的带领下,妙可蓝多在短短数年内,迅速从一个初创品牌成长为奶酪行业中的一匹黑马,也是中国4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以奶酪为核心业务的企业,柴琇被誉为中国的“奶酪女王”。

以下为访谈要点:

1.从一个大企业的角度来讲,它要在主赛道、大主业这个蓬勃的大陆上去奔跑、去争抢。这背后说明的是,大象有大象的功能。

2.如果想在目前既有的格局中再次创新的话,更高质量、更好体验的产品应该是第一位的。

3.一个品牌,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面,如果能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秘诀就是要打爆一个大单品。打爆出一个大单品,是一个成功品牌在中国立足的基本模式。

4.做大单品有时候需要有容错机制,因为不一定保证每个产品都能做大,万一选择错了,要及时纠正,有容错和纠正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5.作为一个新品类的进入者,或者创造者,如果不聚焦的话,就会像“撒豆子”“撒面”一样,成不了行业第一。

以下为对话内容(有删减):

创业初期:找准赛道,聚焦大单品

CE:柴总,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选择在奶酪品类中创业,因为中国人原来没有食用奶酪的习惯,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赛道?

柴琇:选择进入奶酪赛道,也是基于自己一直有个梦想,我总想着在一个细分赛道做到第一名,所以一直带着这样一个梦想在寻找赛道。

2007年,我到法国参加世界食品博览会,发现在那个展厅有上千个品种的奶酪,我特别震撼,当时就想着我能不能进入奶酪赛道,并在中国做出一个奶酪第一品牌,怀着这个梦想我开启了自己的转型。

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

其实,在做奶酪之前,我专注的是乳制品行业,我做成了吉林省液态奶第一品牌。但当时的问题是,一直走不出吉林省,所以当时就不甘心,一直在找差异化的新赛道。发现奶酪后,我就觉得奶酪就是承载我梦想的新起点。在2016年的时候,当我认为中国乳业消费已经升级到了“奶酪时代”,就毅然决然地进入了奶酪赛道。

CE:虽然别人可能会想海外已经有这么多丰富的奶酪,但是这么多年来奶酪没有在中国成为一种主流食品,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别人看到的是不可能性,而你看到的是可能性,所以为什么这样,这是你的一种思考习惯吗?还是只是在奶酪这一件事上就偶然触动了你?

柴琇:我觉得首先是自己有想在细分赛道做第一的想法。此外,考虑进入奶酪市场时,我研究中国的奶酪市场发现,基本上都是外国大牌,他们将在国外卖得好的产品拿到中国,但在品牌宣传的力度上都不大。而国内的乳品巨头,那个时候可能认为奶酪赛道太小众,没有投入太大的资源,所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的机会。

其次,再从乳业发展的阶段来分析,综合国外的发展情况,我认为奶酪是未来中国乳业下半场的重要机会,奶酪是乳制品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

CE:侯总,你评价一下柴总的起点,假如说华润啤酒如果是在同样的一个时间点的话,你会不会投资去做奶酪,假如说有这么类似的项目,你会怎么看这样一个项目?因为看来并不是一个大品类。

侯孝海:我从柴总刚才讲的内容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是产业周期的不断迭变,走到了奶酪。从奶粉到液态奶到奶加奶酪,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迭代,而奶酪就是彼时这个产业的下一个周期,她看准了这个趋势。

第二,中国过去的发展,也从规模时代开始向质量时代发展。高质量发展也要求食品质量的升级,这恰恰是奶酪在中国可以开花结果的一个新机遇。

第三,企业家有自己的理想和敏锐的观察力。她想做一个独特的、在一个赛道是第一名的东西,她想成就一番新事业。因此,当她观察到奶酪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后,她会想到,能不能在中国也发展奶酪,发展中国人的奶酪,做中国的奶酪的第一品牌这件事情。我觉得这样的企业家本性,是非常好的。

CE:但其实奶制品行业有很多的巨头,比如蒙牛、伊利和三元等,如果这些品牌进入你选择的细分赛道的话,对你可能是碾压式的影响,为什么它们之前没有在这方面“下重兵”?

柴琇:因为国外的奶酪企业进中国后,哪家做的量都不大。奶酪几个亿的盘子对国内的乳业巨头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几百亿、上千亿规模的企业来说,大家肯定不会把资源投入在这个赛道上。

另一方面,我们能成功,最重要的是用了一个字——快。当我们发现这个赛道有机会的时候,看好了就快速进入、快速打爆,在巨头都来不及反应时,我已经成为第一了。连着好几年,我们的市场份额一直是第二名、第三名及第四名的总和,它们加起来,也没有我们市场份额多。所以说,认准了下手就要快,All in。

侯孝海:其实我很理解为什么像蒙牛、伊利等品牌不去做奶酪。它们不是不知道奶酪,也不是不知道奶酪的价值,只是因为这个细分赛道比较小。从一个大企业的角度来讲,它还是会在主赛道、大主业这个蓬勃的大陆上,去奔跑去争抢。这背后说明的是,大象有大象的功能。

这跟啤酒产业是一样的。过去几年,啤酒产业中的精酿、手工啤酒等产品迅速发展,这些赛道也不大,也是百花齐放,全国各地几千家企业都在做,但是这几年规模开始慢慢缩小了。

大的巨头其实都没有真正在精酿上投入太多的资金和精力,因为精酿这个赛道还是相对较小众。且对于大企业而言,因为赛道较小,在供应链和规模化的扩张方面也比较难实现,因此,大企业还是主要在做拉格啤酒,在高端化的赛道上走得更快、更坚决,而没有去押精酿。所以,从行业的巨头角度来讲,他们主要是基于自己本身的战略,和自身的基础以及自己的主业去发展的。

但是,柴总的讲述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提醒了我们要关注小酒类。这些细分赛道很有可能也会出来一个妙可蓝多,如果在酒业再出一个妙可蓝多的话,我们这些巨头该怎么应对。

当竞争对手较少时,如何完成用户教育

CE:虽然起步的时候,竞争对手比较少,但初期你要完成的用户教育看上去也是非常难的,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柴琇:这一点太重要了,一个新品类最难的就是品类教育。当时没有人来宣传什么是奶酪,只有我在宣传,因此我上来不是说妙可蓝多是什么,得要说奶酪是什么,得传播“奶酪就是奶黄金”,讲奶酪的营养价值。将品类教育跟品牌对接起来,让消费者记住你品牌的同时,还能愿意购买奶酪。

所以我选定赛道,设定了要做一个细分赛道第一品牌的目标后,我就开始聚焦。先聚焦到高势能人群——儿童,再聚焦到一个大产品——奶酪棒。当然,选定奶酪棒的过程,我们也下了很大功夫,从好多产品中选择了奶酪棒。接着,聚焦到能引爆品牌的媒体,当时我们选择在分众、央视少儿频道和央视一套进行品类宣传。

这些聚焦手段,一下子就把品牌放大了。在渠道上,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差异化的打法。正常做奶酪的品牌都将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但我们没那么做。我们都很清楚,一线二线是奶酪消费的主力人群,但因为企业资源有限,所以我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渠道上,经销商都是一级,中间没有什么省代、区代,没有降低经销商利润的层级,所以很快就在东北市场取得了最先的胜利。

虽然最初的渠道打法,与奶酪的目标消费人群是有错位的,但在当时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那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如果我上去就在一二线城市和巨头硬碰硬,没多久可能就会被消耗光了。

CE:你刚才已经总结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快速;第二个是聚焦,侯总,你怎么评价这种聚焦的策略?

侯孝海:作为一个新品类的进入者,或者创造者,如果不聚焦的话,就会像“撒豆子”“撒面”一样,成不了行业第一。无法聚焦一点打透,也就没法把市场做透,也没法把品类教育做好,更无法让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所以聚焦,其实是资源上的聚焦,是品牌产品的聚焦,是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的聚焦,也是消费人群的聚焦。

所以我觉得聚焦战略对新品类的创造者来讲非常重要,甚至对一个产业的挑战者,就是这个行业已经有很大的巨头在了,我想挑战它的企业而言,聚焦战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对于我们这种行业第一的企业,聚焦也是我们的主要策略之一。因为市场很大,很内卷,如果不聚焦的话,兵力就分散了,市场就分散了,形成不了任何根据地和解放区,就不可能实现全面解放,不可能做成全国性的大单品或者大品牌。

再一个,刚才柴总还提到差异化。差异化是一定要做出不同的地方,差异化也是对整个细分赛道,进行研究洞察后的选择。任何企业的战略成功,差异化很重要。妙可蓝多用的是所谓的直销方式,是采取了客户直营终端模式,这整个的销售模式跟华润雪花是很像的。

雪花的渠道战略也是走差异化,就是让客户直接面对终端,自己建队伍,直接去销售,直接去做动销。这种方式效率更高、资源更节约,整个落地执行最快速,市场反应最明显,所以就实现了非常好的发展。

老品类创新要把握消费者和消费周期

CE:妙可蓝多是一个新品类上的新品牌,对啤酒来说,啤酒创新会面临更大的难度,因为啤酒是大家心智当中非常熟悉的一个老品类。那么在老品类当中,怎么样能做出一个新的品牌来呢?

侯孝海:其实妙可蓝多也好,雪花啤酒也好,它有一个非常共性的地方是:在创新方面,在品牌方面,一定要有好产品。奶酪棒是好产品,好吃好玩,啤酒也是一样的。如果想在目前既有的格局中再次创新的话,更高质量、更好体验的产品应该是第一位的。

所以,我觉得对于传统啤酒来说,我们创新也是搞好产品。我们用更好的麦芽、更好的酒花,更好的酿造来支持产品不断地升级。白酒也是一样的,都需要一个更好的产品。

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

其次,品牌一定要差异化。品牌的差异化是新品牌要打造出独特的价值主张,让消费者感觉品牌卓尔不凡,有非常明确的品牌形象和特征,这样消费者就会产生很深的认知力,品牌才能成功。

再一个,我觉得还要持续跟消费者沟通。无论是奶酪棒的消费者儿童也好,还是喝啤酒的年轻人也好,都要持续不断地沟通,因为他们也在变,他们的需求也在成长,所以我们要跟得上他们的需求,持续地去交流和沟通。

CE:当年在啤酒要做一个新品类的时候,产品力怎么样才能够打穿和支撑?因为之前在商业旧世界的时候,我们说到啤酒,总觉得啤酒似乎不需要什么产品力,因为它就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消费类别。

侯孝海:从过去的传统角度来讲,啤酒主要满足了大家能喝,喝很多瓶的社交属性。但是在消费升级之后,他们对啤酒的要求变了,开始要求啤酒要好喝,口感要醇厚,要喝得有价值,消费者会感觉品牌跟我个人是相关的,这和过去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觉得整个品牌的变化,其实是随着中国市场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的过程在变化。一个长的周期所带来的影响是,消费品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升级。再一个,要看到人群的变化。喝啤酒的人其实也在不断地迭代,从70后、80后、90后到Z世代,每个时代群体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他的消费价值观、品牌观、生活的方式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产品需求、他的购买以及他的消费方式。

所以我觉得,传统企业、传统品类要去迭代、升级和创新的话,还是要把握消费者,把握消费的整个周期,产业发展的周期,整个社会的发展周期,要适应这个时代,适应需求的变化。

CE:奶酪在中国是一个新品类,这会面临一个特别现实的难题,怎么样才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口味?有的人说,用户需求有时候是玄学,是存在于个人心中的,个人知道什么是好,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把需求这种玄学变成现实,你是怎么做的?

柴琇:就像你说的,问消费者喜欢吃什么样的奶酪,很多人真就说不出来,因为许多人没见过奶酪。所以当我们企业开始去洞察行业时,我们先学习韩日等亚洲国家。因为现在韩国、日本的奶酪消费量远高于中国,于是我们就经常到韩国、日本去学习,同时我们也在看、也在研究中国人消费升级后大家到底喜欢什么。

再一个,奶酪本身在西方国家是餐桌上的产品,而且大多数都是冷链下的产品。在中国,我们其实早就看到了未来10年,源自奶酪冷链的产品会逐年增加。但是,能不能有一个大单品打爆出来,肯定很难定论,能打爆是幸运,打不爆也没关系,因为奶酪行业的长期增长趋势一定是对的。

虽然大家所在的是细分赛道,但我觉得只要你认真研究,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你就会发现路很宽,有很多机会。

CE:表面上看是一条窄路,等你进去之后,你才发现路其实很宽。

侯孝海:所谓抓住用户,其实在中国做消费品,有两个东西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用户观察,刚才讲的用户观察有很多东西是假观察或假结论,用户的很多的需求自己不知道,实际上品牌也不知道,即使用了很多东西来探测,也很难发现。所以,这方面研究的方法很多,但是实际上探求人类的需求是非常难的。首先是本身不知道需求在哪。

第二,消费者有需求,但说不出来。我表达不出来这个需求是什么。第三个是有需求,但消费者不好意思说。再一个是,大家都说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个需求很多,无法满足了,比如消费者提了1万个需求该怎么办。所以用户的需求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但如果你与赛道上的一个主赛道在做匹配的话,你持续的用户观察,持续挖掘用户消费行为,就能够找到所有的需求的。

没有大单品的头部企业,不是头部

CE:雪花是如何打爆单品的?

侯孝海:首先,一个品牌,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面,如果能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秘诀就是要打爆一个大单品。打爆出一个大单品,是一个成功品牌在中国立足的基本模式。但如果一个品牌,有很多的产品,但没有一个大单品的话,是很难经营好品牌的。

而且,大单品还应该在细分赛道里面是非常大的,非常有竞争力的。像雪花啤酒勇闯天涯也好,雪花纯生包括现在的喜力也好,它都是一个细分赛道里面的大单品。勇闯天涯销量约有300万吨,而中国许多Top5的企业,整体的销量才300万吨,雪花的一个大单品就是它整个企业的量。

CE:一个大单品可能相当于一家创业公司或者一家中型公司。

侯孝海:我大概总结了8个定律,大单品定律是其中之一。如何实现大单品,第一就是产品品质要好,要明显比竞争对手强。我叫做建立大单品品质的比较优势,就是同样的东西卖同样的价格,但我的品质比你好,这是大单品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大单品的价格一定要定位比对手略高一点。还不能低,只要一低,你的大单品肯定完蛋了,至少大于等于它的价格,我觉得这个也是大单品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三个特点是,大单品的销售一定要在一个区域的市场里面,迅速地完成覆盖,完成动销,让销量迅速增长,快速地在细分赛道里面成为王者。如果这样的话,一个单品很容易成功。

第四个特点是,大单品必须有独特的产品和品牌形象。这个品牌形象得是年轻人喜欢的,它的大单品的品牌形象,一定是一个特别能够走出来的赛道,不要搞一个特别小众的。像勇闯天涯,就跟其他产品的辨识度不一样,这种挑战精神是整个年轻群体里面都存在的,所以它相对容易打通。品牌形象、产品形象必须要达成一致。

最后一个,就是刚才说的叫All in,就是打爆它的广告,打爆它的宣传,用一条非常强大的主线,来把它的品牌主张、产品价值,和它的消费者捆绑在一起,只要你做几年,它就成了大单品,你就有了大单品,你这个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会极强,市场发展能力会极强,因为你有根据地了。大单品将来要成为你主业里的大牌,将来你越往头部走,如果没有大牌的头部,就称不上是头部。

CE:你这是先画一竖,再画一横。

侯孝海:我们雪花啤酒现在做1+N,大单品出来以后,还要做1+2、1+3,2~3个个性化产品,就是中国的大单品竞争力。当你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你一定要开始布局大单品后时代的产品定位——“1+n”。

比如,如果有勇闯天涯,我还得做super X等等,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大单品矩阵,大的矩阵就出来了,这样整个大单品的防护能力会越来越强,盈利能力会越来越好,跟竞争对手比,竞争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通过系列组合,打造新的大单品

CE:但当我有了一个大单品之后,我肯定还希望再出一个大单品,这个过程有时候比做第一个大单品的时候还要难。因为在做第二个大单品的时候,你原有的单品能力不一定能够实现复制,你第二个大单品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规划。我也看到很多快消品的公司,其实陷入这种困境,再打一个新的单品,好难。

侯孝海:如果这是一个大系列的话,就相对未来会更容易产生新的大单品。比如,将奶酪片、奶酪棒等四五个产品进行组合,会发现整个方案、系列里面,有一个增长是最快的,跑着跑着冠军就跑出来了。

柴琇:奶酪棒成爆款之前,没有投任何广告,只要渠道铺进去货,动销就很好,那个时我就已经发现奶酪棒有冠军相了。当时准备投广告的时候,也有人问我,这么投能行吗?我非常坚定地说,在没投广告之前,产品增长已经很好了。在实验过程当中,这些根据市场的洞察是完全能发现的。

CE:在打大单品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避免的几个错误是什么?柴总,你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教训。

柴琇:我开始选的不是奶酪棒,是一个儿童成长杯,因为当时我们想做一个常温的,但是在常温控制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心里不是那么有底,因为无论设备、工艺怎么改造,食品安全上总是有瑕疵,所以我们就把这个产品放弃了。这就是在试错的,所以,你一开始要小步试,不行了马上走。

CE:对创业公司来说,你第一把All in错了,你就完了。

侯孝海:我觉得做大单品,有时候是需要有容错的机制,因为它不一定保证每个产品都能做大,万一选择错了,你要及时纠正,有容错和纠正的机制,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我上次专门跟元气森林的唐彬森聊过,我的建议还是1+n,去选一个。建立一个选择模型,从3~5个当中,选择一个塑造成大单品,这就像选接班人一样,很可能出错,但这个逻辑能够保证你,至少错误要减少。

判断一款产品是否能成为大单品,要看它的场景适应能力有没有那么强,有些产品它适应能力不强,比如饮料,有的产品是只能在路上喝的,有的是可以进餐厅的,当一个产品能够适应扩散型场景时,这款产品成为大单品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再一个,我觉得在文化上,它得是能够相通融的。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它在文化上没有什么不相容的地方,这也是需要去考虑的。

CE:如何判断一个大单品的生命周期,是否应在它将衰未衰的时候,寻找下一个?

侯孝海:大单品有它的生命周期,但是它的生命周期第一可以延长,第二则是可以迭代换成一个新的周期。大单品的成长和衰落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衰落或许意味着,它的品质已经不能够适应它开始衰落时期的需求了,那就得靠提升品质,升级原料、工艺,推出更高品质的大单品。

第二,大单品推出时间长了,卖得多以后,价格会不稳定,要重整价格体系。也要通过产品焕新,渠道、价格重塑等方式让它的价格恢复弹性,恢复市场活力,保持价格上的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

第三,与消费的场景变化有关。就像咱们以前有些东西卖得挺好的,后来发现因为人们的生活已经变了,旧的消费场景消失,新的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过去大单品建立在的那个场景在不断地减少后,大单品一定会不断地萎缩,这种情况下,场景消失了怎么办?就要重塑场景。在新的场景里面,让大单品以新的形态、新的包装和新的口味,在新的场景,焕发新的生命力。

最后,还有一点与消费群体有关。很多大单品没变,但是人变了,新的群体不用你的大单品了。就像现在年轻人基本不会喜欢妈妈年轻时的东西。所以大单品一定要跟上新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始终要保持对细分人群的洞察。

CE:最后一个问题,商业新世界中的大单品逻辑,和商业旧世界中的大单品的逻辑有什么不一样地方呢?

侯孝海:我觉得过去的大单品,更多是综合类的,属于旧世界大市场的大单品。它通过各种打造,能出现在各种场景,各个场所都能销售,并通过在中央媒体的集中爆发,而形成的大单品。

CE:标王时代的大单品。

侯孝海:但新世界里面的大单品,往往是一个价值更高的大单品,是更个性、更有品牌化的大单品,属于某个消费群体的大单品,更是某一个品类里更细分的大单品。过去,一个品牌“吃天下,但现在一个品牌很难治天下,必须塑造多个大单品。

如果你有一个大单品在“吃天下”的话,就一定要出大系列,就要准备成为细分的大单品。所以说,现在到了一个既要保护旧世界的大单品,还要发展新世界大单品的时代,我们叫做1+1+n,这样的品牌大单品系列要慢慢去做,变成大单品系列。

CE:也就是不能把原来的旧世界里所有大单品全部都推翻扔掉。

柴琇: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新世界里,“人货场”是实现从供给侧到需求侧最关键的链接要素,而这三者在新世界里都发生了巨大的异化,Z世代人群具有独特个性,消费场景需要赋予更加多元的生动体验,产品需要注重功能性价值与情绪价值的双重满足。在这个新世界,要敏锐地发现变化,继而积极拥抱变化,并使得我们自己成为变化的本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