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掴顾客、泼咖啡粉”,Manner员工的崩溃真是打工人爽文吗?

“掌掴顾客、泼咖啡粉”,Manner员工的崩溃真是打工人爽文吗?
2024年06月21日 15:37 Vista氢商业

来源:Vista氢商业

“Manner店员泼顾客咖啡粉”、“Manner店员掌掴女顾客”,打工人直呼爽文?

从6月20日到现在,以“平价但精品”著称的咖啡品牌Manner频登热搜,但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好事。

6月17日,上海两家Manner咖啡店在同一天均与顾客发生争执:一家门店的男店员与顾客发生肢体冲突,另一家门店的女店员将咖啡粉泼向顾客

6月20日,两则冲突视频流出,Manner品牌方也分别作了回应,表示泼咖啡粉的女孩已被辞退,而发生肢体冲突的店员和顾客已在相关部门主持调解,以官方部分处理为准。

四平八稳的回应与视频中的声嘶力竭形成鲜明对比,也未能平息舆论。现场视频显示,两起冲突的起因均系顾客对等待时间不满,对于店员提出的“退单”方案也不接受,并认为店员态度差,对话中矛盾不断激化,终致冲突产生。

好窒息”,是许多人看完视频之后的感受。

一开始,店员还勉强坚守“服务者”的工作规范,像一个运转正常的AI客服,保持经过专业培训后的礼貌姿态,听不出语气、以“您”为人称,向顾客解释等待时间较长的原因,并表示下单时已经提醒过需要排队。

见顾客不接受又以“退单”为解决方案,但面对不依不饶的催促或手机怼脸拍摄,【AI咖啡师】终于也绷不住恢复活人感,暴怒嘶吼着“你投诉啊”、“你报警啊”,甚至对顾客进行人身攻击

两个店员的情绪崩溃引起对Manner咖啡师工作状况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许多打工人的共情,有人说“那一巴掌下去整个人都舒爽了”,有人说“只希望大家都能少点戾气”。更多人开始思考,Manner到底把店员那根打工的弦绷紧到了什么程度

实际上,Manner咖啡师忙出火星子的话题早有讨论,【一人一店】是Manner的常态,店员去上厕所或吃饭还要在台面上放个计时器,示意顾客还有多久能得到服务。

《单向度的人》中写道:个性在社会必需但却令人厌烦的机械化劳动中受到压制,背后是为了更有效、生产效率更高的大公司

氢商业曾于2023年12月19日,发布一篇“在Manner当咖啡师是种怎样的体验”的报道,今日重发,希望为大家提供理解这一系列争议背后的一个角度和事实背景。

早有互联网大厂让员工痛失如厕自由,不仅通过厕所门外的倒计时把生理需求数字化,还为高管们提供VIP坑位把级别与权力带到最原始的地方。

图源:小红书@咕噜肉、@张吗喽图源:小红书@咕噜肉、@张吗喽

如今,大厂的风愈吹愈猛烈,终于咖啡师也痛失了如厕自由。

店员回来后,却只见她一个人埋头苦干:接单、做咖啡、洗用具和打包,看着她忙得焦头烂额我倒是不好意思催了。

Manner店里有两个员工是犯法吗?”小红书网友@天天曾问。

【一个人干一家店】成为Manner独特的风景线。前员工小王透露,一般业绩在4000元以下的门店就只有一个员工,“通班12小时,并且连上5天。”

互联网大厂员工是被迫享受倒计时上厕所的“快感”,而Manner已经实现了让员工主动接受上厕所、倒垃圾和吃饭都要倒计时。于是消费者变成了最贴心的人,本着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的心,不仅可以耐心等待,甚至还主动帮忙看店。

所以Manner远比互联网大厂聪明多了,如今Manner成功成为咖啡圈的大厂,连消费者都成了编外员工。

业内人士曾称,Manner是国内连锁商业咖啡中的“黄埔军校”。所有咖啡师入职后的第一件事是去上海进行为期5周的集体培训。“魔都免费游”的自带光环今夜照亮黄浦江,不仅包住、带薪培训,还能免费学习咖啡知识,让Manner的名字叫起来都有一些慈善的味道。

不仅如此,Manner的工资还足够吊打同行。根据boss直聘,Manner上海咖啡师的招聘工资在8k-13k之间,瑞幸5k-7k,而星巴克只有4k-5k。

知乎曾有人问:在Manner咖啡工作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答主@PiPi mao 的答案震耳欲聋,从薪资到工作时长向想加入Manner的伙伴提出了13个“你能忍受吗”。每个问题都能给打工人重重一击。

在众多答主的描述中,这份香饽饽工作成了一场【Manner受难记】

闪耀着光环的上海培训主要学习企业文化、门店日常运营内容以及门店点单情景模拟练习,然后就下门店进行实操学习:基础的开档流程,“等老店员有空就教萃取、打奶和拉花。”

光学不练假把式,Manner花了大价钱培养员工自然要看成果。亦如瑞幸有瑞幸大学,时不时对员工进行抽考,如今Manner直接再上一档——“每天都有随堂考试”。

图源:小红书@enn图源:小红书@enn

“全天候科技”曾经采访过一个店员阿堂透露,培训会进行大考,包括拉花、手冲、机器调试、打奶泡等3个大类,以及十几个小类。但是没考过怎么办?“挂科2门就要补考,补考机会再用完,那就可能被劝退。”

有网友认为,这样的一轮轮的考试更像是【变相裁人】。“除了每天进行考试,白天还要到门店进行实操学习,晚上再回来背配方,住宿条件是6-8人的上下铺。”

“看似很美好对吧?”

小王说,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是一个头。上海是培训地,但大家只有回到编制地(原本申报的工作地点)才算是正式员工,“可能不能回去,还要等编制地有人头需求。”

而当你能够忍受这一切,那么你也成为Manner想要的那个人了。

网友@用户已注销 指出,“8000元看着很多是吧?全勤的1000元也算这里面,只要迟到1分钟就没有了。”

去年,3位前员工曾在网上揭露Manner的工资发放情况:临近发工资时修改规则,导致到手的钱直接打8折,获得一众前员工的声援。后来Manner以“言论不实”和违背“保密协议”为由头,直接一纸诉状把员工告到法庭,扬言“法庭见”。

所以你看,每一个能拿到高工资的Manner员工都是天选之子,毕竟他们可以在这场【Manner受难记】中如鱼得水

连锁咖啡的员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前几天瑞幸的咖啡师变身清洁工上了热搜,如果一名员工一天只工作8小时,那么他“每个班至少洗8次手,清洗抹布22次,触碰消毒水22次”。虽然瑞幸的咖啡师只需要按键,但一天下来依旧没有一双好手。

图源小红书@小c图源小红书@小c

如今Manner的员工被迫成为专业拉花师,大抵和创始人韩玉龙的喜好有着一些关系,毕竟这是他眼里“卖咖啡最有意思的事情”。他喜欢讲一个故事:有天晚上有位大叔买了一杯拿铁后发现,这杯咖啡竟然有拉花,“被感动到了。”

于是在Manner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拉花成为铁律,可是如今连机器都可以拉花了。

图源小红书@机器人ROBOT图源小红书@机器人ROBOT

现在Manner恨不得把员工当作永动机,这点每一个大厂老板都应该向它学习。所以Manner为啥不能多招点人?难道人多了真的“犯法”吗?

主要是门店实在小,“如今Manner80%的店面都是1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

当年韩玉龙曾靠着上海最小的咖啡店打天下,2平米的店面引来无数年轻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盘算,他找到赚钱的诀窍——疯狂压缩店面,进而压低运营成本,“选址唯一的标准就是降低成本,够小、够便宜,这样我才能按15元的价格做起来。”

图源小红书@斯巴达图源小红书@斯巴达

所以这杯精品咖啡的白月光可以低到一杯只要10元,直接和瑞幸打擂台。全天候科技采访资深品牌顾问Juju对这套模式的评价是:“极简式的门店模型能够良好地控制成本,可复制性极强。”

到了今天,这家已经突破千店、并向着更快更高更强发展的精品咖啡,由每一个柜台前的咖啡师继续为创始人“圆梦”——

站在小店里,一个人干所有活,虽然他们不能成为创始人,但已经拥有了创始人同款经历。

Manner自掏腰包为每一个前去上海培训的员工支付路费、住宿费和培训费。不过据《晚点 LatePost》报道,一位投资Manner未遂的投资人称,截至2021年1月底,Manner除去人工、店面等成本,能够保持10%以上的净利润,毛利率为50%,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星巴克。

而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拿着行业高薪的打工人们,“更多是因为一个人干了3个人的活儿”,小王认为。

深燃曾经指出,在极端追求高度标准化、规范化的连锁咖啡行业中,“人是最不重要的”

门店选址首先影响单店的客流量;

其次是新品,如今咖啡的出新速度已经快要赶上奶茶,瑞幸几乎每周都有一款新品,Manner也会每周推出一款新SOE,因此品牌们要疯狂联名和寻找新的咖啡豆。不管是不是真的新品,但简单一个营销就可以带来更大声势,于是咖啡们越联越疯狂,仿佛没有生殖隔离;

最后才是人。你觉得自己困在监控里?像是流水线上没有感情的咖啡机器?那就对了。让员工像机器一样做咖啡是每一个追求极致性价比咖啡品牌的“终极梦想”。

因此,瑞幸只需要把手洗干净,并且疯狂背配方的按键师。

但Manner还不一样,毕竟是精品咖啡的白月光。可是正如做人不能既要又要,韩玉龙把拉花当作卖咖啡最有意思的事情,但在一人店里,你很难要求店员在快速出单的同时,花大量时间在咖啡上作画;

正如他曾经因为外卖影响奶泡口感拒绝做外卖,如今也开始做外卖了。

而在一人店里夹缝求生存的打工人,最终和消费者一起成为买单的人:“高峰时段基本上1、2分钟就出品一杯,哪还有时间拉各种花?”

怪不得Manner光在“静安女子监狱”(欧莱雅等快消公司的代称)下面就开了好几家店,作为监狱守门人,殊不知大家也皆是“狱友”。

正如每一个快消人即使知道欧莱雅工作强度大也着急“入狱”,在永远都是最难的就业寒冬里,薪资还不错,真可以教点咖啡知识的Manner也成了大厂人和留学生收容所。

因此,即使社交媒体上海量的“真实的Manner工作情况”爆料,但永远还有更多的“大厂祼辞入职Manner做咖啡师”等内容出现,是否是一个围城走进另一个围城还不知道。但我们都知道,“现在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

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求职季。

编辑 | 橘总

作者 | 嘴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