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的 ESG 样本,陆金所控股做对了什么?

中国金融业的 ESG 样本,陆金所控股做对了什么?
2024年06月20日 15:53 阿尔法工场

来源:阿尔法工场

6月4日,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公布最新年度ESG评级结果。陆金所控股(LU.US;6623.HK)凭借在ESG方面的优异管理表现,ESG评级由此前的“B”级跨级上调至“A”级,位列“消费金融(Consumer Finance)”类别中国第一位。

作为企业的“第二份财报”,ESG评级提升的含金量毋庸置疑,无数案例已经证明: 当明晟给予上市公司高ESG评级,将吸引更多资本“关注”或“青睐”这些公司。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位香港二级市场投资经理也认为,MSCI调高陆金所控股ESG评级的最直接影响,是这家中国包容性金融(Inclusive Finance)领域龙头企业的将获得更多全球投资机构的关注与青睐。

目前海外投资机构最担心的,是境内包容性金融企业因用户信息保护出现纰漏、实际贷款利率超出监管规定、业务模式违反监管要求等,遭遇监管部门处罚,由此带来的股价突发性大幅波动与投资风险加大。

相比之下,ESG评级高的企业,无论在业务合规性、还是环境、社会责任践行、公司治理规范性、遵守金融监管规定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也更值得信任。

陆金所控股到底做对了什么,才让MSCI调高了评级?

据MSCI评级报告显示,陆金所控股在“隐私与数据安全(Privacy & Data Security)”、“金融可获得性(Access to Finance)”方面表现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除此之外,陆金所控股长期以来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投入,价值正在日益凸显引发关注。

01“金融+”的造血模式

客观来看,ESG理念作为舶来品,欧美主流的ESG体系在中国市场并不完全适用。

中国特色ESG语境下的实质性议题,更侧重于绿色转型、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S(社会)方向的议题。

因此,分析任何一家中国企业的真实ESG实践水平,除了要看MSCI等国外机构给出的评分,也要重点关注其是否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社会责任领域的表现成色如何,否则抛开本土谈国际,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具体到金融领域,在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翻阅最新的ESG报告,能发现,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路上,陆金所控股一直坚守着“金融为民”的价值理念。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与简单的捐钱模式不同,陆金所控股首创了一套“金融+”模式,将金融与有机结合,通过产业扶植、经营赋能,带动当地发展经济。

比如为了拓宽乡村女性的就业渠道,为其创业提供金融支持,陆金所控股有独特的“金融+女性”模式。

一位来自贵州遵义辖下湄潭县的单亲母亲杨胜颖,原本靠着祖辈传下来的30亩辣椒地勉强维生,受惠于平安担保三农服务,她获得100万元资金支持后,得以启动规模化辣椒种植项目,而资金则主要投入于扩大种植面积和相应设备。

陆金所控股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连续7年开展 “惠农金”项目,2023年在黑龙江、吉林、甘肃、宁夏、江西5个省和自治区实现共900万元母亲创业循环金的投放,通过农产品种植、家庭农场、三产融合等11个扶持项目,切实帮助424名当地妇女和女性创业带头人发展种植、养殖类产业。同时,“惠农金”项目为女性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市场引流等多方面的支持,全方位帮助乡村女性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另外,还有“金融+产业”模式。

在“产前”,给新农人支持:陆金所控股支持参加清华乡村振兴行动者论坛暨领头雁计划精英工作坊,向与会的新农人分享“平安守护者行动-国家公园”项目的创新实践与产业经验。

在“产中”给产业造血:支持“平安守护者行动—国家公园项目”生态旅游能力提升工作坊,为珲春市国家公园週边社区发展提供体系化产业发展支持,有力地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帮助乡村社区实现协调发展和收入提升。

在“产后”给产销赋能:通过“消费帮扶主题公益日活动”,联动各机构分会,在当地开展乡村好物品尝会、趣味知识竞答、帮扶故事评选等活动,为偏远乡村地区解决近两千万元的农产品销售问题。

陆金所控股的“金融+产业”,把“输血”变为“造血”,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累计服务超31万涉农小微群体,提供借款超600亿元,协助近300位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及农创者获得帮扶资金超1.5亿元,直接扶持建档立卡户超800户,带动周边超13000人,覆盖了14个省份,40个县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种农业类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背后的成功,正是来自于陆金所控股长期对金融人民性本质的理解,以及要做更有温度的普惠金融的决心。

02 提高金融可得性 润物细无声

金融,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游戏,而是普罗大众都有资格享受到的服务。作为遍布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往往是被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群体客户。

这些小微从业者可能是一个街头的早餐铺子,或夜市的烤串店......共同组成了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然而,小微从业者的发展长期受困于融资难、融资慢的难题。陆金所控股深刻认识到小微在多元经济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关注到了这些被传统金融所忽视的乡村地区和弱势群体。

于是,在整个2023年,陆金所控股融资服务共覆盖全国超 300 个城市,服务延伸至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等地区,共为684万小微企业主提供了借款服务,总额达3154亿元。

此外,陆金所控股的消费金融业务为超550万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一、二线城市客户中近50%为非本地户籍的新市民群体。

这便是被MSCI认可的“金融可获得性”(Access to Finance),不管你是在18线小县城还是贵州山区,哪怕是传统信贷难以触达的客户比如新市民、低收入人群等群体,符合条件下都能在陆金所控股这里获得及时的资金支持。

当下哪怕面临着消费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但有陆金所控股这样的存在,润物细无声,用更有温度的服务助力生活中的大多数人。

03 绿色金融,优化增长方式

与多数行业不同的是,金融业本身就具有低碳的特点,因此其ESG实质性议题中,极重要的一项便是“对资金的合理运用”。

具体的说,就是其主营的融资贷款业务,要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让资金能流向“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清洁交通以及污染防治”等领域,引领经济增长方式升级。

以低碳风向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例,众所周知,汽车的价值决定了借款人可以贷款的最高额度,借款人可以贷款的额度往往不会超过汽车评估价值的80%。

而近年大火的新能源车虽然低碳环保,但很多品牌的车型一两年内价格跳水严重,作为抵押物向机构贷款的额度也随之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购车意愿,客观上堵住了拥有新能源车的小微企业主一条融资渠道。

为了支持绿色出行,也为了解决新能源车主的二次融资难题,陆金所控股早在2021年就通过旗下的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出了针对新能源车主的“车e贷”绿色融资专属优惠方案,可以获得汽车估价最高4倍、最高100万元的贷款额度,很好解决了新能源车贷款额度不够的痛点。

如今,升级后的“车e贷”,又覆盖了更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更低的融资费率,而且可享绿色通道快速放款。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车e贷”绿色融资专属优惠方案提供优惠借款3.1亿元,有效解决了众多新能源车主融资问题。

这只是陆金所控股大量绿色金融实践中的一个案例,在其历年的ESG报告和财报中,还能看到陆金所控股对新能源等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权重占比日益增长。

04 严防死守,捍卫信息安全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威胁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头号风险。

此次MSCI给出陆金所控股评级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MSCI高度认可陆金所控股广泛的数据保护流程,包括外部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认证和健全的合规计划。

在陆金所控股的2023年ESG报告中,其识别出的19项重要性议题,有5项高度重要性议题都与信息安全有关,如:“信息与安全数据、金融产品安全与风控、客户服务、消费者隐私保护”。

在具体业务实践中,陆金所控股也采取了近乎苛刻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是前瞻性的顶层设计,陆金所控股持续优化信息安全管理架构,成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其成员均具备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资质,为公司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是用绩效驱动,陆金所控股将数据安全指标正式纳入绩效考核,搭建涵盖公司、部门以及员工三个层级的信息安全考核体系。

以及,将风险管理“智能化”,通过迭代升级风控模型,提升欺诈风险识别精准度,有效保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加强反欺诈模型与前端销售品质管控流程的联动,搭建覆盖前端进件、欺诈识别、中央审批、贷后回访和催收全流程的反欺诈管理体系。

在这样一层层的“严防死守”下,陆金所控股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方面的能力才被多个具备公信力的管理部门所认可。

比如陆金所控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已全部成功通过ISO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现100%业务认证覆盖率。

为了从源头上提升薄弱人群的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御技能与意识,陆金所控股持续开展消费者金融教育活动,在本次报告期内,公司已通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APP等自有渠道投放宣教推文157项,通过外部新闻媒体投放消保活动新闻252项,开展面向消费者的线下宣教活动375场。

事实上,此次ESG评级提升至A后,陆金所控股的ESG能力,已与多家股份制银行处于同等水准,也吸引了更多资本的看好。

不久前,华泰证券发布报告维持对陆金所控股的“买入”评级,表明资本市场相信陆金所控股在ESG领域的持续努力与较高表现。

正如许多专业人士指出的那样:企业在ESG方面的优异表现,虽然短期内未必会转化成业绩爆炸性成长,但从中长期来看,持续的ESG良好表现和评级提升,意味着企业的稳定性与股价稳步上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