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顿打是冤枉的,解决菲律宾的办法已经写在纸上了

没有一顿打是冤枉的,解决菲律宾的办法已经写在纸上了
2024年06月20日 11:47 观雨大神经

来源:观雨大神经

最近有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6月17日,菲律宾一艘运补船非法闯入了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对其依法采取了管制措施。

据说这个“管制措施”颇为激烈,我们甚至缴了菲方的枪。

这个新闻说明了中菲岛礁摩擦的走势已经开始进入我方的节奏

菲律宾这个国家一直给我们一种左右横跳的感觉。

前几年好像挺老实的,近两年又突然跳到了反华急先锋的位置上开始疯狂秀操作。

今年3月28日,菲律宾国防部长突然宣布启动所谓的“全面群岛防御规划”战略,于是南海局势“应声加速”。

4月7日,美菲日澳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

5月11日,菲律宾将一艘船只锚定在仙宾礁,一直放到现在。

5月16日,菲律宾多艘船只在我国黄岩岛邻近海域非法聚集。

5月19日,菲律宾对非法“坐滩”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军舰进行空投补给,船上有人员用枪械指着中国海警的方向。

6月4日,有报道称我国在仁爱礁海域作业的渔民频繁遭菲方军舰人员干扰,渔网遭到破坏。

6月15日,菲律宾国防部长表示该国将于7月份与日本签署《部队互访协议》,加强两国的军事合作。

我们可以看到,在菲律宾的兴风作浪下,我国的多个岛礁在今年都出现了紧张的事态,其造成的影响也已经开始向整个亚太地区扩散。

那么菲律宾到底意欲何为?我们又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曾经的默契

在岛礁摩擦的处理上,我们和菲律宾也是有过默契的。

当年还是杜特尔特出任菲律宾总统时,中菲两国就对仁爱礁的问题达成过一个“君子协定”:

菲律宾承诺不再向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军舰运送建筑材料。而中方则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他们向该舰运送的生活必需品做出临时安排。

(注:菲方在1999年5月9日趁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北约轰炸之际,派遣坦克登陆舰“马德雷山”号冲上仁爱礁并长期搁浅。)

对于我们来说,因为早已实现了对该海域的实际控制,所以只要菲律宾不闹事,我们完全可以和平共处,把精力腾出来用到更重要的地方。

菲律宾则靠着这个“君子协定”保住了面子,也避免了挨揍。所以他们在2022年政府换届后,依然遵守着这个“君子协定”。

但在今年的4月27日,情况突然急转直下,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在这一天公然声称:

“菲国防部既不知晓、也不曾与中国就南海争端达成任何内部协定。”

翻脸翻得让人猝不及防。

这个局面无疑是复杂的,要搞清楚这里面的缘由,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下为什么双方会在几年前达成一个“君子协定”。

首先,从法理上来讲,我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

我国早在1935年就出版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图》,并在地图上用国界线标明了南海的各个群岛。

二战爆发后,这些岛礁一度被日本侵占。

战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其他国际文件都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里面就包括了南海群岛。

波茨坦会议:

至于南海周边的各个国家,大多是在1946年以后才建的国,所以这些岛礁跟他们一开始就没什么关系。

在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将南沙和西沙群岛交还我国后,我国就确立了南海疆域的五个支撑点:

东沙,西沙,南沙,中沙和黄岩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法理上已经如此清晰,为什么我们还要和菲律宾达成一个“君子协定”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

海权世界的界限天然要比陆权世界模糊。

人类文明已经在陆地上博弈了数千年,而海权概念的出现距今只有几百年。

勉强确立全球海权共识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直到1994年才生效,距今仅仅三十年。

而且这个公约还不是每个国家都认可,比如说美国就没有签字。

美国现在的海洋政策就是在《公约》符合自己利益的地方表示拥护《公约》,在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地方表示自己没签字。

所以总的来说,海洋世界其实是一个不怎么讲理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什么法律条文都不如拳头好使。

另一方面,海洋不是陆地,没有什么险关隘口,占领岛礁并不是争夺海权的关键,控制海面的通航权才是。

而控制通航权主要靠的是舰队。

所以在现实中,你要实际控制一片海域,关键是要派出本方舰队在这里进行常态化巡航。

只有在你能做到“谁敢来就赶走谁”的情况下,才能确定这片海域确实是归你管辖的。

至于法律条文,现实的说,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但海洋毕竟太大,你再怎么常态化巡航,也不可能每天24小时的盯住每一寸海面。

所以不管对方的实力有多弱,他只要想在海上找茬,就总能找到机会,这也是海洋世界的一个现实。

因此,虽然海洋的权益需要靠拳头去争取,但出于成本和国际影响的考量,又不能全靠拳头。

最好的情况是大家都能自觉的遵守某个秩序,这样就可以省下资源去干一些比“找茬”和“反找茬”更有收益的事。

这时候“君子协定”就出现了。

“君子协定”本质上是强势方为了控制风险和成本,和弱势方达成的一种默契。

江湖嘛,既有打打杀杀,也讲江湖道义。

在这类默契中,弱势方其实是比较占便宜的,因为他吃到了强势方“不愿在他身上花费太多资源”的红利。

所以按常理,弱势方才应该是更担心默契被破坏的那一方。

但菲律宾却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不仅不担心,甚至还主动往这个默契上面踹了一脚。

这是活腻歪了吗?

其实他走上这样的道路,几乎是注定的。

注定的绝路

菲律宾从地理上来说是一个群岛,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

历史上这些岛屿由于天然的地理阻隔,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而是长期被各个岛上的大家族各自把持。

直到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到来后,这里才被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进行管理。

而那些在岛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大家族自然也就“升级”成了殖民代理人。

于是菲律宾的国内政治就演变成了被各大家族把持的“分肥游戏”,这些家族的小团体利益经常可以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也就是说菲律宾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不一定符合该国的国家利益,但肯定符合现任总统马科斯的家族利益。

那么问题来了,挑衅中国对马科斯家族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还真不少。

首先,我们来看看政治上的利益。

马科斯现在在国内面临着一个麻烦:他们家和前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家族闹翻了。

在菲律宾这种“大家族说了算”的政治环境里,顶级大家族之间的关系对政局的影响无疑是决定性的。

当年马科斯能够上台,就离不开杜特尔特家族的支持,甚至副总统莎拉就是杜特尔特的女儿。

所以只要两家能够保持互相合作的关系,马科斯的地位就稳如磐石,以后卸任了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两家已经闹到了随时可能发生政变的程度。

就在今年5月份,马科斯突然大规模裁撤了杜特尔特在警察系统里的亲信,同时还限制了达沃市市长的活动。

要知道达沃市是杜特尔特家族的核心据点,该市市长就是杜特尔特的儿子。

菲律宾媒体普遍认为马科斯这么做的原因,是防范杜特尔特有可能发动的“政变”。

毕竟只要推翻了马科斯,身为副总统的杜特尔特之女就可以直接上位了。

而杜特尔特本人也不安分,他在之前就公开辱骂过马科斯是“瘾君子”、“爱哭鬼”...

其中最严重的事件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杜特尔特居然在记者面前表示想让自己的老家棉兰老岛独立,一时间激起了菲律宾国内的轩然大波。

这两家从最初的同舟共济走到现在的反目成仇,里面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里面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

双方代表的是菲律宾的不同阶级,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杜特尔特是棉兰老岛的“土皇帝”。

该地区在历史上受殖民者的影响最小,本土意识最强,所以杜特尔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就是菲律宾本土集团的利益。

马科斯家族则发源于菲律宾西北边陲的北伊罗戈斯省,该家族的崛起与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年马科斯的老爹老马科斯,正是凭借着自己和麦克阿瑟的特殊关系平步青云,最终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965年当上了菲律宾的总统。

后来因为老马科斯在任上吃独食吃得实在太厉害,遭到了民众和其他大家族的一致反对,所以他们全家就在1986年携数百亿美元的巨款逃往了夏威夷。

小马科斯虽然在1991年重返菲律宾政坛,但马科斯家族的命脉仍然掌握在美国的手上。

所以很显然,马科斯家族主要代表的就是买办集团和美国的利益。

最终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会怎么收场我们不知道,反正马科斯在国内“翻车”的风险是存在的。

所以他肯定会想办法尽快提升民众和其他家族对自己的支持力度。

而主动挑衅中国就是一条捷径。

因为这样一来他不仅可以利用外部争端来转移国内矛盾,还可以在挑衅的过程中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硬汉”的形象。

所以挑衅中国虽然对于菲律宾来说风险巨大,但对于马科斯个人的政治前途来说是有利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军事方面的利益。

马科斯要防止翻车,除了要顶住政敌的压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军队不反水。

那么菲律宾的军队有可能造总统的反吗?

完全有可能,因为这支军队的来历很特殊。

1901年,美国吞并了刚刚获得短暂独立的菲律宾,然后在当地组建了一支保安队。

这支保安队就是现代菲律宾军队的前身。

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可想而知,基本上是妥妥的仆从军。

今天的菲律宾虽然早已在法理上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但该国的军队却仍然长期接受美国的直接资助和培训。

对于他们来说,主动挑衅中国,既可以凭此获取更多的国家资源倾斜,又能够在美国主子那完成绩效考核指标,何乐而不为?

至于底层大头兵的处境,那就不是军头们考虑的问题了。

本来菲律宾总统的工作应该是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上对这支仆从军进行制衡。

但在政治上缺乏根基的马科斯,压根就没有和军队掰手腕的实力。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干脆支持军队的挑衅行为,以此换取军队的支持,让自己的位置坐得更稳一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国际关系方面的利益。

按常理,无论马科斯有多少理由去挑动中菲矛盾,他作为菲律宾的总统,终归需要面对这么一个道理:

覆巢之下无完卵。

你把整个国家都霍霍了,自己还能有个好吗?所以凡事都得有个限度,差不多就行了。

然而到了马科斯这里,就很可能没这个限度了。

因为他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实在太过特殊。

没错,我们在考虑当下的美菲关系时,其实主要看的不是菲律宾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而是看马科斯家族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由于老马科斯当年的罪孽过于深重,所以在美国一直有菲律宾人士对该家族提起诉讼,马科斯的母亲甚至还是重要的当事人。

而马科斯现在之所以能够心无旁骛的当他的总统,是因为拜登政府专门为他们家族提供了豁免。

换句话说,一旦马科斯不听话,他们全家灰飞烟灭也就是美国人一句话的事。

所以马科斯这个总统,其实是处在一种“被绑架”的状态中,说他是“裸官”都算客气的。

说到底,现在我们看到的中菲摩擦,在本质上仍是美国利用其上百年的殖民底蕴所构建出来的一盘大棋。

只不过美国在亚太的盟友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孜孜不倦的把菲律宾这么弱小的国家推到最前面呢?

其实美国选择菲律宾作为先锋,也是一个无奈之举。

舍菲其谁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确实有很多,但里面真正能随意使唤的,其实也就两个:

一个韩国,一个菲律宾。

这时候可能会有小伙伴问道:那日本呢?

没错,日本确实也是美狗。但这个国家毕竟体量较大,平时给你来个阳奉阴违或者敷衍了事,你拿他也没什么办法。

而且日本人的行为不能以常理度之。

别看他们平时都点头哈腰的,关键时候会不会背刺一下主子,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是有杆秤的。

毕竟历史上敢打美国航母的,除了也门也就是日本了。

所以“先锋大将”只能从韩国和菲律宾里面选。

而韩国又存在一个问题:它的地缘政治环境太差,随时要担心被北边的那个老哥给嘎了。

因此他的大部分精力都不得不放在保证自身安全上,真正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算来算去,最好用的棋子还真就只有菲律宾。

但美国整天把菲律宾往火坑里推,就不怕把这个小弟给作没了吗?

理论上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但现实中其实很稳。

菲律宾的地缘环境比韩国好得多,本身没有什么宿命之敌,身边的东盟各国也实力有限,最大的那个对手又是个礼仪之邦。

所以他再怎么闹腾,基本上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美国这样随意使唤菲律宾的唯一风险,就是菲律宾人有朝一日自己觉醒,再也不愿被美国当枪使了。

但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迹象。

虽然该国也存在着一些进步组织,但大多数国民还是对美国的信用和实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时半会还不会对美国说NO。

所以菲律宾这颗棋子可以说是又好用又安全。

既然如此,那当然是往死里用了。

而美国频繁挑动中菲矛盾,除了要破坏南海秩序、牵制我国的战略部署外,还有一个很具体的原因:

为自己增加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寻找借口。

早在2023年3月,菲律宾允许美国使用的军事基地就从原先的5个增加到了9个。

而菲方还在2023年9月表示邀请美军进一步扩大驻军规模,因为这“有利于美菲有效开展共同行动”。

在今年早些时候,马科斯更是毫不掩饰的表示,允许美军新增入驻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中国的行动”。

可以说美军的这盘棋下得非常顺利,他们正在通过中菲之间的摩擦,一步步的增加自己投放在菲律宾的军力。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增兵菲律宾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翻开地图就明白了。

菲律宾毗邻我国东南沿海,扼守着巴士海峡,是美国向中国施压的“天选之地”。

其中美国在菲律宾最北边的巴萨(巴沙)军事基地,离我国的台湾省仅几百公里远。

这是在“未雨绸缪”。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冲突是孤立的。

南海岛礁摩擦的规模虽然很小,但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反制,后患就会无穷无尽。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想:既然美国一直在挑拨和利用中菲矛盾,那我们能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呢?

很遗憾,这是条死路。

因为对于“挑拨矛盾”这种事来说,主动权永远掌握在搞事的人手上。

只要你不能让他们感觉到痛,他们就会一直搞下去,最终搞到局面无法收拾的地步。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岛礁摩擦呢?

“城管”出马

不管菲律宾如何假装无辜,此次岛礁摩擦产生的背景都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菲律宾主动破坏了双方的默契。

其实这样的局面对于我们来说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我们虽然不希望默契被破坏,但客观的讲,每一次默契的破坏,都是强者更进一步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礼仪之邦来说。

之前你们保持默契,我们还真不好下手,现在你们既然主动破坏默契,那也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马德雷山”号的生活物资,以后就不用再送了。

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则新闻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

该海域现在已经被我方完全封锁,菲方船员已经无法得到补给和轮换,主动撤离是他们维持体面的最后机会。

另外我们不仅封锁了仁爱礁海域,还把离菲律宾更近的仙宾礁(不到200公里)也摆上了台面。

别忘了我们在2012年完成的对黄岩岛的实控,正是发生在菲律宾企图抓捕我国在黄岩岛捕鱼的渔民之后。

不过我们虽然会坚决反制,但在反制的过程中还是会尽量避免热战的爆发。

因为战争毕竟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倒不是说我们一点风险都不敢冒,而是在菲律宾这个方向上冒险不太值当。

“马德雷山”号坐滩这种事,说破天去也就是个“乱停乱放”的问题,还不至于为了一个“违章停船”就把导弹呼上去

到时候让城管过来该抓人抓人、该缴枪缴枪、该罚款罚款就完事了。

那如果对方出动军队铤而走险怎么办呢?

只要我们先把军舰派过去就可以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存在“铤而走险”这种事情。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国解决这些岛礁摩擦的基本思路就是海军在后面压阵,海警在前面行动。

敌人已经惹不起我们的海军,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家门口就是海警的舞台。

之前网上有很多人提到一个关键日期:6月15日。

这一天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是我国《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开始执行的日子。

未来我们会怎么处理岛礁摩擦,可以从这个规定的具体内容中看到一些端倪。

比如说该规定的第二十八条就规定了海警机构有权对包括海岛保护、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等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三条则规定了海警机构可以依法登临、检查在我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

如果对方不配合,那么海警可以强制检查;碰到现场逃跑的,还能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拦截、紧追。

对于非法入境的人员,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海警机构可以对危害我国利益的嫌疑人进行拘留审查。

最长可以关60天。

另外第二百六十三条还规定,外国人如果违反中国的治安管理条例或法律,海警机构可以令其限期出境。

很显然:

  • “马德雷山”号就是被菲律宾倾倒在我国领海里的废弃物;

  • 往“马德雷山”号运送物资的船只就是我国海警有权登临检查的那些船舶;

  • “马德雷山”号上的菲方人员,就是非法入境的外国嫌疑人。

规则既然已经立好,就必然会执行。

虽然在执法的初期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震动,但只要坚持执法,大家就会习惯。

所以南海问题确实是可以靠“城管”来解决的,当然了,是几千吨级的那种。

结语.三战边缘?

这段时间的世界局势可以说是狼烟四起、热闹非凡,“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题也变得越来越热门。

不过平心而论,大家在聊起这个话题时,其实大多还是抱着调侃的心态在开玩笑。

因为这个世界虽然不太平,但真正意义上的战火离我们还是很远的。

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这里没人关注,恰恰相反,美国有七成以上的海上力量就部署在我们的家门口。

而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军事力量都聚集在亚太。

从军力部署的角度来看,亚太地区才是风暴中心。

6月7日,美日两国在包括菲律宾海在内的亚太海域进行了“勇敢之盾”军演,双方都派出了自己的航母和准航母。

6月16日,美、加、日、菲四国又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

...

这类军事行动在我们的家门口已经是见怪不怪。而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比中东和欧洲更加风平浪静,完全是因为这里维护和平的力量足够强大。

所以孙子兵法有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其实美军现在在全球范围的控制力越来越捉襟见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敢把主力从我们身边调走。

换言之,如果世界其他地方的力量也能够坚持抵抗,那么我们的压力就会减少很多。

所以如果西方列强硬要奉行“混乱就是阶梯”的信条,把全世界都拖入到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帮助那些抵抗者,共同对抗西方霸权。

6月18日,中国正式开始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高级军官研讨班”。

该研讨班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中阿安全合作”,目标是“深化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防务合作,推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寇可往,吾亦可往。

我们虽然在尽量维持一个和平的局面,但也没有必要对西方列强举起的屠刀感到恐惧。

因为只要第三世界团结起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