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多楼盘同时被维权 浦发集团正在被“围剿”

旗下多楼盘同时被维权 浦发集团正在被“围剿”
2024年06月15日 10:48 风财讯

来源:风财讯

来源: 风财讯

在5月初上海浦东新杨思上园业主与开发商的那场对峙之后,浦发集团旗下浦发虹湾、浦发唐城、浦发有园三个待交付项目,同样遭遇了大量业主的“围攻”。

社交平台上,以上4盘业主自发注册了邻里号,并发布多篇推文,同步分享了自家楼盘的施工情况、与开发商的沟通进展、自身诉求等。

(图源社交网络)(图源社交网络)

他们之中,有人是对楼盘宣传与实际不符提出质疑;有人是因开发商的消极沟通、态度傲慢而不满,还有人对房屋质量的粗制滥造、合同的霸王条款表达抗议……

一时之间,网络上充斥着浦发集团的负面舆情和口碑质疑,那个“一切为了浦东发展”的浦发集团,却成了许多浦东置业者焦虑和不安的源头。

01 被批“官僚作风”,口碑严重滑坡

过去几年,浦发集团销售了数千套房源,也遇到了一些销售困境,然而对于浦发集团来说,真正的大考是交付能力和服务水平。

去年初,浦发仁恒珊瑚世纪曾因停车位价格问题被许多业主投诉,不过并未引起太大的水花。

从新杨思上园事件起,对浦发集团的真正考验才真正开始。

4月底5月初,交了认购金的浦发新杨思上园准业主们发现,合同上装标品牌未清晰列明,开发商也未公示项目公区效果图,进而集体拒签购房合同。

最后的谈判结果是业主取得了胜利,他们得到了前期合同及公示中诸多未公开信息,加速了签约。

之后,浦发唐城一期的群诉事件开始发酵,业主们在预看房之后投诉楼盘主大门与沙盘模型严重不符、“动迁房般的设计标准”、车库无吊顶、楼梯间水泥地面等,并且斥责开发商拒绝回应业主诉求,“不见国企担当”。

据浦发唐城一期业主反馈,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与开发商建立了沟通渠道,开发商表示“主大门还没完成施工,没有公区效果图”,车库地面会做环氧,不会有吊顶,消防楼梯合同里写明就是水泥,贴砖要再议,建筑材料品牌环保等级等信息不予公示……显然这些回应与业主的预期相去甚远。

浦发虹湾业主的遭遇也是类似,一开始联系不上开发商,好不容易建立联系之后,业主提出诉求——开发商表示“符合标准”——回去研究之后依然如此。业主愤怒于浦发集团的“官僚作风”,不主动、不担责,却对开发商的态度无可奈何。

(浦发虹湾业主与开发商沟通实录)
(浦发虹湾业主与开发商沟通实录)
(浦发虹湾业主与开发商沟通实录)(浦发虹湾业主与开发商沟通实录)

浦发仁恒有园业主反映,项目从认筹后一年半时间内,“陆续出现工程进度慢、合院地下室漏水、开发商仅每季度一封非常简短敷衍的家书等一些列问题”。

几乎同一时间段内,旗下多个楼盘业主集中投诉开发商,不只在上海楼市中非常少见,也让浦发集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

那个从未跨出过黄浦江东岸的浦发集团,正在以一种“黑红”的方式被全上海熟知。

02 浦发楼盘不再是销量保证

在前几年的火热的市场环境之下,浦发楼盘的销售之路也算顺风顺水。

2019年-2022年期间,独立开发的浦发东悦城因价格亲民而大爆,之后浦发牵手口碑良好的仁恒,开发出的浦发仁恒珊瑚世纪、浦发仁恒有园等,入市之后也都很快清盘。

然而随着市场的下行、与仁恒的分手以及部分项目选址问题,浦发的项目不再是流量保证,多个楼盘陷入滞销境地。

以浦东川沙项目为例, 2023年11月开盘,6个多月时间售出22套,去化率仅7%。更让人奇怪的操作是,今年5月20日,项目正式从“浦发东望”更名为“浦发上品”,再加上现有95折折扣、送15万车位券以及两年2物业费,促销力度拉满,但依旧难改其销售低迷之势。

改名未能改命,网上房地产信息显示,2024年6月已经过半,浦发上品本月仅新售出1套房。

浦发上品位于浦东川沙板块,距离凌空北路站约800米,虽然与川沙仅一站之隔,但城市界面相去甚远。凤凰网房产上海站实地踩盘发现,项目附近城市界面甚是荒芜,没有大型商业配套和优质学校,凌空北路站上盖的tod规划目前还停留在“大饼”阶段,因此6.2万/㎡的价格难言性价比。

(原浦发东望沙盘实拍)(原浦发东望沙盘实拍)

浦发唐城二期,2023年7月开盘至今近1年,只售出了不到5成,目前还处于缓慢续销阶段。

项目即将入市的三期,被业界预测为“大爆款”项目,为何二期如此惨淡?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还是未知原因。

浦发唐城一期、三期(还有未来的四期、五期)地块位于2号线创新中路站旁,这里规划了大量的写字楼、商业综合体,而项目二期并不在一个组团内,而是位于齐芳路和顾唐路交叉口,因为二期旁边500米外的永安公墓,还被外界嘲作“墓景房”。

但浦发唐城二期的问题不只是墓地,它距离地铁站超过1公里,因此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地铁房,加上远离整个项目的大盘,中间还隔着融创未来金融城,也意味着项目二期很难享受到大盘的各种配套,并且没有轨交优势。

03深耕浦东,“一切为了浦东发展”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1996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1997年11月14日注册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

成立20余年来,浦发集团业务涵盖修路建桥、拆迁造房、养护环保、资管养老等方方面面,并由此形成庞大的集团家族,旗下共有约200个企业,1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上海浦东发展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家上市公司(上海浦东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据浦发集团官微,截至2022年底,集团资产总额突破2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约247亿元。

浦发集团带着繁荣浦东的使命而成立,是新区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操作平台之一,同时承担着对所属企业和托管国有及集体企业的改制重组、资产经营、资本运作任务。“一切为了浦东发展”,是浦发集团一直以来所弘扬的企业价值理念。

(图源浦发集团官网)(图源浦发集团官网)

从1998年投资修建浦东机场南干线、御桥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显山露水,到2004年后,浦发集团抓住世博会、南汇浦东合并、迪士尼落户浦东三大历史机遇,渐渐成了浦东新区国资国企的主力军。

曾经,浦发在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履迹为多点开花,比如浦发罗兰翡丽、浦发东悦城、浦发仁恒珊瑚世纪等都是出自浦发之手的热门刚需、刚改楼盘,旗下最高端的项目为2020年开盘的浦发壹滨江,均价11.5万/平方米,2022年交付。

(浦发集团旗下部分新房、二手房和租赁项目)(浦发集团旗下部分新房、二手房和租赁项目)

作为一个区属国企,浦发集团的托底了浦东一些无人问津的地块,也凭借本土优势取得了不少优质宅地。2020年之后,浦发集团的几次出手都是大手笔:

比如2020年浦发唐城1平方公里启动建设,如今浦发唐城三期即将开售;2021年投资46.7亿元拿下浦东新杨思2.72平方公里的一级开发权;2023年跟申通地铁一起摘牌的金色中环浦发上城地块(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今年5月成了浦发100%控股;还有唐镇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浦发虹湾,目前已经开发至第四期;北蔡三林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浦发仁恒有园售罄后,今年4月,浦发再度26.72亿元补仓北蔡城中村地块。

虽然不及头部房企的体量,但浦发至少真正做到了对浦东的深耕。

据凤凰网房产上海站统计,当前浦发集团除了在售的浦发唐城、浦发虹湾、新杨思上园和浦发上品(原浦发东望)4个项目外,还有4个住宅地块、约1900套房源正在开发当中。

显然,新杨思上园掀起了一场属于购房者的觉醒行动,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购房者开始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时代在变化,过去闷头造房的国企,或许也需要向前多走一步:不只是按图施工,而是造品质更高的房子;不只是一切推给代理公司,而是站出来与购房者平等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