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内卷国,真正的“高考地狱”?|| 关注

世界第一内卷国,真正的“高考地狱”?|| 关注
2024年06月07日 17:39 无冕财经

来源:无冕财经

////

对印度人来说,2024年的夏天格外炎热。

在首都新德里,最高气温突破了52℃,刷新了历史纪录。全国范围内,超过200 人因为高温死亡。

在创纪录的酷暑中,印度人刚刚结束他们的全国大选。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选举中获胜。

大选已经尘埃落定,但还有一部分印度人,正在焦急地等待自己的成绩。

他们是印度的高考生。

上个月底,印度的工科联考JEE Advaced刚刚结束,本月9号,将公布最终成绩。

这场考试的主办方,是大名鼎鼎的印度理工学院,堪称印度版的清北复交综合体。

上百万考生云集JEE考试,为的就是印度理工学院的一张录取通知书。

印度高考有多难?

在印度,并没有类似中国高考一样“一考定终身”的统一考试。在这里,高考是由形形色色的考试组成的一套“系统”

这套系统主要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由印度中央中学教育委员会(CBSE)组织的中学毕业会考(AISSCE),考试在每年春天的3月至4月举行,成绩在5月至6月公布。

印度高中生和中国高中生一样,同样要经历分科,不过除了文科、理科之外,他们还有商科可选。

毕业会考的形式,就是两项必修科目考试(英语+第二语言)加上选修科目考试。

比如,如果你选的是理科,考试科目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每一科的考试时长为3个小时。

到这里,是不是和中国的高考非常像?

但是对印度考生来说,想上大学,这只是开始。只靠毕业会考的成绩,是很难进入一流大学的,尤其是比较热门的理工科、医科院校。

想去好大学,考生还得参加各个大学组织的单招考试。毕业考试+单招考试双优,才有机会叩开好大学的大门。

单招考试,才是印度高考的重头戏。

▲印度的“高考真题”。印度的“高考真题”。

在印度,论社会地位,除了公务员,就是医生和工程师了

如果你想考医科大学,就得参加医学类的联考NEET(National Eligibility cum Entrance Test);

如果想当高收入的工程师,就得参加工程类的联考JEE(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

如果想读商学院,就得参加商科联考CAT(Common Admission Test);

……

这里面最热门、知名度也最高的,就是理工类的JEE了。

因为JEE考试,正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敲门砖。

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三位主人公就读的帝国工业大学,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对印度人来说,印度理工学院就是他们的清北——这么说还是保守了。

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就得做好卷到头破血流的心理准备。印度人有个著名的段子: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

想要挤进印度理工,就得做好卷到头破血流的准备。

JEE考试共分为初级考试和高级考试两轮。

JEE的录取难度是怎样的呢?有一个数据:2015年,印度全国有130万人参加了JEE考试,其中只有11.7万人通过了第一轮初试,第二轮的复试,又筛掉了9万人。

最终通过两轮考试的学生,只有2.6万人。而当年印度理工学院的招生总数,是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面对这样残酷的竞争,怎样才能有效增加录取的几率?

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多考几次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位于印度中部的科塔市,人称印度“补习之都”。这里云集了300多家辅导机构,每年都有20多万考生在这里备战,大多数人的目标,就是印度的工科联考JEE和医科联考NEET。

辅导机构奉行的基本原则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每周上7天课,每天学习时间18个小时以上。

有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表,从早上6:30开始早读,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能睡觉

科塔当地有一所神庙,供奉拉妲与奎师那。庙里的墙壁已经成为学生的许愿墙,神职人员不得不每两个礼拜刷一次墙,给新的愿望腾地方。

不过神并不能帮你做题,乖乖给辅导机构交钱,才是科塔的生存之道。

补习班的收费一般是10万卢比(约8700人民币)一年,对普通印度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印度最大的培训机构艾伦职业学院,靠着教育培训赚得盆满钵满,去年一年就大赚了227亿印度卢比(约合19.8亿人民币)

囊中羞涩的学生和家长,不得不贷款支付学费。

一旦考上,不仅全额回本,还能光宗耀祖,变成巨幅海报出现在辅导机构的校友墙上。

而失败者,则有可能成为晚报上填充版面的新闻:仅去年考试季,科塔就有20多名学生自杀身亡

情况之严重,让印度媒体也发出痛心疾首的控诉:我们设置了求助热线、配备了辅导人员和心理学家,为什么科塔的学生自杀率依然在上升?

有人认为原因在辅导机构。

一个叫Umesh的考生,搬到科塔仅仅一个多月,就在旅馆的吊扇上自缢身亡。

旅馆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学生,但所有的学生都在闭门苦读,Umesh愣是在好几天之后才被发现。

记者采访了Umesh的妈妈,她说家里人帮她订了每个月15000卢比的旅馆,从食宿到洗衣服,日常起居全包,“你就专心学习就行”。

远在异地的父母并不知道,Umesh在课堂上过得并不顺心。

他在补习班的朋友后来透露,由于成绩拖后腿,班上的老师经常用“你对得起你父母给你花的钱吗”之类的话术来PUA他。

出事之后,当地的旅馆把吊扇都拆了。

媒体采访了科塔的一名精神科医生,他常年给当地的考生做心理咨询。在他看来,真正的原因在于家庭:

我所看到的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都与来自父母的有毒压力有关,他们告诉孩子,‘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对这些孩子来说,成功往往是生或死的选择

根据调研,大多数自杀发生在模拟考试放榜的日子里。

国家要求当地政府严厉整顿教培乱象,当地政府召集培训机构开了个会,要求减少课时,周日和节假日放假。培训机构的代表表示无奈:我们愿意响应政府号召,现在问题是家长不同意。

只有少数机构愿意公开表态,大多数机构都表示无可奉告,当地人也对媒体意见很大。有人认为记者根本不了解科塔而妄下定论:每年几十万人到科塔来补习,出几起事故难道很奇怪吗?你们首都来的人操心的事真是有够多的。

即使是考上印度理工的人生赢家,也难逃抑郁和焦虑的折磨。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导演曾经说:

我有很多朋友去了医学院和工程学院,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严重的精神抑郁,酗酒、吸毒,甚至自杀。于是我想拍一个故事,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不该以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印度的隐形种姓,藏在教育里

像《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样的穷小子逆袭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少之又少。

励志故事并不能消除大家的焦虑。

印度著名作家奇坦·巴哈特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中考成绩单,英语才76分,言外之意是大家不要为分数过于焦虑,你看我语文分数不高,还不是当上了作家。

不过评论区有人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的第二语言上。

还有人留言:80年代的76分顶今天的90分了。

针对“一张纸不能决定你的命运”的说法,有人硬是要杠:

巴哈特自己的命运,确实不用全部寄托在一张纸上。他出身旁遮普的中产家庭,爸爸是陆军中校,妈妈是印度农业部的公务员,在印度,这个绝对是高配家庭了。

巴哈特后来考上了印度理工学院,拿到了工程学位,又在印度管理学院读了MBA,成了银行家,并抽空写了几本小说,其中一本叫做《五分生》的,后来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男主是富人家里园丁的儿子,冒用主人家少爷的名字考上了帝国工业大学,但在现实生活里,作者巴哈特更像是那个家里有花园的人。

▲巴哈特为某教培机构激情代言。巴哈特为某教培机构激情代言。

与此同时,对科塔自杀学生的分析显示,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印度北部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

印度的基础教育实行十二年一贯制,所以,真正的起跑线其实是幼儿园

印度的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投入少,师资匮乏,教学质量堪忧,所以富人一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全程保送,从小学一路读到高中毕业,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在公立学校读书。

卷少数名校,是普通印度人不得已的选择。

印度高等教育的实力,其实并不突出,QS排名前1000名中,只有二十多所印度大学。

只有印度理工学院,堪称鹤立鸡群。

可以说,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集举国之力建起来的样板工程。1961年,印度以国家立法的高度制定《印度理工学院法》,该法规定:不允许任何机构和个人干涉理工学院行使独立治校的权力,并且绝对禁止理工学院与商业有任何牵连。

多年来,印度理工学院的收入中,学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每年都能拿到中央政府的大量拨款。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教育的一座高峰,但在它身后,同样投下了漫长的阴影。

学院的一名教授曾经痛心疾首地指责,学院里的学生全都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对院墙外穷困落后、腐败当道、政治低效、性别及种姓歧视盛行、宗教矛盾激化等问题充满漠视。从跨出这个校门的那一刻起,很多人随即就会头也不回地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

内卷的尽头是移民,因为在印度,即使是印度理工学院这样的名校文凭,也不能保证一份理想的工作了。

印度有6亿人年龄在25岁以下,不少印度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人口红利”。但是红利的另一面也不容忽视:从2016年起,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1.2亿,但就业岗位却减少了1000万个,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失业率已经超过30%

印度专栏作家Avijit Pathak有一段精辟的评论:

一个竞争激烈、人口过剩的社会,大量渴望接受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管理/医学教育的人与真正的机会完全不匹配……教育似乎是向上流动的唯一方式,读文科和社会科学的干脆找不到什么工作。一小撮人利用这种焦虑和不安,大肆扩张商业教育培训……

独木桥的另一端,在科塔的辅导班里,依然有几十万学生正在悬梁刺股,博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

文转载自公众号“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原标题为《世界第一内卷国,真正的「高考地狱」?》原文发布于2024年6月5日。无冕财经已获得转载授权,并稍作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