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发布首个支持5nm的开放平台S32 CoreRide|硅基世界

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发布首个支持5nm的开放平台S32 CoreRide|硅基世界
2024年06月05日 19:56 钛媒体APP

来源:钛媒体

恩智浦半导体S32 CoreRide开放平台电路板(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恩智浦半导体S32 CoreRide开放平台电路板(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拍摄)

钛媒体App 6月3日消息,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NASDAQ: NXPI)日前在杭州发布首个全新集成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S32 CoreRide开放平台,以及首款内置5nm S32N55车载超级集成芯片处理器(SoC)的S32 CoreRide中央计算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全新NXP S32 CoreRide平台支持可扩展以及各种整车E/E架构,覆盖低端到高端应用,不仅汇集恩智浦的S32计算、网络、系统电源管理技术,还整合来自恩智浦软件生态合作、可立即部署的软件,从而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简化汽车架构开发的复杂性、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演进。

恩智浦半导体全球执行副总裁、高级模拟业务总经理Jens Hinrichsen对钛媒体App等表示,随着汽车生态的不断演进,公司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挑战。高效管理这种复杂性,快速推出新平台,保持成本竞争力,并持续创新,将是成功的关键。

恩智浦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表示,中国在当今汽车行业的诸多方面都已经跻身领先地位,特别是新能源等充满活力的创新领域,而恩智浦在中国将持续投入于全面的系统级解决方案、本地化支持与服务。

据悉,恩智浦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由荷兰企业飞利浦在1953年创立。2006年8月,飞利浦宣布将旗下半导体业务出售给多个荷兰投资者组成的财团,随后宣布公司名字修改为“恩智浦半导体”(NXP)。

目前,恩智浦已成为全球车用及工业用半导体市场龙头。据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692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其中,前五大汽车电子龙头 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瑞萨电子共占据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而恩智浦以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仅次于英飞凌。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演进,进一步推高恩智浦的业务收入。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1.3亿美元,同比增长0.2%;归属于股东的GAAP净利润达6.3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非GAAP下,公司毛利率58.2%,营业利润率34.5%,摊薄每股净利润3.24美元。过去12个月内,恩智浦收入共计132.8亿美元。

这次汽车生态技术峰会上,恩智浦半导体在国内首次公布S32 CoreRide开放平台。

全新,S32 CoreRide汇集恩智浦成熟的S32计算、网络、系统电源管理等技术,从而实现“软件优先”架构以完成汽车行业的转型,用软件定义汽车,将把ECU加入到新的架构当中。同时,恩智浦还与软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合作,将关键软件组件集成到NXP硅片上,以实现最佳性能,并减少开发工作量。而借助 S32 CoreRide平台,汽车可以实现软硬件的集成,从而充分发挥芯片的性能。

恩智浦半导体全球资深副总裁、汽车系统与市场负责人Sebastien Clamagirand表示,CoreRide平台通过将不同的控制功能灵活地部署到汽车不同架构的不同部分,提供了极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灵活性使得汽车厂商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处理任务下放到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上,而将复杂的计算任务上移到平台进行处理。

“在这个5nm制程的微处理器上,MCU集成了闪存,我们把它降到了5nm,这是全新的设计,也是新一代的产品。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这种闪存架构。”Sebastien Clamagirand向钛媒体App等指出。

恩智浦方面称,S32 CoreRide平台能够很好地应对汽车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架构的演进方面和车辆功能分配方面有充足的灵活性。通过这样的产品组合,能够进一步赋能中国的汽车行业生态系统,从而真正实现车内的硬件和软件高度集成。

恩智浦主要关注汽车的核心功能,而非辅助驾驶系统或娱乐功能。恩智浦一直处于创新的前沿,我们是汽车处理器领域的领导者。我们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在超宽带和雷达技术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我们知道如何将这些优势结合起来,为大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Jens Hinrichsen表示。

谈及中国市场,Jens Hinrichsen透露,恩智浦致力于在中国大力促进这种创新环境,力图更加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现在中国的创新不仅驱动了中国,也在驱动着全世界。恩智浦在中国有很强的本地能力,比如本地的工程团队、研发中心、办公室,有200多款产品都是在中国定义、设计和开发的,且有超过6000个不同的客户。

谈及芯片产能,Jens Hinrichsen表示,首先,恩智浦始终要保证在前端和后端的产能,并将持续对此做大量投资,比如与台积电和欧洲伙伴的合作;同时,公司要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安全;另外,恩智浦要确保本地化的韧性。由于不同地区的客户都希望公司能够在当地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所以要确保有相应的基础设施。而在中国,恩智浦也有很多已有的设施和投资,并且未来还在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工厂和能力投入。

Jens Hinrichsen强调,中国的创新不仅驱动了本地市场,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恩智浦将通过与最聪明的头脑合作,推动硬件和软件的高度集成,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