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塔驶过20年,拉力赛在中国破圈还有多远?

环塔驶过20年,拉力赛在中国破圈还有多远?
2024年06月03日 20:32 虎嗅APP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月半,原文标题:《环塔驶过20年,拉力赛在中国距离真正破圈还有多远? | 体育赛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作为越野赛车的殿堂级赛事,达喀尔拉力赛是每一个越野迷的向往之地。这个赛事也被誉为“勇敢者的游戏”,没有勇气和毅力,很难抵达终点。

第46届达喀尔拉力赛在2024年1月5日至19日顺利举行,超过1000名赛车手驾驶着自己的“战车”在广袤的沙漠上飞驰,征服全程近7900公里的赛段。这场难度极高的越野赛事,对车手和车辆都是一次终极磨炼。

虽然从全球范围来说,达喀尔拉力赛是毫无疑问的拉力赛王者。但是在我们中国,也有属于自己的“达喀尔”——起源于2005年的环塔赛事,今年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了。这项被称为“中国版达喀尔”的拉力赛,见证了国内许多越野车手从青年到中年的成长,更是培育了国内众多的越野车队和车手。

需要指出的是,环塔拉力赛在此前已经被正式列入2024国际汽联赛历,全球汽摩厂商和俱乐部均可在国际汽联赛历官网报名参加。这意味着这项赛事在20周年迎来了最珍贵的一份“生日礼物”,也让这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越野赛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长距离国际汽车越野赛事

中国人自己的“达喀尔”

虽然真正的达喀尔拉力赛对于越野车手来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参加一场达喀尔拉力赛所需要的成本并不低。

官方资料显示,2024年达喀尔拉力赛的报名费一项,便需要26000欧元(约为人民币20.3万)。这还不含赛车所需要的零部件、技术团队支持,以及车队人员的差旅成本等。所以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

毕竟在国内参赛的成本相较于出国要稍低一些,所以环塔拉力赛也就受到了更多国内乃至亚洲越野车手的欢迎。2024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于5月20日至6月1日在新疆举行,全程共4600公里,在喀什起步终点设置在阿克苏市。本届比赛设汽车、摩托车和卡车3个参赛组别,其中共有近50支车队的110名车手参加摩托车组和汽车组的比赛。

官方资料显示,环塔拉力赛已成长为全亚洲参赛人数最多、参赛车辆最多、赛道距离最长的赛事,总赛程距离已超过6.5万公里,赛事及其相关配套文旅活动(含线上)累计覆盖人次近70亿,同时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包含汽车、摩托车、卡车竞技的越野赛事。

从2005年至2024年,环塔拉力赛浓缩了越野运动20年的历史,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越野车手在西域逐梦,挑战大自然的旅程。

在环塔拉力赛站上过最高领奖台的车手周田,就是环塔拉力赛20年风雨的亲历者。环塔拉力赛官方新闻资料显示,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6团的周田参加了2005至2024环塔举办的每一届比赛。

周田代表学敏车队参赛,在2012年环塔拉力赛摩托车组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总冠军,弥补了此前参赛夺得两亚的遗憾。从曾经的赛车小白,到后来参加环塔成就赛车巅峰,再到如今儿女双全,环塔不仅为中国越野车手提供了竞技的舞台,更是人生精彩故事中的美好一页。

明星、网红能否助拉力赛出圈?

在本届环塔拉力赛的参赛名单中,多了一位汽车圈知名KOL的名字——陈震。熟悉汽车新闻,或者喜欢观看汽车资讯的读者一定对陈震这个名字不陌生。在微博平台,陈震个人社交账号“陈震同学”拥有838.2万粉丝,是国内头部的汽车KOL之一。

而陈震的加入,也着实为赛事“添了一把火”。在陈震公布的环塔拉力赛日常中,既有不少粉丝为陈震加油打气,也有一些粉丝评论道“为什么汽车KOL也能去赛车?”

一方面,陈震本人对于赛车这项运动非常热爱,也是一名拥有丰富赛车经验的赛车手。另一方面,不管是环塔拉力赛还是达喀尔拉力赛,比赛对车手是否为职业选手并无限制。在本届拉力赛中,陈震作为北京汽车车队邀请的荣耀车手参加T2量产组的争夺。

陈震的参与对于拉力赛的宣传和推广显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陈震最大的个人标签是“车评人以及汽车KOL”。试想一下,一个车评人参加拉力赛事,自然会产生非常多的话题讨论和流量关注。对于环塔拉力赛或者车队本身来说,这些话题和流量都是喜闻乐见的。

另外借助陈震本人在汽车圈的影响力,能够让环塔拉力赛更垂直地触达到汽车受众圈层当中,尤其是越野车消费者。越野受众小而精,尤其是越野爱好者的年龄阶层偏大。

“小众爱好”越野和拉力赛需要破圈走向大众,或者更直白地说需要俘获年轻受众的关注,需要找到一个可以讨论和持续升温的话题。

参考户外项目近些年在国内的出圈模式可以发现,KOL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肯定陈震在传播拉力赛方面的积极作用,单单是他通过个人微博的宣传,就已经能够覆盖超过800万的粉丝受众。更别说全网各大媒体,以及北京汽车车队在背后所支持的传播矩阵。

韩寒执导的《飞驰人生》让拉力赛这项“小众运动”走上大荧幕,被大家所熟知。而车评人陈震正在化身片中的“拉力赛车手张驰”,上演真实版的“飞驰人生”,讲述拉力赛背后的精彩故事。

事实上,本届环塔拉力赛非常注重媒体传播工作。官方资料显示,环塔拉力赛组委会新闻中心邀请了过百家媒体参与现场报道,更邀请了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网络达人参与传播。

除了媒体和KOL的传播外,或许拉力赛距离破圈还需要更多明星的助力。在娱乐明星层面,也有一位明星非常热爱拉力赛。

中国台湾知名艺人任贤齐曾在2017年参加过达喀尔拉力赛摩托车组的角逐。当时的任贤齐顶着50岁“高龄”参赛,一时间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可惜的是,当时“小齐哥”因为在比赛第二天撞树导致骨折,遗憾退赛。

除了挑战过达喀尔外,任贤齐也是环塔拉力赛的忠实参赛者之一,曾经多次支持和参加过这项赛事。早在2011年,任贤齐便代表宝钢集团八一钢铁车队出战,其本人更是担任队长一职。不过可惜的是,任贤齐在第三赛段的时候受伤,当年也只能遗憾退赛。

正如此前“内娱顶流”王一博在赛车场参加赛车的时候,引起了社会非常大的讨论。不知道拉力赛,能否等来自己的“王一博”。

“体育+旅游”包装需找准方向

除了网红或明星的力量外,来自官方层面的“体育+旅游”概念,也是环塔拉力赛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的推力之一。但“体育+旅游”的包装概念对于环塔拉力赛这种类型的赛事来说,还需要找准落脚点。

据官方资料显示,环塔拉力赛连续多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主办方依托赛事影响力与当地政府共同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但强调“体育+旅游”更多只能从体验赛车与西域风土人情的结合出发,从赛事欣赏性角度来看,赛事与旅游的结合并没有产生太多的交集。

这背后最大的问题在于场地的限制。在赛车场看赛车比赛,用户能够在固定的范围欣赏到赛车与赛车手之间的激烈比拼,但是拉力赛并不能。走向广袤的沙漠,挑战大自然才是拉力赛的精髓。对于参赛车手来说,这是极佳的体验,但是从观赛的角度来看,现场观赛所带来的体验远不如欣赏转播镜头来得更好。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拉力赛的赛期过长,短则七天长达两周,拉力赛由于其特殊性难以在两三天内完成所有比赛的争夺。从游客或者观众来说,过长的比赛时间难以协调。

所以环塔拉力赛,在打造“体育+旅游”的体验丰富程度来说,显然不及F1中国大奖赛,或者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这些IP,后者能够在周末赛期聚集一大批游客,带动赛事举办城市或周边的经济发展。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环塔拉力赛的王牌。如何将新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环塔拉力赛更加深度地融合,非常考验主办方资源整合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新疆主要景区设置直播大屏形成公共观赛的氛围,或者推出拉力赛同款精品旅游,在路程选择上更适合普通游客的需求,或许也是解题的一些思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坛经济观察(ID:titansportsindustry),作者:月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