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广东蚯蚓汤,孟婆见了心也慌

喝过广东蚯蚓汤,孟婆见了心也慌
2024年06月02日 22:18 不相及研究所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没有谁比广东人更懂煲汤,他们了解汤材的极限在哪。

汤是广东的生命药剂,传闻广东朋友家里的冰箱,都有专门的一层,用来存放各种珍稀的汤材,而小区内突如其来的停电,可能会让一个广东人付出的代价十分高昂。

我的冰箱只有半层,用来存放广东朋友的友情馈赠,其中有一捆,许多年过去了,我未曾解开。

它简单的捆扎隐约透露出繁杂的不详,有好几次,我拿酒时不小心碰到了它,都会觉得心慌,我无法揣测其中的隐喻和成分,朋友说,那是“地龙”。

“你早晚会用到它”,朋友补充。

我这些年在广东只做对了两件事,去火和除湿凉茶可以达成这个目的,但你看不到它的原材都有哪些,只能凭借味觉来一一试错。

而广东的药膳,所有材料都清晰可见,其中有些汤,具有普遍性的视觉冲击,它会在你的脑中繁衍生息。

从自然到人体,生命的跃动之间只差一副筷子。

地龙,是广东药膳中的恐怖分子,又叫蚯蚓。

中药中常能看到它,但把它加入寻常的汤料之中,还能让人惊奇,广东的汤材有数千种,能排进头部名单的,想必都是有些分量。可那捆地龙很轻,需要用水泡发,或直接丢入汤盅,让时间和沸水还原它的真实。

它不安心屯聚于湿润的泥土中,也不甘心被当做鱼饵甩入珠江,它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强行爬上人们的餐桌,在人们的口腔中爆珠。

广东的蚯蚓汤,就像一篇生猛的岭南游记,仅凭扉页就能领略其中含蓄的妖冶。

蚯蚓悬在清澈见底的汤中,没有一味材料是多余的,千百年的酝酿和琢磨,使人们对于剂量和邪门尺度的拿捏都很到位。

它的口感鲜嫩,润滑,紧实,充满大地的灵气,仅需轻轻一咬,就知道鱼儿为何对它爱得深沉。

它盘踞在汤盅的显要位置,像慈母手中的线,攥住游子身上的衣,我的广东朋友总会把它挑到我的碗里,“来,食哈先”。

一开始,我总是会拒绝的,“我对蚯蚓过敏”,这个单薄的理由就像你拒绝无聊的酒局说过的那句“我刚吃过头孢”,往往,围观的人群会自行退散。

“但那不是蚯蚓,那是地龙”,朋友补充。

虽然天龙可以是壁虎,也可以是蜈蚣,海龙有十几种,但地龙只能是蚯蚓。

你觉得它不像龙,但只要大胆喝上那么一口,上头的干哕会让你暂时忘却周身刺骨的焚风,平行的特斯拉线圈就是它的逆鳞,街头平凡的广东狠人都在汤中充电,它就是龙。

饮咗三碗蚯蚓汤,即便血液中没有酒精,你也可能宿醉在潮湿的街头。

我喝过的最邪门的饮剂,几乎都是在广东完成的,蚯蚓汤是其中之一,它的味道平实,没有独特的味素记忆,像雾像雨又像风。

它的后劲绵延,让我小脑发干,一股海风中的咸湿,从珠海顶到了韶关。

我只记得那汤里有芡实,有茯苓,有金樱子,有巴戟天,它们给肾加了把智能锁,又给下水上了把保险栓。

理论上,蚯蚓更像是一种万能钥匙,它似乎会放大搭档食材的效果,朋友他爸要他之前,吃了一个月的蚯蚓韭菜汤,现在在喝蚯蚓瘦肉汤,说是能控血糖,看的出来,他们全家都对蚯蚓有种复杂的情愫。

蚯蚓平时在地下掘食岁月的真相,有一肚子地下的见闻想与人倾诉,它的表达欲惊人。

它不挑汤材,和谁在一起都能成事,是圈里面的万金油,只是它的味道不显,被更大力和更神奇的汤材所覆盖,但只要加了蚯蚓的药膳,都叫蚯蚓汤。

在广东,每一家药膳铺中,都有几味让人眉头一紧的汤汤水水,蚯蚓汤在其中往往占据显要位置。

人们用蚯蚓和不同食材、药材搭配出一些诡异的奇妙组合。

“蚯蚓冰糖汤,得用活蚯蚓,二三十条密密麻麻炖一小锅,治小儿咳喘和肺结核;地龙干炖汤,加蜜枣和陈皮,治多痰;蚯蚓葱白煎汤,治肾虚盗汗;甚至牛喝了蚯蚓汤,还能下肾结石。”

但我的建议,无论你的医学造诣多么深邃,还是要谨遵医嘱,至少三甲,你不是华佗,医者不能自医。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女主角曾经掏出了一种神奇的小吃:陈年蚯蚓干,吴孟达饰演的姥爷也曾把蚯蚓干作为礼物送人,这道奇怪的小食竟成为了一道不可多得的珍馐;1997年,在美国纽约街头曾出现过“蚯蚓特餐”,用蚯蚓煎荷包蛋或炸蚯蚓,它的受欢迎程度超乎想象,目前已半永久地改变了一些纽约人的食谱;新西兰的毛利族人,以8种蚯蚓作为食用的佳品和礼物,互相赠送。

可见蚯蚓并不是什么见光死的鱼虫,它调剂了人们旺盛的好奇心和食欲。

野史传闻,宋太祖赵匡胤曾得病被一江湖郎中治好,用活蚯蚓捣成汁泥服下,因被皇帝询问,郎中心慌,遂把蚯蚓说成是地龙。

在台湾,蚯蚓通心粉和地龙糕都是常见的菜肴,此外还有地龙凤巢(蚯蚓爆蛋)、千龙戏珠(即蚯蚓煮鸽蛋)、龙凤配(即蚯蚓炖鸡)等。

蚯蚓炒鸡子白蚯蚓炒鸡子白

目前世界已知的蚯蚓种类是3000多种,中国有170多种,而被《中国药典》收载的地龙来源只有4种,不是所有的蚯蚓都能当作药材、食材使用。

在煲汤时,常用的地龙为“广地龙”和“沪地龙”,广地龙来自于一种参环毛蚓,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白颈蚯蚓”,是最传统的中药药材,其它三个品种的蚯蚓都属于“沪地龙”。

在广东喝广地龙汤,听上去十分合理,前几天朋友又邀请我去品尝另一种诡异的汤,说是有蝎子,有蛇,还有葫芦,我不知道具体效用,但估计汤的味道,应该是挺激烈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