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走向台前,消金公司大举入局小微

从幕后走向台前,消金公司大举入局小微
2024年05月24日 23:18 镭射财经

来源:镭射财经

小微客群,已成为消金公司线下业务中除优质单位、普通受薪客群之外的一大主力客群,越来越多的消金公司延展客群准入,将个体和小微纳入。

随着行业共识凝聚,小微和个体这类客群画像,也从消金公司幕后走向台前,甚至已有消金公司公开宣称推进小微业务。在中邮消费金融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中,中邮消金表示要强化对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需要强调的是,消金公司的小微业务,面向的是法人和企业主,贷款属性是针对“大C小B”的消费贷款。以往碍于场景限制、合规疑虑和风控能力,消金公司少有涉足该类客群。

如今消金公司在获客压力和政策导向中,业务已经发生转向,小微贷越来越香。消金公司不再局限于单一的C端客群,将目光瞄向尚存空白的小微法人、股东和个体户群体。目前,在线下有布局的消金公司基本已经实现了商户客群的覆盖。

在消金公司探索小微场景过程中,也有一些机构管理者呼吁,监管应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消金公司加强对个体户等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实现多方共赢。虽然制度层面尚未对消金公司清晰引导,但消金公司将C端经验复制到B端场景,已成为小微金融的一个分支和缩影。

入局小微渐成共识

客群准入拓展,小微场景成首选。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下业务主要围绕三大类客群开展,优质单位、普通受薪和自雇人士,从授信准入条件可细分为八大行业、高学历、房贷类、社保公积金、营业执照贷、流水贷等客群。

早期,消费金融市场渗透率较低,市场空白尚存,消金公司主要围绕优质单位、白领类客群开展业务,而后优质客群供给饱和,消金公司便调整准入门槛,向普通受薪和自雇人群发力。

相比之下,以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为代表的自雇群体,存在更大空白空间,是消金公司拓展业务,开辟差异化竞争的一大方向。事实上,无论是老牌机构,还是行业新秀,在线下展业场景中均已触达至小微场景。

中邮消费金融在小微服务层面入局较早,小微客群是其重要的客群之一。在明确加大对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后,中邮消金线上与该群体活跃渠道开展深度合作,线下不断加强客群画像识别和策略匹配,满足该类人群的消费金融需求,填补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空白。

从公开的产品大纲线索来看,中邮消费金融线下小微服务面向个体户经营者、公司法人或者股东,经营主体注册需要满一年,经营状态正常,一年内无法人变更。授信依据为银行流水和房产等资产,央行征信报告中的贷款、贷记卡、准贷记卡有任意一个账户当前为逾期,则拒绝。

杭银消金近两年也在不断调整客群准入,从原有的在编在岗优质客群到自雇人士和普通工薪群体,其中持有营业执照的个体和小微商户,成为杭银消金线下的发力重点。加之小微业务经验丰富的新副总周斌负责,杭银消金线下小微客群拓展值得关注。

产品层面,杭银消金的小微业务根据用户资质划分不同授信标准,如营业执照+房产证明,营业执照+烟草证,农资连锁加盟店,农药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满一年的物流商,营业执照满一年的茶商。

中原消金作为线下新秀,小微场景拓展也是动作不断。中原消费金融线下主推大额产品柚卡,客群涵盖小微群体。在展业策略上,中原消费金融采取直销团队的直营模式,所招聘得城市负责人也要求拥有小微信贷业务经验。

小米消金今年线下重点拓展小微商户客群。小米消金的商户贷产品,面向个体法人、企业法人或者占股50%以上股东,要求营业执照满1年,征信不能有当前逾期,客户必须要有房产。审批方式为线上初审,线下到法人的公司走访亲核。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的法人客群,要求本地户口营业执照满一年,外地户口营业执照满两年,农林牧副渔需要满三年。法人名下要有房产,授信条件为流水和季度结息,公司必须真实经营,审批时要上传门头店内环境和库存照片。

兴业消费金融的小微服务包括个体户、法人、企业股东(持股大于10%),要求必须有营业执照且真实经营,经营满一年。授信依据为企业经营流水加个人银行流水,审批过程需要双访,即访问家庭和单位。

谨慎探索是关键

从各家消金公司的小微业务表现来看,虽然布局战略共识一致,但具体探索过程中仍比较谨慎,主要业务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授信普遍采取营业执照+流水+资产的组合模式,不少消金公司将房产设置为必须项,可见消金公司在布局小微客群时,采取的仍是较为简单的C端消费贷风控策略,用熟悉的模式慢慢向小微新客群渗透。

第二,人工+机审,强调线下人工亲访亲核,甚至采取双访的形式。消金公司在探索小微客群业务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高效的作业模式,通过直销团队和多元风控组合,提升目标客群渗透率,保障线下资产质量。

第三,业务低调推进,作为线下大额业务的补充,目前多数消金公司还未将小微服务单独产品化,在产品特色、客群定制和服务体验层面,尚存较大改进空间。

与经营性贷款不同,消费金融公司的小微贷属性为消费贷,特指针对小微企业主、股东及个体工商户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碍于经营范围限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经营C端消费场景,并且小微企业与C端消费者的获客途径、用户画像、风控管理模型存在差异。

因此,审慎开展小微贷业务是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必须秉持的原则。例如,消费金融公司推出小微客群产品时,明确指出贷款必须用于消费,但这也根本无法杜绝资金用作经营周转等用途。小微客群的风险不言而喻,在贷前人工展业环节中,操作空间可能更大,并且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大多为了生产经营筹集资金。

为了确保小微业务拓展稳步推进,一些消金公司借鉴并强化了IPC进件模式,贷前环节通过人工作业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客户信用资质和偿债能力深度审核,结合线上数据模型予以交叉校验。这对于开展风控更为复杂的小微业务,真实评估小微客群经营能力、还款稳定性以及贷款用途把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消金公司开展小微业务的政策尚未清晰。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部分消费金融从业机构也在小微场景上进行积极探索。从小微场景来看,消费金融公司仍存在政策障碍。

尽管小微业务面临诸多难点和痛点,但对于消金公司而言,在整个市场资产端压力和信用风险高企的背景下,小微客群仍然是消金公司增长的一个引擎。

尤其是在编的优质客群营销难度加大,所面临的银行下沉竞争压力剧增,相比之下,自雇客群的错位竞争显现,做起来也没那么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