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源业绩交流会:2023年量利齐增,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推动业绩新高峰

绿源业绩交流会:2023年量利齐增,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推动业绩新高峰
2024年05月23日 20:12 活报告

来源:活报告

LiveReport大数据获悉,5月22日,备受市场瞩目的新晋港股上市公司绿源集团控股(HK:02451,简称“绿源”)成功举办了其2023年度业绩交流会。绿源高层管理团队集体出席本次会议,包括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倪捷、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胡继红、执行董事、财务总监、联席公司秘书陈郭胜以及集团副总裁倪博原等成员。鉴于绿源近年来的强劲发展势头和核心竞争优势,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资深分析师及媒体的关注。

在当前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的关键阶段,绿源凭借其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战略定力,成功实现了收入和毛利的双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绿源在2023年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了50.83亿元人民币的里程碑,毛利更是高达6.8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1.4%。得益于公司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张和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公司的毛利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从2022年的11.7%稳步提升至2023年的13.4%

来源:绿源来源:绿源

在行业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绿源实现了量利齐增,显示了绿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增长的实力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在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中,绿源凭借对电机、电控、电池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以一场场精准的技术革新战役,成功开辟了市场突破口”。绿源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董事倪捷在业绩会上强调:“2024年我们将深化战略布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海内外市场多元化需求。我们将坚守技术立企的信念,面对行业的诸多不确定性,绿源将继续实现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技术自主研发  “技术战”催生绿源核心竞争优势

报告显示,绿源在2023年显著加大研发投入,同比增幅高达25.8%。截至年末,绿源累积近500项专利,尤其在发明专利方面领先行业。

得益于长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2023年绿源在关键技术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如液冷2.0系统、固态化电气系统和数字化电池技术,不仅满足用户对耐用性的需求,更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此外,绿源还引入了IPD集成开发体系,通过车架平台化、动力平台化和零部件通用化等创新措施,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和生产装配效率。这些举措使开发周期缩短了20%,生产装配效率提升了30%。

凭借关键技术的创新成果,绿源所推出的搭载这些技术的车型一经投入市场便迅速赢得了用户的热烈追捧。2023年,绿源精心推出了超过50款全新电动车型,这些车型覆盖了S系列、Moda系列、极影系列、INNO系列、Cola系列、Liva系列和卡乐系列七大产品线,全面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度热销车型S70,它搭载了绿源自主研发的PCDS(私人定制设计系统)技术和创新的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这两项尖端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骑行体验,还通过数字化电池养护技术的革新,极大地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甚至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也能保证电池容量的稳定输出,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稳定和长远的续航里程。数据显示,S70在2023年度实现了近20万台的出货量,成为了业内备受瞩目的年度爆款。

为满足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绿源已在重庆投资建设第四个智能制造基地,以此深度辐射并服务中国西南市场。展望未来,绿源四大基地的年产能预计将超过1000万台,极大提升绿源的市场覆盖和产能规模。四大智能制造基地通过研发PDM、MES的建设,完善从产品研发,至各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数据的统一信息化管理。结合产品品质数据自动读取及分析,实时连接各车间品质状态及警示功能,实现安全化、智慧化管理,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确保每一辆电动两轮车都具备高品质和高性能。

关键技术再落一子  2024有望再造 “液冷现象”

“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是绿源技术创新的底色,绿源始终致力于解决制约人民美好出行的‘卡脖子’问题”。倪捷在会上着重强调了公司对于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坚持。

根据艾瑞咨询的《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用户购车选择正在形成一个综合型的评估过程。在用户购车时最关注的十大因素中,车辆耐用性以38.3%的比例位居榜首,电池及续航以35.9%紧随其后,智能化功能(31.7%)、刹车安全性和稳定性(29.1%)、舒适性(27%)位列前五,各因素间的差距不大且均在用户的考虑范畴内。

自2019年起,绿源就开始以用户为核心建立关键技术研发路径,推出了中国第2代电动车——液冷电动车。液冷电动车采用了液冷+固态技术创新,标配陶瓷刹车钢丝轮胎等先进技术,不仅提升了电动车的性能和品质,更带来了舒适安全的骑行体验。此外,绿源还制定了电动两轮车的首部耐用标准,并将核心部件的质保提升至3-10倍。液冷电动车推出至今累计销量超1000万台,被业界称为“液冷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进,绿源的关键技术研发版图已显著扩展,形成了包括液冷电机、固态电气系统、安全驾驶系统、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以及智能互联系统在内的五大核心系统。这五大核心系统不仅揭示了绿源技术研发的深层逻辑,还清晰地勾勒出三个技术层级:车辆耐用性层级、安全与电池续航层级,以及智能化层级。每个层级都凝聚了绿源对卓越性能与前沿科技的追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在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电池安全问题中,倪捷深入解析了绿源自主研发的“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在电池安全性方面的研发成果。他强调,“这套系统就像为每一块电池配备了一个‘智能预警器’,实现了安全信息的云端共享,还确保数据能够下沉至具体使用层面,让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能够三方协同,共同监管和预警包括电池温度、电池使用情况在内的安全数据”。

未来,绿源将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智慧城市和智慧消防的背景下,携手共治提升电池安全水平。

对此,绿源集团副总裁倪博原表示, “2024年,我们努力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享受关键技术研发成果的红利。包括数字化电池技术、液冷技术等成果将应用于更多车型,形成高中低不同的产品矩阵,覆盖满足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搭载数字化电池技术、液冷技术的产品极大满足了当下的用户痛点,有望再造一个“液冷现象”。

凭借技术突破和产品矩阵的完善,2023年绿源的线下分销网络已广泛覆盖中国内地30个省级行政区的324个城市。同时,其全球市场布局也稳步推进,产品已远销至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泰国、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以及美洲地区等。2024年,公司将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将多元化的中高速电摩推向国际市场,在印尼,泰国,马来、印度等重点海外市场落实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绿源还陆续推出了多项惠民服务措施,如“24小时道路救援”和“20项免费服务”等,致力于让更多的电动车服役时间超过10年。2024年,公司将计划探索实践充换电、租车等模式,拓展多元化服务生态,包括平台化售后服务体系、充换电模式、租车模式、衍生品等版块。

绿源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胡继红表示,“公司将紧抓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机遇,扩大产能,并深化国内外市场份额。同时,绿源将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确保产品竞争力与技术领先,承诺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回报,以卓越业绩回馈社会与股东”。

2024年,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施行,电动两轮车行业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与此同时,包括上海市、浙江省等全国各地纷纷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以激励电动两轮车企业积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加速老旧电动两轮车的更新换代。

2024年,绿源电动车或凭借其领先的关键技术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在产业和消费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再次领先一步,从而实现业绩的崭新跨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