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易,都想活成对方的样子

腾讯网易,都想活成对方的样子
2024年05月20日 17:07 光子星球

来源:光子星球

撰文 | 吴坤谚

编辑 | 吴先之

“起猛了?这是《王者荣耀》还是《永劫无间》?”

5月16日,腾讯旗下《王者荣耀》IP衍生的平台格斗游戏《星之破晓》,突然在体验服上线了3D动作大逃杀玩法“星魂战场”。虽然玩家操控角色依旧是以《王者荣耀》IP英雄为核心,但姿势却和以前大不相同,甚至让人有了些许割裂之感。

有趣的是,星魂战场玩法在缝合动作吃鸡元素的基础上,似乎还“借鉴”了已为网易旗下《永劫无间》所验证的武侠吃鸡模版——钩锁、商店买活、地图布局与蓄力博弈等均能自《星之破晓》5月16日晚的实机演示中看到后者的影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网易方面先一步发难,试图占据“被抄袭”的舆论高地。5月16日晚,创作出《永劫无间》的24工作室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长文《武道无穷,但请尊重“武道”》开团,直言《星之破晓》什么都抄“很丢人”。网易旗下《流星群侠传手游》官方随后发长文来为老大哥添一笔正统的“法理性”。

网易希望坐稳动作吃鸡“正宫”地位,腾讯方面亦有所准备。仅两小时不到,《星之破晓》公众号发布长文《王者,你是我的荣耀》,以“蹭热度”的“指控”以及早准备好的武侠吃鸡两位前辈《流星蝴蝶剑.net》与《武侠乂》反呛回去,称“有人破晓,有人破防”。

至此,一场围绕动作+吃鸡玩法的公关营销拉开大幕。厂商相互阴阳,玩家唇枪舌剑,水军浑水摸鱼。这与去年末的“元蛋之争”有所不同,因为腾讯相对此前更为主动,而网易希望维持赛道霸主地位的难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大乱斗不够,吃鸡来凑

两个月前,《星之破晓》结束集体终测时,还是一个以平台格斗为核心玩法的动作游戏。

过去数次测试中,腾讯方面根据测试反馈不断往《星之破晓》里“加特技”,终测呈现是类似横版格斗的PVE玩法、平台格斗的PVP玩法,以及基于《王者荣耀》IP的深度内容。

如果就此止步,这或许只是叠加了王者IP影响力的一款平台格斗游戏,即使承继老大哥的部分玩家群体,也难逃小众命运——同赛道作品《派对之星》早在2022年便已上线,截至目前,该游戏在iOS游戏榜上排名300开外。

平台格斗过于小众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在商业化也举步维艰:公平竞技的内需杜绝了角色养成付费,短短数分钟内即可完成TTK(Time to Kill)并结束一局游戏的窗口也难以激发起玩家外观氪金的欲望,大DAU品类的皮肤故事在平台格斗赛道上被证伪。

腾讯方面自然也在测试中发现了这一点。一开始,是简单粗暴地加重外观付费外的内购内容,包括区分英雄星级与强度、推出角色和武器卡池等。可想而知的是这种直接影响公平竞技特性的商业化招致了玩家反噬,终测时不得不将PVP与偏重氪金的PVE解耦。

以上种种都为《星之破晓》的未来蒙上迷雾,关键是其还背负着王者IP首款拓展作品的使命,成败与否关乎IP的生命与活力。因此,《星之破晓》引入更多内容是势在必行,这既包括玩法,也包括商业模式。

只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便将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玩法强行“缝合”进既有游戏中,从游戏制作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像是一个成熟厂商能做出的决策。

不过,我们自此前的实机演示发现,《星之破晓》的吃鸡玩法在动作流畅度、打击感等细节上完成度很高,不仅将格斗动作与王者IP元素相互结合得颇为流畅,地图交互、玩家博弈也可圈可点。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称:“可以看出赶工痕迹,但也看得出工程量,是一个完整的(玩法)”。

(星魂战场实机演示)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星之破晓》接收了腾讯某个工作室的动作+吃鸡开发成果,从而拓展原本稍显单薄的玩法,冲破赛道局限。

我们也注意到,腾讯于3月悄然为旗下动作竞技手游《代号:突围》开启内测,问卷中曾提到《PUBG》《王者荣耀》吃鸡模式-边境突围、《永劫无间》等游戏,这应该是对标《永劫无间》的动作吃鸡品类。星之破晓或许接收的便是这个作品的成果。

于是,没有竞品的《永劫无间》迎来了第一个对手。

一丘之貉

无须讳言,面对《星之破晓》这个携国民级IP影响力的同赛道首个竞品,网易是有些没底的。否则也无需“大动干戈”发起“鉴抄”的舆论战,白白给对家送流量。

究其原因在于,《星之破晓》偷了《永劫无间》手游(下称《永劫手游》)的塔。

4月1日,《永劫手游》开启首次对外测试,全网累计预约2500万人,热度空前之下有一层隐忧。

据《永劫无间》官方,截至2023年7月6日,其玩家总数(买断销售数量)突破2000万。毫无疑问,这是待上线的《永劫手游》的基本盘,然而首测预约玩家数量与之相去不远,而且这还是在《永劫无间》早已于去年免费开放后的成绩。

这意味着,《永劫手游》本次测试似乎更多局限于承接端游玩家,而未能很好地打开路人盘。

动作类游戏的硬核程度决定了护城河的高度,却也限制了城池的大小——端游版本很难做大DAU。据小黑盒统计数据显示,这款游戏近12个月内的最高玩家在线峰值仅37.1万,不过是玩家总数的零头。而手游版本的推出自然也承载着做大DAU与扩大IP影响力、商业化能力的希望。

以上种种,都使得《星之破晓》杀入动作吃鸡赛道的动作变得更具威胁。毕竟《元梦之星》的“前车之鉴”在前,先发优势带来的时间窗口难以被饱和宣发攻破。更有趣的是,本次被腾讯拉来站台的武侠吃鸡手游《武侠乂》在2022年1月20日安卓端上线,同日《永劫手游》“恰好”开启测试预约,似乎想“提前杀死比赛”。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种“回旋镖式”的博弈。事实上,相似的剧本早已发生,只不过角色互换了一下。

3月13日,网易发布旗下5V5战术FPS新游《天启行动》的实机演示,被指“神似”腾讯代理的《无畏契约》。还有玩家提到,《天启行动》似乎是网易于2022年海外发行的《Hyper Front》的翻版,该游戏已在去年4月停运,而原因很可能是被拳头游戏起诉。

(网易天启行动B站PV评论区)

显然,《星之破晓》抄袭与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很可能将率先抢下路人群体。

况且腾讯早已做足了准备,玩法上有《武侠乂》制作人站台,正统性上有《流星蝴蝶剑.net》版权方坐镇。网易自己也在长文中提到“玩法就是互相借鉴螺旋上升”。包罗万象的游戏行业对抄袭的界定本就模糊不清,鉴抄的死胡同末端是《红色警戒》与《星际争霸》,是《原神》与《塞尔达》。

无论这场公关营销走势如何,“猪厂鹅厂”两家都大概率撬不动对方的基本盘。占了先手的腾讯,或许能凭游戏质量率先站稳脚跟,这对网易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只是可怜曾经中国动作类游戏的天花板《流星蝴蝶剑》,时隔20年还要被人掏出来做矛与盾。

从去年年中开始,我们似乎见多了网易四处开团的样子,多款垂类精品游戏的成功让网易“春风得意马蹄疾”,这也反映在其股价变化上。

相比之下,腾讯游戏在过去两年的业务表现似乎更偏向于“老去”,追求确定性、追求ROI让之止步舒适区。这才让相对重视自研与垂类精品开发的网易在过去两年内尝到了甜头。但当占有体量与渠道优势的腾讯回过味儿来,便通过《星之破晓》短短两个月塞进吃鸡玩法的游戏工业水平,露出了尖锐的獠牙。

纵观网易与腾讯在游戏业务上的攻守,是网易首款平台级产品《蛋仔派对》的出现,让其冲破了缺少大DAU产品的囹圄,甚至在与腾讯的正面交锋中取得阶段性胜利。这也催生了其依靠品类特殊性,借由去数值化做大DAU的路径依赖。

简单梳理网易在《蛋仔派对》后所推出的新游,无论是整顿MMO的《逆水寒》《射雕》还是未上线的SLG新游《七日世界》,都在宣发上走了相似的道路。

《蛋仔派对》《逆水寒》还不足以让网易成为“铁王座”的守擂者,腾讯也面临着网易在多条赛道的“围攻”。

不甘只做小众精品的网易,必然会撞上依靠社交帝国把持大DAU的腾讯。可以预见的是,两者相互攻讦的故事将在不同品类与赛道上上演。

谁是头部掏出来碰一碰,玩家会用脚投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