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哲睿IPO迟迟拿不到批文,腔镜手术机器人商业化存困境

思哲睿IPO迟迟拿不到批文,腔镜手术机器人商业化存困境
2024年04月18日 18:37 周远征

来源:周远征

图片来源:Pixabay图片来源:Pixabay

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思哲睿”)在2023年6月25日提交注册,但截止2024年4月16日,思哲睿依然没有注册。

今年,整个IPO审核的大环境趋严。国产腔镜机器人商业化进展缓慢且竞争加剧,国内市场依然被直观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Inc.)垄断。

思哲睿拟募集资金20.29亿元,金额较大。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后者正在被交易所现场督导。近期已经陆续有多家中信证券保荐的拟上市公司终止了IPO,思哲睿会否被波及呢?

腔镜手术机器人行业自2023年开始竞争加剧,同时国产腔镜机器人公司的商业化进程缓慢。随着首台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上市,思哲睿未来商业化进展势必变得更加困难。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思哲睿还适合在科创板“流血”上市吗?

1

商业化变现缓慢,盈利难

思哲睿处于手术机器人行业。根据手术类型的不同,思哲睿的核心产品属于腔镜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完成各类复杂的微创手术,可用于泌尿外科、妇科、胸外科、普外科等相关科室的微创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手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最早在国内应用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是直观外科公司的达芬奇系列产品。其在2000年获FDA批准上市,2008年在国内获批,在国内已经沉淀超过15年时间,此后几乎占据了国内大部分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7年至2021年,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自7.0亿元增长至32.4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46.7%,其中大部分市场份额都被达芬奇所占据。

这几年,国内逐渐出现了一些国产手术机器人公司。比如,2022年陆续有微创机器人(02252.HK)的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思哲睿的康多腔镜手术机器人SR1000和精锋医疗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获批上市。

但思哲睿康多机器人的商业化进展相比微创机器人滞后。截止2022年12月31日,微创机器人中标3台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价格在1600万元左右;精锋医疗中标一台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价格在1400万元左右;思哲睿中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中标价格为538万。

思哲睿核心产品为“康多”外科腔镜手术机器人,目前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报告期(2020年至2022年),思哲睿主营业务收入为0,同时3年净利润总共亏损近3.7亿元。

直到2023年一季度,思哲睿经审阅的营业收入为 844.18 万元。主要系康多机器人SR1000产品于2023年一季度实现了两台销售,分别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四川省泌尿外科医院完成了装机验收。

目前已经在港股上市的微创机器人(02252.HK),上市之后核心产品图迈手术机器人的商业化销售不及预期,目前股价从高点时候的400多亿港元市值跌到100多亿港元。

微创机器人是微创医疗(0853.HK)的子公司,凭借着母公司在医疗领域商业化拓展的能力,微创机器人相比思哲睿这类完全没有医疗领域商业化拓展经验的企业,在商业化落地方面更有经验。但微创机器人上市后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销售依然缓慢。可以预见,思哲睿的康多机器人未来商业化落地会面临更大挑战。

而且思哲睿产品相对单一,仅拿到了SR1000型号的批文,其他型号均还在研发当中。该批文还不包含思哲睿自己的内窥镜系统,也就是说思哲睿还无法销售其内窥镜系统,目前只能使用其他竞品的内窥镜系统。相比之下,微创机器人有多款核心机器人产品,产品更加多样化。微创机器人产品覆盖了五大手术专科,即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及经皮穿刺手术,产品除了图迈腔镜机器人,还有蜻蜓眼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以及鸿鹄等骨科手术机器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思哲睿SR1000型号腔镜机器人获批的适应证只有泌尿系统,不包括其他适应症,产品应用也范围有限。而达芬奇的机器人已经可以适用多种适应症。

2

产品技术信息“避重就轻”?

思哲睿的SR1000型号腔镜机器人是采用三臂设计、内窥镜灵活选配和开放式控制台,然而直观外科、微创机器人等同类产品均为四臂结构。思哲睿的 SR2000 型号产品为四臂手术机器人,但目前还在研发当中。相比同行,这侧面反应了思哲睿产品研发进度滞缓。

交易所问询,思哲睿产品与市场上主流产品存在差距,未来获取市场份额并实现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及具体措施,市场拓展是否存在明显障碍。

思哲睿回复称,公司未来获取市场份额并实现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及具体措施,市场拓展不存在明显障碍。

然而《摩斯IPO》研究发现,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等国产腔镜机器人厂商,均采用与达芬奇机器人相同的封闭式控制台和四臂设计,思哲睿的SR1000 却采用开放式控制台和三臂设计。对于已经熟悉了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医生来说,有一定的转换成本,医生需要更多数量的手术操作来熟悉康多机器人,这势必会增加思哲睿商业化推广难度,其需要更多的市场宣传和产品培训。并且三臂手术机器人对床旁助手的经验要求相比四臂机器人更高。

交易所问询,SR1000 采用三臂设计在手术操作便利性是否有局限性?对比暗窗式控制平台、开放式控制平台的优劣势,说明开放式设计是否存在影响操作体验、导致视觉疲劳等方面的问题?公司是否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腔镜手术机器人主要在三甲医院等高端市场销售,预算及性价比是否为医院采购时的核心考虑因素?

思哲睿称,三臂手术机器人和四臂手术机器人在手术操作便利性上没有实质差异;三臂和四臂手术机器人临床试验表现无显著差异;三臂手术机器人更具经济效益;经过和多位医生长期沟通,医生在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时,为降低手术成本,往往只会使用其中的三条机械臂(两条持械臂+一条持镜臂),第四臂在手术过程中被闲置。此外,开放式控制台给医生的体验更好。

但《摩斯IPO》从上海某医院泌尿科主任医生了解到,事实上,达芬奇最早的型号就是三臂,后面不断迭代升级成了现在的四臂,四臂大大提高了医生的手术效率,对旁床助手的要求不高。在手术过程中大部分医生会用到第四臂。而且封闭式控制台的视觉效果更好,达芬奇的3D图像系统能更直观地清晰地展现手术过程。同时,因为达芬奇腔镜机器人已经用十多年的时间培养了医生手术习惯,医生切换到三臂且开放式控制台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尤其是对于新手医生,思哲睿的机器人上手会更难,需要更长的训练时间。

“这么多年,逐渐从三臂进化到四臂,它不可能是没有道理的,操作肯定会更便利一些。性价比也不是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医院对这类手术机器人价格敏感度不高,一台达芬奇机器人的价格和CT差不太多,机器人企业不应该靠价格竞争。医院看的还是机器的实际使用效果,定价低反而失去竞争力”。

并且思哲睿的内窥镜系统也不是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目前内窥镜系统已提交注册,但还未获批。直观外科的达芬奇产品和其他国产腔镜机器人产品都是自己的内窥镜系统。但思哲睿将此称为,给了医院更多自主选择的可能性,康多机器人SR1000 可以灵活搭配各种品牌的内窥镜使用,侧面反应了思哲睿整体产品进度的滞后。

根据思哲睿的披露,其机器人在产品性能上已经与达芬奇机器人基本一致。思哲睿从手术成功率、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感受等几个指标方面,与达芬奇对比,得出了“在试验的主要及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方面,康多机器人SR1000 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康多机器人SR1000 已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上实质性等同。此外,康多机器人 SR1000 在这两项临床试验中的 NASA-TLX 任务负荷评估方面的多项指标优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关于前列腺癌根治切除术临床试验中的术中操作感受方面明显优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体现了康多机器人 SR1000 在医生使用体验上的相对优势”的结论。

但一位医药行业投资人士告诉《摩斯IPO》,看这种指标数据没有太大意义,医生最终看的还是机器的精细度和稳定性。

《摩斯IPO》从医生那也了解到,目前在精细度和稳定性上,国产机器人还达不到达芬奇那个程度。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国产的腔镜机器人在完成难度稍大的手术上还是更困难,达芬奇机器人在难度大的手术上表现更好,比如把钳子从a点移动到b点,达芬奇像筷子夹菜,动作更精确。精细度、稳定性不高的话,到b点可能不能马上停住,这会让手术变慢。为了克服精确度低,医生需要主观放慢操作节奏。这就导致手术时间会更长,病人出血量也可能更多。此外,国产腔镜机器人上手起来也会比达芬奇机器人更难一些。

“国产机器人在器械稳定性上没有达芬奇那么稳定,操作也没有达芬奇那么精确;达芬奇的3D图像系统清晰度和饱和度等更好;还有就是一些辅助功能,比如达芬奇机械臂有记忆功能。”

近年来,国产腔镜机器人企业一直打得国产替代的概念拉高企业估值。然而直观外科公司几乎在国内垄断了腔镜机器人市场。直观外科公司与复星医药共同创立的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直观复星),在2023年7月宣布公司的“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在国内获批上市,这也意味着,国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能很快要和公众见面了。这无疑给尚处于商业化早期的其他国产品牌重重一击,思哲睿未来商业化进程竞争将更加激烈。

作者丨摩斯姐

来源丨摩斯IPO(MorseIPO)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