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12月20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三次暨浓香分委会二届二次全体委员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宋书玉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对中国白酒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标准化工作是未来产业是否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标准引领,是产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通过标准的引领,产业能够实现健康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白酒产业的标准化工作取得很多成果,取得一些进步,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白酒产业结构进一步集中,市场竞争加剧,需要做好中国白酒标准化的基本引领工作,宋书玉理事长提出七个思维方式,中国酒业面对新的挑战,提高自身工作要求,努力构建中国白酒标准化系统和体系,引领产业规范化发展,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树立系统化思维
在中国白酒产业中,构建一个全面的标准化体系尤为关键。标准化体系涵盖了从原料到消费体验、文化、知识产权、智能酿造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构建标准时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将系统化思维视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注重技术参与,将白酒产业标准体系所涉及的范围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总结,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树立科技引领思维
提升传统酿造的科学性和科学原理,以科技研究为基础,结合实践和标准化工作。树立科技引领思维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研究回答传统酿造的核心问题,宋书玉理事长指出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支持标准化工作。中国酒业协会主导的技术创新战略审查会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围绕中国白酒模块化研究和技术创新构建白酒产业标准化系统。
树立产业进步思维
通过深入系统的科研和对传统酿造方法的了解,以发展的眼光审视问题,从而正确引领酒类产业的方向。过去的标准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产物,而未来标准制定需要结合深入的科研、对传统酿造的认知以及产业发展的全球视角,以引领产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重点在于如何在标准中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通过专业认知与消费者需求的结合来修订和制定标准,使其更具创新性和消费者认可度。通过研究、实践和持续改变,中国白酒产业需要更多地认识和适应改变,职业标准体系的完善对产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树立品质表达思维
宋书玉理事认为,中国白酒产业需要致力于明确品质表达方式,并通过产地、工艺、原料等方面的突出,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晰、更专业的指引;构建产区特色与个性化,通过产区风味、酒庄历史、年份酿造等方面的展现,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白酒品质展示;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探索智能化酿造等现代方法,使白酒品质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同时具备更广泛的市场吸引力;着重构造消费者沟通与品牌塑造,通过标签标准、产品感知标准等方式,以更直观、可理解的方式传达产品信息,建立更紧密的消费者关系;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建立文化体验、知识产权、产品标准等体系支持,同时关注消费者需求和行业趋势,持续改进和提升品质。围绕风味个性化、酒庄酒坊、年份酒陈年旧、文化体验、智能酿造等方面,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
树立生态酿造思维
通过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努力,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生产、标准化、清洁能源利用上创新发展,使生产更加环保和高效。绿色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节能减排和科学研究是重要的引领,在产业链中推广绿色生态酿造理念,以构建全产业的绿色支柱,树立绿色生态项目,通过生态表达实践双碳理念,推动白酒行业向高质量现代化发展。
树立消费文化思维
白酒产业需要更多关注消费者需求,建立标准,通过构建消费场景、消费仪式,推广饮用方式、饮用器皿等,助推产业健康发展。宋书玉理事长提及了白酒的成分及与人体代谢的关系,并表达对未来研究方向和产业发展的期待,与消费者建立关系,助推白酒产业健康发展。
树立国际化思维
宋书玉理事长在最后强调了中国白酒国际化的重要性,包括建立国际标准、推广中国白酒文化和历史,并促进国际合作。提及了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发展的努力,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标准体系的必要性,文化体验、消费场景和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完善、合理、符合中国国情兼顾国际消费习惯的白酒标准体系,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白酒文化,推动中国传统白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在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标准化工作成为中国白酒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领。这七大思维方式将为中国白酒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促进产业规范化发展,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酒业协会将继续引领着产业的未来发展,致力于构建更完善、适应时代的标准化体系,为中国白酒产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魅力而努力。
责编 / 王小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