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中介巨头宣布:掘金不良资产

房地产中介巨头宣布:掘金不良资产
2023年09月12日 12:38 不良资产头条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9月11日,世联行在官微宣布:与省级地方AMC湖南财信合资合作,联合发起的湖南财信世联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世联”)正式成立。该公司在不良资产行业目前“5+2+N+银行系+外资”中属于“N”,即非持牌机构。

通过与地方AMC的合作,世联行正在寻求在不良资产行业中的立足,打造除地产中介“代理销售”以外的第二个身份—“资产打理人”。

财信世联成立财信世联成立

无奈的“野心”

作为中国新盘代理销售的元老,世联地产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房地产专业服务的上市机构。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登录A股的房地产综合服务商,业务遍及中国200多个城市。2017年世联行的收入和利润达到巅峰,但没有像我爱我家一样在数字化上发力,另外在长租公寓投资上没有及时“止损”,世联行称,在这两条跑道上失了机、错了位。但幸运的是,世联行找到了国资大股东。

世联行官网世联行官网

2020年,大横琴成为其单一拥有表决权比例最高的股东,珠海市横琴新区国资委成为其实控人。2021年,实控人又变更为珠海市国资委。找到国资背书,是世联行穿越地产下行周期的第一个方式,但显然还不够。

最近几年,受困于房地产市场的萎靡,包括易居中国、世联行等新盘代理销售巨头与建筑企业、家装企业一起成为开发商爆雷的受害者。恒大是世联行的主要客户之一,仅2021年的业务收入就有3.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59%。但2021年世联行归亏损11.29亿元,同比下降1118.09%,其中,对恒大集团及其关联公司的应收款项总额合计12.53亿元,计提减值损失10.03亿元。

于是,世联行将目光聚焦在了不良资产上。其实早在2015年,世联行就已经发现了不良资产行业商机。“目前银行坏账比率越来越高,公司希望进入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择优进行债务重组。”彼时的世联行在公开表示。随后,世联行通过评估服务参与主体提供不良资产全链条服务。截至2022年,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共13笔,金额99.82亿元。

此次与湖南财信合作算是其正式深挖不良资产。

如何掘金不良资产?

绿城管理与四大AMC合作,是寻求更多的代建业务。世联行与地方AMC合作又能获得什么样的业务机会?世联行表示,合资成立的“财信世联”未来立足于湖南,将致力于成为不良资产经营管理领域的专业“资产打理人”,力争在2-3年内构建起不良资产经营管理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目标是成为全国AMC行业内领先的不良资产综合运营服务商,并在不良资产行业内打响“财信世联”的名号。

上述表达比较泛泛。我们先来看看世联行原本的业务范围。其主营业务包括大交易和大资管。前者主要包括综合销售业务、互联网+业务和金融业务。大资管主要包括物业及综合设施管理业务、招商及空间运营业务、咨询顾问业务。其中的咨询顾问业务是为地方政府、开发商、产业企业、资产持有机构/金融机构等客户提供政策建议、土地规划建议、项目开发策略、产业综合服务、资产打理咨询等服务,贯穿从土地取地策略到资产退出的全流程。

世联行业务范围 来源:世联行官网世联行业务范围 来源:世联行官网

我们猜测,世联行与湖南财信的合作会将咨询顾问业务作为主要发力点。也就是房地产投、管、退全流程。湖南财信能否为其提供更多的业务机会?

湖南财信手中有多少机会?

作为湖南省首家地方AMC,湖南财信2023年上半年资产规模达到153亿,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同比下降46%;归母净利润7600万,同比下降74%。出现大幅下滑的主要是信用减值损失,因为在其业务中,非金不良占比相当大。

数据来源:中证鹏元评级报告数据来源中证鹏元评级报告

2019-2021年,其分别收购非金融类不良资产25笔、20笔、23笔,合计收购成本分别58.88亿元、25.92亿元、43.10亿元,占当期收购资产原值的比重分别为99.95%、98.77%、99.88%和。非金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不良资产经营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35%、83.73%、77.42%,且主要投向了房地产,叠加近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较低,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明显上升,可能出现非预期损失的风险。

在这一点上,湖南财信与世联行比较契合。

此外,由于湖南财信专注于湖南省内业务,受到区域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青睐,获得地方政府在资产处置的政策和法务层面的支持,属地化管理优势明显,也能为“财信世联”在湖南的发展铺平道路。

整体来看,湖南财信资产规模在60家地方AMC中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最近几年的盈利表现不错,主要归功于它的特殊机会投资业务。其着力培养主动资产管理能力,主要包含上市公司纾困、债转股和直接股权投资。截至2022年6月末,累计投资金额22.69亿元,股权投资余额为10.70亿元,累计实现收益8.76亿元总体资产收益表现较好。而这一部分中或许也存在着一定的业务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