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何帆去调研之一

跟着何帆去调研之一
2023年04月21日 18:17 写变量的何帆

来源:写变量的何帆

我们调研的第一站是广东一家当地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 

说实话,这是个非典型房地产企业,因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为主,很少有贷款。这跟企业创始人的性格有关系。我这个学生为人谦逊低调,心思非常细,所以风险偏好就很低。他在当地深耕了十几年,都是看准了再做。

在上一轮波澜壮阔的房地产扩张期中,他没有借势扩大规模,基本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做。他告诉我们,同样面临销售不景气的挑战,由于自己负债少,轻装上阵,所以这一轮房地产大幅调整对他的影响并不大。 

真正让他困惑的是,接下来怎么在房地产这样一个整体收缩的行业中发展。现在的行业共识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继续扩张的空间已经没有了,未来的方向是存量调整或逐渐萎缩。可是,到底怎么存量调整呢? 

我也跟他分享了自己在重庆调研的心得。我在重庆参观了万科的一个楼盘,地段好,卖得也不错。在参观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以前,房地产商卖房都喜欢强调面积大。万科的这个楼盘,面积不大,最大的也不到100平方米,但都能做成三室一厅,功能完备,使用方便,该有的都有。比如,卫生间一定要有两个,要有储物间,还要专门预留出放电冰箱、洗衣机的空间。

这说明啥?购房者更看重性价比了。面积小,一套房的总价就低,毕竟,大家手头上的钱都紧了。但性能必须更好,毕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变的,大家对居住的体验感更看重了。 

把性价比做到极致,这可能是存量时代,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3

我们调研的第二站是一家广东本地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这家企业是生产精密设备,专门用于清洗机器的。

这个企业的老板也是我的学生。过去几年,他一直把外销和内销比例控制得不错,所以即使最近出口有了一些压力,他拿到的订单也没有太大的波动。

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人不好找,尤其是非熟练工不好找。老员工的流失率并不高,因为跟当地的平均水平比的话,在这里干可以获得比较体面的薪酬。他不怕新手,不会可以上生产线去学,有师傅教,但就是不好找。当地政府也在帮企业找人,人社局也很支持,但效果并不好。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矛盾。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16-24岁人群的失业率超过了19%,也就是说,将近五分之一的年轻人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一边是年轻人的高失业率,一边又是企业找不到工人呢?

因为教育和现实脱节,教育和产业结构脱节。年轻人都想上大学,哪怕上的是教学质量一般的二流、三流大学。说实话,很多大学老师教书也不用心,学生在学校里没学到啥东西。大学毕业生原本指望能用文凭换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当下受到新冠疫情、经济低迷的影响,以后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这个梦想很可能要破灭了。

我想起来在一家技工学校调研时,和那所学校的老师的一段对话。我问他,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都去当快递员送外卖了吗?他说,那是二本学校的毕业生,不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们的毕业生都有一技之长,每个毕业生至少能拿到五六份offer,他们的心理期待也是进工厂。

04

我们接着去了第三家企业,这是一家跟芯片相关的企业,主要生产电路板。我的学生负责这家企业的市场业务。他告诉我,过去两三年,芯片行业的产能大规模扩张,整个电路板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非常明显。接下来,行业洗牌是必然的,而且会非常残酷。

同时他还告诉我,从电路板这个行业来看,经济脱钩是相当直观的。好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明确表示,不再采购中国生产的芯片和相关元件。国内企业只能去越南设厂,然后从越南把东西出口到这些发达国家。但问题是越南没有工程师,也没有成熟的供应链。这就导致机器维护非常不便利,只能让专家从国内飞河内。原材料的供应也是挑战。这都增加了生产成本。

并不只是在电路板行业才有这样的情况。事实上,其他行业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压力。未来的历史学家会发现,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极为怪异的时代,经济规律让位于政治考量,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扭曲。

最后会怎么样?很无奈,还是“南墙效应”吧。不撞南墙不回头,撞疼了自然要回头。

05

最后一站是一家教培行业的企业。

我的这个学生在行业里干了很多年。他说,过去两年教育行业受到的冲击可能是所有行业中最大的,它面临了政策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但是,与其说这是行业性的冲击,倒不如说是整个行业经历了一场超级快速的转型,政策和疫情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

如果有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必须要把企业该做的事情和政府该做的事情分开。政府不要越位,但企业也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不要轻率地越位。

经历了这次洗礼,还能看出,教育真的是刚需,而且可能是所有需求里刚性最强的。虽然有些培训企业转行了,但很多企业,包括很多资本都发现,其他行业的需求可能是吹出来的,只有教育的需求是最实在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培企业能重走老路。有了这轮冲击的教训,教培行业更注重做出特色,而不是盲目追求扩大规模。

我的学生讲了自己的尝试。他发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体验,那些真正能够把教育融入生活,走进社区的尝试更受到欢迎。他在不同的城市,找到当地的图书馆或者是书店,甚至是一些楼盘的销售大厅,在这些地方举办一些跟教育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于是,他就能找到真正的客户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服务。

06

带着学生去看学生的企业,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说实在的,调研本身可能回答不了什么问题,也没法提出解决方案,毕竟调研都是走马观花的。但是,看和不看,有很大的区别。调研的真正目的是发现问题,尤其是发现那些有价值的问题。 

调研之后,我会带着学生们一起复盘。大家一致认为,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调研活动要多搞一些。 

没问题,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调研,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行业。等调研结束后,我也会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除了和我的学生一起去调研之外,以后我还会带着企业家、各行各业的专家等不同的朋友去调研,寻找变量,探寻趋势,欢迎您的加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