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医美,四面楚歌

新氧医美,四面楚歌
2022年11月22日 16:07 栗滴科技

市值曾高达百亿的医美巨头,如今已是四面楚歌。

被近百位明星“围殴”的互联网医美头部企业“又道歉了。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SY.US)发布致歉声明:新氧公司未经杨幂许可,使用其肖像用于“新氧”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不实信息和贬损杨幂的内容。上述行为已侵犯杨幂的合法权利,给杨幂造成负面影响及损失。

新氧澄清,杨幂就其肖像的使用未向该公司做出过授权许可,与该公司亦不存在任何合作及其他关系,并就上述侵权行为向杨幂做出诚挚的道歉。

频繁与明星发生摩擦,或许与新氧公司作为“互联网医美医疗服务平台”天生需要流量的属性相关。

对于“蹭”明星博眼球这一技能,新氧可谓是轻车熟路。

2019年,新氧在和林志玲的肖像权纠纷案件当中,最终被判处书面道歉并赔偿25万元损失。

资料显示,自2016年10月以来,共有90余位明星因“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肖像权纠纷”起诉新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就有包括杨幂、秦岚在内的46位明星起诉过新氧。

关于对多位明星的侵权问题,去年10月,新氧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道歉声明称,已经与当事人积极沟通并和解,将全力配合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相关工作,并表示全面接受批评和指正,坚决整改。

作为出道即巅峰的互联网医美头部,新氧在资本市场也曾拥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在2019年上市之初,市值就曾突破20亿美元。随着业绩与用户下滑、监管收紧,新氧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商业表现正在遭受巨大挑战。

01

事实上,成立之初的新氧曾被称为是医美界的“大众点评”。其创始人金星,也被网友称为最懂女人的创业者。

与同名娱乐圈名人相比,新氧创始人金星名气并不大。出生在黑土地的金星毕业于天津大学,拥有多年互联网工作经验。

2001年毕业后,金星即去了TOM,做技术工作。金星本质上是个技术男,但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一直怀揣着独立创业的梦想。

此后,为更好地锻炼自己,金星选择跳槽陈一舟的千橡互动,在猫扑网做起了产品和运营工作。

经过6年的历练,金星再也按捺不住创业的心,决定亲自下场创业圆梦。

2007年,28岁金星和朋友创办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社区——美丽家族,一个类似于蘑菇街的产品。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合伙人就打了退堂鼓,无奈之下,金星只好回购了公司的股份。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资金捉襟见肘时,由于市场不看好,更是没有一位投资机构愿意注入资金

最终,因为没有充足的启动资金及经营上的问题,刚起步不久的公司就胎死腹中,金星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特别羡慕那些能融到钱的创业者。”创业失败,暗自神伤的金星再次踏上取经之路,加入腾讯财付通做产品运营。

2013年,从腾讯出来后,金星凭借着多年的社区运营经验和人脉,再次选择了女性社区作为创业突破口,成立了一个帮助消费者筛选合适医美机构的平台。

为什么连续选择女性社区创业?金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能是我的一些背景或者经历让我能更加洞察到女性的一些细腻,一些敏感的地方。"

10余年的工作经验让金星从技术男蜕变成极会讲故事的创始人。公司成立第二年,他就先后拿到了天使投资人邵珲和经纬中国领投的2100万美元,不久又拿到了腾讯众创的5000万美金的融资。

一方面是和线下医美机构、整形医院达成合作,吸引他们入驻线上平台,另一方面是和消费者建立强链接,为有医美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咨询和预定服务。在互联网浸染十几年的金星很擅长这套打法,凭借过往优质内容积淀和强大资本支持,新氧的营收一路高歌猛进。

数千家医美机构入驻,200多万篇真人整形日记,新氧已从最初的医美社区,转型到内容电商。脚踏医美的风口,营业收入呈翻倍式增长,短短几年就发展成医美界的“大众点评”。

2019年5月,新氧科技终于登陆资本市场,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头顶“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第一股”的光环。

最高估值超过30亿美元。这不仅是新氧的高光时刻,也创始人金星人生中的巅峰时刻。

02

有高光的一面,就必然有灰暗的一面。

2015年,金星在媒体上提醒消费者“提前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金星提出四点建议,其中第三条为:“提前要做好功课,一定要看网友的口碑,别单纯看医院投放的广告和官网上那些信息,要多看网友分享的整形日记,这个东西做不了假的。”

然而,新氧上市后不久,就因“美丽日记”造假、刷评论等负面消息被媒体曝光。

2019年,新京报报道称,有商家对“美丽日记”明码标价2000元一套,手术前后对比图数百元一套,已然形成一条龙服务的网络黑产。

两年后的2021年,新氧平台因编造虚假评价再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

2021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第三批)——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篇》直指新氧平台上商家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刷单炒信等行为。

有意思的是,在2016年《超级脱口》节目上,金星曾对百度竞价排名嗤之以鼻,直言“百度竞价排名已成过去式,竞价排名是典型的逼良为娼,不会长久”。

没想到3年后,金星当众放的“狠话”又被推翻了。

据财报的数据显示,2017年之前,新氧的收入还是以预定服务为主。用户从新氧下的单,平台每单可收到10%左右的返佣。

但到了2018年,新氧的广告收入为4.15亿,占比62.3%。2019年第一季度,广告收入增长超过预定服务费,达到1.43亿元。

新氧的信息服务营收占比在此后几年不断走高,从2016年总收入比重的40.47%攀升至2021年的81.1%。

到了2019年,新氧向入驻机构推出“优享拍”,入驻机构需要通过出价竞拍的形式,拍下首页里面的6个固定的信息流广告位。此外新氧还推出了“优品达”和“优量通”两款付费广告业务,由机构对用户的单次点击出价,机构出价越高,机构的排名就越靠前。在新氧APP上刷出的医美机构、整容医生和医美项目,都有可能是资本竞价的结果。

一位医美行业从业人员曾向媒体透露称,医疗机构在平台做宣传,“给的钱越多,搜索的时候越靠前,这一现象在新氧尤为明显,新氧全靠给钱。”

如今看来,曾经讨厌百度营收模式的金星,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03

随着去年监管的收紧,新氧在国内市场和资本市场也惨遭滑铁卢。

据新氧2022年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新氧总收入为人民币3.2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32亿元同比下降25%;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230万元,同比下降66%。

今年第一财季、第二财季,新氧营收分别为3亿元、3.09亿元,较去年而言,已持续跌破4亿元大关,跌回2019年的水平。

用户量和商户的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新氧平均月活人数(MAU)为390万,而去年同期为800万,同比腰斩。此前两个季度情况类似,2021年第一财季、第二财季,新氧平均月活人数分别为840万、1000万,到了今年前两个季度,这一数字已跌为440万、350万。

与此同时,合作商户也出现大量流失。

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平台上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为1704家,相比2021年第三季度的2242家,同比减少24%,流失商家538家。

不仅如此,新氧还面临被强制退市的风波。

就在近两年,新氧背后的资本已加速套现离场。资料显示,天使投资人的邵珲已从28.8%持股比例减持至15.3%,经纬创投、方正等投资机构都相继减持了新氧的股份。

今年7月,新氧收到纳斯达克发出的“退市警告函”,称其股票已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该公司获得180天的合规期,即至2023年1月11日,重新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

此外,去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执法指南》,旨在规范和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有效维护医疗美容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对于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等现象将依法进行整治。

在对外广告宣传上,新氧堪称“无孔不入”,除了综艺冠名和随处可见电梯广告,“蹭”明星、博眼球这一招也是屡见不鲜。

天眼查数据显示,新氧目前共存在264条开庭公告,103条立案信息以及290条法律诉讼,其中不乏吴奇隆、鞠婧祎、华晨宇、张含韵等影视明星对新氧侵犯肖像权、名誉权行为的诉讼。

2021年10月,吴奇隆、鞠婧祎等多位明星起诉新氧,因新氧未经授权使用他们的照片进行医美服务宣传。

虽然新氧随后发布了一则道歉声明,表示全面接受批评和指正,但以目前的动作看,新氧并没有放弃这项获取流量的技能。

而在新氧和金星看来,医美并不是贬义词,说某个明星整容并不代表是对明星的侮辱和诋毁。

如今,一边是近百位明星的“围殴”,一边是政策和市场流失,四面楚歌的新氧该如何破局,该如何挽回市场和用户的信任,似乎留给新氧和金星的时间不多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