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袁隆平院士画上小辫子,其心可诛!

给袁隆平院士画上小辫子,其心可诛!
2022年09月11日 12:19 燕梳楼与梳子姐

袁老真是让某些人吃的太饱了!

最近,西安美术馆一场画展展出的袁隆平院士画像,引发了网友热议。

这幅画的作者叫方力钧,是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河北籍画家。2022年,他一幅画就卖出了6382.5万元,许多作品在国外流动展览,业内公认艺术成就颇高。

就是这样一个履历辉煌的本土艺术家,他笔下的袁隆平院士,却是这样的。

而这幅画的原型,是这样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对比原照,可以明显发现画作存在几点问题:

1、眼睛外凸且眼距画宽;

2、嘴唇外凸;

3、最明显的一点,把原照的高发际线直接画成秃头;

4、最惹争议的一点,在脑后加了一条细细的、莫名其妙的线。

前面三条没什么好说的,涉及的就是丑化。

最后一条,袁老脑后的那条线究竟是什么呢?

似乎有点像这个——

这是早期清朝人的发型,只留后脑勺一块巴掌大小的头发,再编成一条辫子垂下,剩余部位的头发全部剃光。

辫子的粗细还有一个标准,要能够从铜钱中间的眼穿过去。

这叫金钱鼠尾辫。

要知道,一般艺术家都会有非常高浓度的艺术洁癖,基本不会容忍自己的画作出现明显笔误,更遑论还拿出去展览了。

作为经验丰富的知名画家,方的敏感度更高,更不可能让画纸上出现自己不想出现的线条和图案。

所以,这条线是无意中一笔带过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清朝人的辫子,加宽的眼距,丑化的形象,无一不让人疑心,这位画家是在向对国人有刻板印象的西方靠拢。

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帮助十几亿国人吃饱肚子的袁隆平院士,竟被画成了面目可憎的旧社会遗老,这怎叫人不疑惑、不气愤?

这不是美术,而是丑术,不是艺术,而是诡术。

网上的议论挺激烈。有人辩驳,这就是艺术,艺术高深,你们外行当然看不懂。

总说老百姓不懂艺术,“艺术”两个字儿就是这么无辜崩坏的。

当初三只松鼠和菜孃孃、陈漫和迪奥、清华美院及其学生会被骂上热搜,他们都说是艺术。

前段事件贾浅浅的屎尿屁会引发如潮批评,他们也说是艺术。

现在,方力钧广受质疑,又是艺术来背锅。

可是,总是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形象的卓别林,在屏幕上表情夸张地大演滑稽喜剧,有人骂他丑吗?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腿脚不便家世不高,有人批评她写的诗不具有艺术性吗?

都是“艺术”,“毒”教材里像得了病的孩子们,为什么被揪了出来?

后面经过调查,27人被问责,怎么后面改版的插图就正常了许多?

中国人没你们想象的艺术无能,连“怪”和“丑”都分不清。

其实,要分辨丑没丑化很简单,看看方力钧给自己会不会这样画,给爹妈会不会这样画,给家人会不会这样画就知道了。

这是他给自己父母和女儿画的一幅油画。

画风写实、自然、舒适,给人一种照片的即视感。

没有背离事实的秃头和让人费解的小辫,没有扁平的额头和加宽的眼距,没有虚构或放大任何让人不适的细节。

事实证明,方力钧不是审美不行,也不是画技不行,他怪异的艺术细菌只在想发作的时候发作,想活跃的时候活跃。

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毕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非常的唯心。

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竟然还有网友为其喊冤,把方力钧跟毕加索相提并论,称:

“毕加索要是生在中国,都枪毙几十回了。”

以此暗示许多中国网民有狭隘民族主义倾向,总是上纲上线扼杀艺术家。

这条评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忍不住还是决定专门拿出来说一说。

毕加索后期随着年龄愈长对人生的思考愈深,画风的确越来越怪,但他所有的画作风格在每个时期都是一致的。

抽象的图形,粗乱的线条,扭曲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在极具辨识度的同时,也达成了紧抓事实特点的目的。

他不会无中生有一些侮辱性的特点,不会在自己钟爱的艺术中藏匿暗示性的贬义符号。

他这样画别人别物,也同样这样画自己。

这才是艺术与真实、所见与思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这样纯粹的艺术大师,即使生在中国,也能坦然接受亿万中国网友的审视,绝不会翻车。

反过来,如果方力钧生在美国,会如何?

把贬义的暗示性符号加在一副民族英雄或伟人的人物像中,估计早就背后中几十枪“自杀”了。

他们敢再三这么做,大抵他们也知道——

中国,总是宽容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讨论。感谢大家阅读,请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