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造出一场高质量家居大促?

新常态下,如何造出一场高质量家居大促?
2022年08月29日 22:12 道总有理

消费升级、技术进步,让家居产业正在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就在前几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方案称到2025年,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初步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良性循环。

简言之,行动方案的出台是在引导和驱动家居产业从量到质去转变。尤其是当前,存量时代,消费升级、家居焕新需求爆发,给家居卖场和家居品牌都带来了考验。作为全国最大的家居连锁商场,红星美凯龙通过一场大促给予了行业答案,即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赋能企业,共同升级产品与服务。

焕新常态化,才是家居行业主流

前几日,为期一个月的红星美凯龙“818FUN肆嗨购节”结束,数据显示,红星美凯龙全国商场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5%,订单增长17%,消费人数增长25%。而在一张张夺魁榜上,系统门窗、睡眠生活、软装陈设等与家居焕新需求相关的细分品类,爆发出新的市场潜力。

消费者需求、理念和行为的变化,离不开经济和行业大环境的影响。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居零售新业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存量房交易占比接近70%,全面进入存量房时代,二线城市大多达到50%-60%的水平,三线城市在33%左右,趋势已现。这直接带动了消费升级需求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焕新升级”的理念,家居产品的消费频次也逐渐加快。

存量市场的焕新升级,不仅仅给了家居消费新的增长动力,长远来看,存量房焕新带来的装修需求稳定,如果焕新取代装修,成为家居消费的核心需求,也就意味着家居行业可以不再受房地产周期的影响,更稳定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一二线城市焕新需求爆发,下沉市场也迎来了消费升级的浪潮,以进口卫浴、合资沙发、系统门窗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品类表现尤为突出。正如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执行总裁兼大营运中心总经理朱家桂所说:“敢消费的群体,出现在了生活压力相对较低的三四五线城市。”

焕新常态化、消费升级潮,“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红星美凯龙对这种变化的认知自然更深刻。这也体现在了红星美凯龙刚收官的818FUN肆嗨购节的榜单数据上。而这些数据均来自红星美凯龙覆盖全国200+城市、近500座线下家居商场的统一收银数据。

透过数据,家居企业可以洞悉消费者的需求以及行业趋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一轮家居消费升级下的品类“风暴”

整体来看,其一,在“万物皆可定制”的时代,消费者对定制的需求保持高位,使得高端定制逐渐覆盖到各大家居品类;

在818FUN肆嗨购节第二阶段(7.20-8.15),红星美凯龙依据新出炉的全国商场统一收银数据发布了《中国家居消费新势力图鉴》,报告提及,高端定制品类不管是在315还是818大促中,销量都高居十大品类之首。其中衣柜类、橱柜类、木门类占比最高,定制卫浴也颇受欢迎,甚至睡眠产品也开始讲究私人定制化的睡眠体验。

其二费者对于家居产品的场景化陈列及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提升,越是局部翻新,因为需求分散、改装相对复杂,越希望品牌或企业能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像卫浴翻新,涵盖浴室柜、淋浴房、马桶、浴缸、龙头等能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全卫定制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

在夺魁榜上,除了定制品类,高端电器无疑是大促活动的又一抹亮色,而红星美凯龙之所以能成功驱动高端电器占领消费者心智,本质上,因为它既踩在了一个前瞻性的时间点上,也踩中了消费者追求高端化的具体需求变化。

走进红星美凯龙的智能电器生活馆,消费者的第一感触往往是大,视野开阔的场地构建了一个超大体量的高端电器消费场域,其次是全,几乎囊括了国际国内的高端电器大牌,包括进口电器、大电器、系统电器、厨房电器、智能家居等品类。

而更为直观地将这些电器的高端感、质感及设计美凸显出来的,是场景化的陈列。

智能电器生活馆落地初始,就将场景化打造视为重中之重。首先针对进驻智能电器生活馆的品牌,针对不同的场景,将智能电器生活馆分设为厨房电器、系统电器、全屋电器、进口电器、智能家居五大一级分类,继而,再设置各种产品类别的二级分类。两者组合,通过场景化改造,把多种套系化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然而仅靠场景是不够的,场景化体验带来的更多是吸引力,无法触及消费决定。以场景为切入点,打造全链路服务体系,通过服务和体验的升级,将卖场塑造成消费者和品牌的高端渠道入口,这才是红星美凯龙成功引领高端电器品牌增长的内在逻辑。

从体验、选择、消费、到家及售后,红星美凯龙帮助消费者在各个环节节约了时间成本,已然在消费端达成了“买高端电器,到红星美凯龙”的认知。

星美凯龙的“大家居”消费版图

早些年,新兴渠道出现,让家居消费的流量入口呈现出一定的分散状态,但后来传统龙头企业凭借敏锐行业嗅觉及在渠道、产品和品牌等方面的领先优势,率先进行多渠道布局和品类扩张,使得渠道和品类新融合下的卖场重新聚集了流量。

红星美凯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次秋装大促,之所以能占领用户焕新的消费心智,追根究底,靠的不是营销力量,而是通过近些年红星美凯龙的战略升级和布局,所形成的覆盖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大家居”消费版图。基于品类、渠道、场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红星美凯龙的年度超级大促IP才能集结起大规模的头部品牌,从总部到一线形成合力,赢得消费者和品牌的信任。

从2020年起,红星美凯龙就开启了对商场内品类的拓展和结构的焕新。在品类上,从“818FUN肆嗨购节”的夺魁榜可看,系统门窗、设计客厅、睡眠产品、高端电器等新势力悄然崛起,窗帘、灯饰、墙布、家居装饰用品等软装也增长迅猛。

而品类结构上,红星美凯龙打造十大品类及主题馆,十大品类之下又具体细化二级品类,使之更适应场景化需求。

多元化的、丰富的品类让红星美凯龙如今迎合消费者需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而另一个必备条件也早在“重运营”战略提出后的商场变革中渐渐成熟。

伴随着品类拓展取得的进展,红星美凯龙迅速启动了新一轮革新—商场分级。根据区域特征、客群划分、品类/品牌选取等原则,红星美凯龙在2021年陆续推出1号店、至尊Mall和标杆商场。结合主题馆,这些线下门店的布局,几乎铺开了一张覆盖全品类、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消费网络。

今年6月,上海复工复产,红星美凯龙在上海的7大商场掀起了一场“调场热”,商户主动要求调场升级,预计总调场面积将突破12万方。小店变大店,变的不只是装修,更多的是品牌、品类及店态的丰富。以上海全球家居1号店为例,空前集结了A.O.史密斯全国首家AI-link智能体验馆、BWT中国旗舰店等。

在高端的流量生态中,不同品类双向流量赋能、形成合势,带动品牌零售同步增长。据悉,仅浦江商场,部分品牌就因调场实现了零售额提升超200%。

随着品类拓展以及对应主题馆的持续落地,基于不同品类展开的营销活动,可以在线下释放出更大的商业价值,但线上渠道的作用不可或缺。如此次818大促,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展千场高质量直播,观看人次超环比增长47.6%,订单增长11.7%。同时,随着线上访客的增长,带动线下引流销售环比增长164%。

品类、渠道与场景,在红星美凯龙“拓品类、重运营”战略的推动下不断融合,相互配合,共同为消费者带来更符合他们多样化需求的消费体验。红星美凯龙也在对自我的变革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更多的家居品牌和企业提供引导。

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这也是双方共同渴望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