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开启国运的新赛道

新基建,开启国运的新赛道
2020年03月31日 18:2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原标题:新基建,开启国运的新赛道

  来源:智纲智库

  作者:郭一阳|秦健|刘转花|黄栋 智纲智库上海中心

  2020年伊始,中央六次点名新基建,网络上有关其的讨论不绝于耳。其中不乏有反对的声音,理由无非是“四万亿重来”、影响民营经济、劳民伤财等等。

  但是,新基建真的是“重走老路”吗?

  新基建只是国家拉动经济的又一砝码吗?

  新基建究竟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还是深谋远虑的长期战略?

  也许,我们只有把视线拉得更长,才能看清楚这即将发生的一切。

  “四张网”改变世界

  回望漫漫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人类前行的脚步一直是踏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四张网之上的。

  路网——世界地理大发现

  最早的路网可以追溯到大迁徙时代,人类的祖先自非洲向世界各地迁徙时的足迹,构成了人类最早的道路网络。

  自此,人类开始了对脚下土地、远方海洋、头顶天空无尽地探索:他们沿着黄沙漫漫、驼铃悠悠的丝绸之路,第一次链接了东西方文明;他们踏着巨浪、乘着帆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创造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航线,社会经济通过这有形的路网连接了起来,一座座城市的兴衰,一个个港口的更替,都因此而决定。

  国家尚有兴亡,但道路永存。一

  张张路网,拉开了人类文明的足迹,也迈开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电网——工业化的原动力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夜景

  如果人类可以站在太空俯瞰地球,必将惊讶于黑暗笼罩下依然璀璨夺目的光景,但如果将时间倒回100年前,这一幕无疑是天方夜谭。

  但一切都在1893年的一个夜晚开始发生改变,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两台巨型发电机,将全场20万盏灯一齐点亮,开启了人类的电气时代。随后,电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座座发电厂拔地而起,细密的电网在城市中蔓延生长,加速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现如今,庞大的电网正成为当今人类社会运行的血脉,源源不断的电力像汩汩奔流的血液,让人类社会从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修行者,变成了一个不知疲倦、不眠不休的永动机。

  互联网——信息化的竞争

  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人类带来了互联网,开启了全新时代。

  1991年,互联网开始用于商业用途,其改造世界的过程正式开始。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人类依靠互联网达到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目的。尤其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性能升级的影响下,信息传递的成本变得更低,功能却愈发多元、愈加强大。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与交换,开始不受空间限制,快速的信息更新和迭代甚至解决了时间的障碍,效率大大提升。信息成为影响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万物互联网——数字叩响上帝之门

  “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究竟如何称呼互联互通的“元模式”下的世界,尚未有定论,我们姑且称其为“万物互联网”。

  如果说互联网的关键词是网络化,那么万物互联网的关键词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大数据、云计算、及掌握生物算法的AI所带来的底层范式的重大变革。

  如果说之前的路网、电网、互联网都是相互平行而独立维度的网络,那么万物互联网将构建一个打通所有维度的网络,成为万网之网,而连通这一切的要素就是数字技术。

  依托万物互联网,我们似乎再跨一步即可叩响上帝之门,不仅有望获得生命永恒之延续,更拥有了知万物、创万物、毁万物的力量。

  但我们不知道,叩响上帝之门的那一刻,等待人类的究竟是天堂还是审判。唯一能确定的是,人类将以命运共同体的形式迎接那不可知的未来,毕竟万物互联的作用下,环球定然同此温凉。

  从原木到钢铁、从煤炭到石油、从半导体到芯片……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引发关键生产要素的更新迭代。在这一轮技术变革中,数字技术与其他先进科技加速融合、全面应用,催化海量数据资源的生成;数据资源又将反向推动生产组织方式的重构。

  可以说,在数字时代,数据资源将成为全新的关键生产要素。而新基建,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数字时代,谁主沉浮?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推动生产方式的革新,这是对原有生产力的解放,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重塑产业组织结构;每一次技术变革也会导致资本的重配,重构贸易商业形态;每一次技术变革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之际,技术主导国的科技、经济实力会迅速崛起,其他抓住机遇的国家,实力也会大幅提升,进而引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连起来,快起来——中国经济的上半场

  19世纪7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美国爆发,加速了美国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发展。1993年美国最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建立一个以光缆为干线、四通八达的高速通信网络,把全境联结在一起。依靠“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美国推动了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也抢占了信息革命的制高点,掌握了信息时代底层规则的话语权,引领世界三十年。

  现如今,通过电话线、无线电塔、海底光缆、人造卫星等,人类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介入通信网络。为克服距离障碍而生的互联网,再一次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海底电缆铺设图

  把目光转向东方,曾经农耕文明的“贵族”,两次工业革命的“弃儿”——中国,在这场信息革命的博弈中,一直不畏困苦、风雨兼程地追赶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国一直“内修气脉、外练筋骨”,依托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成就现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进口国和最大出口国的关键地位,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对内,中国为飞速补课旧基建与信息网络建设,成长为全球惊叹的“基建狂魔”:公路里程翻了5倍;3.5万公里的高铁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世界十大最高桥梁中国独占八席;疫情之下,7天不眠不休、连续作业,建成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是他国无法想象、无法实现的速度与成就。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

  对外,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逐步发展为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工厂”。

  一场疫情,更是让世界看清中国无可取代的地位:工厂停工,各国车企缺少关键零件,纷纷宣布停产;旅行禁令和航班取消,使各国旅游和服务行业首当其冲;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影视及消费品市场,也因“封城”而几近停摆,对全球商贸带来巨大冲击。

  信息化革命的上半场,使全球连了起来、快了起来。曾经难以望其项背的中国也乘上了这场革命的末班车,以奇迹般速度追赶上来。

  中国崛起的背后,是因为“连起来”搭上了全球化的列车,更是因为“快起来”发挥出了勤恳奋勉的效率优势。

  网起来,用起来——中国经济的下半场

  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依托于底层经济技术范式的革新,大致遵循如下过程:新型技术群落的出现,将推动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形成,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是否基于主导技术形成了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关键生产要素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 一是成本较低且相对成本迅速下降;

  • 二是在长期内几乎无限的供应能力;

  • 三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为核心,融合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科技的新型技术群落正在全球范围内酝酿发生。

  互联网和即将生成的万物互联网,将无限扩大数据资源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的生产渠道,无限增强其流动性以降低边际生产成本。而数字技术也将为数据资源的大规模生产、加工、应用提供重要基础,并持续对人类社会的多种领域产生渗透与重构。

  本轮新技术变革将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不仅会改变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更将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投资、研发、制造、贸易等全产业链,甚至将对产业组织和结构、商业形态、贸易等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变革性的冲击,进而引发了国际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全球数字财富高度集中于中美两国的商业平台。两国占区块链技术所有相关专利的75%,全球物联网支出的50%,云计算市场的75%以上,中国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与美国的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脸书并称全球数字经济的七大“超级平台”。

  今年的疫情更是为数字化时代的爆发按下了快进键,信息化时代上半场的瓶颈及痛点一一凸显,社会民生、物流运输、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各行各业都在呼唤数字化、智能化,呼唤一个四网叠加、互联互通的时代。

  如果把未来数字世界比做一部智能手机的话,那么“新基建”就是屏幕、摄像头、芯片、电池等硬件基础设施,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对其标准制定的话语权。

  不过仅仅打造一台完美的手机只是徒有其表,更重要的是手机内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即平台和生态,只有掌握了“操作系统”的话语权、构筑了“应用软件”的生态丛林,才能在这场数字化革命中成为真正的领军者。

  所以说,中国经济的未来,不仅仅是如何在数字化时代率先形成“网起来”的数字地球硬件建设,更需要具备“用起来”的操作系统和生态。

  数字时代,这是摆在中国面前千载难逢的巨大机遇,中国势要引领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的下半场,掀开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推进新基建就是中国前行路上的必然选择。

  数字基建,未来已来

  万物互联互通的未来,数字基建有四个特点:

  高效的连通

  未来世界将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路网、电网、互联网、万物互联网的高效连通。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丰富作用:

  • 5G通信网络会大幅提升数据通信速率与质量;

  • 大数据中心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清洗和储存;

  • 量子计算中心将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提供最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

  万物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增强,流动性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无界的场景

  在零边际成本的交互平台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生产生活场景将呈现无界化的特征: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融合、线上线下呈现一体化。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图景:未来的家庭,通过冰箱可以自动下单订购食物;未来的企业,可根据精准匹配供需,实现行业间协调,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生产和服务;未来的政府,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准确的制定政策、协调资源分配,更好的应对突发危机……

  自动驾驶

  有限的自由

  无限的互联互通就好比一扇打开的门,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安全隐患也如影随形。

  如何为这扇门上一把锁、如何保管钥匙、如何保障个人、企业、国家的数据安全,成为悬在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与此同时,个人信用体系将被重构,从出生至死亡的点点滴滴都将被记录在网络中,人类在获得无限的安全与便利的同时,也会面临真正的有限的自由。

  共荣的生态

  在万物互联互通的世界里,人类的交互模式从竞争转向共生,人类社会真正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寻找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为自己“找魂”。

  未来世界就如同一片繁茂的森林,既有参天大树,也有低矮灌木,既有苔藓,也有鲜花,万事万物欣欣向荣。

  新基建,中国的新赛道

  重构新秩序

  树立标准,争夺下一轮科技变革话语权。近年来,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通讯技术行业异军突起,开始争夺5G的全球话语权。

  这种举动不仅动了美国的利益蛋糕,甚至可能撼动其行业霸主地位,因此,美国相继封杀中兴、华为,甚至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其背后的真实目的不仅仅是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公司,也更是直指“中国制造2025”战略。

  这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围堵和绞杀。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的“新基建”,路阻易辙,音损改弦,只要认定目标,通向罗马的路从来不止一条。

  数据资源,数字化时代的“煤炭与原油”。在数字时代,数据资源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其地位将不亚于、甚至超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而数据资源能否产生价值,最重要的是可否开放、共享,甚至是交易和流通。

  对于国家来说,未来国力的强弱将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数据资源的丰简;二是地理、经济和数字方面的互联互通程度。

  人口基数更为庞大的国家,各类数据也必然更为丰富,在此基础上,如何活用这些数据资源来创造价值,也成为关键课题。因此,数据资源必将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未来可能会向两种方向发展:

  • 一是将投资重点转向获取数据、人才和技术等智力资源,专门运营开发、交易无形资产的企业;

  • 二是更加专注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数据资源的利用会为其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透明的信息、更精准的预测、更细分的市场等。

  对于个人来说,数据资源将使消费者的角色、行为和力量发生改变,数据资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双重性使消费者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参与,被忽视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被激发,以用户为中心的新格局将会出现。

  重筑新平台

  重构传统生产方式,打造网络化、分布式平台。万物互联时代,传统的独立、链式生产和供应环节,将被网络化、分布式的平台所取代。

  在这一平台之上,上下游企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越来越泛化,也越来越紧密。数字技术、3D打印技术、分布式能源、区块链的出现与应用,使得制造业布局也呈现分布式特点。

  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甚至无需资本投入,即可通过该平台组织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的门槛,让所有人专心投入于创意研发方向,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供应商、经销商、用户以及产品生产与设计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互动,一种社交化的生产制造模式将会出现。

  阿里巴巴创建的的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lectronicWorld TradePlatform,简称eWTP)就是一次伟大尝试。阿里巴巴集成菜鸟物流、蚂蚁金服、阿里云等公司,同时在杭州、义乌、比利时、泰国、卢旺达等地设置分布式eWTP枢纽,共同打造集仓储物流、云计算、金融支付、管理运营等的于一体的全球商业基础设施平台,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人商户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之中。

  eWTP写进2016年G20公报

  重建新主体

  政府:新基建的顶层设计者

  政府不仅是新基建最大的倡议方,也是最大的购买方和最大的投资方。

  相比于基本完全由政府主导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来说,新基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外,还涉及城市更新、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

  政府对新基建不再是以往自上而下的政令式主导,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一盘棋”式系统化统筹。

  因此政府要扮演好顶层设计者的角色,成立新基建的作战指挥部,设立新基建相关产业基金,培育数字产业的发展环境,制定新基建补贴政策,统一数字技术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竞争等。

  工程建设方:组建数字化社会的超级“硬件”

  各类工程建设方应依照中央部署,加快推进规划已明确的新基建工程和相关领域的建设。

  央企和国企作为旧基建和新基建上下半场的坚实主力,不仅应继续发挥原有优势,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相对传统的实体基础设施,更要加大力度,投身于大数据中心、量子计算中心等数字技术相关领域的建设。

  以三大电信巨头为代表的通讯技术类公司应加快5G基站的建设。2019年作为5G元年,却仍还处于政策支持阶段,但今年我们将迎来真正的5G时代。据估计此阶段全国约需要600万个基站,而目前不足50万,市场拥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以阿里、腾讯、华为为代表的大型高新科技类企业也应加入到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智能城市等数字技术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添砖加瓦,贡献民营企业的力量。同时也可以预留管线,在数字化时代到来前厉兵秣马、排兵布阵。毕竟未雨绸缪,方能运筹帷幄。

  平台方:构建数字社会的“操作系统”

  工业互联网是新基建的七大核心领域之一,也是保证新基建运行的“操作系统”。

  近日,由美的集团主导建设的家电产业应用服务平台正式面对所有家电企业开放,将实现行业数据与信息的共享、业务与流程的协同以及上下游全局优化,以及供应链管理、鉴伪溯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业务场景的全面“上云”。

  除了制造业企业,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也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其重要发展方向。腾讯目前正在联合宝安区打造工业互联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围绕消费类电子、新材料等产业谋求发展,助力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阿里巴巴近年来更是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未来要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重构社会生产方式。

  内容方:数字社会的“APP”

  在数字化时代的“生态丛林”里,小微企业应成为不可替代的“应用程序”,即应依托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网络,专注于更加细分利基市场,凭借其创新能力、独特价值,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枢纽点,成为不可替代独特品类。

  在数字化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内容方,人人也都可以成为网红。

  未来的平台也可以被视为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以5G网络为载体,以信任为核心的离散化内容创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的能力被无限放大,只要一个人有创意、有实力,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获取更多的链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红,成为一个群体的关键意见领袖(KeyOpinion Leader,即KOL)。

  写在后面

  此刻,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远处,一幅笼罩全球的大幕正要徐徐拉起,伴随着连绵不绝的计算的滴答声,地平线处蒙昧又清晰的未来正向我们挥手,一个伟大的数字时代正在生成。

  中国所引领的这场新基建,或许只是开启这一时代的前奏序曲,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能够亲眼见证并深刻参与其中,可以称得上是极大的幸运了。(完)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赵慧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8 安宁股份 002978 27.47
  • 04-02 越剑智能 603095 --
  • 04-01 成都先导 688222 20.52
  • 03-31 上能电气 300827 21.64
  • 03-31 华盛昌 002980 14.8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