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央行报告: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0年02月19日 20:30 央行

  【要点导读】

  央行报告: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相关地区信贷支持

  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 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相关地区的信贷支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央行:M2和社融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体现逆周期调节

  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体现了逆周期调节。2019 年末,M2 余额为 198.6 万亿元,同比增长 8.7%,比上年末高 0.6 个百分点,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了经济 高质量发展。

  央行: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 支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完善LPR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央行报告: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报告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央行: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

  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央行: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完善LPR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部分)

  内容摘要

  2019 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就业保持稳定, 物价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上涨 2.9%,外汇储备保持在 3 万亿美元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 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保持货币信 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 导,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实现“六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 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 2.7 万亿元长期资金,灵活开展公开市场 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合理把握流动性投放节奏。二是既稳总量又优 结构。构建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继续发挥再贷款、再 贴现、宏观审慎评估等工具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 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三是以我为主,兼顾对外均衡。人民币汇 率双向波动,对美元汇率双向“破 7”。

  建立在香港常态化发行人民币 央行票据的机制,多渠道发声引导预期。四是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 政策传导。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形成机制,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存量贷款定价基准由原来 的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 LPR 或固定利率。以永续债为突破口助力银 行补充资本,缓解银行信用面临的资本约束。五是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II 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有针对 性地处置个别中小银行风险。针对结构性流动性紧张局面,增加再贴 现额度 2000 亿元、常备借贷便利额度 1000 亿元提供流动性支持,建 立了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及时稳定市场信心。

  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体现了前瞻性、精准性、 主动性和有效性。2019 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 8.7%,社会 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10.7%,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 生产总值名义增速。2019 年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民 营企业和制造业融资条件明显改善。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降,12 月新 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12%,较 2018 年高点下降 0.48 个百 分点。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进一步增强。

  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期新冠肺炎疫 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 本面没有变化。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 后的深度调整期,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 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增长 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 响持续深化。经济增长保持了韧性,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经济下行压力 仍然较大。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精神,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目标任务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III 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守正创新, 勇于担当,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结构调整 和改革的力度,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将疫情防控作为当 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灵 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 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 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 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相关地区的信贷支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 完善 LPR 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坚决打 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把握好保持人民币汇率弹 性、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和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三方面 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19 年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 M2 和社会融 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贷款增长较快,信贷结构 进一步优化,贷款利率下降,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9 年,面对内外部风险挑战增多等诸多不确定性影响,中国人 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 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稳定运行。 2019 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 2.4%,与上年末持平。

  二、金融机构贷款增长较快,贷款利率下降

  贷款较快增长,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2019 年末,金融机 0 1 2 3 4 5 2019/01 2019/02 2019/03 2019/04 2019/05 2019/06 2019/07 2019/08 2019/09 2019/10 2019/11 2019/12 % 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DR007) 2 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 158.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比年初增加 16.8 万亿元,同比多增 6987 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53.1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2.3%。

  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2019 年以来,中 国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的投放,效果明显。 2019 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 2.1 万亿元,是上年增量的 1.7 倍,年末余 额增速为 23.1%,比上年末提高 7.9 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速放缓, 2019 年末为 15.5%,比上年末低 2.7 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 体贷款同比多增。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 11.3 万亿元,同比多增 7986 亿元,占同期贷款增量的 67.3%,较上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

  三、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广义货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 速,体现了逆周期调节。2019 年末,M2 余额为 198.6 万亿元,同比 增长 8.7%,比上年末高 0.6 个百分点,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了经济 高质量发展。狭义货币 M1 余额为 57.6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比 上年末高 2.9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 M0 余额为 7.7 万亿元,同比增 6 长 5.4%。2019 年现金净投放 3981 亿元,同比多投放 1418 亿元。

  四、人民币汇率总体稳定

  2019 年,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基本平衡,市场预期总体平 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 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1-4 月,主要受国民经济开局平稳,积极因 素逐渐增多,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股票等影响,人民币汇率有所升 值;5 月份之后,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人 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8 月初,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受市场力 量推动,人民币汇率跌破了 7 元。9 月以来,汇率预期趋于平稳,人 民币对美元汇率和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 市场汇率多次升破 7 元,并在 12 月之后稳定在 7 元以内。从全年来 看,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发挥了其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 动稳定器”的作用。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19 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改革和调控、短 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加强逆周期调节、结构调 整和改革的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为实现“六 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灵活搭配长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019 年,在综合运用降准、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 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以 7 天期逆回购为主灵活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保 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第四季度以来,通过合理安排逆回购操作期限品 种,精准对冲税期高峰、节前现金投放、年末监管考核等短期流动性 扰动因素。从 12 月中旬开始连续开展 14 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 年流动性,为各类市场主体平稳跨年提供了有利的流动性环境。

  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小幅下行,货币市场利率运行平稳。2019 年中期借贷便利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下行 5 个基点,有利于释 放逆周期调节信号,并通过 LPR 传导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下降,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也有所下行。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 7 天期回购利率(DR007)在 合理区间平稳运行,2019 年均值为 2.54%,比 2018 年低 20bp。年末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平稳,波动性进一步下降,12 月末 DR007 为 2.81%, 比 2018 年末低 23bp。

  持续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为提升银行永续债的市场 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 力,2019 年中国人民银行累计开展了 7 次共计 320 亿元 CBS 操作, 换入债券既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也有城商行发行 的永续债。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永续债发行之初及时创设 CBS 工具 并连续开展操作,对于提升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开展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

  及时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按需足额提供 短期流动性支持。2019 年,累计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 5465 亿元, 第一至第四季度分别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 753 亿元、1239 亿元、 1190 亿元、2284 亿元,期末余额为 1021 亿元。发挥常备借贷便利利 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第四季度下调 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5 个基点,下调后隔夜、7 天、1 个月利率分别为 3.35%、3.50%、3.85%。

  三、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 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领导小组工作部署,2020 年 2 月 1 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 13 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 号),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疫 情防控工作的支持,重点是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 充裕,强化对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生产企业的金融支持,更好地 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经 济稳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持。

  四、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2019 年三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建立“三档两优”存款 准备金框架。其中,1 月和 9 月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 1.5 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 2.3 万亿元。自 5 月起分三次定向下调 服务县域的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 2 至 3.5 个百分点至农信社档次,自 10 月起分两次下调仅在本省经营的城商行存款准备金率 1 个百分点。 定向降准共释放流动性约 4000 亿元,全部用于发放小微、民营企业 贷款。定向降准旨在鼓励中小金融机构服务当地,支持实体经济健康 发展。同时,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根据机构规模和支持实体经济特 点和成效形成了更加清晰、简明的“三档两优”基本框架,即存款准 备金率基准档大体分为三档,并在此之上还有两项存款准备金率优惠 政策。

  五、继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发挥好宏观审慎评估(MPA)在优化信贷结构和促进金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2019 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 MPA 考核 中增设民营企业融资、小微企业融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 专项指标,加大 MPA 对小微、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鼓励引导。第二季 17 度和第三季度,为配合对服务县域农商行和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 的城商行定向降准,将相关金融机构使用降准资金发放小微、民营企 业贷款情况纳入 MPA 考核,引导相关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全部用于 发放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并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利率。第三季 度,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运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 MPA 的定价行为项目考核,推动银行更多运用 LPR,坚持用改革的 办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六、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积极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 18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三农”、扶贫等国民经济重点 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再贴现额度 2000 亿元、常备 借贷便利额度 1000 亿元,加强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二是全面实 施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 定运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的利率。三是设立专项扶贫再贷款, 支持扩大“三区三州”信贷投放,降低“三区三州”融资成本。四是 完善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质押品管理,按信用等级和流动性对质押 品进行分类,根据货币政策操作需要设置差异化质押品。年末,全国 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合计 10148 亿元,比年初增加 1815 亿元,其中 第四季度增加 881 亿元。全年支农再贷款余额 2602 亿元(含扶贫再 贷款 1642 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 2832 亿元,再贴现余额 4714 亿 元。2019 年,对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银行净发放抵押补充贷款 1578 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净发放 204 亿元,年末余额 35374 亿元。

  七、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 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一是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持续做好扶贫小额信贷监测,促进金融 19 精准扶贫提质增效。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 困地区的资金供给,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融资支持力度。二是持续加大 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投入。鼓励商业银行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综合化特色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体系,积极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三是不断提升小微、民营 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宏观审慎评估、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评估 的引导作用,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小微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民营 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拓宽 信贷资金来源,全年累计发行 2048 亿元。四是积极做好金融支持就 业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力度,支持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 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加强对养老服务、旅游、家政等服务业 的金融支持,带动扩大社会就业。五是继续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 支持,持续完善区域发展金融政策引导。六是全力以赴做好防疫的各 项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生产、运输和销售重要医用物资和重要生活 物资的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

  八、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改革完善

  LPR 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2019 年 8 月 17 日 人民银行宣布完善 LPR 形成机制,推出新的 LPR 报价原则、形成方 式、期限品种、报价银行、报价频率和运用要求。提高银行贷款定价 的自主权,推动银行改进经营行为,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 通市场化利率传导渠道。

  九、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 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 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注重预期引 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9 年,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 6.6850 元,最低为 7.0884 元,244 个交易 日中 113 个交易日升值、130 个交易日贬值,1 个交易日持平。最大 单日升值幅度为 0.70%(469 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 0.66%(458 点)。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有贬有升,双向浮动。2019 年末, 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 2018 年末贬值 1.62%、升值 0.41%、贬值 5.18%和贬值 3.43%。2005 年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 2019 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 18.64%, 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 28.13%,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 14.00%。银行间 外汇市场人民币直接交易成交活跃,流动性提升,降低了微观经济主 体的汇兑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

  十、稳妥有序推进金融风险处置,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 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结构性流动性紧张局面, 建立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动用存款准备金、流动性再贷款等防范 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四道防线”,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运行

  2019 年,金融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各类债券 发行利率回落,债券现券交易量、发行量上升。股票市场指数回升, 成交量和筹资额同比增加。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速回升,资产增速提高。

  一、金融市场运行概况

  (一)货币市场利率维持较低水平,市场交易活跃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维持较低水平。2019 年 12 月,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 2.09%。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 率为 2.10%,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利率债质押式回购月加权 平均利率为 1.98%。2019 年末,隔夜和 1 周 Shibor 分别为 1.69%和 2.74%。 银行间回购和拆借交易活跃。2019年,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累计 成交819.6万亿元,日均成交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同业拆借累 计成交151.6万亿元,日均成交6065亿元,同比增长9.7%。从期限结构 26 看,回购和拆借隔夜品种的成交量分别占各自总量的85.2%和91.4%, 占比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3.6个和1.3个百分点。交易所债券回购累计 成交238.9万亿元,同比上升3.4%。

  二、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一)债券市场制度建设 2019 年 5 月,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开放式债券指数证 券投资基金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债券指数公募基金在银行间 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展。8 月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创新创业 金融债券的意见》,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创新创业金融债券,增加创新 创业领域信贷投放。10 月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 见稿)》,明确标债资产的界限、认定标准及监管安排,引导市场规范 发展。12 月起草《关于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处置有关事宜的通知(征 求意见稿)》,促进投资者保护制度与国际接轨,并正式推出到期违约 债券转让机制,丰富违约债券处置渠道。12 月起草《公司信用类债券 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 准统一尽快落地。

  (二)资本市场和证券期货业制度建设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2019 年 6 月 13 日科创板正式开板,全年共 有 70 家公司完成科创板上市。新三板启动新一轮改革,证监会于 12 月明确在新三板引入公开发行制度。证监会于 12 月发布《上市公司 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 健全证券期货业监管规则。证监会于 2019 年 6 月发布修订后的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增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净资本要求, 细化境外股东条件,完善期货子公司监管要求;7 月发布《证券公司 股权管理规定》;12 月发布《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实施流动性支持管 理规定》。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

  (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虽有企稳迹象,但下行风险仍应密切 关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 年以来连续下调对 2019 年的经 济增速预测,2020 年 1 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估计值仅为 2.9%,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低,预计 2020 年的经济增速将反弹至 3.3%,较 34 2019 年 10 月的预测也下调了 0.1 个百分点。经合组织 2019 年 11 月 的预测同样仅为 2.9%。IMF 认为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突出,包括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抬头、社会动荡加剧、部分国家间经贸摩擦日益深 化等。世界银行 2020 年 1 月发布《全球经济展望》称全球投资和贸 易略有复苏但下行风险依旧存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应 密切关注和研究。

  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2019 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 发展扎实推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工业生产和投资较 为稳定,进出口规模扩大。就业总体稳定,消费价格上涨结构性特征 37 明显。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1%,全国居民消费价 格指数同比上涨 2.9%,货物贸易顺差 29150 亿元。 (一)消费增势平稳,投资缓中趋稳,进出口规模扩大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上升。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33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8%。 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四季度人 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 28.0%, 比上年同期回落 0.6 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 持高位,2019 年为 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 26.6 个百分点。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8.0%。网上零售保持较快增长,2019 年全 国网上零售额 10.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5%。

  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同比增长5.4%,比上年低0.5个百分点。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 资增速为3.1%,比上年低6.4个百分点,其中12月有所回升;基础设施 投资增速为3.8%,增速与上年持平;房地产投资增速为9.9%,比上年 高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为4.7%,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国 有投资增速为6.8%,比上年高4.9个百分点。 进出口规模扩大。2019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元,同比增 长3.4%,增速比上年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5.0%,进口增 长1.6%。进出口相抵,顺差2.92万亿元,同比扩大25.4%。出口商品进 一步向价值链高端迁移。民营企业主体活力增强,进出口增长11.4%。 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对欧盟、东盟、美国、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 38 8%、14.1%、-10.7%和0.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27万 亿元,增长10.8%。 利用外资稳定增长。2019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15亿元,增 长5.8%,新设外资企业超过4万家,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对 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06亿美元,下降 8.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50亿美元,占对外总投资的13.6%, 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 45 持续时间和规模都有限,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 有变化。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既有改革开 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 力,还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近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 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就业形势总 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逐步发力,货 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了宏观杠杆率基 本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力度不断加大。稳 妥果断防控金融风险,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 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 国内外经济都处于调整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世界经济增 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外部不确定不稳 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性、体 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 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增长保持了韧性, 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投资增长仍显乏力。在信用风险加快暴露 情况下,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对短期内的 经济增长会有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减少、企业复工较晚等方面。对 此要客观认识、理性看待,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办好自己的事,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 市场需求潜力。 物价形势总体可控,通胀预期基本平稳,对未来变化需持续观察。 2019 年全年我国消费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主要受猪肉等食 品价格较快上涨拉动。随着各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保供稳价,引导 预期,CPI 涨幅总体可控,也保持了通胀预期的平稳,防止了通胀预 期的发散。同时,在基数效应消退的推动下,PPI 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可能对物价形成扰动,应继续密切监测 分析。但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不 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 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 务和“十三五”规划收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 念,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的 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守正创新、勇于担当,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 压力,同时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将改革和 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继续加强逆周期 调节、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将疫情防控 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 47 持力度。守住风险底线,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促 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注重预期引导,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协调 好本外币政策,处理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之间的平衡。深化金融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 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一是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 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 应。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高质量发展, 有效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调控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 有效性,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精准把握好调 控的度,加强预期引导,维护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行正常 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健全可持续的资本补充体制机制,推动银行通 过发行永续债等方式多渠道补充资本,拓宽永续债投资主体,分散风 险。重点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 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社会信用收缩风险。

  二是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大对新冠肺炎疫 情防控的货币信贷支持力度。要求主要全国性银行和 10 个重点省(市) 地方法人银行充分用好专项再贷款,快速精准地将资金用于直接参与 防疫的重点企业。对直接参与防疫的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 运输和销售重点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支持金融机构向名单内的企业 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与有关医院、医疗科 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服务对接,提供足额信贷资源。对受疫情影响较 48 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 前景但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 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在做好防控工 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 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 影响。强化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 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

  三是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 体经济。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建立健全银行增 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长效机制。运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 宏观审慎评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 企业和制造业的信贷支持。督促银行降低贷款附加费用,确保小微企 业融资成本下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政策协调,促进金融要 素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 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推动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融 合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研究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 兴考核办法,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做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民工等群体金融服务。坚持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则, 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 手段。

  四是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 49 融资源配置效率。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完善 LPR 传导 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促进银行积极有序运用 LPR 定价,转变传统定价思维,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 币政策传导。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 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稳步 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 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 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 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 汇市场,为基于实需原则的进出口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引导 企业树立“风险中性”的财务理念,以锁定外汇成本、降低生产经营 不确定性为目的,通过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 本项目可兑换,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支持人 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五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 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增强金融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统一,完善相 关制度建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 置机制。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互联互通,推进托管行与 交易报告库建设,确保金融市场整体稳定和安全高效运行。积极稳妥 推动债券市场制度性、系统性开放,引入更多中长期投资者。

  六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 50 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推动全面落 实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完善治理体系,遵循金融 机构经营规律,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持续深化大型商 业银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股东大会、董 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 执行、制衡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扩大金 融业对外开放。 七是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在国务院金融稳定 发展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巩固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不断提 高风险应对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继续做好重点领域高风险机构的“精 准拆弹”工作。进一步厘清各方职责边界,压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 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 和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责任,坚决防范道德风险。着力推动完善防范 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建设,用改革的办法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3 聚杰微纤 300819 15.07
  • 02-27 雪龙集团 603949 12.66
  • 02-26 瑞玛工业 002976 --
  • 02-19 建业股份 603948 14.25
  • 02-17 紫晶存储 688086 21.4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