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年贺词里的民生情怀

习近平新年贺词里的民生情怀
2020年01月21日 10:00 新浪财经综合

  习近平新年贺词里的民生情怀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孙冰  张燕  李永华 | 北京报道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网络提速降费使刷屏更快了,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

  2019年12月31日晚,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如约而至。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道出一年来神州大地的新变化新气象,也道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自2013年12月起,习近平主席已连续七年向全国人民发表新年贺词。

  回望七篇新年贺词,人民是始终不变的主角,无论是农民、工人、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还是知识分子、公安干警、科学家、工程师,抑或是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他们是“奋斗者”“建设者”“参与者”“劳动者”“创造者”“守护者”。

  习近平把民众的事想得很细。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都是习近平关心的,都是国家关切的。他常以唠家常的方式,与人民群众“促膝而谈”,亲切得像家人一般,关心着群众的家庭近况、子女的教育、长者的养老、患者的就医、农民的耕收、工人的辛劳。

  年年有精彩、篇篇有金句。始终用聊天语言说“知心话”、用群众语言讲“大白话”,正因如此,习近平主席每一年的新年贺词都直抵人心,是温暖人心的新年序曲,更是涤荡人心的奋斗旋律。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盛景举世瞩目。

  如果将全面小康比作一幅壮美画卷,民生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检验着全面小康的质量和成色。

  时值春节,《中国经济周刊》推出特别策划,与读者共同回顾这些年习近平主席的“知心话”,感悟其中的民生情怀,看一看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全面小康”目标进度。 

  弱有所扶: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习近平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这一年,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我始终惦记着困难群众。在四川凉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家人。在山东济南三涧溪村,我和赵顺利一家围坐一起拉家常。在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我到陈玉芳家里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在广东清远连樟村,我和贫困户陆奕和交谈脱贫之计。他们真诚朴实的面容至今浮现在我的脑海。新年之际,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

  ……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充满力量,催人奋进。

  他在新年贺词中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军号令——“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2019年,全国将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提到的这些信息,可谓字字千斤重。

  打开时间的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山村。这个村在中国减贫史上极不普通: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他定下目标,到2020年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这比联合国确定的在全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时间提前10年。

  2014年,习近平作出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等重要指示。

  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逐村逐户开展贫困识别,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

  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加强脱贫攻坚组织保障。22个中西部省份党政一把手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脱贫攻坚“军令状”。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有效开展,新增2140亿元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亮出“至少再脱贫200个县”的“任务清单”……

  2019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预计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34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8年的172万减少到43万,贫困发生率由8.2%下降到2%,“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精准帮扶举措持续落地见效,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等深入实施。

  一组数字更为直观——

  从太行山深处到武陵山腹地,从沂蒙山到大别山革命老区,从秦岭腹地到乌蒙山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许许多多贫困家庭,了解群众吃穿用度,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197.4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刷新的减贫成绩单令世界惊叹。从2012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9899万,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再到2019年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这个数字都在变化。

  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盛赞中国减贫方略,称“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贫困斗争中,令世界惊叹的,不仅是精准施策、入村到人的国家台账,更是“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上下同心。

  2020年已至,面对深度贫困地区攻坚任务,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广大干部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进行挂牌督战,已经脱贫和即将脱贫的群众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面貌改变着自身命运。

  习近平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

  ——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通过改革,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许多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一些长期无户口的人可以登记户口了,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这一切,让我们感到欣慰。

  ——习近平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习近平在2015年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实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才能夯实脱贫攻坚的根本。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这是习近平的嘱托和要求。2019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密集出台。

  数字最有说服力。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扶贫“造血”功能也非常重要,通过教育帮助贫困学子真正改变命运,这样才能培育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以职教扶贫重点项目《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例,据统计,计划实施3年来,已分省份签署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落实协议104份,参与院校800余所,中职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达到31.4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近5年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7类资助对象234.79万人,年均增长19.06%。

  在过去几年,职业教育的体制障碍、领域界限、政策壁垒等发展难题正在逐步破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正在“最后一公里”加速落地。

  学前教育也是突出的民生热点问题。1月份陆续召开的省级两会上,“二孩时代”如何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难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幼有所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建设普惠性幼儿园。以北京市为例,今年将完成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增学位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教育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国家振兴、民族崛起的基石。2019年,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震动极大,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不被人“卡住脖子”,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不可回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高等教育作为科研技术的“策源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一直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在2018年5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

  实际上,我国已经在多项重大科研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它们也都出现在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 “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在轨运行,“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劳有所得:

  从“有保障”到“节节高”

  我注意到,今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多已经退休,大批“00后”进入高校校园。1亿多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行动正在继续,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解决棚户区问题的住房开工了 580 万套,新市民有了温暖的家。

  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

  ——习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

  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习近平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

  ……

  就业既是经济的“晴雨表”,又是民生的“温度计”。

  2019年,全年新增就业指标提前达标。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279万人,提前实现全年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连续7年超过1300万人。

  连续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在1300万以上,稳就业、稳增收取得了重大成就,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连续7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动力何在?

  就业稳定,得益于我国经济基本面“大底盘”的托底效应。

  在习近平主席的2020年新年贺词中,一系列数字令人印象深刻。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80万亿到近100万亿,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活力,拥有巨大潜力,是我国解决就业的根本路径和信心底气所在。

  就业稳定,离不开就业优先政策的全面发力。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就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直想千方办好民生实事、设百计稳定就业形势。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稳就业连续交出高质量答卷。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就业、吸引人才的政策,包括降低社保费率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援助制度等,为扩大就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9年,我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行税费减免等政策,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

  企业稳则就业稳。除了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力度、发放援企稳岗补贴,还有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费率降低……一系列“减负”措施纷纷落地,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全力闯关。

  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谈到企业,习近平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谈到人才,习近平说,要真诚尊重各种人才,充分激发他们创新创造活力。谈到基层干部,习近平说,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

  习近平还特别谈到一些看似普通的职业——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他说,“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大家辛苦了。”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对百姓来说,“钱袋子”越鼓,生活越有保障。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网络提速降费使刷屏更快了,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道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新个税法中,从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000元,到赡养老人、大病医疗、子女教育等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等规则的落地,诸多措施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也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人民群众充分分享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体现。

  老有所养:

  从“兜底线”到“更完善”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城乡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又有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

  对此 ,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千百年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的大事。让千千万万老年人生活安心、舒心、顺心,始终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出台一系列举措,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幸福保障网。

  “兜底线”——让百姓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国,保障水平与时俱进。

  2014年,《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我国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8年,《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筹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标准的调整情况,适时地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2019年,全国23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政策文件,10个省份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水平。

  在养老金保障方面,中国初步建立了以政府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为基础,企业年金(第二支柱)为补充,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为提升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从2013年到2019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七连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67亿人。

  “更完善”——让百姓老有所养,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

  编制实施“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从 “兜底线”到“更完善”,今天的中国,建立起了一张巨大的养老保障安全网,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养老服务得到更加切实保障,一幅幅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多彩画卷正在绘就。

  病有所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老百姓常用的许多药品降价了,网络提速降费使刷屏更快了,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

  ——习近平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

  17种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因病致贫问题正在进一步得到解决。

  ——习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

  ……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的健康问题揣在心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改革直面“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不断推进各方面改革措施,保障覆盖面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管理服务从粗到精,药品价格从高到低,真正做到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2014年岁末,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考察时,习近平来到了当地卫生院,察看医疗设施、问询药价、了解村民看病情况。他强调:“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小医院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一直是我国医改的顽疾之一。如何推动分级诊疗,实现“首诊在基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大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

  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几年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已颇有成效。目前,我国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已经达到60%。

  让百姓看得上病,还要保证能看得起病。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惠及13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2019年,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国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约2.7万亿元。

  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同时,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两保合一后,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城镇居民,都享受同样的筹资水平、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此外,随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全国联网,减少了群众的跑腿、垫资负担,切实方便了参保人受益。

  如何让百姓及时用上药、用好药、用得起药,一直都是习近平关心的问题。他强调:“要密切监测药品短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

  近年来,新药审批速度不断加快,2015年,药审中心排队等待审评的注册申请在高峰期积压近22000件。2018年底,排队注册申请降至3440件,各类注册申请按时限审评审批率超过90%。更多的新药好药以更快的速度到达了患者手中。

  用得上新药的同时,原来的天价药也用得起了。2018年以来,通过医保药品准入谈判和药品集中采购,发挥“战略购买者”作用,药价进一步降低。

  2020年1月1日起,最新医保目录开始执行,又一批新药以更低的价格通过医保谈判来到了患者手中。此次目录调整涉及150个药品,包括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119个新增药品有70个谈判成功,包括52个西药和18个中成药,价格平均降幅达到了60.7%。

  近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33个品种入选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名单,其中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药,以及抗肿瘤和罕见病用药。又一波降价药品已经“在路上”了。

  住有所居:

  新市民有了温暖的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

  多年来,让亿万老百姓特别是住房困难的居民有一个温暖的家,是习近平始终牵挂的大事,新年贺词中一句句暖心窝子的话,流淌进全国人民的心底。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0年7月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调研时说:“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他还强调,改革开放已经20年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那些生活条件困难的群众。我们是人民政府,要记得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要将心比心,雪中送炭,把钱用在急群众之所急的项目上。

  8天后,苍霞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第二年5月1日,苍霞棚改项目竣工,上万居民有了敞亮新家。

  2013年10月29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指出,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之一,就是要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

  如此宏大的目标,放眼全球,是绝无仅有的历史大手笔。

  2014年1月26日,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风中,习近平来到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在时年74岁的林场老职工郭永财家中,他了解到困难职工的住房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当年6月,郭永财一家搬入面积50平方米的新居,家里有了自来水,不用再到屋外上厕所,再也不用凌晨起来烧煤炉。

  不光是郭永财一家过上了好日子。据公开消息,阿尔山市从2014年春天开始大规模棚改,到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阿尔山市棚户区改造工程。

  2019年春节期间,郭永财的老伴冯秀华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主席来了以后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感谢主席,给咱们千家万户全国人民带来的福分。”

  2018年4月,武汉市青山区75岁的吴传发老人为习近平演唱了一首自创的“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产党》,反映棚户区改造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歌词中,“往日的工人村,硬像个大破窑。华中最大的棚户区,住得人发毛。是的啊,蚊蝇满天飞,老鼠到处跑。”2015年12月,这片棚户区完成改造,变身武汉规模最大的公租房小区,也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改回迁小区。

  在这里,习近平再次强调,“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

  2018年9月,习近平走进辽宁抚顺市东华园社区陈玉芳家,实地了解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在陈玉芳家中,当听说职工们从60平方米的危房搬进了现在90多平方米的新楼,习近平十分高兴。

  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再次提到了她,“在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我到陈玉芳家里了解避险搬迁安置情况。”习近平说:“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住建部公布的数据称,2013年至2018年,全国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3271万套。2019年全国棚改计划新开工289万套,1——11月,已开工315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9%。

  短短数年,亿万居民“出棚进楼”。

  2019年5月,湖南郴州北湖区床单厂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200多户棚改居民自发举办了一场“和谐辞别宴”,告别曾经破烂老旧的房子,搬入新楼房,一起唱响“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这首歌是全国上亿棚改居民共同的心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棚户区改造 养老服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4 瑞松科技 688090 --
  • 02-03 道通科技 688208 --
  • 01-22 赛特新材 688398 24.12
  • 01-22 映翰通 688080 27.63
  • 01-21 广大特材 688186 17.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