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帮印度搞工业化?

中国正在帮印度搞工业化?
2019年12月22日 12:45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根据印度政府机构统计,目前共有700家中国企业在印度开展业务并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到了120亿美元,是印度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外资来源,并将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作者 | 苏摩大大

  来源 | 地球知识局

  9月30日,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前一天,一支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在印度搞定了一件大事。他们与印度古吉拉特邦政府签订了一份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在该邦建设一个中国工业园,专为中国的家电、家具、电动车品牌提供场地和服务。

  这是当地拖莱拉智慧新区的一部分,在中国工业园左邻,还会有众多受到政府扶持的印度中小企业入驻。当地行政首长表示,希望中国来的企业能在这个园区里传授先进经验,帮助本土企业一起发展。

  这场颇有双赢意味的合作背后,是中国企业正在力图引领印度制造业潮流的勇敢尝试。

  

  印度增长最快的外资

  1987年,那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近10年。神州大地,尤其是率先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几乎是一片大工地,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那些在改革之初犹豫不决的外资都开始后悔没有在这个肉眼可见不断成长的国家尽早投资了。

  1984-1988年的上海

  城市还很小,浦东还是遍地农田

  更加谈不上长三角城市群

  (图片来自NASA)▼

  2013-2017年的上海

  已经是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上海的真实范围和定义也发生了改变

  (图片来自NASA)▼

  不过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底子太薄,这时候中国的发展水平也不宜高估。在人口比印度多2亿的情况下(中国10.84亿,印度8.17亿),中国的名义GDP也与印度相差不大。这个时候的中国企业,也正在像海绵一样地在吸取欧美日韩企业的先进经验,尚未到自己输出的时候。

  然而这一年同样也是两国经济体量转折点。进入90年代后,中国巨大的经济潜力被有序地释放,与印度之间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开始明显拉开差距。名义GDP在95年是印度的两倍,02年是印度的3倍,如今已经是印度的4倍以上。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ppp),也是印度的2倍以上。

  2017年就已经超过印度的4倍了

  (图片来自wikipedia)▼

  过去每年都能保持在10%以上的高增长,换挡以后也维持在7%左右的增速,是中国与印度迅速拉开差距的最好指标,也是国际舆论对中印两国的表现评价开始出现反转的原因。这让相信“印度要么是一个世界大国,要么什么都不是”的印度政府感到非常尴尬。

  但受限于印度效率低下的联邦制度和预算体系,要想在短时间内追上中国的步伐还是非常困难的。

  从1985年至2016年

  印度GDP增长率为红色,中国为绿色

  (图片来自wikipedia)▼

  虽然在莫迪上台之后,依靠高举高打的经济改革和实业扶持,印度曾经有过一段爆发期,连续数年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高的国家之一。但通过债务和信贷推动的经济增长同样也留下了隐患。

  由于印度现阶段想要发展的制造业缺乏技术积累和优质的产业工人,其实并没有很好的投资标的,大量金融机构的投资最终还是变成了坏账。再加上与美国的出口关系变得微妙,体制改革也阻力重重,这种增长终于还是在2018年原形毕露。

  今年第二季度,印度的经济增幅6年来最低,明显后劲不足。

  今年第二季度增长速度跌到了5

  最能给印度老铁自信的数据都撑不住了

  大印度还怎么赶英超美?

  (图片来自https://tradingeconomics.com/)▼

  印度在过去几年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影响了外商的投资兴趣。传统上对印度投入最多的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企业对印度的投资额这几年表现都不稳定。这对于急需外国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印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中国企业却在印度一路高歌猛进,这几年来成为了印度增长最快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

  根据政府机构投资印度(Invest India)统计,目前共有700家中国企业在印度开展业务并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到了120亿美元,是印度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外资来源,并将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中国企业,会成为印度的救命稻草吗?

  

  在印度,搏未来

  不可否认的是,印度仍然是现在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经济体。这个国家拥有不输于中国的巨量人口,也有从尼赫鲁时代继承的工业底子,更有发达的信息科技产业和科技人才储备。谁能够率先占领这个市场,并帮助开发这里的经济潜能,谁就能掌握下一个时代的主动权。

  印度金奈的Tidel Park在2000年成立

  是当时亚洲最大的IT园区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目前印度的工业产值只占全国产值的23%(中国为40%),糟糕的基础设施和工业服务常常让在印度的工业投资竹篮打水,高昂的政府关系成本和强大的保守势力也在影响外国企业的入驻。

  但莫迪政府在上一个任期里做的一系列基础投资正在显出成效,而且年中刚刚胜选的他们还有下一个任期的时间维持政策的延续性。

  比如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电力供应。印度在过去几十年里都因为糟糕的电力设施而处于缺电状态,但2019年,印度政府宣布全国电力供应将覆盖所有需求并略有节余。充沛的电力加上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一大批电子制造企业进驻。

  印度同样是石油严重依赖进口的大国

  多种类型能源也是齐上阵,尽量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图片来自wikipedia@afloresm)▼

  中国手机企业小米就是印度改变的受益者。自2015年宣布在印度本土生产手机以来,小米已经陆续和合作商联合在印度开办了7家制造厂。2018年小米在印度的战略最激进,一口气开了3家工厂,这主要是因为印度政府在当年宣布提高手机和零部件的关税。同年来自深圳的vivo也宣布在印度兴建第二座工厂。

  印度的一家手机店,上面挂满了各种品牌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图片@图虫·资讯)▼

  光这两个品牌旗下的工厂,每年就能生产1亿部手机,快速覆盖了印度的智能机市场,也提供了几万个工作岗位。

  同样的,作为中国过去几十年制造业标杆的家电行业也在印度攻城略地,取得了不少成果。原本印度市场上的中高端家电就主要由中国品牌,如今通过在印度并购、设厂,中国的家电企业将要与印度本土的家电行业进行肉搏,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

  TCL在印度的扩张就很具有代表性。这家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时间比较晚,但进步非常快,去年在印度的业务增长了120%,制造本土化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去年年底,TCL更是在印度破土动工了一个智能制造产业园,将从屏幕到整机的产业链能力全体移植到印度。

  TCL印度控股公司

  (图片来自TCLindia)▼

  海尔和美的则都已经在印度经营多年,拥有自己的产业园,生产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产品。

  这些企业看重的,是印度十几亿人口的市场潜力,这些人口中的大多数家庭中还没有普及家电和智能手机,一旦被开发出来将会是一个不亚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大市场。通过制造带动就业,并用就业培养新一代的消费者,已经成为了这些中国企业维持增长,搏取未来的新思路。

  印度可能也是唯一一个靠谱的选择了。

  印度的手机保有量也是很大的

  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再逐步升级,这个空间非常大

  (图片来自wikipedia)▼

  

  谁来实现印度制造?

  其实除了作为制造标杆的手机和家电,中国企业进入印度的另一个拳头产业是汽车。这可能超乎很多人意料之外了,一直被认为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国产汽车行业,也正在用前几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暴增黄金期的原始积累在印度攻城略地。

  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印度的投资比例占到总投资额的40%,是当之无愧的领军行业。

  不过中国汽车业投资要进入印度,难度还是比手机高,毕竟中国汽车在国内的信任度也还不够,要打动国外消费者就更难了。为了让品牌拥有更好的说服力,中国车企采取了曲线入印的策略,往往借收购的发达国家品牌扩张商业版图。

  比如上汽集团在印度主推的就是收购的英国品牌名爵(MG),并已经在印度设立了制造厂。这也算是上汽国际化的传统艺能了,它在进入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市场时也是主推了名爵,并且强调该品牌在英国跑车届的悠久历史,弱化其中国背景。

  这一招在印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的新款SUV HECTOR在印度获得了一万多张订单,在并不发达的印度市场可算得上惊艳。其实这款车的原型就是国内的宝骏530,但换一个英国LOGO效果就会好很多。

  海报拍的也很英式

  (图片来自Facebook)▼

  采取同样策略的还有吉利,它的抓手则是瑞典老牌品牌沃尔沃在印度的工厂。通过宣传沃尔沃的北欧血统,吉利同样在印度市场站住了脚跟,为以后的发展走出了第一步。

  看起来和中国没有什么关系,北欧印度化策略

  但是老板是中国的

  (图片来自Facebook)▼

  其实类似的策略在全球都不少见,印度车企同样在做这件事。印度的国民车企塔塔,其实是捷豹路虎的母公司,只是没想到这两个英伦老牌如今亏损数十亿,反而拖了塔塔的后腿。

  印度街头的Tata公交车

  成立于1945年的塔塔汽车公司,隶属于塔塔集团

  也算是印度人尽皆知的品牌

  (图片来自wikipedia)▼

  而看上去和无印良品、优衣库傻傻分不清的零售品牌名创优品Miniso,也在借用类似的战略在印度推广。由于从店名、商标到商品都与这些日本零售品牌类似,小商品的价格却要廉价很多,Miniso在印度大受欢迎。去年Miniso刚入印度市场,就进账9800万美元,门店数量也直线攀升,几乎要超过有十年历史的印度本土老牌零售Big Bazaar了。

  便宜的价格颇受印度人民的青睐

  甚至成了打卡地

  (图片来自YouTube@印度妈妈工作室)▼

  而在另一些看不见的领域,还有一些中国企业也在印度找到了自己的投资之路。

  印度目前最大的手机支付平台叫做Paytm,初创于2010年,起步比较晚。但这家公司的成长速度非常快,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1亿的印度用户,下载次数甚至超过了早就进入印度市场的美国巨头亚马逊。而这家支付平台幕后,则有阿里巴巴的身影。

  阿里在2015年就选择了向这家公司注资,蚂蚁金服则随后收了Paytm母公司One97的部分股份。换言之,现在印度最大的手机支付平台已经和中国最大的手机支付平台有了藕断丝连的资本关系。

  与之类似的是印度最大的自助旅行平台MakeMyTrip,它的主要股份现在由中国同行携程掌握。

  在印度坐飞机倒是真的便宜

  德里飞班加罗尔才4K卢比不到?(相当于400¥)

  (图片来自https://www.makemytrip.com/)▼

  在更大的背景上看,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和投资机构已经投资了几乎所有印度的科技初创企业,中国互联网业在印度互联网业拥有极高的话语权。

  中国的互联网模式创新能力,正在印度实现自我复制。

  

  中国企业在各个领域加码印度市场,无法不引起印度人的注意。但与过去直接输出货品不同,在印度的高关税压力下,这些企业已经在通过投资和本土化生产的方式适应印度的政策,并且在切实提高印度的工业化水平。

  莫迪政府承诺的“印度制造”战略,是要将印度的工业产值占比从23%提高到25%,这还要有赖于这些在巨型新兴市场深耕多年的中国龙头的帮助。随着双方经济关系日渐密切,要斩断这些联系,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现实。

  中国和印度在亚洲的竞争永远不会结束,但很显然,今天的中国已经通过合作的方式占得了先机。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李思阳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2 和远气体 002971 10.82
  • 12-25 侨银环保 002973 --
  • 12-25 八亿时空 688181 --
  • 12-24 兴图新科 688081 --
  • 12-19 铂科新材 300811 26.2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